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痛风症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异常的常见病。以黄嘌呤氧化酶为靶点的药物是一类重要的抗痛风药物。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减少黄嘌呤向尿酸的转化,从而降低体内尿酸的水平,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本文就近几年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改进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用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简单方便的测定黄嘌呤氧化酶的方法。方法: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终止剂,改进硝基四氮唑蓝法测定了黄嘌呤氧化酶的方法。SDS浓度为10%。酶反应时间为25min。结果:与原方法相比,改进的方法具有不产生蓝色沉淀、不必离心就可直接测定,准确度、精密度好的优点。适合于测定在紫外区有吸收的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结论:以SDS为终止剂的硝基四氮唑蓝法简单易行,适合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EGFR-RTK,ELISA法验证其生物学活性;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筛选与激酶具有结合活性的化合物,ELISA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EGFR-RTK蛋白。将蛋白偶联至生物芯片,阳性化合物EI 188与EGFR酪氨酸激酶结合的Kd值为5.00×10-7mol.L-1,IC50为12.37μmol.L-1,与预期结果一致。应用该模型筛选31个待测化合物,发现了6个具有结合活性和酶抑制活性的EGFR-RTK抑制剂。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和ELISA法的高通量EGFR-RTK抑制剂的筛选模型,为发现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丝氨酸蛋白水解酶(NS3 - 4A)活性,建立HC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 将质粒pMAL-c2/NS3 - 4A转化到大肠杆菌K12TB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麦芽糖结合的NS3 - 4A融合蛋白,用FRET法测定蛋白水解酶活性,建立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优化反应体系,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建立了HCV蛋白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经优化确定了酶及底物用量.在模型可靠性评价中,Z因子高达0.80,变异系数为1.91%.蛋白酶的Km值为4.74 μmol/L,测得已知HCV蛋白酶抑制剂BILN 2061的Ki值为0.30 nmol/L.结论 建立的HCV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RET法筛选模型稳定可靠,适用于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体外高通量筛选模型,并对30味常用清热解表中药进行筛选.方法 应用大鼠小肠上段提取的α-葡萄糖苷酶,以蔗糖作为底物,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葡萄糖的生成量来检测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通过优化酶促反应条件,建立检测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比色测定法及其抑制剂体外筛选的方法,并对30味中药共72个样品进行高通量筛选.结果 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与文献报道相近;筛选发现鸭跖草、山慈菇和桑叶等3味中药的不同极性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有可重复的抑制作用.结论 应用比色法建立的筛选模型可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及中药相关活性物质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取玉米须中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作用的活性组分,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痛风的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尿酸和超氧离子的生成量,得出玉米须不同溶剂提取物(乙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及不同溶剂(水和10%、30%、50%、70%、9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中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的细胞模型,以避免中药对传统离体筛选方法的干扰。方法:以视网膜周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确定最佳孵育条件,并建立酶促微量反应法测定山梨醇含量,两者联动,建立细胞模型。结果:细胞孵育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0mmol·L^-1葡萄糖孵育4h;酶促微量反应测定山梨醇含量的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山梨醇浓度变化与荧光强度变化呈线性正相关,山梨醇浓度在6.25×10^-6~2.5×10^-4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细胞模型能够排除中药对酶法测定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干扰,模拟体内的反应情况,使应用该模型进行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更具针对性,并适用于中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8.
黄嘌呤氧化酶(XO)是将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氧化催化为尿酸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的关键酶。为寻找新的植物来源的XO抑制剂,作者在筛选288种植物提取物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鼻咽癌患者活检标本的XOR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XOR阳性表达率为52.2%,在不同病理类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OR表达TNM分期间存在密切关系。XOR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为42.6%,阴性表达者为6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OR可以作为评价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通量筛选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高通量筛选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和发展现状 ,强调了基因组研究成果和发展新型筛选模型的密切关系 ,并对国内新药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高通量筛选在抗病毒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为药物作用靶点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大量分子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不断出现,并应用到药物筛选和研究中。多学科交叉使细胞分子水平筛选方法能实现自动化技术而形成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HTS)。HTS是以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  相似文献   

12.
高通量筛选技术在中药研究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技术是将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体系,它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同一时间内对数以千、万计的样品进行检测,并以相应的数据库支持整个技术体系的正常运转.该技术正逐渐地发展成为新药发现的重要手段.中医药(TCM)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积累沉淀下来的宝贵的财富,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药学工作者的努力,在中药的研究方面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中药治疗中讲求辨证施治,具有量效关系复杂、多靶点等特征,使得中药很难摆脱粗、大、黑的禁锢,至今还有许多中药没有经过系统的研究,也还没有比较系统的中药研究方法.HTS技术由于其快速、高效、分析样本量大等特点,在寻找新的活性的化合物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必将会在今后的中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通量筛选技术(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是中药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高通量筛选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高通量筛选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表现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高通量细胞毒性筛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药物发现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毒性试验.随着被发现的先导化合物数量增多,面临着把毒性试验放在药物发现哪一阶段的问题.为节省时间和经费,毒性试验应尽早进行.但现有经典的毒性检测方法不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需要,本文介绍现有毒性检测方法的缺陷以及高通量毒性筛选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与其底物反应的最适条件,建立一种高通量的HLE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方法通过测定反应产物———对硝基苯胺(p-NA)的光密度值,研究电解质浓度、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酶和底物作用浓度、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程度,确定酶与底物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确定的最优反应条件为:HLE(0.2 U/ml)30μl,底物(50 mmol/L)100μl,含1.0 mol/L NaCl的Tris缓冲液(pH 7.5),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24 h,检测波长为545 nm。结论建立了一种稳定的HLE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该模型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强,可用作筛选HLE抑制剂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Ⅰ型受体(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eptide Ⅰ receptor, PAC1-R)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PAC1-R受体的激动剂,开发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能量代谢疾病的药物.方法 将人的PAC1-R cDNA克隆到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构成质粒hPAC1R/pCDNA3.1,将这种质粒与报告基因质粒(SRE/3×MRE/CRE/VIP /Luci)共转染到CHO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细胞株,利用PAC1-R内源激动剂PACAP-27探索和优化了筛选条件.结果 建立了稳定表达hPAC1-R的筛选细胞株和可靠的筛选方法,Z'因子大于0.7.结论 该系统成功适合于PAC1-R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疾病时血清黄嘌呤氧化酶及丙二醛的改变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郑大同,胡明昌,李述庭,王德君,翟颂军关键词脂质过氧化,黄嘌呤氧化酶,丙二醛,缺血再灌注随着自由基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作用的阐明,人们发现新生儿疾病时脂质过氧化反应起着重要作用,而机体抗氧化能力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先兆子痫患者胎盘组织匀浆黄嘌呤氧化酶(XOD)、氧自由基的变化,探讨其在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先兆子痫患者(25例)及正常妊娠妇女(41例)胎盘,测定胎盘组织匀浆液X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变化。结果先兆子痫患者胎盘XOD、MDA活性与正常足月孕胎盘相比明显升高,而SOD活性却明显降低(P<0.01)。XOD、MDA与SO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先兆子痫患者胎盘组织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所致的自由基增多,抗氧化能力减弱引起氧化应激导致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新药高通量筛选体系建成$中医药在线网  相似文献   

20.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在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状态下,动物血清、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变化及黄嘌呤氧化酶mRNA在肝脏中的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喂饲用酵母配制的造模饲料造成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用比色法测定动物血清、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用原位杂交法表示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mRNA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表现为一过性升高,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探讨高尿酸血症发病原因及降尿酸药物作用机理时应注意关注黄嘌呤氧化酶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