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性,48岁,发病三日后入院。初为饮酒后上腹部疼痛,后局限于右中上腹部,呈持续性,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检查:体温36.8℃,脉搏82次/分,血压16.0/9.3kPa。急性痛苦病容,皮肤颜色正常。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饱满,肝脾未触及,右侧中上腹部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肌紧张阳性,未触及包块,墨绯氏征阴性,肝浊音界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血红蛋白199g/L,红细胞5.14×10~12/L,白细胞19.8×10~9/L,中性0.72,淋巴0.28。尿常规及血尿淀粉酶,胆红素测定均正常。B型超声探及右上腹部4.Ocm× 3.9cm大小的不  相似文献   

2.
腹茧症1例     
<正>患者,女,35岁,因突发性右上腹疼痛48 h收住院。人院查体:T 36.8℃,P 82次/min,R 20次/min,BP 120/75 mmHg。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未扪及全身浅表淋巴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右上腹有压痛,Murphy征阳性,肝区、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4次/min。神经系统反射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WBC 12.7×10~9/L,中性粒细胞0.76,血生化全项、凝血功能、尿粪常规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报道:患者,男,64岁,2月前右中上腹隐痛并出现包块,呈进行性增大,占据整个右腹,有压迫感及右季肋部疼痛,纳差,腹胀渐加剧,不能平卧,尿频尿少,但无血尿。查体:T 38℃,P 90次,R 22次,Bp 16.0/11.0 kPa。恶病质,呼吸浅快,心率92次。腹膨隆,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腹壁静脉曲张。右中上腹扪及一肿块,约45×40 cm,质硬,边界不清,凸凹不平,固定,压痛,叩呈浊音。移动性浊音可疑。血红蛋白90 g/L,RBC 3.25×10~(12)/L,WBC4.7×10~9/L,N  相似文献   

4.
胆囊扭转1例     
患者,男,56岁。因突然右上腹疼痛,持续加重,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查体:T37.3℃,P88,R20,BP14.8/8.0kPa。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为重。腹部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化验;Hb120g/L,RBC4.56×10~(12)/L,WBC15.4×10~9/L;N76%,L24%。胸腹透视末见异常。B超提示胆囊增大5cm×9cm,胆囊及胆总管未见结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0岁,因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6天,嗜睡6h1995年5月6日收住院。查体:T39.3℃,P108次/分,R26次/分,Bp9.6/6.0kPa,嗜睡状,皮肤巩膜黄疸明显,腹软,剑突下及右上腹部深压痛,未及块物,移动性浊音阴性,肢端厥冷。实验室检查:血、WBC54.6×10~9/L,NO.95,PLT91×10~9/L。B超示胆囊积液胆囊炎,右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左右肝管及胆总管多发结  相似文献   

6.
<正> 患女,2d,因呕血便血12h于1999年9月11日入院。查体T37℃,P150次/min,R50次/min,神志清,反应可;贫血外貌,前囟平软,心肺正常,腹软,肝右肋下2.5cm,质软,脾未触及,拥抱、吸吮、觅食反射均存在。实验室检查WBC140×10~9/L,N0.6,L0.4,RBC3.6×10~(12)/L,Hb110g/L,PC123×10~9/L,尿常规正常,出血时间2min(Dake法),凝血时间10min(试管法)。其母孕期少食蔬菜水果,患儿出生后未用维生素K制剂。诊断为新生儿出血症并发失血性贫血。立即  相似文献   

7.
男性,7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1天,于1990年10日入院。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查体:T37.6℃,RP、BP正常,心肺(一),腹平,全腹压痛,反跳痛,尢以右下腹明显,伴有肌痉挛,肝浊音存在,移动性浊音(一),肠鸣减弱。WBCll.9×10~9/L,NO.78,LO.22。诊断为急性阑尾穿孔。术中见:腹腔内淡黄色脓液约200ml,阑尾为盲肠前位,约5.5×1.0cm,体部有0.4cm粪石嵌顿,表面有纤维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31岁。发现右上腹包块约 3d余。无腹痛、腹胀 ,不发热 ,无恶心、呕吐。门诊以腹腔肿物收入院。查体 :Bp :1 4 /1 0KPa ,P :82次 /min ,KT :36 2℃ ,R :2 0次 /min ,皮肤黏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能触及肿大。腹部平坦 ,软 ,肝脾未触及 ,无压痛和反跳痛 ,于右上腹可扪及一约 1 0cm× 8cm× 7cm大小的肿物 ,质硬 ,固定 ,有轻度触痛 ,腹部叩诊鼓音 ,无移动性浊音 ,肠音 3~ 4次 /min。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5 8× 1 0 9/L ,RBC :4 32× 1 0 12 /L ,PLT :1 1 2× 1 0 9/L。肝功正常。CT示右上腹膜后实性肿物。…  相似文献   

