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对外感六淫敏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禀天地之气生,依四时之法成。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息息相通,密切相关。人的体质等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有明显的影响。故中医学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疾病的发生、发展,就是天、地、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试从六气与六淫的相对性和适应性、外感六淫与气候因素、外感六淫与体质因素、外感六淫与营卫不和、讨论与结语五个方面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时病是指发生在四时的外感病,正如雷少逸《时病论》所说,时病者,乃感四时六气为病之证也。时病发热多处在四时外感热病的早中期阶段,此时如能及时把握时机,正确辨证用药,则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祛邪退热、保全正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感热病是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发热,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病证,其范畴包括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辨体质与辨证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深刻认识辨体质与辨证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有助于提高外感热病的治疗效果,对预防其发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辛凉解表是温病学派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的基本方法 ,经临床实践证明有实效。然而 ,明清温病学说成熟之前 ,人们受广义伤寒学说的影响 ,普遍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即用经方麻黄汤、桂枝汤治疗广义伤寒的太阳表证。而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用之不当 ,则易变成坏病 ,形成弊端。所以 ,历代医家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 ,逐渐认识了辛凉解表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既发展了外感热病学说 ,又丰富了外感热病表证的治疗方法。1 仲景之前无辛凉解表法《素问·热论》认为“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  相似文献   

5.
金培祥 《河北中医》2002,24(3):217-218
温病学说是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专论,这种学说是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内容丰富,且临床应用确有实效,成为祖国医学最宝贵的部分,然而其发病与四时气候异常变化有绝对的关系,故笔者从温病的发生与六淫的关系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 6.温病病因学说是怎样形成的?其包含内容如何? 祖国医学关于温病的病因学说理论,是在“六淫”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亦是从发病学的角度推导出来的。温病是外感热病的一大类型,其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的特点。据此,我们的前人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四时温病的不同证候特点、流行状况,并联系不同地区、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7.
曲建中  周益新 《光明中医》2008,23(12):1881-1884
外感热病的病因有外感六淫、非时之气及戾气致病之说,但六淫、啡时之邪,乃从临床证候推求而得,不能拘泥于四时六淫主病来认定病因。戾气学说虽最接近现代病原微生物之说,但限于历史条件及自然科学技术的缺位,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能有效地指导辨证论治。体质内涵、地理环境等是重要的发病因素,病因辨证时宜当参究。而“审证求因”为中医病因学最大的特点,“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具有永远的指导作用。充分认识外感热病的病因,有利于对各类热病的防治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孙思邈作为宋金元前伤寒八大家之一,在中医外感病热病史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本文通过研究其外感热病用药特点,发现其制方思想上承汉唐精华,主要体现在解表方的收录上。同时其用方也下启温病诸法,清气凉血、增液承气、泄热透斑、甘寒养阴,后世温病名法在初唐已见端倪,随着后世温病不断发展,这些方法也不断成熟完善以补伤寒不足。对于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的时行瘟疫,孙氏主张与伤寒分开论治,预防为主,并以四时五脏分论阴阳毒,重视清热解毒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以黄文东先生简略泄泻案例为引,探讨甲辰年运气对人体质的影响,熟稔四时阴阳变化以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天之四时阴阳变化,对人的体质和疾病影响举足轻重,却由于其潜移默化而易被人忽视,用五运六气来描述天地四时阴阳变化,学习掌握五运六气的规律,熟知其对人的体质和疾病影响规律,熟练运用每年的运气和相应的天干地支方,是中医在临床诊病工作中必不可少之利刃。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中提出“天人合一”理念,人体的阴阳、气血随外界的昼夜节律、年节律、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呈现周期样变化,是中医时间医学的主要内容。基于冠心病患者的病因病机探析阴阳、气血、六淫邪气等方面在昼夜及四时的变化情况,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呈四时节律冬季、夏季加重,日节律夜间及上午多发,年节律火运太过与水运太过之年、阳明燥金司天之年、少阴君火在泉之年发病人数最多,时支午时、未时发病人数最多。根据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时间节律选择适合的时间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脾胃论》的精髓是五运六气,该书是在"脏气法时"和"气运衰旺"指导下写成的,重视四时阴阳升降浮沉,把五运六气理论从外感引入到内伤之中,不但用五运六气理论阐述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还把五运六气理论扩大到治则及制方遣药方面去了。本文开发了研究脾胃内伤病的最新思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阴阳胜复是《伤寒论》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一书的基本内容是"六经辨证".六经的本质是什么?即《伤寒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历来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倾向于是脏腑、经络,只有少数学者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以阴阳的相互消长来说明急性热病的发展和变化过程的"(《新医药学杂志》6:371,1979).个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变部位虽然离不开脏腑、经络,并且在某个阶段有可能主要表现为某一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但外感热病毕竟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仅仅用一、二个脏腑或一、二条经络,显然不能作出完满的解释.众所周知,邪正斗争是外感热病的主要矛盾,而阴阳胜复是邪正斗争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病邪的性质及其变化,人体正气的变化以及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用  相似文献   

