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液高凝状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永健  刘群  邓诗琳 《河北医药》2002,24(6):465-466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高凝状态。方法:采用SYSMEXCA-530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抗原及活性(AT-Ⅲ:Ag,AT-Ⅲ:C)、蛋白C抗原及活性(PC:Ag,PC:A)采用SLT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栓烷B2(TXB2);采用酶联分析法测定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采用放免法测定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A)。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血小板、凝血系统显著激活,抗凝系统、纤溶系统功能由于消耗和生成障碍,功能及水平降低。结论:监测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栓形成的各项指标对了解患者病程发展趋势,及时进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脑通络胶囊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溶酶原(PLG)、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的影响,以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清脑通络胶囊+常规药物治疗组33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PLG、AT-Ⅲ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T-Ⅲ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二聚体、PLG含量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脑通络胶囊可以提高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AT-Ⅲ含量,起到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对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也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时血小板(PL)的构象与功能变化以及血液麻醉对PL的保护作用.方法 人工血管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表面处理后接枝牛血清白蛋白(BSA)成为PET-BSA.取PET和PET-BSA试片进行对比实验:(1)通过PL乳酸脱氢酶(LDH)的定量测定,计算材料表面吸附的PL量;(2)通过PL的膜糖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免疫学测定,计算材料表面活化的PL量;(3)在材料表面进行PL吸附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PL的形态.(4)选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检测转流中不同时期血液中FDP、PK、PLG和TXB2的量;记录24 h纵隔和心包引流量;电镜观察PL构象.结果 PET-BSA表面吸附的PL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化PL量仅为对照组的20%.扫描电镜显示白蛋白涂层吸附PL少;对照组PL呈重叠状且有伪足.血液麻醉组较对照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G)分解少,纤溶系统被抑制,PL结构被保护.结论 CPB时血浆蛋白彼此竞争吸附于血管壁上,然后PL与被吸附的血浆蛋白相互作用,PL与构象变化的纤维蛋白在其γ链C端结合位点上结合;同时PL被激活并暴露其CPⅡb/Ⅲa作用位点;构象变化的PL引发凝血的综合进展.抑肽酶的血液麻醉作用是对纤溶酶和激肽释放酶活化的抑制;保护PL结构中的GPⅡb免受破坏,保护了PL术后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抗凝血酶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在STAGOSTA-R全自动血凝仪上测定54例不同原因导致多发伤患者及27名健康体检者的纤维蛋白原(FIB)、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D-二聚体(D-D)、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活性(PLG:A),比较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多发伤患者AT:A、PLG:A明显下降,FIB、D-D、Ⅷ:C、VWF明显升高;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AT:A、PLG:A明显下降,D-D、Ⅷ:C、VWF明显升高;与非死亡组比较,死亡组患者FIB、AT:A、PLG:A明显下降,D-D、Ⅷ:C、VWF明显升高。结论多发伤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并继发纤溶亢进,抗凝和纤溶系统的指标检测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6-氨基己酸(EACA)对儿童体外循环(CPB)时纤溶系统及围术期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40例先心病患儿随机均分为用药组(EACA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切皮前即刻(T0)、CPB30min(T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T2)、术后2h(T3)和术后24h(T4)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纤溶酶(Plm)活性及D-二聚体(D-di-mer)浓度,同时记录术后24h内出血量。结果与T0比较,C组血浆t-PA、t-PA/PAI活性在T1-3、Plm活性在T2-3、D-dimer浓度在Tl-4时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EACA组血浆t-PA活性、t-PA/PAI在T1-3、Plm活性在T1-4、D-dimer浓度在T1-4时降低(P〈0.05或0.01)。术后24h出血量EACA组少于C组(P〈0.05)。结论 EACA可有效地抑制儿童CPB期间纤溶系统的激活,明显减少术后失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液纤溶活性的变化规律和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液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利用发色底物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15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6、12、24h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及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并与5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按血肿有否扩大,将11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20例和无血肿扩大组95例,对2组PLG:A及D-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12、24h血中PLG: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6、12、24h血中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发病后6、12、24h血中PLG:A及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液纤溶活性升高,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血液纤溶活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加氨甲苯酸对血液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加氨甲苯酸和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6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加氨甲苯酸组(30例):乌司他丁10000U/kg,氨甲苯酸40mg/kg,于麻醉诱导后至CPB开始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抑肽酶组(30例):抑肽酶500万U,于麻醉诱导后至CPB开始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结果 两组输血量和术后24h胸液量无统计学差异。抑肽酶组偶2例发生过敏。结 论乌司他丁加氨甲苯酸和抑肽酶均有维持纤溶活性稳定、保护血小板功能,从而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岳军  杨静  邓硕曾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17-1318
