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0):891-89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作用及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986例听力筛查资料。结果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体重对初筛通过率无明显影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初筛通过率较正常体重者明显低。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能有效地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从而能及早进行诊断和干预治疗,以减轻听力损伤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崔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891-89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作用及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986例听力筛查资料。结果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体重对初筛通过率无明显影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初筛通过率较正常体重者明显低。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能有效地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从而能及早进行诊断和干预治疗,以减轻听力损伤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听力筛查13 9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敏卿  陈丽媚  陈倩如 《广东医学》2006,27(11):1778-1778
婴幼儿早期是学习评议的关键,在此时期即使是轻度听力障碍,亦可影响小儿言语功能发育。所以早发现小儿的听力障碍并进行早期干预,对保障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自2001年6月起对本院产科及新生儿科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以便对婴幼儿听力损失早期发现并干预。现将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期间检查的13960例新生儿的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共筛查13960例新生儿。其中2350例为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高危新生儿,11610例为我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母亲妊娠期及新生儿后天无耳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4.
2804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情况及高危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治疗.方法 采用耳声发射仪和(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对2804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及复查,复筛未通过者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进行听力障碍诊断.结果 3年总出生新生儿28405例,可筛总数28369例,实际筛查28043例,其中3201例因各种原因在新生儿科治疗(高危组),余无明确高危因素(正常组).初筛率98.85%,初筛未通过率6.39%(1792/28043);应复查1792例,实际复查1183例,复查率66.01%,复查未通过率13.01%(154/1183);进行诊断患儿150例,其中70例出现不同程度听力损伤,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2.4%(70/28043),其中轻度损伤29例(41.4%),中度损伤25例(35.7%),重度损伤18例(12.9%),极重度损伤7例(10.0%).正常组听力损伤检出率1.8‰,高危组检出率1.03%,高危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33/3201)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33例高危儿发现早产、窒息、出生缺陷等可能与听力损伤有关.结论 对所有新生婴儿应常规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加强宣教,增加复筛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耳声发射仪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能提高高危儿听力损伤的诊断率.听力损伤的发生病因复杂,在将高危因素的患儿列为重点筛查对象的同时,对所有婴儿均应进行必要的监测,以减少儿童永久性听力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在产科中推广应用的必要性。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共247例,对其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听力筛查的247例新生儿中,初查未通过者12例,初查未通过率为4.9%,确诊为先天性听力损伤者1例,发病率为0.40%。结论: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患有先天性听力损伤的新生儿,早期筛查诊断则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防治与干预,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在产科中推广应用的必要性。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共247例,对其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进行听力筛查的247例新生儿中,初查未通过者12例,初查未通过率为4.9%,确诊为先天性听力损伤者1例,发病率为0.40%。结论: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患有先天性听力损伤的新生儿,早期筛查诊断则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防治与干预,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唐向荣  林楠  杨艳  周雪燕 《中外医疗》2011,30(6):190-190
目的探讨城乡协作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农村基层新生儿听力障碍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以市级妇幼保健院与乡镇卫生院合作的方式,使用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经过初筛、复筛,对新生儿听力障碍进行早期诊断。结果新生儿听力初筛覆盖率98.15%,复筛率59.23%,确诊先天性听力损伤共14例(22耳),其中轻度9例,中度1例,极重度4例,本组患病率为3.17‰。结论以城乡协作的方式、多学科联动开展农村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障碍,有利于明确农村基层先天性听力损伤的发病情况,对防聋治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方法环境和新生儿均相对安静的条件下,采用耳声发射仪(CDPOAE)测试,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生操作。仪器显示“pass”为通过,“refer”为未通过;42天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及时转诊至省听力筛查中心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以做出听力障碍的最终诊断。结果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伤发病率居残疾之首,对每名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完全有必要的,可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听力损伤儿童,以达到早期干预的目的。结论我院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应规范临夏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听力保健工作,以便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降低聋哑儿的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探讨影响新生儿听力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NICU586例新生儿[其中新生儿窒息85例,早产儿216例,新生儿肺炎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2例,足月小样儿6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59例]及同期产科出生的1583例正常新生儿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检查,同时登记新生儿的出生史等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听力筛查通过率的比较,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451例,通过率76.96%;同期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1411例,通过率89.13%,两者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组、早产儿组、新生儿肺炎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足月小样儿组、NRDS组通过率分别为80.00%、74.54%、71.25%、89.02%、84.37%、64.41%,早产儿组、新生儿肺炎组、NRDS组的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新生儿窒息组、高胆红素血症组、足月小样儿组的通过率与正常新生儿的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Apgar评分、肺炎、NRDS与听力筛查结果有相关性,是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 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较正常新生儿低,是听力损伤的高危人群;影响新生儿听力的因素有胎龄、Apgar评分、肺炎、NRDS,NICU新生儿最终的听力情况,常常是多个因素作用的结果;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单侧卧位对听力筛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侧卧位对听力筛查的影响,提高听力筛查的质量。方法将足月妊娠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100只耳朵)新生儿自分娩后一直采取单侧卧位(左侧或右侧)到听力筛查的时间;B组(50例,100只耳朵)新生儿自分娩后采取双侧卧位。结果A组听力筛查第一次通过者30例64耳,占64%;B组听力筛查第一次通过者为45例92耳,占92%;两组相差28%,有很大差异。结论单侧卧位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生儿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可以通过对其听力的筛查的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来实现。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还没有通过的患者要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筛,42天后,复筛还是不通过的患者,将在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我科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对在我院分娩的大部分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共40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3500例,新生儿科500例,以上新生儿均在出生48小时后进行检查。检查前用小棉棒清理外耳道,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结果:初筛未通过的有1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46例,新生儿科64例。复筛正常新生儿46例中有10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2.8‰;新生儿科64例中有8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6%。结论: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基础性工程;存在高危因素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更大,高危新生儿听力异常明显高于正常儿,应加强对高危儿的听力监测。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听损伤是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出生缺陷,其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巨大影响,而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是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及预防言语残疾的必要手段。随着该项工作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展开,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结果广泛出现,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新生儿健康状态、筛查时间、新生儿耳别及性别、母体的分娩方式、筛查方式、外耳及中耳的发育情况和筛查时的干扰因素等。在临床工作中,医技人员应不断完善听力筛查假阳性者及具备听损伤高危因素者的长期随访资料,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质控水平。  相似文献   

13.
