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辨证治疗急性中风85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急性中风852例病人,分阴虚血瘀型、痰热血瘀型、气虚血瘀型3类,病位在脑,中药、针刺联合应用治疗急性中风,总有效率89.6%。指出在辨治中风时,须长期运用活血化瘀中药,中风急性期辨证论治最主要依据是舌诊。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化裁联合艾箱灸联合西药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80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患者,符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路径"气虚血瘀型辨证的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40~85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自汗出,便溏,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者。  相似文献   

3.
辩证治疗急性中风8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之勇  熊功臣 《陕西中医》1995,16(3):110-111
将急性中风852例病人,分阴虚血瘀型、痰热血瘀型、气虚血瘀型3类,病位在脑,中药、针刺联合应用治疗急性中风,总有效率89.6%。指出在辨治中风时,须长期运用活血化瘀中药,中风急性期辩证论治最主要依据是舌诊。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其舌质多有不同程度紫暗改变,但肉眼观察误差大,也不便于定量比较。采用物理舌诊仪及 DM80-6型舌表浅血流量测定仪,对52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50例健康人,以及26例经活血化瘀治疗前后患者舌分光定量及舌表浅血流量测定,结果:患者较正常人舌分光中紫光值增大,红光值减少,舌表浅血流量减少;而采用活血化瘀治疗后患者舌分光紫光值减少,红光值增大,舌表浅血流量增加。提示舌分光定量及舌表浅血流量测定,可为冠心病血瘀证诊断辨证以及疗效评价定量、可比参数。  相似文献   

5.
观察舌质、舌苔、舌下络脉的诊断在中风辨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察147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84例,恢复期63例;分析不同阶段舌质、舌苔、舌下络脉的不同表现。结果发现中风患者急性期多红舌10例,薄黄苔31例、黄腻苔40例,恢复期患者多以淡红舌35例、薄白苔34例。舌下络脉曲张,恢复期明显38例,急性期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风患者不同阶段舌象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判断疾病的病机,病情演变,可以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变化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3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及40例健康成年人为健康对照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7型,分别检测脑梗死急性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心电图变化。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电图变化较健康对照组变化频繁,且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痰湿蒙神型、风痰火亢型、气虚血瘀型及风火上扰型心电图异常较其他组显著升高。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电图变化极为敏感与常见,中医不同证型间有差异,心电图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肝病瘀血舌象不同证型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瘀血舌象患者的血液生化物质的变化与不同血瘀证型是否内在联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气虚血瘀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肝病瘀血舌患者不同证型组与气虚血瘀组比较,湿热瘀滞组、肝瘀痰阻组、气滞血瘀组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或P<0.01)。结论:肝病瘀血舌不同血瘀证型有其不同的中医生理病理基础,肝病瘀血舌血液流变性与中医不同血瘀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瘀血舌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正常舌、痰凝血瘀舌及气虚血瘀舌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方法:采用北京普利生R-20型血液粘度测试仪器、LBY-N6型旋转式血液粘度计、BIO-RDA550型酶标仪、Lab-systems Dragon洗板机,对正常舌对照组43例、痰凝血瘀舌组41例及气虚血瘀舌组4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瘀血舌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液的“粘”、“浓”、“凝”、“聚”。结论:由于证型不同,反映在血液流变学上其指标的变化特点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血瘀证(BSS)、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之间关系。方法:肺心病急性期患者78例辨证分为肺肾气虚外感(QQWG)、心脾肾阳虚水泛(YXSH)、痰浊闭窍(TZBQ)三型。另设正常对照组(NCG)55例。同时检测各组(型)ET、NO水平,参照肺心病血瘀证定量诊断标准评定患者有血瘀(BBS)或无血瘀(NBBS)。结果:1. 三型ET水平皆高于NCG,QQWG型NO水平低于NCG(P<0.01)。2.YXSH型和TZBQ型ET水平高于QQWG型(P<0.05)。3.BSS组ET水平高于NBSS组(P<0.01)。4.BSS在YXSH型及TZBQ型中的分布明显多于QQWG型(P<0.01)。结论:1.肺心病急性期ET的升高、NO降低可能是CPHD急性期患者病情加剧的诱因。2.ET可作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初步判断及有无血瘀的参考指标。3.血瘀在YXSH型和TZBQ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中风急性期血糖水平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脑中风急性期患者,根据中医证型标准分组,即风痰火亢20例、风痰瘀阻20例、痰热腑实20例、气虚血瘀20例、阴虚风动20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五种中医证型患者与对照组血糖水平。结果风痰火亢型、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血糖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糖水平与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最为密切,要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重视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进而提高治疗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姜智浩  诸凯 《天津中医药》2008,25(6):456-45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舌象特征的客观衡量指标与证候的关联性,与舌诊客观指标的临床辨证意义.[方法]以先进技术手段获取不同舌象舌体的图像与热图、表面津液和舌体血液血流灌注率,分析与证候的关系.比较分析了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舌象对应的舌色度、津液、血流量、红外热图特征,探索分析客观反映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舌象特征性因素间的关系.气虚血瘀组舌体血流灌注率低于其他两组.[结果]阴虚血瘀组舌色红(R)比最高.气虚血瘀组次之,各组舌体温度分布各不相同.舌津液比较中,以对照组舌表面津液量最大,阴虚血瘀组最小,对照组最高.[结论]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舌体色度、温度与分布、血流灌注率及舌表面津液量具有不同表现规律.是舌象客观化研究的重要参数.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瘀证与神经元损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76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进行证候调查、证候量化评分、损伤程度(GCS评分)分级,抽取外周血酶免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水平。结果: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型出现频次为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血瘀气虚>瘀阻清窍>规范外的其他证型>肝肾亏虚;轻型患者中气滞血瘀证最为多见,中型患者中气滞血瘀、痰瘀交阻、血瘀气虚证较多,重型患者中痰瘀交阻、气滞血瘀、瘀阻清窍证位列前三;血瘀相关证型占84.21%。血瘀证患者的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均高于非血瘀证患者,NSE含量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患者的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较轻、中型患者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提示损伤程度与血瘀证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呈正相关(P<0.01)。血瘀证不同证候类型的证候积分、NSE含量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以血瘀实证为主。血瘀证证候积分越高,颅脑损伤病情越重,NSE含量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三散止血汤治疗血瘀崩漏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曼娟 《河北中医》1998,20(4):207-208
