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病种住院流程重组类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住院流程重组,缩短单病川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的竞争实力。方法 采用作业流程重组理论中“系统性重新整合”的方法对普通外科常见手术病种的住院流程进行重组。结果 重组后2000年研究病种的病人出院人数比重组前1999年增加14.78%;平均住院日缩短3.83天,缩短了21.58%;病人平均住院费用减少108元,减少了1.18%;医疗业务收入增长13.43%。结论 住院流程重组可以在医疗服务资源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  相似文献   

2.
1 资料与方法 见干预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病种住院流程重组总体情况 2000年1~4月该医院普通外科12个研究病种的各项指标与1999年同期相比结果,详见表1。表明,对研究病种的住院流程进行重组,可以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 2.2 研究病种住院流程重组各月情况 从研究第一阶段各月的情况看,各月的出院人数比1999年同期均在增加;平均住院日、手术前住院日和手术后住院日均在缩短;平均住院费用有所增加(详见表2)。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住院流程与平均住院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照业务流程重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乳腺癌根治术的住院流程。结果显示,该病种住院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诊疗服务的随意性过大,等待诊疗服务的时间过长,患者入院标准的掌握过松,对该病种往院注程进行重组,将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4.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病种住院流程重组研究:干预方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 住院流程重组的目标 通过对普通外科常见手术病种的住院流程进行重组,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缩短各研究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和降低平均住院费用的同时,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 2 研究进度 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年1月1日至2000年4月30日,2000年5月进行阶段总结(由于“五一”假期较长);第二阶段为2000年6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研究病房:经与合作单位协商,项目组将北京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普通外科所属全部3个病房(十三、十四、十五病房)确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住院标准流程的实施效果。方法统计标准流程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各项医疗质量指标,采用t检验和TOPSIS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住院标准流程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之前缩短了4.16天,人均费用减少了658.44元,满意度提高了0.99分。在得出的数据中均有显著性差异(即P<0.01),在统计学中有意义。通过多指标的综合比较得出该病种流程重组后优于重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住院标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医院将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降低住院费用,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作业流程的系统性重新整合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取得了成功,本研究通过对临床常见的急性肺炎患者的住院流程进行重组,探讨影响住院流程重组效果的因素,为开展其他常见病种住院流程重组的研究提供经验。资料来源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的急性肺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据取自该院病案管理中心的出院患者的住院病历首页记录。调查内容为2001年1~9月与2002年1~9月全部急性肺炎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医疗机构改革的全面展开 ,医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缩短各病种的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服务费用 ,是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业务流程管理重组是指在对原有作业流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根据清除、简化、合并和自动化的原则 ,对原有作业流程进行系统性重组 ,以实现使顾客更加满意、效率更高和成本更低的目标。其根本特点是以原有作业流程为基础进行逐步改进。本文参照“业务流程管理重组”理论与方法 [1] ,对某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常见手术病种——子宫肌瘤手术住院流程进行分析 ,研…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胃次全切除手术住院流程各阶段的情况,针对反应出的问题对原流程重组进行分析、研究、为胃次全切除手术住院流程重组和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影响门诊和住院病人流向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居民门诊、住院服务在医疗机构中分布,为制定医疗保险改革方案提供依据.南通市54%门诊量、60.2%住院量和58.7%人均医疗费用集中在三级医院;淄博市15.6%门诊量、43.8%住院量和33.3%医疗费用集中在三级医院.说明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在南通市相当薄弱.建议加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按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原则重组医院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住院流程分析与重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住院流程各阶段的问题,针对问题对原流程重组进行了研究。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收集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1997年全年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为第一诊断进行手术治疗的住院病历共131份。(二)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运用作业流程重组进行研究。以结节性甲状腺肿每个患者的住院天数为因变量,年龄、性别、诊断、费用、疗效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日与年龄和是否为单一诊断相关。按20%的比例单纯随机抽样27份病历进行调查。(三)作业流程系统性重组和整合过程:深刻理解原流程 →…  相似文献   

11.
