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别正常[牙合]人的下颌语音运动轨迹参数及特征,为口颌功能状况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32名个别正常[牙合]人,运用BioEGN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受试者语音运动时的下颌运动轨迹情况,对收集的轨迹信号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下颌语音运动最大开、闭口速度分别为(96.19±38.66)mm/s和(86.89±31.96)mm/s;最大开口、前伸、后退、左侧、右侧运动位移分别为(9.93±3.85)mm、(1.09±0.76)mm、(5.24±2.23)mm、(1.58±0.93)mm、(1.65±0.94)mm。下颌语音运动轨迹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其中,下颌最大开口速度与最大闭口速度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0,P=0.000);最大开、闭口速度与轨迹冠状面最大垂直开口位移、矢状面最大后退位移、最大斜行位移、水平面最大左侧位移、水平面最大右侧位移之间成一定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个别正常[牙合]人的下颌语音运动轨迹形态相似,为连续、平滑、流畅的曲线。下颌语音运动为一种功能运动,其特征为:矢状面上前伸运动幅度小于后退运动幅度;冠状面上近似垂直向下运动,垂直向运动幅度大于水平向运动幅度;水平面上左、右侧方运动基本对称。  相似文献   

2.
发音是口颌系统参与的脱离牙接触的肌肉神经运动,可通过发音时下颌的生理位置确定颌位关系.语音法相对稳定且较易操作,现阶段多应用于垂直关系的确定,在水平颌位关系上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本文对语音法的原理及其在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确定应用上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下颌骨是人体运动最频繁的器官之一,咀嚼、吞咽、语言等口腔功能都需要其参与完成。口腔医学领域通过记录下颌运动轨迹,来分析、研究下颌运动规律,不断深入了解口颌系统的功能状态,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1]。本文回顾了下颌运动研究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下颌运动轨迹记录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度磨耗对下颌运动乃至口颌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组重度磨耗患者30例,对照组个别正常10例,用K6-1系统分别记录下颌叩齿、开闭口及边缘运动轨迹。结果:磨耗组中MPP-ICP不稳定的患者较对照组多(P<0.05);磨耗组下颌开闭口运动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轨迹的平滑度及重复性较对照组差;磨耗组边缘运动轨迹的平滑性及对称性较对照组差,其MMI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磨耗可影响下颌运动及功能,但对整个口颌系统健康的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偏颌畸形下颌开闭口运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发育性偏颌畸形患者下领开闭口运动的特点,探讨偏颌畸形对下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Sirognathograph,SGG)采集28例偏颌畸形者及41例咬合正常者最大开闭口运动的三维方向时间—位移信号,比较两组受试者下颌运动轨迹的形态、开闭口运动的位移及速度等参数的差异。结果 偏颌畸形患者开闭口运动轨迹在冠状面内主要分布在患侧,下颌向患侧移动的幅度明显大于向健侧移动的幅度,开口运动中下颌偏离中轴的程度较闭口运动时明显。偏颌者下颌开闭口运动三维空间内的位移、速度比正常咬合者大。结论 偏颌患者下颌运动处于能量消耗较高的状态,下颌运动功能的异常可能影响口颌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47例个别前牙反者进行了系统的;陆床检查与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等功能学研究。结果表明,某些个别前牙反对口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并且可能成为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对此种错进行功能学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对个别前牙反进行正畸治疗,不仅有利于发育和美观,更重要的是使口颌系统恢复到平衡、协调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正常牙合人下颌语音运动轨迹及同步颌面部肌群肌电活动特征。方法:运用BioPAKⅡ口颌系统功能诊疗仪同步记录30名个别正常牙颌人朗读标准中文短文时的下颌运动轨迹和颌面部肌群肌电活动情况,对收集的轨迹、肌电信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下颌语音运动最大开、闭口速度为96.19±38.66mm/sec,86.89±31.96mm/sec;运动最大开口、前伸、后退、左侧、右侧位移分别为9.93±3.85mm,1.09±0.76mm,5.24±2.23mm,1.58±0.93mm,1.65±0.94mm。轨迹最大开、闭口速度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0,P=0.000)。②上唇周肌、下唇周肌、咬肌浅层、二腹肌前腹双侧肌电幅值总值分别为12.09±3.97mv、16.72±5.85mv、4.87±2.17mv、8.60±3.97mv。上唇周肌与咬肌浅层肌电幅值之间(r=0.375,P<0.05),下唇周肌与二腹肌前腹肌电幅值之间成正相关关系(r=0.621,P<0.05)。结论:个别正常人牙合的下颌语音运动轨迹形态相似,为连续、平滑、流畅的曲线;轨迹最大开、闭口速度较稳定;同步颌面部同名肌群肌电幅值对称性...  相似文献   

8.
口颌系统在言语功能中尤其在语音产生过程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口颌系统的形态结构异常可能会导致语音功能的异常。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骨性AngleⅢ类错患者术前语音功能的分析,来研究哪些结构畸形对语音功能有影响。研究中以20名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矫治前的语音进行测试,同时对其牙颌面软硬组织结构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将各测量值与患者语音状况做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患者语音功能的好坏与舌体位置以及前牙覆、覆盖有密切关系。反覆盖越明显,反覆越小,语音功能异常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个别前牙反He对口颌系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对47例个别前牙反He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检查与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等功能学研究。结果表明,某些个别前牙反He对口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并且可能成为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对此种错He进行功能能学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对个别前牙反He进行正畸治疗,不仅有利于发育和美观,更重要的是使口颌系统恢复到平衡、协调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动态MRl分析健康人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18例健康人最大开闭口过程进行动态MRI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分析髁状突及下颌前牙切点的运动特点及范围。结果:动态MRI显示闭口位关节盘本体部呈双凹形,本体部位于髁状突横嵴的前方(盘分界角〈10。)。健康人下颁前牙切点运动轨迹平滑,双侧运动中心运动轨迹左右对称;运动轴始终保持平行,呈现开闭口初、末时密度比开闭口中时大;运动中心运动距离(13.2±3.1)mm,切点运动距离(41.1±3.8)mm。结论:下颌运动轨迹描记能记录髁状突运动轨迹并且间接反映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位置变化情况,为初步建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对辅助诊断关节病的参考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