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慢性缺氧过程中,饮红茶的大鼠(HT组)平均肺动脉压(Ppa)为2.50±0.20kPa,肺血管阻力(PVR)为2824.80±658.69kPa·s~(-1)/L,均显著低于缺氧对照组(Ppa为2.97±0.25kPa,PVR为3763.46±529.62kPa·s~(-1)/L),而HT组肺血管对急性缺氧的反应性(22.50±6.16%)则显著强于缺氧对照组(10.65±3.80%)。结果表明,长期饮红茶可防止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Song Y  Gong XJ  Gu XH  Li R  Zhang G  Zhang XQ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0):1421-1424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低温洗涤红细胞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患者30例,分为肺动脉灌注组和对照组(各15例)。灌注组在升主动脉阻断后,经主肺动脉间断灌注低温洗涤红细胞保护液,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肺血管阻力(PVR)、静脉血与动脉血白细胞计数比值(V/A)、肺循环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氧合指数(OI)、机械辅助通气时间。结果(1)PVR:转流结束即刻、术后12、24h灌注组(46·4kPa·s·L-1±8·1kPa·s·L-1、48·5kPa·s·L-1±7·0kPa·s·L-1、36·1kPa·s·L-1±6·3kPa·s·L-1)明显低于对照组(65·7kPa·s·L-1±5·3kPa·s·L-1、79·8kPa·s·L-1±8·7kPa·s·L-1、47·9kPa·s·L-1±7·1kPa·s·L-1,均P<0·05)。(2)MDA含量:转流结束即刻、术后12、24h灌注组(分别为14·3mmol/L±0·8mmol/L、16·1mmol/L±0·7mmol/L、13·3mmol/L±0·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8·9mmol/L±0·9mmol/L、21·6mmol/L±0·4mmol/L、22·5mmol/L±0·7mmol/L,均P<0·05)。(3)V/A比值:转流结束即刻、术后12h灌注组(1·16±0·05、1·20±0·05)明显低于对照组(1·53±0·07、1·68±0·25,均P<0·01)。(4)OI:转流结束即刻、术后12、24h灌注组(370±33、388±41、414±40)明显高于对照组(217±30、210±36、222±33,均P<0·05)。(5)机械辅助通气时间:灌注组(13h±4h)显著低于对照组(27h±6h,P<0·01)。结论洗涤红细胞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可以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低体温时实验动物肺循环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气道动力学对其影响。结果发现:低体温时动物平均肺动脉压及肺血管阻力均显著上升,分别从基础值1.41±0.04kPa和36.00±2.31kPa·s/L上升到1.83±0.12 kPa和106.92±11.91kPa·s/L,低体温前后肺动脉嵌压无明显变化,心输出量减少。低体温时动物肺通气量显著减小,从对照值7.63±0.79 L/min降至4.53±0.59L/min,但动脉血气值无显著变化,肺动态顺应性变化不明显,肺组织形态结构无显著变化。提示:低体温时肺动脉收缩,导致肺血管阻力加大是肺高压形成的原因。低体温时肺血管的收缩反应与肺低通气无关。  相似文献   

4.
用肺血流图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下简称慢阻肺)、肺心病患者各17例的肺血管顺应性(Cpv),同时测定了肺血管总阻力(TPR)。肺心病组Cpv为23.55ml/kPa,TPR为42.09kPa·s/L;慢阻肺组Cpv为28.28ml/kPa,TPR为24.37kPa·S/L。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肺心病组TPR增高是其Cpv下降程度的4.36倍。Cpv下降是肺心病发生的一个次要因素。Cpv与肺血流图指标Q-Bi、B-Y、P_2-Y、Q-B/B-Y等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335~0.664之间,Cpv仅对肺血流图产生中度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长期被动吸烟对SD大鼠肺血流动力学和肺血管反应性的影响。30只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吸烟组,吸烟组大鼠被动吸烟1月。结果表明:较长时间吸烟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心率减慢(分别为326±10次/min、379±10次/min),心输出量较大(分别为37.5±1.3ml/min、35.5±2.1ml/min),右室收缩压较高(分别为1.93±0.08kPa、1.62±0.04kPa),肺血管对缺氧的反应性降低(急性缺氧5min时肺血管阻力增加率分别为27%、4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容量状态对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分型的影响。方法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肺动脉导管及右侧桡动脉置管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选择心排指数(CI)低于36.74ml·s-1·m-2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高于260kPa·s·L-1·m-2的低排高阻型患者10例,予以液体复苏治疗后,再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10例低排高阻型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后,肺动脉嵌压(PAWP)由(0.59±0.08)kPa上升为(1.65±0.28)kPa,CI由(29.89±3.51)ml·s-1·m-2上升为(69.81±9.52)ml·s-1·m-2,SVRI由(339.9±54.8)kPa·s·L-1·m-2下降为(112.2±28.8)kPa·s·L-1·m-2。结论容量状态是影响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分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告了心脏病患者、正常人共188例(104例,女84例)右上肺静脉宽度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的改变,并用试验装置和动物试验研究肺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产生机制。结果:①肺静脉宽度;正常组平均为9.8±0.2mm,肺淤血组和肺充血组明显增宽,分别为19±0.3mm、13±0.4mm,肺缺血组变窄,平均为6.4±0.2mm。②血流速度:正常组平均为35.9±2.2cm/s,肺充血组平均为49.6±19cm/s,肺缺血组为25.2±9.4cm/s。各组比较肺充血组血流速度明显大于其他各组。③肺静脉血流量;正常组平均为2.3;±1.5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卵蛋白(OVA)致敏大鼠气道炎性细胞数,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及肺组织还原辅酶Ⅱ硫辛酰胺脱氢酶(NADPH)、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哮喘大鼠气道炎性细胞增多,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和膜白介素-2受体阳性(mIL-2R+)细胞增多[哮喘组分别是1.98×107个/L和(23.8±7.9)个/HP,对照组分别是0.61×107个/L和0个/HP],血清中IL-6、TNF-α含量升高[哮喘组分别是(207.75±35.07)ng/L和(358.75±70.74)ng/L,对照组分别是(59.88±3.60)ng/L和(55.25±32.41)ng/L],哮喘组大鼠肺组织NADPH组化法染成蓝黑色,呈强阳性反应,而对照组呈弱阳性.结论 NO可引发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Li XH  Du JB  Ding YG  Jin HF  Bu DF  Tang C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9):1327-1331