13.
外感热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体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它以发病急、传变快、变化多,并具有季节性或流行性等为特点。这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人体正气虚弱,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四时不正之邪而成。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治,在祖国医学中有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法  相似文献   

14.
六气时行民病证治方出自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6首方剂是针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所论述的6个司天之政而设制的,是五运六气方剂中的代表.通过对这6首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发现,这6首方剂的组方体现了因时制方、阴阳配伍、五行配伍的特点.因时制方是把六气变化与四时寒暑的变化结合起来,以药调和顺应四时六气变化,体...  相似文献   

15.
脉诊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刘完素、李中梓等古代名医重视以人脉应于五运六气所至、所变,气口脉位、四时脉形、南北政脉法等脉诊法都与五运六气医理密切相关。以六气的主气次序来阐释寸口六部脉位,自金元后渐获肯定,成为气口脉位的经典阐释之一。天地之气随四时阴阳变化,脉象应之,不仅对脉形的四时变化描述更为细致,而且创制出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法,据不同节气、不同脉位的脉形变化判断病变特点及疾病走势。历代多从脉位、脉形阐释南北政脉法,主张姑存经义,待后贤者参详,南北政脉法仍居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河图医学是依据阴阳二分和河图图式而建立的一种自然环境的四时、四方与人体五脏之间相通应的医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1)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及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2)脏气升降运动体系;(3)四象体质理论体系;(4)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四时用药理论;(5)药物的气味厚薄及四时应用理论;(6)四象二旦方调四脏体系。以此理论体系为指导,可调养五脏精气神及偏颇体质,治疗与五脏相关的内伤性及外感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外感热病属于中医伤寒、温病、瘟疫、四时感冒或时行感冒范畴,古代及现代文献对其病因病机论述较多。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分析总结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及现代科学对其的认识,以期对本病做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为临床针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外感热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益气扶正法在外感热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雅  李更生 《中医研究》2002,15(4):49-51
外感热病在内儿科临床中是非常多见的 ,相似于现代医学之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传染病。治疗上西医常用抗生素 ,中医则常用清热解毒等法 ,很少注意扶正法的应用 ,尤其是益气扶正法。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 ,外感热病的不同阶段 ,均可出现气虚证 ,从整体观念出发 ,在应用常规祛邪法的同时 ,适时地配合益气扶正药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就我们的体会 ,对益气扶正法在外感热病中的独特作用谈一点管见。1 鼓舞正气 抗病祛邪外感热病是感受邪毒所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伴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属祖国医学温热病范畴 ,治疗上…  相似文献   

19.
从以热病为线索的贯通、在热病问题上的中西医碰撞、由热病临床引发的思考三个方面,介绍和评论《气与细菌的近代中国医疗史》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认为其运用"重层医史"的概念,探讨了中医外感热病学的知识转型;并结合传统文献、医者观点、中西疾病观的变迁和日常生活等,考察了中医热病学在近代所发生的种种变化。  相似文献   

20.
六淫学说是前人根据四时外感病的不同特点,联系季节气候变化而做出的理论概括。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在于六气是指正常气候,而六淫是指反常气候,非其时而有其气,或太过,或不及,淫,邪也,过也,甚也,并有侵淫失其节度之意。这是前人区别六淫与六气的传统概念。笔者认为,以气候的正常与反常来区别六淫与六气的概念是不恰当的。试问,六气太过或不及到什么程度、什么界线而为六淫?比如,暑气与暑邪在热到多少度为界,冬天的寒气寒到多少度可变成寒邪?综观古今文献,均未言其标准界线。在同一气候条件下,有的患外感病,有的安然无恙,这一气候对发病者可称为淫,对不发病就可称为气。所以,淫与气的区别,是根据这个环境中患病者与健康者相对而言,相对而言的基础又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