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基于液相反应的降钙素原(PCT)的即时检测系统(O-PCT)的分析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按EP文件评估基于液相反应的降钙素原(PCT)的即时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②测试不同抗凝剂的同源性标本并与血清测试结果做相关性分析;③测定2018年11月~2019年1月期间180例血清样本及212例同源血浆样本,对测得数据与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进行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并在医学决定水平处PCT=0.5 ng/ml和PCT=2.0 ng/ml进行卡方检验。结果①该系统总平均回收率为106.1%,0.5 ng/ml和10 ng/ml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7.3%和5.4%,批间CV分别为8.6%和5.7%;线性范围:0.2~40 ng/ml(r=0.999);②血清-EDTA血浆:直线回归方程为Y=0.983 6X-0.154,相关系数r为0.995 5;血清-枸橼酸三钠血浆:直线回归方程为Y=0.859 8X+0.039 6,相关系数r为0.992 5;血清-肝素血浆:直线回归方程为Y=1.160 1X-0.296 8,相关系数r为0.988 1;③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归方程Y=0.957 7X+0.344,r=0.9924,P=0.2840.05),97.8%(176/180)的数据在一致性界限内;在医学决定水平处PCT=0.5 ng/ml和PCT=2.0 ng/ml的kappa值分别为0.987和0.887。结论基于液相反应的降钙素原(PCT)的即时检测系统各项指标都能达到临床检测需求,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检测同源血清、EDTA血浆、枸橼酸三钠血浆和肝素血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临床PCT浓度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对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比方法,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为实验方法,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219例住院患者的样本。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检测的血清组(Core血清组)结果、微量全血组(Core微量全血组)结果与电化学方法检测的血清组(Roche血清组)结果进行两两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计算在医学决定水平(0.5ng/mL与2.0ng/mL)的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性、约登指数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Core血清组、Core微量全血组与Roche血清组三者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ore血清组与Roche血清组呈正相关(r=0.993,P0.01),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为Y=-0.061+1.041 X(0.04≤X≤60)。Core微量全血组与Roche血清组成正相关(r=0.989,P0.01),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为Y=0.022+1.023 X(0.04≤X≤60)。Core血清组和Core微量全血组呈正相关(r=0.986,P0.01),一元直线回归方程为Y=0.129+0.973 X(0.04≤X≤60)。三个对比组在医学决定水平(0.5ng/mL和2.0ng/mL)的相对灵敏度均大于92%,相对特异性均大于95%,约登指数与Kappa值均大于0.9,表明一致性较好。结论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国产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降钙素原(PCT)诊断试剂在西门子ADVIA 2400系统上应用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指南对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PCT诊断试剂在西门子ADVIA 2400系统检测的精密度、准确度及线性范围进行性能验证,同时与参考方法(电化学发光法)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在西门子ADVIA 2400系统上测定PCT低值和高值质控品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5.5%、2.3%,批间精密度分别为6.6%、3.1%,总精密度分别为6.6%、3.9%。PCT浓度在0.19~49ng/mL范围的线性良好(r=0.995 7)。乳胶增强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Y=0.846 X+0.0772(r=0.989 4)。两种方法在cut-off值分别为0.5、2.0、10.0ng/mL时的Kappa值分别为0.742、0.893、0.921,西格玛(σ)值为3.5,两方法在低、高PCT浓度处的质量目标指数(QGI)分别为0.68、2.41。结论国产乳胶增强免疫比浊PCT试剂在ADVIA-2400系统上应用符合性能验证标准,但采用六西格玛标准,该方法在精密度和准确度方面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两种降钙素原(PCT)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同一实验室国内外两种PCT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参照EP9-A3文件,以罗氏Roche e601为对照系统,安图AutoLumo A2000为考核系统,平行检测永新县人民医院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的静脉血血清样本中PCT含量。结果显示两种PCT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5),其差值为恒定CV变化;在0.5ng/ml的医学决定水平处,两种检测系统的偏倚也均小于可接受标准。通过本次方法学比对,加深了对两种PCT检测系统测定结果一致性的了解,对国产试剂临床应用的推广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深圳市晋百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人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系统(简称晋百慧PCT定量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方法以罗氏PCT检测系统为参比系统,晋百慧PCT定量检测系统为待评系统。在待评系统连续测定两浓度质控品(0.5 ng/ml,10 ng/ml)20次计算其变异系数(CV)评价其重复性,连续测定20个工作日计算其CV评价其天间不精密度;根据EP6-A文件配置不同标本浓度(0,0.5,1,2,5,10,20,50 ng/ml)计算其线性范围。