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道使用成都仪器厂产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在5.75S~(-1)~307.2S~(-1)的切变率范围内测定了100只健康青紫兰种家兔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230S~(-1))及红细胞压积的正常值。全血表观粘度值,高体重组在中切变率段高于低体重组。表现出随压积值增高而加大。血浆粘度值在不同体重、性别和红细胞压积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红细胞压积值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2.
防风正丁醇萃取物5.6g/(kg·d)连续给大鼠im10d,可使大鼠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球压积及全血还原粘度均明显降低;对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1min解聚率无明显影响。提示防风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3.
草棉花总黄酮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及脑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草棉花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对大鼠脑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放免法测定血浆中TXB2、6 keto PGF1a的含量,经颈内动脉注射复合血栓诱导剂(1 ml/kg)诱发大鼠右侧大脑半球内血栓形成,观察总黄酮对大鼠脑电图、脑重量、脑内伊文思蓝含量的影响和脑病理切片。结果:总黄酮(50、200 mg/kg×7 d)对3种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分别引起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P<0.01),其中剂量为200 mg/kg的总黄酮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75%,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73%,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67%。总黄酮(50、200 mg/kg×7 d)可降低大鼠血浆中TXB2 的水平,增加大鼠血浆中6 keto PGF1a水平(P<0.01),并能对抗大鼠大脑血栓形成(P<0.01)。结论: 总黄酮可能通过影响血浆中TXA2 和PGI2 的含量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抗栓丸(SATP)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SATP 按1.5、3.0、6.0 g•kg-1给大鼠连续灌胃14 d,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方法制造大鼠实验性脑缺血模型,15 min后测定全血及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等指标。结果:SATP 3.0、6.0 g•kg-1组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P<0.05~P<0.001),1.5 g•kg-1组仅对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5 min聚集率有明显降低作用(P<0.05),SATP 3个剂量组对大鼠血栓弹力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SATP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度及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产生保护作用。SATP由蜜丸改为水丸后药效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血细胞聚集和全血粘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细胞聚集的变化关系。方法 血液流变学方法检测。结果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和低切变率时全血粘性呈正相关 (P<0 .0 1,P<0 .0 5 ) ,伴有血浆粘性、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增加 (均 P<0 .0 5 ) ,高血压 II期血小板聚集指标 (Pt max,Pt H,Pt K)还和高切变率时血液粘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P<0 .0 0 1,P<0 .0 5 ,P<0 .0 0 1)。结论 在对高血压的治疗中 ,应密切注意血小板聚集和全血粘性二者关系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PT、TT、KPTT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值及聚集功能,研究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血液粘滞性改变。结果发现切变率在5.75(1/S)时全血粘度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聚集性显著增强(P<0.01);PT、TT延长(P<0.01);血小板数量及聚集功能均未发现明显改变。提示急性黄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粘滞性发生明显改变,以血液粘度升高,外源性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益气通络丹有明显地抑制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及降低循环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藻酸双脂钠(PSS)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藻酸双脂钠150mg,1次/d,10d为一疗程,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聚集以及临床疗效,并设对照组。结果:PSS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P<0.01),在降低全血粘度(高切、低切)(P<0.05)和全血还原粘度方面优于复方丹参组(P<0.01)。PSS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聚集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P<0.01),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抑制强于复方丹参组(P<0.01)。PSS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组(P<0.05)。结论:藻酸双脂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体外血栓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慧霞  王喜洪 《现代医学》2000,28(6):394-395
目的探讨体外血栓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血栓形成仪、血液粘度仪、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体外血栓。结果56例体外血栓形成亢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低切为(4.54±1.101)mPa·s,中切为(3.92±0.853)mPa·8,高切为(3.15±0.634)mPa·s;血小板聚集率2min0.47±0.21;体外血栓长度为(51.5±19.82)mm,湿重为(112.5±2.76)mg,干重为(43.6±21.7)mg。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低切P<0.05外,余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体外血栓形成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碟子皂苷(SISS)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SISS按100、200、400mg/(kg·d)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5d,测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及LPO质量浓度,血浆PGI2、TXA2质量浓度,血清和肝脏SOD活性及全血及血浆粘度,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SISS200、400mg/(kg·d)能明显降低TG、TC、LDL c、TXA2、LPO及全血粘度,并能明显提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PGI2水平及SOD活性,亦能使TC/HDL c及LDL c/HDL c比值明显降低,PGI2/TXA2比值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400mg/(kg·d)亦能明显提高HDL c含量。【结论】SISS可能通过调节体内血脂代谢,提高PGI2/TXA2比值,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等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测定了1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全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对其中2例做了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塞组低切变率(5.75,11.5 s~1)、全血表观粘度显著增高(P<0.05),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非常显著增加(P<0.01)。动态观察表明,心肌便塞后第2日全血表观粘度即增高,第4日达高峰,第7日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心肌梗塞后第1日的全血表观粘度,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液流变性质的变化将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巴戟天醇提物对血淤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0.1 g/(kg·d))阳性药对照组及巴戟天醇提物12 g/kg、6 g/kg、3 g/kg剂量组6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其他各组每d 1次灌胃给药,连续5d.采用2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mg/kg之间将大鼠置于冰水中5 mim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淤"模型,观察药物对血淤模型大鼠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全血卡森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及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结果:巴戟天醇提物3个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淤大鼠的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全血卡森黏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抑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均<0.01);其高、中剂量组尚能降低全血还原黏度(P<0.01或0.05).结论:巴戟天醇提物可改善血淤时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 10 3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发现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低切变率、中切变率和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升高、血浆粘度升高及血糖、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为主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观察 30例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病人,在口服抵克力得(Ticlopidine)250 mg每日 1次,10~14 d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口服阿司匹林 40 mg每日 1次随机对照。结果表明,该药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较用药前 1、5 min 聚集率分别下降 29.0%及44.7%(P 均<0.01),并能有效地降低低切变率血粘度(P<0.01)和高切时血粘度(P<0.05),红细胞压积也较治疗前降低(P<0.01)。以后可根据血小板聚集下降的程度以半量维持较为安全。用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明显药物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52例中风患者的血浆过氧化脂质、红细胞过氧化脂质值与低切变率(4s~(-1))和高切变率(200s~(-1)时全血还原粘度值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提示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很可能是影响血液流变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复方葛根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试药组(20、40、80 mg/kg)及阳性药(川芎嗪40 mg/kg)组,测定给药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家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试药组(10、20、40 mg/kg)及阳性药(川芎嗪20 mg/kg)组,测定给药3 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葛根注射液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率;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结论复方葛根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洋虫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活血化瘀机制。方法 洋虫全虫的水提液500mg/kg连续给大鼠灌胃10天,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蛋含量、血球压积、血沉、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1分钟解聚率。结果与结论 大鼠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球压积均明显降低;对血沉、血沉方程K值、最大聚集率、1分钟解聚率及全血还原粘度无明显影响。说明洋虫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52例老年IGT患者血液粘度及生化指标,并与正常组46例,DM(糖尿病)组96例进行比较,IGT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组,以高切变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增高明显(P<0.01)。与DM组比较,IGT组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均低于DM组,以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明显(P<0.01)。提示IGT患者及DM患者除生化改变外,尚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19.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注射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于用药前、用药1~2疗程后检测高切变率全血粘度(ηbH)、低切变率全血粘度(ηbL)、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RA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治疗后ηbH、ηbL、RAI、Fib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降低。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有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静脉注射眼镜蛇毒M组份(0.07mg/kg和0.1mg/kg)可使家兔和狗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对家兔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电泳时间无影响。M组份在体内外均能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