目的探讨内源性硫化氢(H2S)对左向右分流大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体系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组,分流+炔丙基甘氨酸(PPG)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组+PPG组,每组8只。分流组及分流+PPG组大鼠经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穿刺建立左向右分流动物模型。术后4周,测量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测定血浆NO、肺组织H2S、NO含量及NOS活性;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肺组织eNOS含量。结果分流术后4周,分流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MPAP无明显变化;分流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浆NO(23·2μmol/L±3·6μmol/Lvs17·9μmol/L±3·4μmol/L,P<0·05)、肺组织H2S(37·6μmol/mg±2·1μmol/mgvs14·4μmol/mg±1·8μmol/mg,P<0·05)、肺组织NO(38·5±6·5μmol/μgvs31·8±6·5μmol/μg,P<0·05)、肺组织NOS活性(15·1U/mg±2·4U/mgvs12·0U/mg±1·4U/mg,P<0·05)及肺组织eNOS含量(0·3±0·1vs0·2±0·1,P<0·05)均明显升高。分流+PPG组大鼠MPAP较分流组及假手术组分别升高了15·82%和20·55%(19·5mmHg±1·7mmHgvs16·4mmHg±1·7mmHg和19·5mmHg±1·7mmHgvs15·5mmHg±1·3mmHg,P<0·05),肺组织H2S含量降低(28·8μmol/mg±2·2μmol/mgvs37·6μmol/mg±2·1μmol/mg,P<0·05),而血浆NO(27·8μmol/L±4·8μmol/Lvs23·2μmol/L±3·6μmol/L,P<0·05)、肺组织NO(46·0μmol/μg±6·0μmol/μgvs38·5μmol/μg±6·5μmol/μg,P<0·05)、NOS活性(20·9U/mg±3·9U/mgvs15·1U/mg±2·4U/mg,P<0·05)及eNOS含量均明显升高(0·4±0·1vs0·3±0·1,P<0·05)。结论内源性H2S可能通过抑制NO/NOS体系调节左向右分流大鼠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血缺氧脑病(HIE)患儿脑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患儿脐血脑钠肽(BNP)、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神经评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45例HIE新生儿(观察组)和33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脑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脐血BNP、NGF、NSE水平,分析HIE新生儿脐血BNP、NGF、NSE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脑动脉中央支平均峰流速(Vm)为(9.28±2.57)cm/s,阻力指数(RI)为(0.62±0.11),对照组脑动脉中央支Vm为(13.74±2.38)cm/s,RI为(0.48±0.0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脐血BNP、NGF及NSE水平分别为(268.51±67.11)ng/L、(174.72±18.34)ng/L和(87.78±23.56)μmol/L,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为(34.81±5.86)分;对照组患儿脐血BNP、NGF及NSE水平分别为(139.73±44.86)ng/L、(218.48±19.89)ng/L和(20.03±5.43)μmol/L,NBNA评分为(38.43±2.6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脐血BNP、NSE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6,-0.381,P<0.05),而NGF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5);对照组新生儿脐血BNP、NSE及NGF水平与NBNA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r=-0.336、0.236、-0.162,P>0.05).结论 脑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脐血BNP、NGF、NSE水平对HIE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监测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Smad3特异性抑制剂(specific inhibitor of Smad3,SIS3)干预博来霉素肺纤维化大鼠,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博来霉素组(BLM组),SIS3干预组(SIS3组),二甲基亚砜溶媒组(DMSO组),每组15只.BLM组、SIS3组和DMSO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溶液(5 mg/kg)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NS组以同样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SIS3组大鼠腹腔内注射SIS3(2.5 μg/g)干预处理,BL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DMSO组注射等量DMSO.各组于造模后第7、14、28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胶原纤维差异.免疫组化检测各组TGF-β1、Smad3表达情况.结果 与NS组比较,BLM组、DMSO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TGF-β1、Smad3表达明显增高;与BLM组、DMSO组相比,SIS3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减轻,TGF-β1、Smad3表达减少.结论 SIS3干预肺纤维化大鼠,能够减轻大鼠肺泡炎,降低肺纤维化程度;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IL-17及IL-6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可能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肺纤维化模型组(M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T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向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BLM)5 mg/kg,制备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采用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替代。