目的观察并比较氨甲环酸和抑肽酶在体外循环(CPB)中对鸟苷一磷酸140(GMP-140)及CPB后失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先天性心脏病首次手术患者45例,分为氨甲环酸组(T组)、抑肽酶组(A组)和对照组(S组)各15例。分别于CPB开始前、中、后测定血小板表面GMP-140的含量,并记录各组术后纵隔心包引流量。结果CPB结束、手术结束2hGMP-140的阳性率T、A两组与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T、A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T组在术后3h的累积胸腔和心包引流量与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在术后1h、3h的胸腔和心包引流量与S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氨甲环酸与抑肽酶相似,均能明显抑制CPB对GMP-140的激活.保护血小板功能,并可显著减少术后失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eC l3诱导的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模型血浆TXA2、PG I2含量及抗凝、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FeC l3外敷诱导大鼠左侧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测定血浆TXA2和PG I2稳定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PA、PAI-1、PLG、AT-Ⅲ和PC活性。结果浓度为2.16 mol.L-1的FeC l3可诱导大鼠颈总动脉闭塞性血栓形成,且该模型血浆TXB2含量升高(P<0.05),6-keto-PGF1α含量降低(P<0.05);血浆t-PA和PLG活性降低(P<0.05),PAI-1活性无变化(P>0.05),t-PA/PAI-1比值降低(P<0.05);血浆AT-Ⅲ活性降低(P<0.01),PC活性轻微降低(0.10>P>0.05)。噻氯匹定可抑制FeC l3诱导的血栓形成,但对TXB2和6-keto-PGF1α无影响,表明其抗栓作用不是通过抑制血小板TXA2生成而实现的;噻氯匹定还可升高血浆t-PA活性,可能系该药通过抑制血栓形成,减少了血浆t-PA消耗所致。而该药对AT-Ⅲ和PC活性无影响。抗凝血药低分子肝素(LMWH)也可抑制血栓形成,该药对TXB2和6-keto-PGF1α无影响。LMWH可升高血浆t-PA活性和t-PA/PAI-1比值,可能与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有关。LMWH还可使该模型血浆AT-Ⅲ活性降低,这是由于LMWH与AT-Ⅲ结合而发挥其抗凝作用,从而使血浆中AT-Ⅲ消耗所致。结论FeC l3可诱导大鼠闭塞性动脉血栓形成,该模型与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系统激活有关,同时该模型存在抗凝蛋白活性降低和纤溶活性降低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抑肽酶在减少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失血显示出最佳效果,然而其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高凝状态,有引起移植血管闭塞的可能性。采用心包腔内倒入抑肽酶,观察术后失血量的变化。方法分为A组(20例)病人在关胸前倒入100万KIU抑肽酶,B组(20例)病人为对照组。结果A组术后失血量明显低于B组(420ml±156ml和730ml±214ml,P<0.01);A组输血量明显少于B组(680ml±196ml和1050ml±276ml,P<0.01)。结论:心包腔表面使用抑肽酶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及输血量,并可预防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用凝血-纤溶项目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肾病综合征患者常用凝血-纤溶项目,探讨其在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记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b)、凝血因子Ⅺ、Ⅹ、Ⅸ、Ⅷ的活性和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结果Fgb、PLT、D-D增多,TT延长;Ⅹ、Ⅺ、Ⅷ因子的活性增强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PTT时间缩短,AT-Ⅲ、t-PA减少,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T、Ⅸ与正常对照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凝血活性亢进,纤溶活性减弱,测定凝血-纤溶系统的项目,对肾病综合征易出现高凝状态形成血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凝血纤溶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儿,按小儿危重症评分分为轻型组、重型组及死亡组。另选健康对照组20例。于发病后第1、3、5天清晨7:00静脉采血,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PLG)活性,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结果第1天PLG明显低于对照组,而DD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型组和死亡组改变更加明显。轻型组PLG第3天基本正常,重型组第3、5天逐渐恢复,死亡组PLG活性持续降低,DD持续性升高。结论脓毒症患儿凝血系统紊乱普遍存在,包括促凝活性增加、纤溶系统抑制。动态监测DD、PLG对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MMWF)的抗血栓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MMWF0.25 mg·kg~(-1)组和0.1mg·kg~(-1)组,采用下腔静脉血栓模型,考察血栓湿重和血栓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测定动物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质C(PC)、纤溶酶原(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指标。另外50只大鼠按前述分组,通过大鼠血瘀模型考察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在静脉血栓模型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AT-Ⅲ和PC活性、t-PA含量及t-PA/PAI-1比值均显著降低,PAI-1和PLG含量显著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和阿司匹林组比较,MMWF 0.25 mg·kg~(-1)组和0.1 mg·kg~(-1)组血栓湿重均显著减轻(均P<0.01),AT-Ⅲ和PC无显著改变(P>0.05),t-PA含量和t-PA/PAI-1比值显著升高,PAI-1和PLG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在血瘀模型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MMWF 0.25 mg·kg~(-1)和0.1 mg·kg~(-1)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 MMWF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纤溶作用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纤溶异常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的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 )变化。