收集200例患者血清标本,根据EP9-A3文件在待评系统与参比系统进行比对试验判断两者的可比性。结果待评系统重复性为不同浓度质控品的CV分别为3.59%,1.57%,天间不精密度分别为7.02%,3.82%;在0~50 ng/ml范围为线性。比对试验线性决定系数R2=0.968 6(Pearson相关分析α=0.05,P<0.001),在有医学意义浓度0.5 ng/ml处相对偏差为9%。结论晋百慧PCT定量检测系统精密度好,检测范围宽,与参比系统具有可比性,能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对其正确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连续检测10d,每天取不同浓度的6~7份临床血清样本,其中高值18份,中值22份,低值28份,共计68份样本分别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品的免疫荧光层析法仪器与配套试剂(实验方法)和罗氏公司的电化学发光法仪器与配套试剂(比较方法)定量检测PCT,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偏倚和相关性,评估两种方法的可比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配对t检验,t=0.479,单侧t0.05(67)=1.668,故P〉0.05;直线回归检测,相关系数0.992,P〈0.05,回归方程:y=0.960X+0.257,检测结果具较好一致性,PCT医学决定水平0.5ng/mL和2.0ng/mL处的总符合率为97.06%。结论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结果具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能够满足临床检测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降钙素原(PCT)的检测限值和功能灵敏度(FS)进行评价。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7A文件,将空白样品生理盐水及系列低浓度样品在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确定该方法的空白限(LoB),检出限(LoD)和FS。结果 PCT的LoB为0.029ng/mL,LoD为0.068ng/mL,FS为0.034ng/mL。结论建立了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PCT的LoB,LoD和FS,其分析灵敏度性能指标符合厂商提供的性能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末梢血全血和静脉血血清样本降钙素原(PCT)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应用于临床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3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疑似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末梢血、静脉血行PCT检测,通过直接比较、计算结果相对偏差等方法判断两种类型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等两种类型标本之间P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为x轴,静脉血血清PCT检测结果为y轴,两者之间回归方程为y=0.834x+0.301,相关系数r=0.995 0(P0.05)。在0.5ng/mL和2.0ng/mL两个医学决定水平处,末梢血、静脉血两种类型样本之间PCT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8.0%。结论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之间PCT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末梢血样本检测PCT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金宁  朱驰  马俊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2946-2949
目的 分析一种微流控免疫荧光法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降钙素原(PCT)的结果一致性.方法 以罗氏电化学发光法为对照方法,微流控技术为实验方法,分别检测来自14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对照方法检测标本类型为血浆,实验方法检测标本类型为血浆、同源全血、同源血清和同源末梢血,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以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不同PCT质量浓度作为医学决定水平,分析微流控技术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对照方法检测血浆和实验方法检测血浆、同源全血、同源血清和同源末梢血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2、0.988、0.983、0.975,平均偏倚分别为-0.29、-0.21、-0.14、-0.11 ng/mL;实验方法检测血浆和同源全血、同源血清、同源末梢血的r2分别为0.995、0.992、0.983,平均偏倚分别为0.32、0、0.23 ng/mL;以0.5 ng/mL的PCT为决定水平时,实验方法检测血浆、同源全血、同源血清、同源末梢血的灵敏度分别为97%、91%、98%、83%,特异度分别为95%、95%、100%、100%,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914、0.868、0.970、0.885;以2.0 ng/mL的PCT为决定水平时,实验方法检测血浆、同源全血、同源血清、同源末梢血的灵敏度分别为100%、100%、98%、100%,特异度分别为91%、89%、100%、88%,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940、0.905、0.939、0.906.结论 微流控技术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为临床提供更加快速、准确、标本类型更为多样化的PCT即时检测方法,缩短急诊检验的报告时间.  相似文献   