地塞米松治疗组于次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 mg/kg),隔日1次。正常对照组和肺纤维化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三组动物于造模后第3、7、14、28天分批处死。留取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及IL-6的含量。结果肺纤维化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切片表现为逐渐由肺泡炎至纤维化动态改变过程,肺组织内羟脯氨酸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肺纤维化模型组血清IL-17水平、IL-6水平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血清IL-17及IL-6水平于第7天达到峰值。结论 IL-17及IL-6在肺纤维化模型组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肺纤维化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对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和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肺纤维化的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方法  选取240只实验大鼠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各60只。模型组、吡非尼酮组和氨氯地平组采用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建立肺纤维化大鼠模型,空白组则气管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然后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相同量生理盐水处理,氨氯地平组大鼠则给予1/2量的氨氯地平和1/2量的生理盐水处理;吡非尼酮组给予1/2量的吡非尼酮和1/2量的生理盐水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u检验分析1、2及4周后4组大鼠肺泡炎、肺纤维化的评分,并分析大鼠的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mRNA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氨氯地平组和吡非尼酮组大鼠各时间段的TSP-1、TGF-β1及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mRNA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 <0.05),且氨氯地平组较吡非尼酮组也降低(P <0.05),大鼠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评分结果显示氨氯地平组和吡非尼酮组低于模型组(P <0.05),且氨氯地平组显著低于吡非尼酮组(P <0.05)。结论  氨氯地平可能通过抑制TGF-β1、TSP-1的生成水平和减少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mRNA的表达达到减轻大鼠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黄芪甲武对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肺组织中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甲甙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 BLM,5 mg/kg)诱导肺纤维化,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第二天起干预组大鼠每天经胃管灌服0.1 g/L黄芪甲甙2mL,其余两组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的第7天和第28天,处死动物取出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和RT-PCR观察各组鼠肺组织瘦素蛋白及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病理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均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瘦素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黄芪甲甙可能通过抑制瘦素的过度表达,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丹参川芎嗪合剂腹腔注射给药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BLM组,地塞米松(D)组,丹参川芎嗪合剂小剂量(S)组,合剂中剂量(M)组,合剂大剂量(L)组,每组15只,后五组按照BLM5mg/kg气管内给药制备肺纤维化大鼠模型,NS组气管内灌注同体积的NS。24小时后S组、M组、L组分别腹腔注射丹参川芎嗪合剂药物,NS组、BLM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NS.连续给药至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后各组分别处死大鼠5只。取肺组织分别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情况并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 PCR)测定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血清用于肝、肾功能检测。结果:(1)各组大鼠血清旰、肾功能测定结果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提示:NS组各时间点大鼠未发现肺泡间隔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肺组织纤维化的形成;BLM组第7天大鼠肺泡炎症改变明显,肺组织纤维化不明显,BLM组第14天、第28天大鼠肺泡结构破坏、间质增生,形成广泛纤维化,同时存在肺泡炎;D组有肺泡炎症改变,但是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BLM组轻,纤维化程度和肺泡结构破坏也较BLM组轻;S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与BLM组类似。M组、L组第7天大鼠肺组织改变与BLM组大致相同;M组、L组第14天肺泡炎程度明显低于BLM组。M组、L组第14天、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BLM组(P〈0.05)。(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I、Ⅲ型胶原mRNA表达:以NS组为参考标准,BLM组mRNA表达明显增多,D组相对于BLM组表达明显减少:S组与BLM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D组比较其表达增多;M组、L组明显低于BLM组,与S组比较表达也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合剂腹腔注射能够改善肺纤维化,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免疫复合物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由免疫复合物 (IC)介导模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变动物模型。