耳声发射与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技术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技术相结合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互补作用。方法对在我院产科分娩及部分外院分娩的生后3~42天的新生儿TEOAE筛查二次均未通过者128例(256耳)进行ABR测试。结果256耳中210耳异常,占82.0%,46耳正常,占18.0%。异常耳中,重度听力损伤13耳,占6.2%;中度听力损伤74耳,占35.2%;轻度听力损伤123耳,占58.6%。结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TEOAE和ABR技术需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精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国外报道,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1‰~3‰,先天性耳聋占我国聋哑人的50%.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和情感的发育.实践发现,在不同时段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有差异.为提高筛查通过率,减少家长对"假阳性"的疑虑,有必要探讨最佳的筛查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促进其正常的语言发育,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应用Accu Screen听力筛查仪,对县医院分娩的新生儿在五官科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出生42天内到县医院五官科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在婴儿3个月龄内转诊至青海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听力诊断性确诊检查。确诊为听力损伤的患儿在专科医院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结果:2013年7月—2014年6月全县住院分娩活产数103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784例,筛查率75.97%;筛查通过703例,通过率89.67%;未通过81例,召回复查62例,复查率76.54%,通过率96.77%;仍未通过者3个月龄后复查,通过率100%。结论:开展听力筛查工作加大听力筛查,是降低听力损伤患病率的关键。通过筛查,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有效促进婴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听力最佳筛查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长花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55-1855
国外报道,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1‰-3‰,先天性耳聋占我国聋哑人的50%。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和情感的发育。实践发现,在不同时段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有差异。为提高筛查通过率,减少家长对“假阳性”的疑虑,有必要探讨最佳的筛查时间。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听力损伤会对患儿、家庭及社会造成很大影响,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预防聋哑及促进言语及语言发育障碍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院产科对880例新生儿听力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2年至2004年产科分娩活产婴儿907例,接受筛查新生儿880例,筛查覆盖率97·0%;男480例,女400例;过期产20例,巨大儿32例,有高危因素者18例。2·方法:采用美国Bio-Logic公司生产的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AUDX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出生48h后的新生儿在其自然睡眠或安静觉醒状态下测试双耳,初筛未通过者42d后复查,仍未通过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符合条件在我院分娩的5987例新生儿中162例新生儿窒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产科因素、分娩方式等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研究中脐带因素、羊水异常、胎盘因素、早产和胎膜早破等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以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应以预防为主,做好围生期胎儿监护,早期判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选择恰当分娩方式,以及熟练掌握新生儿抢救措施,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崔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2032-2033
目的探讨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监护病房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1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参考组,通过耳声发射对2组受检者的听力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筛查前、监护45 d时观察组新生儿单、双耳未通过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监护90 d后观察组新生儿总未通过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障碍及损伤发生率相较正常新生儿较高,因此要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护理,尽早筛查、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及治疗,促进新生儿听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07~2008年南宁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颖 《广西医学》2010,32(2):229-230
目的了解南宁市2007~2008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耳聋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筛查状况,探讨南宁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干滤纸片法测定全血中的促甲状腺素、苯丙氨酸,用化学法检测G-6-PD活性,采用美国产GSI70新生儿听力筛查仪检测听力。结果2007~2000年南宁市活产新生儿185 216例,共筛查新生儿血样本100 023份,筛查覆盖率为54.00%。检出CH40例,PKU35例,G-6-PD缺乏症3 351例,发病率分别为1.31‰、1.22‰、42.22‰。听力筛查39 990例,确诊579例,确诊率为1.48‰。结论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有效地对CH、PKU和G-6-PD缺乏症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从而可避免其对新生儿智能和体格发育的损害。南宁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未能达到卫生部要求,应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