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宝宝在出生不久后,头面部如果出现红色的小疙瘩或者红斑,这大多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湿疹。但是妈妈们不要担心,只要好好护理就可以痊愈。接下来,宝妈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吧。什么是婴儿湿疹婴儿湿疹是一种慢性、长期和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它多发于出生后40天左右,首发于头面部,特别是双面颊和前额,初期为散布的针头大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洗剂外用治疗婴儿头面部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典型头面部湿疹患儿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中药洗剂外用治疗,对照组用西医综合疗法,7天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洗剂外用治疗婴儿头面部湿疹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婴儿湿疹的致病原因及临床特征。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7例患有婴儿湿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湿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对婴儿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结果婴儿湿疹以头面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皮肤泛红且呈现密集的小丘,湿疹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需要对家族史、喂养方式进行分析、进行过敏源测试。42.6%的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E升高,19.1%的患儿血清吸入特异性IgE升高;患儿湿疹复发率高达67.5%。结论婴儿湿疹的发生与家族病史、食物过敏、环境干扰等多种因素有关,家长应积累预防和应对知识,降低婴儿湿疹的发生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是控制婴儿湿疹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极大丰富,很多致敏因素造成婴儿湿疹发病日渐增多。 婴儿湿疹又红又痒,很不舒服,不及时引起注意,湿疹不但加重,还可继发感染。患病部位多发生在头面部,由于婴儿个体差异,发病原因多与体内感染及喂养的食品发生变态反应有关,使某些患儿血清中IgE抗体升高。经医生确诊后除减少水洗患处,再涂外用药  相似文献   

5.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婴儿头面部、躯干,严重的可全身发生。由于反复发生,瘙痒难耐,影响患儿睡眠及进食,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近来国外研究证实婴儿湿疹与牛奶蛋白过敏有较强相关性[1],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6.
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引起Kaposi水痘样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摘要:患儿,男,8月龄,因“皮肤湿疹6月余,头面部疱疹1周”入院。患儿于出生后1个月头面部、颈部、手足背部出现红色斑丘疹,经皮肤科诊治为异位性湿疹(Atopic czema,AE),给予地塞米松霜、仙特明、康纳乐霜等治疗,湿疹反复顽固,久治不愈。患儿出生后曾接种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5μg肌注2次,均无不良反应。入院前1周第3次肌内注射重组HepB(酵母)5μg(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肌注后第2d头面部皮肤出现新鲜的红色斑疹和疱疹,相继在颈背部、臀部、手足部有相同的皮疹出现,以头面部为明显。外院给予百多…  相似文献   

7.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胎毒”,系婴儿期的一种极为常见的皮肤病。症状为婴儿出生不久就在头、面部出现针头至粟粒大的红斑点和红丘疹,重者可有小水疱、渗出和结痂,患儿终日瘙痒难安。由于该病的形成多与过敏体质、食物、接触物等有关,治疗上很难根治,所以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8.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多在出生后两个月开始发病,表现为头面部、上胸、肩、背等处起红斑血疱疹,并伴有阵发性瘙痒。因为瘙痒,常使婴儿哭闹不止,甚至疱破继发感染,此疹用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容易反复;有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更令患儿父母担忧。 婴儿湿疹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很难确定具体病因,治疗上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但专家们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植物油吃得太少,小孩出生后患婴儿湿疹的就较多。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和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在人体内无法合成,只能靠食物供给。  相似文献   

9.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多在出生后两个月开始发病,表现为头面部、上胸、肩、背等处起红斑血疱疹,并伴有阵发性瘙痒,常使婴儿哭闹不止,甚至疱破继发感染。此疹用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容易反复,有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更令患儿父母担忧。婴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由于它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很难确定具体病因,故治疗上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然而,最近专家们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植物油吃得太少,小孩出生后患婴儿湿疹的就较多。因为,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和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稀酸等,在人体内无法合成,只能靠食物供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婴儿面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2月51例面部湿疹患儿,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将受试者左右两侧面部湿疹区域随机分别涂抹0.1%糠酸莫米松乳膏为治疗侧,涂抹5%硫黄霜为对照侧,每天2次,连用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侧痊愈36例,显效1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侧痊愈13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婴儿面部湿疹的皮肤耐受性良好,临床疗效优于5%硫黄霜。  相似文献   