1996年,笔者用自拟三散止血汤治疗血瘀崩漏60例,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人,全部符合血瘀崩漏诊断标准.1.2 一般情况 年龄20岁以下6例,21~30岁18例,31~39岁25例,40~49岁7例,50岁以上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6例,分娩、人流和药流后14例,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良性)9例,上节育环后6例,其它5例.出血持续时间10日以内9例,11~20日24例,21~30日19例,31日以上8例.气滞血瘀型19例,寒凝血瘀型5例,血热血瘀型31例,气虚血瘀型5例.1.3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妇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崩漏之诊断标准,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经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辨证施膳指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选取临床常见的3个中医证型:阴虚风动型、风痰火亢型、气虚血瘀型3型,分析其临床辨证施膳指导效果。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糖升高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通过中医辨证施膳指导,脑梗死急性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较对照组效果明显(P0.05),208例患者中治愈84例,显效39例,有效59例,无效26例。结论:2型糖尿病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常见合并疾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中医辨证施膳指导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5.
吕霞  郭蕾  马作平  陈加良  刘强  林浩  邓先琴 《新中医》2021,53(15):32-3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0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7个证型;所有病例均行Siemens双源头颈CT检查,计算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并根据积分划分为0分、1~199分、200~399分、400~599分及≥600分5个等级;比较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328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钙化,各证型患者所占例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痰湿蒙神证。各中医证型患者颈内动脉钙化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颈内动脉钙化积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中分布风痰瘀阻证及气虚血瘀证占比较多;各中医证型颈内动脉钙化积分存在一定差异,以气虚血瘀证积分最高、风痰瘀阻证次之,此可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vWF、TXB2与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的辨证分型。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9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虚证、痰证、血瘀证各3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浆中vWF、TXB2、6-Keto-PGFl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vWF、TXB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3个不同的中医证型间,vWF水平血瘀证高于气虚证及痰证(P0.01),气虚证与痰证间无显著性意义;TXB2水平血瘀证痰证气虚证(P均0.01);6-Keto-PGFlα水平气虚证低于痰证(P0.01),气虚证低于血瘀证(P0.05),痰证与血瘀证间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浆vWF、TXB2及6-Keto-PGFlα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气雾剂 (北京中药总厂研制)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7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0天;发作最多每日10次,最少每周2次;时间最长20分钟,最短2分钟;中医分型:痰热型10例,血瘀型2例,寒凝型17例,气阴两虚型2例。治疗方法:寒凝、血瘀型给予寒痛气雾剂,痰热、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脂、FIB与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4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为痰瘀阻络证74例和气虚血瘀证74例,比较2组患者TC、TG、HDL-C、LDL-C及FIB水平。结果:痰瘀阻络证组TC、LDL-C、FIB水平均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组。结论:TC、LDL-C、FIB可以为脑梗死急性期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趋化游走能力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瘀证是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病理综合征 ,为研究其机制 ,我们对 18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趋化游走能力进行检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按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王净净 ,龙俊杰主编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3) ,选择我所科研门诊患者中符合血瘀证诊断的冠心病 (《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戴瑞鸿主编 .上海 :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 ,1993∶179—184)患者 18例 ,为血瘀证组 ,男 9例 ,女 9例 ;年龄 39~ 74岁 ,平均 5 6岁 ;临床表现 :心绞痛 15例 ,舌质紫暗 15例 ,舌有瘀斑 11例 ,肢体麻木 5例 ,舌底细络粗张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血瘀证的临床相关因素,为血瘀证的客观诊断和活血化瘀治疗提供参考指标.方法:对7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血瘀证诊断,以是否为血瘀证作为应变量,选取常规检测的临床项目和实验室指标共26项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9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中有57例(72%)完全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Logistic回归选入高血压病史、Glasgow昏迷分级、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进入方程.结论:多数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存在着血瘀证,与血瘀证相关的临床因素有高血压病史、意识障碍程度较轻、红细胞压积增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为脑出血急性期血瘀证的客观诊断和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