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端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自1945年Whipple及Blakemore倡用门腔分流术后,在控制出血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术后向肝性血流减少,给病人带来了危害(除离肝性血流者外),它加速了肝脏的损害过程,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1967年Warren手术的创用,使选择性分流的作用及其理论依据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保留脾脏脾亢的存在及其手术难度,成为不易推广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以Hassab和sugiura为代表的门奇静脉彻底断流术,以及国内提出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包括高位食管支),在预防出血和维护肝脏血流上享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断流后再出血仍有一定的比率。为此,我们近几年来采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端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以及控制再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采用人工血管施行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 H 形搭桥分流术,并成功治愈了3例,作者根据自己的体会评价了这一术式的优点,认为人造血管是在压力较大的门静脉与压力较低的腔静脉间分流,术后发生血栓的机会不大,对病人打击小,对肝脏血流灌注影响也小,手术操作亦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自1978年至81年10月,以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H”形架桥分流术(肠-腔静脉架桥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3例,并对生存的9例短期随访,疗效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13例中急诊分流10例,选择性分流三例;死亡4例均为急诊分流术患者。较R.A.  相似文献   

4.
门——体循环间分流是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方法。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以下简称肠上——下腔分流术,其他分流术亦类同)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使用于下列指征:(1)脾切除或脾——肾分流术后食管静脉仍曲张破裂再出血(以下简称再出血)或严重静脉曲张有再出血危险的;(2)门静脉高压症适应作分流术,由于脾、肾、门静脉等的解剖或病理改变不能行脾——肾或门——腔分流术的病人。 自1963年3月以来,我院共施行肠上——下腔分流术20例。其中成人18例,符合指征(1)的10例;(2)的7例;1例记载不明。18例中3例因出血当即行急诊手术;15例为择期性手术。2例急诊分流术后发生肝昏迷。均经治愈,无手术死亡。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肝硬变引致门静脉高压症,采用脾切除术或分流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手术后仍有部分病人又发生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对于此类病人,采用三腔管压迫、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输血、输液等措施,在部分病人可暂时止血,但在部分病人,效果不甚满意。我院自1976年秋开始对血吸虫病肝硬变脾己切除,又发生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病人,进行了7例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自体静脉桥式分流术,近期疗效尚好。 临床资料与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门静脉高压导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一定的利弊。目前认为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H”形架桥术(以下简称H形架桥术)是一种较好的术式,近二年多来,我院外科共进行了14例H形架桥术,现初步报告如下,并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79年2月至1983年1月采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治疗6例门静脉高压伴发上消化道出血。通过1.5~5.5年的随访,初步疗效尚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来势迅猛,死亡率高。我科既往对证实有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或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均争取在行脾切除以解除脾功能亢进的同时,行脾肾静脉吻合术以降低门静脉压力,收  相似文献   

10.
作者近年来对明显门静脉高压的脾亢用颈内静脉作左胃静脉一下腔静脉分流术。此  相似文献   

11.
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属于一种低他的分流手术,它的手术创伤小,在一定条件下操作简单,能保存下腔静脉的连续性,故可以用于脾切除后再出血的门脉高压症病人,或其他不宜于上腹部作分流手术的门静脉高压症。自1963至1980年10月,我们采用此手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共24例,无手术死亡,1例因并发乳糜腹水经再次手术控制无效,于术后1月以后因消耗、衰竭、肝昏迷死亡。在随诊的病例中,有4例于术后4~7年内发生肝性脑病;6例于术后5年内发生消化道再出血,此等病人,术前均曾行脾脏手术和有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病史。手术后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较同勘内施行脾腔静脉分流术者高。木组病人肠腔静脉吻合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7.7厘米水柱。手术指征应选择:(1)体型瘦长;(2)无愎水;(3)脾切除后再出血;(4)肠系膜上静脉无血栓形成或静脉炎;(5)膜腺不肿大;(6)有足够长度的肠系膜上静脉干;(7)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间距离不过宽者。有出血病史者应同时结扎胃冠状静脉。遇有局部条件不够理想使手术困难者,宜改用肠系膜上静脉与下腔静脉间自身颈内静脉架桥。  相似文献   

12.
13.
我院外科于1980年收治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多次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经采用下腔静脉一肠系膜上静脉架桥分流术,近期治愈,报道如下。胡某某,男,51岁,医务工作者。因大量呕血入院。近10年曾4次在我院手术治疗。第1次(19  相似文献   

14.
<正> 脾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外科自1980年10月至1982年10月采用此种手术(以下简称脾腔分流)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1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1岁,平均年龄38岁。全部病例是肝炎后肝硬变,病程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4.4年。1—3次上消化道出血史者6例,4—6次出血史2例,8次慢性出血者1例,1例无出血史。术前检查: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  相似文献   

15.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处理困难而死亡率高的并发症之一。自1984年以来,我院为6例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施行了肠腔静脉侧侧吻合术,随访1—5年,近远期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组15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按Child分类,A级6例,B级6例,C级3例。其中,10例实施紧急分流术,5例属选择性分流。吻合口口径大小自1.0~1.2厘米不等,完成分流后门静脉压平均下降11.3厘米水柱。本组观察,小口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对控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有效的,术后脑病仅有两例,且较轻。术后随访时间自半年至3年,均未见复发曲张静脉出血。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4年以来采用脾腔静脉分流术(脾静脉——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治疗静脉高压症三例,结合国内文献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例一,男,45岁,住院号267484。曾有肝炎病史17年,因发现脾大,食道静脉曲张,脾亢,以门脉高压症而入院,  相似文献   

18.
脾切除加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红钢  何毓椿 《浙江医学》2000,22(10):627-628
本院1978年~1993年以脾切除加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1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14~62岁,平均38.8±9.4岁。均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变或混合性肝硬变。肝功能Child分级A或B级。31例均有轻至重度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其中25例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史。2.手术方法: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取左上腹旁正中或腹直肌切口。进腹探查肝脏及脾脏,了解脾蒂长度及脾静脉口径,经胃网膜右静脉测量门静脉压。常规切除脾脏,尽量多保留脾静脉。游离胰腺体尾部及胰腺后方之疏松组织(5~6…  相似文献   

19.
下腔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间桥式吻合术治疗小儿肝前型门脉高压症栾梅香肉斯坦郭丽英许斌刘贵林(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北京301医院)肝前型门脉高压症是因门脉主干及脾静脉闭塞所致,最典型的是门脉被小血管来代替,通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样变。其发病机理不清,多数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