10.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电化学发光法作为标准,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在检测HBsAg上的应用。方法对临床348份血清标本、一份HBsAg高值梯度稀释血清及生物制品检定所标准血清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阴阳性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线性范围以及阳性标本的定量相关性等。结果对临床348份血清检测结果阴阳性符合率为98.26%;阳性标本的定量相关性为γ=0.9641(P<0.001);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约为1:2~1:2048(0.21~223.07ng/ml),电化学发光约为1:2~1:4096(0.15~223ng/ml)。结论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在HBsAg的定量检测上的灵敏性、准确性和线性范围都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品牌国产化学发光仪检测降钙素原(PCT)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在新产业MAGLUMI4000化学发光仪上检测PCT,对其精密度、线性、携带污染率进行评价,并与梅里埃(mini-VIDAS)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PC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化学发光法检测PCT的低、中浓度样本的CV_(批内)分别为1.56%、2.23%;CV_(批间)分别为2.30%、3.05%。PCT在0.5~98.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Y=0.997 22 X+0.173 77,r~2=0.998 12)。携带污染率为0.89%,样本间交叉污染小。新产业MAGLUMI4000化学发光仪检测系统与梅里埃mini VIDAS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系统测定PCT的结果呈明显相关(Y=1.004 X+0.005 59,r~2=0.999 58)。结论新产业MAGLUMI4000化学发光仪检测系统测定PCT的性能良好,可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4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和40例病毒性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CT的含量。并进行PCT水平等级分布卡方分析和比较。结果(1)细菌组病例的PCT水平高于病毒组病例的PCT水平。(2)两组PCT在等级水平<0.5ng/ml,≥2 ng/ml,≥10 ng/ml分布卡方检验都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3)在≥0.5和≤2 ng/ml等级水平,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PCT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在此等级水平,二者鉴别要慎重。结论PCT的检测有助于儿童患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性感染性疾疾病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标本溶血对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ion,PCT)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无溶血标本共66例,其中PCT<0.5 ng/ml组为22例,0.5 ng/ml≤PCT<10 ng/ml组为22例,PCT≥10 ng/ml组22例。将66例无溶血标本制备成不同血红蛋白浓度(0,3,6,9,12,15 g/L)的样本,离心后取50 μl血浆,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值,计算经稀释因子校正后PCT值,分析不同溶血程度的标本对PCT结果的影响。结果 0.5 ng/ml≤PCT<10 ng/ml组中,当血红蛋白浓度为12,15 g/L时,PCT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P=0.000 1; t=6.91,P=0.000 0),PCT值是溶血前PCT值的65%和56%。PCT≥10ng/ml组中,当血红蛋白浓度为9,12,15 g/L时,PCT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P=0.000 2; t=6.91,P=0.000 0; t=4.04,P=0.000 2),PCT值是溶血前PCT值的0.73%,0.61%和0.53%。结论 溶血对PCT检测有干扰作用,使得PCT值假性偏低。医务人员应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尽量避免标本溶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荧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用以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的分析性能,并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为合理选择PCT的检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酶联免疫荧光法采用mini 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简称mini VIDAS),电化学发光法采用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简称Cobas E411)。测定相应配套低、高值质控品,计算日内和日间精密度;测定相应试剂非同批号的定值标准品观察偏倚程度,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mini VIDAS检测PCT低值和高值质控品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2.02%、1.83%,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59%、3.09%;Cobas E411检测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30%、0.87%,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33%、3.06%。mini VIDAS检测PCT低值和高值定值标准品的偏倚分别为2.98%、-1.97%;Cobas E411的偏倚分别为5.26%、0.90%。两种方法的PC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者的相关性(r=0.993)和一致性(Kappa=0.76)良好。结论两种方法定量检测PCT的分析性能都能满足实验室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结果在不同方法间的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EP9-A3文件进行方法学比对和偏倚评估,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40份标本的PCT水平,通过广义极端学生化偏差(ESD)法检验离群值点,选用最佳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并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结果在散点图中未见异常值点,ESD法检验未发现离群值点;化学发光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5);在PCT的医学决定水平处(0.50、2.00、10.00ng/mL),试验方法和参比方法的偏倚均小于可接受标准。