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氨蝶呤热敏磁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和靶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以37℃和43℃释出的游离药物之比为评价指标优化甲氨蝶呤热敏磁靶向脂质体处方。并测定了小鼠尾静脉注射甲氨蝶呤溶液和甲氨蝶呤脂质体后,全血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给予甲氨蝶呤脂质体后再外加磁场并置于43℃环境,脂质体靶向效率Te提高6.8倍,相对摄取量Re提高6.5倍。说明本实验制备的脂质体具有很高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2.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肿瘤微环境具有低氧、低pH、高间质液压的生理特性,其中存在着多种基质细胞、调控因子和蛋白酶等物质,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抵抗药物治疗和免疫反应等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成为治疗肿瘤的新思路,利用肿瘤微环境中的靶点和生理特性,靶向药物和靶向制剂能够更好地聚集在肿瘤部位,呈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肿瘤靶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 近代肿瘤内科治疗虽然只有60年的历史.但半个世纪来已经取得很多重大成果.成为根治肿瘤的方法之一.在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多种肿瘤中都存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这部分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是肿瘤生长、增殖和转移的根源。此外,肿瘤干细胞具有正常干细胞的自我保护特性,如有效的DNA修复、高表达多药耐药型膜转运蛋白以及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及拥有特定的微环境,使其能够逃逸现有的肿瘤治疗手段,导致肿瘤复发。针对这些保护机制,并利用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的之间的差异进行靶向治疗,可能达到根治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6.
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出现使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从肿瘤干细胞学说出发,对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策略的各种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叶酸靶向的递药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方法。利用叶酸分子与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的高亲和力,叶酸偶联的化合物能够将分子大小不同的复合物递送给病理细胞而不对正常组织造成伤害。目前,通过这种方法成功递送到叶酸受体高表达肿瘤细胞的复合物包括:蛋白毒素、化疗药物、免疫治疗剂、基因载体、反义寡核苷酸、小分子干扰RNA和纳米载体。该文综述了多种叶酸作为靶向配体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叶酸受体(FR)是一种通过聚糖磷脂酰肌醇(GPI)锚着于膜上的糖蛋白,对叶酸具有高度亲和力,在正常组织分布较少,而在90%以上的卵巢癌和许多上皮细胞及髓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有过度表达。FR对叶酸偶联的药物同样具有高度亲和力,因此FR被开发为治疗肿瘤的叶酸偶联药物的选择性靶向受体。在众多有关FR靶向疗法中,FR阳性肿瘤通过免疫调节的疗法取得了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到正常细胞向恶性肿瘤的转化是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抗凋亡基因活性增强,促凋亡基因活性减弱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这就意识到如果能够针对癌症发生的特异性分子为治疗靶点给予强有力的治疗,将会大大提高疗效,并且只杀灭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减少毒副作用,这种特异性治疗方法,即肿瘤的靶向治疗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靶向的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凌舟  李天路  洪玉 《安徽医药》2011,15(11):1329-1332
线粒体控制着细胞凋亡的激活系统,肿瘤细胞的多种特征,包括无尽的增殖能力,对抑制生长信号的不敏感,受损的细胞凋亡机制等都和线粒体的机能丧失有关。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线粒体靶向的抗肿瘤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新发现的针对线粒体为靶点的药物及其作用方式与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展示人类恶性肿瘤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消化系统肿瘤的靶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用于EGFR及VEGF的药物治疗肿瘤的研究日趋活跃。本文对该类药物如西妥昔单抗、erlotinib、吉非替尼和bevacizumab等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疗效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富欣  马璟 《毒理学杂志》2007,21(4):343-344
近年来有人认为血管靶向疗法的用药应被分为抗血管生成药和血管分裂剂(vascular disrupt agents,VDA),认为先前的VTA其实应是VDA,这一观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这个观点认为两者在生理靶标,敏感疾病的类型和范围以及治疗方案三个方面存在差异。众所周知,快速增殖的肿瘤血管  相似文献   

13.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陵  于世英 《医药导报》2006,25(12):1301-1302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对肿瘤发病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的进一步认识,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医学的发展方向。其中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为治疗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受到国内外肿瘤界的普遍关注。它的ErbB受体家族通过基因扩增、过度表达和突变导致信号传导的增加与很多肿瘤及其不良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耿旦  黄祖贵  苏纯 《中国药房》2006,17(11):865-866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及从细胞受体和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开始了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治疗,即“靶向治疗”.所谓靶向药物治疗就是使药物瞄准肿瘤部位,在局部保存相对较高的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但对正常组织细胞作用较小.目前,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有控缓释化疗药、脂质体化疗药、分子靶向药物、放射性核素等,药物可通过多途径给予,如血管介入给药、超声介导靶向经皮给药等。  相似文献   

15.
综述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历史和来源,并对肿瘤干细胞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此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1概述 头颈部肿瘤绝大多数为头颈鳞状上皮细胞癌(HNSCC),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3大部分。颈部肿瘤比较常见的就是甲状腺肿瘤;耳鼻喉科肿瘤常见的有喉癌、副鼻窦癌等;口腔颌面部肿瘤常见的为各种口腔癌,如舌癌、牙龈癌、颊癌等。因此,头颈部所发生的肿瘤,其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之多,居全身肿瘤之首。  相似文献   

17.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为吉 《药品评价》2005,2(4):307-308
近年来,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已经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所谓靶向药物治疗就是使药物瞄准肿瘤部位。在局部保存相对高的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而对正常组织细胞作用较小。目前,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有控缓释化疗药、脂质体化疗药、分子靶向药物等。药物可通过多条途径给予,如血管介入给药、超声介导靶向经皮给药等。  相似文献   

18.
磁流体(Magneticfluid)是含超微磁铁粒子的液体,既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又能像液体一样流动,磁流体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性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靶向载药磁微球,磁控血管内磁性微球栓塞,磁流体热疗,给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希望。文章就国内外磁流体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TME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具极强增殖、迁移、分泌与合成能力的激活态成纤维细胞。研究发现,CAFs可直接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提高肿瘤细胞干性,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还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介导与肿瘤细胞存活、免疫调节相关的信号通路,间接发挥促肿瘤作用。因此,靶向CAFs成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药物和策略的研究热点。该文概述了CAFs的来源、CAFs与TME中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靶向CAFs的肿瘤治疗策略、CAFs作为肿瘤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以CAFs为靶点的新型肿瘤治疗策略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内主要浸润的免疫细胞之一。肿瘤微环境内浸润的巨噬细胞通常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可促进肿瘤生长、迁移和血管生成,同时还具有免疫抑制特性。近年来,靶向TAM疗法被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并引起极大关注。以TAM为靶点的相关免疫疗法有TAM再极化、TAM耗竭、阻断CD47/信号调节蛋白α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肿瘤微环境募集和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疗法等。本综述旨在为应用TAM辅助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