②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经气管内一次性注入生理盐水 (N组 )、博莱霉素 (B组 )、免疫复合物 (I组 )。第 7、1 4、2 8天处死动物 ,利用生化和组织病理等方法比较各组肺系数、羟脯氨酸 (HyP)含量及肺泡炎、纤维化的程度。③结果 第 7、1 4、2 8天时 ,I组肺组织肺系数均显著低于B组 (F =8.4 88~ 1 3.0 95 ,q =4 .0 5 2~ 5 .376 ,P <0 .0 5 ) ,与N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q =1 .2 89~ 1 .739,P >0 .0 5 )。I组羟脯氨酸含量与N组相比差异显著 (F =1 7.6 91~31 .85 8,q =6 .5 83~ 1 0 .71 9,P <0 .0 5 )。I组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均较N组重 (F =6 .6 82~ 33.2 5 0 ,q =4 .2 84~7.5 92 ,P <0 .0 5 ) ,但轻于同期B组水平 (q =3.5 70~ 5 .1 1 6 ,P <0 .0 5 )。④结论 可以通过免疫复合物的介导建立肺间质纤维化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加地塞米松对大鼠百草枯中毒所致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腹腔内注入质量分数为20%的百草枯溶液18mg/kg(稀释至1ml)制备大鼠百草枯中毒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给药后30min,治疗组分别向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1mg/kg、地塞米松3mg/kg、地塞米松3mg/kg加盐酸戊乙奎醚0.1mg/kg,每24h重复注射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在对应时间点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第8天和第22天处死实验动物,检测PaO2和PaCO2,测定肺湿/干重比(W/D),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给予百草枯后各组大鼠PaO2值显著降低,PaCO2显著增加,肺W/D和TGF-β1表达显著增加,第8天组织形态学出现急性肺炎性改变,第22天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盐酸戊乙奎醚、地塞米松和盐酸戊乙奎醚加地塞米松治疗都能显著提高PaO2,降低PaCO2;抑制肺组织炎性浸润,减轻纤维化;显著降低肺W/D和TGF-β1表达,且盐酸戊乙奎醚加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更显著。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地塞米松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l4复合因素造模,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赖氏法检测ALT、AST,TUNEL标记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百分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bax、Cyt C、caspase-3表达.结果 造模5~8周时,模型组可见肝小叶结构紊乱,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并向肝小叶内延伸分割肝小叶,造模8周可形成假小叶.与模型组比较,HGF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较轻(P<0.01),ALT、AST水平下降(P<0.05),肝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PCNA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1),同时bax、Cyt C、caspase-3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HGF通过调节线粒体途径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增殖而发挥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博来霉素(BLM)所致大鼠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雄性Wistar大鼠的MSC细胞,将24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C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BLM组,气管内注入BLM;MSC组,气管内注入BLM 7 d后,经尾静脉注入雄性大鼠MSC液0.5 mL(细胞数为2.5×106个);DGMSC组,在MSC组基础上,按150 mg·kg^-1·d^-1剂量连续腹腔注射甘草酸二铵21 d。于第28 d各组均处死6只大鼠,提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评估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免疫荧光法检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数量及分布。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比色法测定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结果甘草酸二铵联合MSC 7 d后移入可以减轻造模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其中肺组织匀浆中的HYP及TGF-β1含量较MS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酸二铵联合MSC 7 d后移入可明显增加造模大鼠的抗氧化能力,与单纯MSC 7 d后移入比较,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及T-AOC能力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较单独MSC移入明显增多,且细胞形态完整。结论甘草酸二铵对MSC治疗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纤维化过程中的炎性因子、减弱氧化应激反应以及促进MSC向肺组织移入并向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黄芪对肺纤维化大鼠MMP-2和TIM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黄芪干预肺纤维化形成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空白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第2天起干预组均腹腔给予黄芪注射液,其余各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第7天和第28天,用RT-PCR和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各组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干预组第7天和第28天肺组织中MMP-2和TIMP-1mRNA的表达量均较模型组减少(均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也显示出同样的结果(P〈0.05)。结论黄芪干预肺纤维化形成的机制可能是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MMP-2和TIMP-1比值使其趋于平衡,延缓甚至抑制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