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CT的偏倚可接受,化学发光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CT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电化学发光法作为标准,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在检测HBsAg上的应用.方法 对临床348份血清标本、一份HBsAg高值梯度稀释血清及生物制品检定所标准血清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和时问分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阴阳性符合率、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线性范围以及阳性标本的定量相关性等.结果 对临床348份血清检测结果阴阳性符合率为98.26%;阳性标本的定量相关性为γ=0.9641(P<0.001);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约为1:2~1:2048 (0.21~223.07ng/ml),电化学发光约为1:2~1:4096(0.15~223ng/ml).结论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在HBsAg的定量检测上的灵敏性、准确性和线性范围都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Roche公司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和BioMerieux公司mini-VIDAS免疫分析系统降钙素原(PCT)测定结果间的可比性、相对偏差及其临床可接受性。方法参考EP9-A2文件,共收集40份新鲜临床血清样本,其PCT浓度覆盖检测系统的测定范围。用2种检测系统同时测定标本,以cobas e601检测系统作为比较方法,对mini-VIDAS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及相对偏差评估。结果两检测系统PCT测定结果间相关系数r=0.996,直线回归方程为Y=1.137X+0.636,在2.00 ng/mL和10.00 ng/mL水平处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5.50%和20.06%。结论两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能被临床所接受,需采取适当的校正措施。  相似文献   

18.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半定量固相免疫层析测定法检测46例新生儿败血症及两个对照组,组一: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组二:20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CT).结果 46例新生儿败血症组血清PCT水平有26例>0.5 ng/ml,10例>2.0 ng/ml,7例>10 ng/ml阳性率达93.49%.其它两对照组各仅1例PCT水平>0.5 ng/m1,阳性率为0.05%,相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一项快速有效诊断和评估病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sCD14-ST)在脊柱疾病术后早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蒲城县医院实施脊柱开放手术的4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依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术前组(490例)、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456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天采集血液,血清PCT和Presepsin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脊柱术后感染的关系。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PCT和Presepsin对脊柱术后早期感染的应用价值,并计算出两指标的最佳临界值。结果术前组、未感染组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Presepsin水平分别为0.11±0.03,0.51±0.07和1.49±0.13 ng/ml;2.13±1.39,12.37±9.27和59.12±32.79 mg/L和122.13±7.26,167.59±11.38和679.39±39.17 pg/ml。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中PCT,CRP和Presepsin水平显著高于术前组,感染组三指标的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393,72.336,97.296,均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感染组PCT和Presepsin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2=0.837,P0.01);两指标分别与CRP水平(r~2=0.819,0.816,P0.01)和手术持续时间(Operation duration,OD,r~2=0.859,0.805,P0.01)也呈正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817,95%CI:0.72~0.91,P=0.000,Presepsin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0.73~0.93,P=0.000。PCT和Presepsin的最佳临界值分别是0.63 ng/ml和259.27 pg/ml,对应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9.5%,94.7%和78.9%,91.8%。结论检测血清PCT和Presepsin水平可以早期诊断脊柱疾病术后感染,有效地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全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在临床监测的应用。方法120例新生儿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血清中的PCT,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细菌感染组治疗后两天再次检测PCT。结果以血清PCT>0.5ng/ml为阳性标准,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为98%,病毒感染组为10%,非感染性疾病组为10%,细菌感染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hs-CRP>10mg/L为阳性标准,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为58%,病毒感染组为48%,非感染性疾病组为3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PCT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的疗效监测也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