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生殖器溃疡性性病病原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检测引起生殖器溃疡性性病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技术。方法设计并合成各病原体特异性探针,用点样仪将合成的特异探针点于玻片介质上,并经过点样后处理制备成基因芯片;荧光标记各病原体标准株及临床标本的特异靶基因,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扫描并分析结果。结果各病原体均可见特异的基因芯片荧光杂交信号:单一病原体出现一种特异荧光信号;混合病原体的不同组合出现相应组合的特异荧光信号。对40例生殖器溃疡临床标本进行芯片杂交检测,并与暗视野显微镜 聚合酶链反应(PCR)及HSV培养 PCR结果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值分别为0.882和0.947)。另外发现混合感染2例。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的基因芯片技术具有准确、特异及同时检测多重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性传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殖器溃疡是性病诊治中较复杂的问题之一。性传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传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性传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殖器溃疡是性病诊治中较复杂的问题之一。性传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传播密切相关。综述了生殖器溃疡和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的概念及病因、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互作用的机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对几种主要性传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的影响及在生殖器溃疡性疾病患者中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筛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器溃疡病原体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我们对本市性病门诊中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进行了分析 ,并初步探讨生殖器溃疡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 :菏泽市立医院性病门诊初诊患者 ,其生殖器部位具有溃疡、糜烂或水疱性损害。既往 2周内未使用过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入选病例为符合上述标准的连续就诊病例 ,其中男10 2例 ,女 5 5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3 2 .3岁。检测方法与试剂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DF) :取皮损处渗出液 ,常规操作。梅毒血清学检查 取血清作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已经起步[1,2]。我们旨在建立检测性传播感染常见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检测;同时,将该方法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作比较,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病因及其与HIV感染的关系,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PCR检测HSV-DNA,HIV抗体检测等进行诊断。186例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中,梅毒46例(24.7%);生殖器疱疹62例(33.3%);梅毒和生殖器疱疹混合感染2例(1%);拟诊软下疳3例(1.6%);58例未能明确诊断,占31.2%;HIV感染1例。显示生殖器溃疡性疾病中,以生殖器疱疹和梅毒居多,软下疳少见,已出现合并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7.
性传播感染,尤其是生殖器溃疡疾病促进了HIV的异性间传播,更好的控制性传播感染及生殖器溃疡疾病是发展中国家HIV预防控制计划的重要措施。复习有关发展中国家生殖器疱疹的流行病学文献,发现生殖器疱疹已成为许多国家生殖器溃疡疾病的首要病因,异性间传播HIV严重流行的国家中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在迅速增加。讨论这些发现对于控制性传播感染和预防控制HIV计划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单纯疱疹病毒的荧光多重实时PCR检测及分型技术,为生殖器疱疹的诊断及病毒分型提供快捷、敏感、特异的方法。方法以细胞培养法为对照,用Smart Cycler System作为实验平台,以DNA探针荧光标记技术建立荧光多重实时PCR,用于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临床标本中的1型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DNA。结果荧光多重实时PXR检测HSV1和HSV2 DN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可检测出低至1~5拷贝的HSV DNA,30min左右即可完成整个检测过程.而细胞培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10%和100%。结论基于Smart Cycler System的荧光多重实时PCR是一种易于操作、扩增效率高、封闭式的核酸扩增技术,可用一次PCR反应就能快速、敏感、准确地对临床标本中的单纯疱疹病毒进行检测和分型。  相似文献   

9.
性病门诊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初探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了解在性病门诊中,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病因。方法 在实验室建立了同时检测梅毒、生殖器疱疹和软下疳的复合PCR方法。同时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 复合PCR检测梅素与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梅毒血清学检查有较好的一一致性。在总计165例患者中,梅毒51例,生殖器疱疹52例,分别占30.9%和31.5%,未发现软下疳病例。62例(37.6%)未检出者中,梅毒51例,生殖器疱  相似文献   

10.
门诊四种STD病原体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四种STD病原体PCR检测王秀丽,王椿森,李家文,吴德国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430022)我们于1994年1月~5月对10O例STD门诊的淋病(GN)、尖锐湿疣(CA)、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及淋病后尿道炎(PGU)患者的尿...  相似文献   

