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入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轮班制助产护理,且不应用体位管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并应用产时体位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9)分(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与产时体位管理进行结合,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16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助产护理等,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如产前良好沟通和产时指导及产后随访等。记录两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评价两组护理质量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健康教育、病区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护理陪伴分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620例正常足月分娩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0例。对照组在产妇子宫口开大2cm后送进产房,助产士在产房进行处理,没有家属陪同。观察组实行一对一全程护理服务,助产士给予产妇多方面指导,成功分娩后2h转入休养室。结果观察组在SAS、产时VAS、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等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对一全程护理陪伴分娩服务模式,有助于母婴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管理在分娩室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宁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0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负性情绪、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之间住院的妇产科孕妇作为观察对象,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1至32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是25.54岁。任意把本次观察的80例产妇分为两个小组,40例构成舒适护理实验组,40例构成常规护理比较组。医护人员对舒适护理实验组施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产,对常规护理比较组施行常规护理。结果:施行舒适护理40例产妇中,有36例是自然分娩的,只有4需要施行剖宫产,1例产妇在产后引发大出血,产妇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是100%。施行常规护理的产妇只有31例是自然分娩,9例需要施行剖宫产,4例在产后引发大出血,护理的满意度只有90%。结论:对产妇施行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的机率,有效降低产妇施行剖宫产及产后引发大出血的机率,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并分娩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采用常规临床产科助产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分娩护理;采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分娩护理。对比两组分娩期间的满意程度、围产期内不良反应情况、产程时间和分娩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时间和分娩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轻产妇自然分娩疼痛,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有效的助产方法。方法:926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63例实施“一对一”陪护助产,对照组463例在传统助产模式下分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初产妇实施一对一陪护助产减轻了分娩疼痛,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度为87.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一对一”陪护助产增强了助产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密切医患关系。显著提高了产科质量及管理水平,保障了母婴安全,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产科接收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日常基础护理,观察组则推广责任制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自然分娩率、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应用责任制助产护理,可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改善妊娠结局,整体护理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产科产程中开展亲情护理,缓解产妇对分娩的紧张情绪,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300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实验组实行亲情护理,对照组实行传统式护理.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78%,实验组为97%,两组产妇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产科产程中开展亲情护理,能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保证产妇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在分娩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2200例,随机均分,两组孕产妇均按标准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以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孕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分娩时间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评分(98.45±2.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23±7.45)分(P0.05)。结论:将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服务实施到产科病房中,可满足产科孕产妇的身心需要,提高助产质量,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前进行健康宣教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正产的孕产妇500例,随机选择2008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2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实验组产妇孕28w前开展产前健康教育与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相结合。结果:观察组各分值得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8.8%,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产前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产妇产程进展,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临床效果.以更好的保证母婴健康。方法选择待产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由专人实施"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助产护理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轮斑制度,由助产士按照常规方法处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和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科采用全程责任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产科质量,对母要的安全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义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7年2~5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助产,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助产,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产程进展、分娩方式、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显著的降低,另外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更短(P0.05);比较两组的阴道分娩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的优势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产程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更具备优势(P0.05)。结论:责任助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产妇的心理应激,促进阴道分娩,缩短产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孕期期间实施孕期护理干预对于产妇认知行为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孕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孕期实施孕晚期干预支持,分组对比产妇护理后分娩态度、分娩知识以及产时应对行为评分情况,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分娩结局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分娩态度、分娩知识以及产时应对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自然分娩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生产前孕晚期实施干预支持能够有效提升产妇产时认知行为评分,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促进产妇身心康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责任助产优质护理对于无痛分娩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来山东省平度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每组7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责任助产优质护理,对比产妇自然分娩率、分娩时间以及分娩2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多于参照组(P<0.05),且分娩时间和分娩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责任助产模式下的优质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时间及出血量,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产房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前后护理效果的对比,探讨与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6月在奉化市人民医院产房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在奉化市人民医院院产房进行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干预组在人文关怀护理下进行分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同时比较两组分娩满意度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满意度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产妇分娩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升,提示人文关怀护理是一项有效的产房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我院产房自然分娩的产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产妇在待产及分娩过程中对全程助产工作的满意程度,找出全程助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助产技术.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格,共计15个问题,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结果:产妇在我院分娩期间满意率能达到较高水平,但仍存在各种各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其中对助产士主动服务意识的满意度最低.结论:产妇及家属对全程助产工作的满意度是提高产科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加强助产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助产技术的同时还要提高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进产房助产服务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方法: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在2015年开始全程陪伴助产服务,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总结问题并制定出产房助产服务质量改进方法。结果:实施全程陪伴助产服务期间,未发生过产妇及家属对产房助产服务的投诉事件,未发生护理纠纷,产妇及家属对助产服务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助产服务过程中仍存有不足。结论:通过调查产妇对产房助产服务的满意度,为制定规范化助产服务提供依据,提高优质助产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产房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产房常规护理,2015年7月起进行产房护理工作改革,同时随机选取2015年7~12月分娩的产妇400例,作为观察组,此时,医院对产房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在调查产房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改革(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工作中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产妇对产房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对照组产妇对产房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2%,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予以改进,经改进后,医院护理管理质量明显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管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4月期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舒适护理),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助产质量、产房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产程明显缩短,心理舒适度及生理舒适度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舒适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助产质量及产妇身心舒适度,降低产房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