9.
丁卫  曹芳 《陕西医学杂志》1997,26(3):185-185
<正> 患者29岁,因孕37~(+5)周下腹不规则疼痛12h于1992年3月29日16时30分入院,末次月经1991年7月9日。自16孕周起定期产前检查均正常。查体:BP15/10kPa,贫血貌,浮肿(+++),心肺(-),腹软,肝脾未触及。宫高30cm,腹围95cm,先露头,已衍接,胎心140次/min,肛查宫口1.5cm,骨盆外测量正常范围,化验Hb85g/L,RBC2.94×10~(12)/L,WBC6.9×10~9/L,BPC8.9×10~9/L,B  相似文献   

10.
胆囊扭转1例     
患者男,73岁,因突发性右上腹剧痛10小时而急诊入院。既往无胆囊炎胆石症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查体:极度消瘦,呼吸急促,巩膜无黄染,血压14/8kpa,脉搏120次/分,心律齐,腹不胀,无肠型,右上腹肌紧张并有明显触痛,肝浊音界存在;听诊肠鸣音弱;诊断性腹穿获得少量不凝固血性液体;化验:血色素130/L,白细胞12×10~9/L,尿常规正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0个月.左侧阴囊内可复性肿物9个月,不能还纳3天,伴腹胀,无呕吐,于1990年8月26日入院.查体见:T39℃,P132次/min,R32次/min.急性痛苦貌.头颅、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胀,无肠型,左下腹肌稍紧张,触痛.肝季肋下1.5cm,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左侧阴囊内可扪及5cm×4cm×3cm囊性肿物,透光试验(1),皮肤色泽正常.辅检:x线腹透示肠管积气无液平.血常规示RBC9×10~(12)/L,WBC4.2×10~9/L,N 0.85,L 0.15.入院诊断:①左斜疝嵌顿?②左交通性鞘膜积液伴感染?观察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男,48岁,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10个小时来院就诊,既往无黄疸及上腹绞痛史。查体:T37.2℃,P74次,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腹块及肌卫,肠鸣音活跃。胆囊莫菲氏征阳性。实验室检查:WBC8.3×10~9/L,N:4%。粪便常规及肝功能正常。临床拟诊胆囊炎。 B超检查:肝正常。胆囊8.5×4.6cm,壁厚0.4m,毛糙不光滑,囊内见4.4×5.0cm分层状强回声  相似文献   

13.
患者,江××,男性,35岁,住院号292397。于1990年6月21日因右上腹隐痛伴黄疸20余天入院,有“乙肝”病史10年,1989年曾因“肝硬化”腹水住某院治疗。入院休检:面色晦暗、肝掌、无蜘蛛痣,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中上腹稍隆起,腹壁静脉可见,肝在剑下3cm,脾肋下5cm,腹水征阳性。入院后化验血红蛋白134g/L,红细胞3.82×10~(12)/L。白细胞4.1×10~9/L.淋巴0.28,中性0.72,血小板74×  相似文献   

14.
<正> [病例]王某,20岁。因间断性头痛、心悸、乏力、反复呕血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86/min,呼吸:20次/min,血压:19.2/13.3kPa,贫血貌。B超:肝肋下2.9cm,剑突下3.5cm,脾厚9.0cm,脾肋下可达脐下右0.5cm初诊为班替氏脾入院。该患于5岁时发病,曾于某儿童医院诊断过尼曼—匹克氏病。 血象:Hb66g/L,RBC 2.2×10~(12)/L,WBC 2.8×10~9/L,血小板80×10~9/L,肝功能ZnTT_(10u),GPT34.9u,黄疸指数4u ESR11mm/h。  相似文献   