11.
刘强 《健康向导》2014,20(2):28-29
<正>婴儿湿疹是婴儿期皮肤病中就诊最多的常见病。在我国北方俗称"胎毒",而江南常称作"奶癣"。我国尚无婴儿湿疹发病率的确切数字,但从儿童皮肤病临床就诊率和复诊率看无疑都是很高的(约占儿童皮肤病门诊的25%~30%),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因其反复性、瘙痒性常令家长烦恼不安。婴儿湿疹多发生于生后40天左右,首发于头面部,特别是双面颊和前额,初期为散布针头大小红色小丘疱疹,或干燥性红斑,部分融合成大片红色斑  相似文献   

12.
中药熏蒸治疗婴儿湿疹3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浙江预防医学》2008,20(12):55-55
湿疹是婴儿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是由于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反复发作,患儿哭闹不安影响生活。我院于2006—2007年应用中药熏蒸治疗湿疹325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进行了比较,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好发于2至3月龄婴儿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严重时可累及躯干和四肢,自觉剧烈瘙痒,尤其在晚上,婴儿烦躁哭闹而影响睡眠和进食。若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和脓痂,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2006年我院对儿童保健门诊341例婴儿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6月-2岁的婴幼儿。湿疹多发于患儿头、面部,严重时亦可累及四肢躯干。发病时患儿皮肤会出现局部红斑,随后红斑上还会形成丘疹、水疱伴随瘙痒刺激,且发病后常因抓挠、摩擦使得水疱渗液、破溃,出现糜烂及痂皮。发病患儿常常因奇痒难耐,导致哭闹多动,这个时期的患儿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因此发病后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睡眠及身体发育。研究显示,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外界环境、洗涤用品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的多样化等因素,使得近几年小儿湿疹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那么小儿湿疹该怎么去预防呢?本文将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奶癣 "奶癣",医学上称为婴儿湿疹,起病初期,婴儿的面部出现小片红斑.轻者仅两颊有,重者不仅满脸甚至发际、四肢及臀部都布满红色斑丘疹,而且出现油性脱屑,有的可发生糜烂,结出黄痂.由于病变处发痒,患儿因此哭闹不安.如机体抵抗力差,抓破溃处可能会引起感染,严重的可诱发败血症.  相似文献   

16.
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病多发病,病程缠绵、易复发。由于小儿的特点,西药皮质类固醇类不适于患儿长期应用,口服药患儿又难以接受。近5年来,采用红藤马鞭草汤洗剂治疗婴儿湿疹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梁女士:我的宝宝4个月,脸上长了不少红色湿疹,很痒,会哭闹。家里老人说没关系,大一点就好了,不用管。请问宝宝的湿疹真的会自己好,不用治吗?尹振尧主任医师青岛新阳光妇产医院小儿湿疹是一种好发于哺乳期婴儿头面部、甚至遍布全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婴儿湿疹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为临床防治婴儿湿疹提供依据。方法对41例湿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主要有哺乳期母亲食用辛辣食物、鱼虾等及环境因素、遗传因素。41例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4%。结论针对湿疹发病原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降低湿疹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正>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好发于2至3月龄婴儿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严重时可累及躯干和四肢,自觉剧烈瘙痒,尤其在晚上,婴儿烦躁哭闹而影响睡眠和进食。若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和脓痂,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全  相似文献   

20.
郭亦男 《药物与人》2014,(12):13-13
湿疹是婴儿期常见的皮肤病,其反复发作给婴儿带来痛苦,尤其是重症湿疹患儿,在临床治疗上有着一定的难度,中医药治疗有明显优势,本文采用清热化湿、祛风养血法治疗1例重症婴儿湿疹,整理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