对医疗市场和医疗服务提供市场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室在对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医疗服务市场的客观存在、医疗服务市场化提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应区分医疗机构的市场化经营和医疗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医疗服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医疗服务可以引入市场机制,但不能市场化,尤其是基本医疗服务.政策建议:合理划分基本与非基本医疗范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促进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公平竞争;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强医疗卫生监督;在经营管理上应明晰产权,强化出资人责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医保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彰显。本文通过梳理医保管理与医疗质量间相辅相成关系,探析强化医保监管对促进医疗质量提升的正相关作用。二者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是推进和深化医疗质量内涵建设及医保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建立住院病案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住院病案质量控制,减少临床病案缺陷以消除医疗隐患。方法针对住院病案存在的15类问题,建立住院病案精细化管理基本模式:制定一套量化、细化的住院病案精细化评价标准,建立三级病案质控负责制,开展持续的住院病案精细化管理培训,通过PDCA循环管理不断提高病案及医疗质量。结果基本杜绝了住院病案的严重缺陷,病案中的重大差欠数明显减少,医护人员对病案质量的重视度明显提高。结论建立和应用住院病案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能有效减少病案缺陷,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野战医疗所在卫勤训练中医疗垃圾的处置策略。方法针对野战医疗所卫勤训练中产生的医疗垃圾,遵循保密、避免污染、经济的原则,建立医疗垃圾系统化、集约化处置规程。结果所有野战医疗所卫勤训练中医疗垃圾均得到合理处置,杜绝训练过程中随意处置医疗垃圾的现象,避免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结论建立系统化、集约化的卫勤训练医疗垃圾处置规程,可明显改善医疗救护环境,确保卫勤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试论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防范医疗纠纷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医源性因素和非医源性因素。医源性医疗纠纷主要是由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差、技术不过硬、缺乏法律意识造成;非医源性纠纷主要由患缺乏医学知识,对医疗制度不理解,患及家属的不良动机等因素引发。提出了防范措施:①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②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③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④改进医疗单位服务意识;⑤妥善处理医患关系;⑥协调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武汉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 2018年7月采取分层抽样法现场调查武汉市13个区45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结果 45所医疗机构2017年医疗废物产生量中位数为0.32 kg/床·日,医疗废物处置费中位数为0.67元/床·日,使用后未被污染的一次性输液瓶合理处置率为64.44%。93.33%的医疗机构有医疗废物领导小组,仅有57.78%明确了医疗废物管理主管部门,医疗废物分类正确率为60.00%。97.78%的医疗机构有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防护用品配备齐全率为73.33%,洗手设施及手卫生用品配备齐全率为64.44%。所有医疗废物全部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处理,仅35.56%的医疗机构能保证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 d。二级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暂存时间和明确医疗废物管理主管部门两项指标的合格率高于一级医疗机构(均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武汉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已逐步规范,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一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时间超过2 d的问题,需要加大多部门沟通合作力度,加强培训与监管,探索适宜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情况,从供方角度分析目前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济宁市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880人,分析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的认知。结果参与医联体工作的医务人员占25.5%;73.8%的医务人员认为医联体建设利大于弊;98.5%的认为医联体的建设需要政府支持。不同类型机构医务人员对国家医联体建设相关政策、医联体运行机制和各级医疗单位在医联体中职能定位的认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医联体建设的满意度评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认为推行强制性基层首诊前三位制约因素是居民就医理念(77.4%)、基层卫生人力储备(75.4%)、基层综合服务能力(74.2%)。结论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总体认知程度不高,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于医联体相关政策认知存在差异。医联体建设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完善医联体配套政策,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医德与法     
通过分析道德与医德、医德与法律、医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论述了医德的特点及医德法律条文对医务人员的规范作用。旨在促进医务人员对《执业医师法》的认识 ,严格遵守医德规章和法规 ,不断提高他们的医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为缓解医药健康市场专业性不强、质量难以控制和未与医药系统对接等问题,本文构建了面向“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医药电子商务服务运营模式,探索一种将医疗服务、医保服务、医药服务、物流服务融合的新型医药电商服务模式,并借助统一建模语言UML对业务流程良好的表现力进行“互联网+医疗健康”医药电商服务流程建模与分析,以期助推“互联网+”医药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我国医药电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文献回顾分析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性质、服务模式、基本配置、服务内容和医疗质控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机构开展诊疗项目不能满足老人就医需求、医疗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受限、部分老人存在着养老思想落后固化等问题。未来应该适度放宽医保政策,将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就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的培训,增加对老年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