11.
生殖器溃疡病征处理修订方案的有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经修改的生殖器溃疡病征处理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两家性病门诊就诊、具有生殖器溃疡表现的首诊患者,按病征处理原则进行处理。以复合PCR、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及梅毒血清学试验作病原学诊断。结果 在227例患者中,78(34.4%)患有梅毒,43例(18.9%)患有生殖器疱疹,28例(12.3%)同时患梅毒和生殖器疱疹、78例(34.4%)未检出病原体。未发现软下疳。病征诊断对于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的敏感性分别为88.7%,69.0%,特异性95.0%,50.0%,阳性预期值94.0%,38.6%,阴性预期值90.6%,78.0%,在128例随访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9.0%。结论 病征诊断对梅毒的敏感性尚不足,约有10%的梅毒患者被漏诊。对生殖器溃疡的病征处理方案仍需进一步修改和验证。由于在本组患者中未发现软下疳病例,因此在修改后的方案中目前不包含软下疳的治疗可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荧光多重PCR与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检测HSV感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荧光多重PCR和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测定在生殖器疱疹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评价各自的优缺点。方法:以细胞培养法作为“金标准”对照,分别用荧光多重PCR和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检测法对121例临床诊断为生殖器疱疹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以培养法作标准,并通过结果的差异性分析,荧光多重PCR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89%;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测定则分别为77.68%和77.78%,荧光多重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高于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测(P<0.05),但前不能检测出无皮损患HSV的DNA,而后可检测出无皮损患中的HSV抗体。结论:荧光多重PCR和血清型特异性抗体检测各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单独用PCR和其它病毒分离的方法和单独使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方法来诊断生殖器疱疹都是不完整的,均可造成漏诊。临床上将两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对早期、准确、快速地诊断生殖器疱疹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雌性豚鼠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HSV)2型感染的模型。采取抗病毒胶囊内服,观察豚鼠神经节和脑组织的超微结构及HSV-DNA含量。结果:透射电镜下见生理盐水对照组神经节超微结构有明显线粒体肿胀和粗面内质网扩张,其它用药组神经节和所有各组的大脑组织超微结构无改变,没有找到完整病毒颗粒,腰骶神经节HSV-2DNA定量PCR检测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1),各组大脑定量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中药抗病毒胶囊在动物体内有阻止HSV-2对神经节的感染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节病皮损中的结核杆菌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节病的病因至今不明。已经有研究表明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结核杆菌及螺旋体感染可能是结节病的病因。为证实结核杆菌感染在结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从12例结节病病人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皮肤活检标本中检测结核杆菌DNA,结果4例病人阳性。从而提示,结核杆菌感染可能是结节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巢式PCR技术检测泌尿生殖道标本中沙眼衣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巢式PCR检测51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病人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CT)。结果显示:经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引物第一次扩增阳性率为9.94%(51例),第二次扩增后阳性率为21.80%(112例)。表明应用巢式PCR检测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具有敏感、特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鸟分支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鸟分支杆菌的方法.方法 用特异性引物对连续稀释的鸟分支杆菌菌悬液DNA进行PCR扩增,验证其敏感性;并用该引物对除鸟分支杆菌外的其他17株分支杆菌DNA进行扩增,验证其特异性;将正常皮肤组织与鸟分支杆菌的菌悬液混合以模拟临床皮肤感染标本,初步探讨适宜的临床标本前处理的方法,以提高PCR方法在检测临床皮肤组织感染中的敏感性.结果 PCR方法可扩增427bp的鸟分支杆菌DNA片段,敏感性达1×102个菌细胞/mL,对其他分支杆菌进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模拟临床皮肤感染标本进行PCR检测,敏感性降低为1×104个菌细胞/mL;将组织匀浆连续倍比稀释后,再加入细菌悬液,结果当组织匀浆稀释度≥1:4时,PCR的敏感性提高到1×102个菌细胞/mL.结论 PCR方法能敏感、特异地快速检测鸟分支杆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建立以尿液为标本的检测沙眼衣原体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微孔板杂交法。方法 以100例性病门诊就诊者的尿液和尿道(男性)或宫颈(女性)标本,分别作沙眼衣原体PCR-微孔板杂交法和细胞培养。两者结果不一致时用第二种不同引物作PCR。结果 与“扩大金标准”比较,尿液PCR-微孔板杂交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0.0%、97.3%、90.9%和93.6%;细胞培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4.0%、100.0%、100.0%和94.9%。结论 尿液PCR-微孔板杂交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技术性能与细胞培养相当,但有取材方便、快速的特点、将其用于性病门诊就诊者的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As a basic study for future diagnosis of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we tried to detect Leishmania parasit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species in the subgenera Leishmania and Viannia from subject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by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ith the subgenus Viannia specific primer. Four out of the 14 specimens revealed an amplified DNA of 70 bp specific for the subgenus Viannia (L. braziliensis comples). No bands were detected in the rest of the specimens belonging to the subgenus Leishmania and unclassified groups. The base sequences of the amplified DNA corresponded with those of the L. (V). braziliensis kinetoplast minicircle. We concluded that PCR using the present primer specific for the subgenus Viannia would be useful in detecting Leishmania parasites in lesions of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caused by the L. braziliensis complex.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从100%(40/40)石蜡包埋尖锐湿疣组织中检测出HPVDNA。扩增HPVDNA显著地提高了检测速度及敏感性,以致从数张5~10μm厚的石蜡切片中3~4h即能得到结果;且PCR扩增产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PCR不失为检测HPV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PCR技术在皮肤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R技术对68例皮肤结核及相关疾病进行结核杆菌基因扩增,结果寻常狼疮19/21例为阳性,疣状皮肤结核5/5例阳性,颜面粟粒性狼疮1/23例阳性,而硬红斑均为阴性,结显示PCR是皮肤结核一种快速、简便及敏感性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