方法 临床分析 41例AL患者的出血表现及实验检测血小板计数 (BPC)、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D 二聚体 (D D)、纤溶酶原活性 (PL∶A)、α2 纤溶酶抑制物活性 (α2 PI∶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 PA∶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 (PAI∶A)。结果  32 %有出血 ,以皮肤粘膜为主 ,部分为内脏或颅内出血。BPC明显减少 ,FDP阳性率为 2 9% ,D D、t PA∶A和PAI∶A明显高于正常 ;D D发病期明显高于完全缓解(CR)期 ;α2 PI∶A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明显低于对照组 ,出血组低于不出血组。PL∶A无明显改变。结论 AL的纤溶异常以继发性纤溶亢进为主 ,是引起AL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CR后纤溶仍处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期间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 ,观察 6 氨基己酸 (EACA)对纤溶系统有关变量及术后出血和输血的影响 ,并与抑肽酶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 45例择期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体重 10~ 3 0kg) ,分为抑肽酶用药组 (A组 ,15例 )、6 氨基己酸组 (B组 ,15例 )、对照组 (C组 ,15例 )。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 (T1)、CPB 15min (T2 )、CPB 3 0min (T3)、术后 2h (T4 )、术后 2 4h (T5)分别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活性、D二聚体 (D D)含量、红细胞压积 (HCT) ,记录术后 2 4h心包纵隔引流量 (失血量 )及术中术后输库血量。结果 ①对照组 :术中t PA活性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术后 2h仍高于术前 (P <0 0 5 ) ,术后 2 4h恢复正常 ;PAI 1活性术中及术后 2h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 (P>0 0 5 ) ,术后 2 4h较术前明显增高 (P <0 0 5 ) ;t PA/PAI 1比值术中及术后 2h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1) ,术后 2 4h恢复正常 ;D D含量术中至术后 2 4h均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1)。②用药组 (A组和B组 ) :术中及术后 2ht PA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 2hPAI 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中及术后D D含量均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16.
陈唤青  周佩文 《天津医药》1992,20(9):519-522
本文分别对36例健康老年人及老年前期者进行可能反映血栓前状态的指标检测,其正常值取自20~40岁的40名健康人。发现健康老年人血小板活性增高(PAGT)、Fn增高、VWF:Ag增高、抗凝血活性改变(AT Ⅲ:C增高,AT Ⅲ:Ag降低)及纤溶系统的改变(PLG降低)。健康老年人与老年前期的检查结果比较,均存在血小板活性增高,不同的是健康老年人VWF:Ag增高、AT Ⅲ:C增高、AT Ⅲ:Ag及PLG降低较老年前期更多(P<0.05)。此外,作者对未治疗的14例老年人进行了3年的随访,发现初测AT Ⅲ:C降低的3例发生了脑血栓形成,PAGT、Fn、VWF:Ag三项一齐升高的3例发生了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持续性房颤患者的高凝状态时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56例,年龄(57±3.7)岁,房颤病史(3.8±1.7)年。给予低分子肝素(克塞)60mg,2次/d,皮下注射,两周1个疗程。测定1周后和两周后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Xa因子活性、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结果用药1周后PT、aPTT升高,而两周后恢复正常,tPA、抗Xa因子活性增高,血浆D-二聚体减低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克塞)60mg,2次/d,皮下注射,两周1个疗程治疗持续性房颤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8.
心肺复苏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慧 《中国医药》2006,1(10):579-580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11例心肺复苏患者为实验组,15例健康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BPC)、D-二聚体(D-dimer)、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Ⅲ(ATⅢ)、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12项涉及到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实验组APTT、PT、TT、TM、PAI-1和D—dime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TPA、FBG和P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ATⅢ、BPC和PS也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患者存在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紊乱,机体抗凝物质减少,纤溶系统被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期间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并探讨抑肽酶对其影响。方法3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例和小剂量抑肽酶组20例。分别于术前空腹.体外循环(CPB)开始后15min、30min、术后3h及术后ld取静脉血,检测血浆NPY值和血小板计数(PC)。结果两组病人NPY值于CPB开始后升高。PC于CPB开始后降低,NPY、PC于术后开始逐步恢复但未至正常基础值。对照组CPB期间血浆NPY释放增加与血小板计数下降呈显著负相关(γ=-0.648,P〈0.05),实验组NPY在体外循环期间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PC的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期间使用抑肽酶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的下降,抑制血浆NPY的释放,从而有利于循环功能的稳定,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20.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伟  陈亦江 《江苏医药》1999,25(6):433-434
非外科性失血是体外循环术中及术后的一个主要并发症,1987年VanOeveren首次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明显减少了手术失血和库血用量。经过近十年的研究,抑肽酶的作用机制虽未完全阐明,但其临床效果已经肯定。一、抑肽酶的生化结构和药理学特性抑肽酶是一种碱性多肽,分子量为6512D,由包括16种氨基酸的58个残基组成。抑肽酶口服将被灭活,静脉给药后的半衰期为150分钟,主要分布容积相当于体液的30%~50%。抑肽酶在肾脏被分解成较短的肽和氨基酸后排泄,无原形从肾脏排出。二、抑肽酶在体外循环(CPB)中的作用机制抑肽酶在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