15.
曾令雄  余华  罗亮 《四川医学》2003,24(12):1273-1273
患者 ,男 ,2 3岁。因负重从 4m高处跌下 ,腹部着地 ,当即腹痛剧烈 ,送往当地卫生院诊断腹腔内出血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游离十二指肠周围血肿发现胆总管胰腺段断裂无法处理 ,将肝端胆总管断端结孔后 ,全层简单关腹送往某县医院经输血抗休克 2 0h后 ,于2 0 0 2年 6月 1日再次转送来我院。入院检查 :BP 70 /5 0mmHg ,P 10 8次 /min ,R 32次 /min ,急性危重病容 ,呼吸浅快 ,右上腹直肌切口大量血性液体渗出 ,腹部膨隆 ,全腹压痛、反跳痛 ,肌紧张 ,腹部移动性浊音 ( ) ,血性腹水检查淀粉酶 17119U/L。血常规 :RBC2 87×10 12 /L ,Hb76g/L…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0岁。左上腹撞伤1天。查体:神志清楚,急性失血貌,腹膨隆,左上腹压痛,脾肿大,Ⅰ线7cm,Ⅱ线10cm,Ⅲ3cm,质地中等,边缘钝圆,触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腹穿抽出不凝血。血常规:血红蛋白62g/L,白细胞总数:12.1×10~9/L,中性0.79,淋巴0.21,血小板8×10~9/L。术中见脾脏肿大,约30cm×20cm×10cm,表面光滑,膈面有一Y型裂口,长10cm,深1.5cm,脾脏与周围组织有少许粘连,腹腔淋巴结无肿大。行脾切除术,伤口Ⅰ期愈合。出院前全面查体未发现其他部位有淋巴瘤病灶存在。  相似文献   

17.
冯某,女,64岁,住院号46951,因上腹部疼痛伴畏寒、发热半月入院。检查:T39℃,R26次/分,Bp12/8Kpa,烦躁,呼吸急促,重度中毒貌,脉细速,舌红绛,苔黄燥,二肺呼吸音粗,心音低钝,心率112次/分,左上腹隆起,触及7×8cm大小包块,边界不清,压痛明显,局部肌紧张,肝肋下3cm,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血WBC18.0×10~9/L_(?)N 0.88,尿淀粉酶48~(?)。B超:胰尾部探及9×8.2×7cm囊性包块,肝左叶探及6×4.3×4cm的液性暗区。印象巨大胰腺合并肝脓病。胸片:心肺无殊。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1岁。因刺伤左侧上、下腹部3h,于1988年10月9日急诊入院。T36.4℃,P100次/min,R25次/min,BP14.6/9.3kPa。腹平坦,左季肋部及左髂棘内上方分别可见约1cm×1cm的外伤口,全腹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右下腹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血常规:Hb112g/L,RBC3.6×10~(12)/L,WBC27.2×10~9/L,N0.84,L0.16。腹透左膈下可见游离气体。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左侧腹壁可见两处穿透伤。分别作缝合止血,腹腔内积血约500ml,探查左下腹膜后可见一约8cm×8cm×8cm的血肿,未见活动性渗出血,其他脏器未见损伤关腹。术后一周患者觉腹胀腹痛伴不规则发热,腹痛渐重伴右下肢疼痛,右侧腹部见22cm×16cm×14cm大小肿块,界线欠清,有压痛,无移动性,未闻及杂音。复查血常规:Hb45g/L,RBC2.1×10~(12)/L,WBC4.1×10~9/L,N0.75,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58岁。左上腹肿块逐渐增大10余年,近一个月来左上腹疼痛,肿块固定,无发热和黄疸,T37℃,P67次/min,R21次/min,BP14/9kPa,RBC2.4×10~(12)/L,Hb70g/L,WBC12.2×10~9/L,N0.70,L0.30,BPC97×10~9/L,白蛋白31g/L,球蛋白32g/L,SGPT0.29μkat/L。B超见脾内有散在的边界不清的实质性团块,直径24~60mm不等,以下极明显,腹主动脉旁有实质性结节多枚。体检:贫血貌,无腹壁静脉怒张。肝肋下2cm,质硬。脾肋下10cm,质中等,无压痛。腹部未叩及移动性浊音。入院后经充分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脏呈结节性硬化。脾脏肿大约25cm×15cm×12cm,表面有大小不等结节,腹主动脉旁有一串肿大的淋巴结,质硬,较固定。切除脾脏和肿大的淋巴结,术后恢复顺利,第10天出院化疗。病理报告:脾血管内皮肉瘤,多结节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为转移灶。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0岁.因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恶心9小时急诊来院.检查:急性病容,P103次/分,BP11.17/7.98kPa,左上腹饱满,压痛(+),肝区叩击痛(+),余无异常。胸腹透视未见异常。WBC15×10~9/L,N90%.入院后经胃肠减压、补液、抗炎治疗,观察12小时,症状、体征无好转,反趋恶化。患者自觉口渴、心悸,出冷汗,腹痛加剧,由右上腹扩散到全腹。查体:脉搏细数,20次/分,BP10.64/7.98kPa,全腹有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尤以右上为著,移动浊音(+),两下腹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血液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