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鉴别死因编码与疾病诊断编码的异同。方法结合国际疾病分类的编码规则论述,分析实例。结果很多病例的疾病主要诊断就是根本死因,但也有一些情况二者并不相同。死因编码重点在于确定根本死因,疾病诊断编码重点在于确定主要诊断。结论死因编码与疾病诊断编码在目的、重点及规则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编码结果不一定相同。  相似文献   

2.
人群病死因构成、死亡水平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中国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巨大变化极大的改变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引起相关疾病死因谱的变化。卫生部门极为关注不同时期中国疾病死因变化,但中国人口数大,直报系统不规范,都影响到对疾病死亡数据的准确收集。本综述对国内现有的病死因调查成果、调查方式、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了解中国病死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根本死因不规范编码报告的原因,探讨降低不规范编码报告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北京市某区医疗机构2020年6月1日-2021年5月31日上报死亡个案信息中201例根本死因不规范编码进行复核,通过调阅病案及家属访谈的方式了解死亡患者生前病史、疾病诊疗情况及临终前的症状及体征,综合判断死亡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推导出死因链及根本死因,将数据导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复核前后根本死因编码的变化情况。结果 追溯出可替代不规范编码的根本死因112例,其中心脑血管疾病51例,损伤中毒13例,恶性肿瘤12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7例,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6例,精神和行为障碍5例,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各3例,皮肤病2例,先天疾病1例。复核后剩余不规范死因共89例,较前减少了55.72%。结论 死因链追溯不完整是导致根本死因不规范编码的主要原因,加强临床医师的培训,提高死因链填写完整性是减少根本死因不规范编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广州市越秀区2004年至2005年死固监测资料,提高根本死因填报准确性。方法:抽取5%死亡监测病例,查阅死者有关医学记录,推断死者根本死因。结果:2004年至2005年,越秀区死因监测资料根本死因符合率为85%,根本死因编码准确率为84%,均符合全省统一要求。其中96%的病例由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填报,肿瘤病例中有病理诊断和临床理化诊断的占98%。结论:广州市越秀区2004年至2005年死因监测资料中死因判定是准确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死因调查及死因监测中ICD-10编码质量。方法对全国第三次死因抽样回顾调查河北省抽样点资料进行审核,分析各抽样点对根本死因的确定及编码出现的一些错误。结果常见错误有:不能正确应用规则C进行联合编码,忽视对规则F的应用,错将传染病作为恶性肿瘤的原因等。结论死因调查及死因监测ICD-10编码人员应重视编码原则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编码质量。  相似文献   

6.
徐海英 《中国病案》2012,13(6):27-29
准确、可靠的人群死亡信息对制定我国的人口和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死因诊断中,致死疾病与根本死因是两个重要的诊断,二者在概念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它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为了提高编码员对死因诊断的理解、判断与重新选择的能力,本文首先对如何理解死因诊断作了详尽的说明,再选用9个临床比较复杂的实例对根本死因和致死疾病的判断和选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熟悉根本死因与致死疾病的定义是进行死因诊断分类的前提,掌握编码原则是进行死因诊断分类的关键,扎实而丰富的医学知识有助于提高致死疾病的判断与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居民主要慢性病及死因特征,为制定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20年西部地区居民死亡数据进行整理,使用Excel软件计算粗死亡率、主要慢性病死因顺位、居民预期寿命、主要疾病去死因预期寿命等指标。结果 2020年西部地区居民粗死亡率674.22/10万,男性粗死亡率778.96/10万,女性粗死亡率565.09/10万。居民前5位慢性病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死因构成比85.15%。60岁之后的西部地区居民死亡率明显增加,且男性死亡率仍高于女性死亡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04岁,去死因预期寿命增长量最多的前5位疾病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结论 西部地区慢性病死亡率占比仍很高,急需采取措施大力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状况,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7-2008年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状况。结果:2007-2008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其次为恶性肿瘤;市区高于农村;70-79岁年龄组最高,和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逐年增多,需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健康促进为手段,提高全社会的防病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9.
1 严重腹膜炎及难治性休克,是本组死亡的主要原因1.1 发病时间较长,就诊较晚,入院时已发展腹膜炎和感染中毒性休克,虽经积极抢救但仍难以奏效,本组有3例来来得及手术均于入站12小时内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省监测地区死亡情况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死因监测数据,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13年贵州省死因监测点总死亡率503.34/10万,男性死亡率644.80/10万,女性死亡率370.94/10万。居民期望寿命为79.11岁,其中男性为76.01岁,女性82.67岁。前5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及意外伤害。对居民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是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结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徐俊 《中国病案》2011,12(10):24-25
目的讨论如何正确选择根本死因,提高死因填报的准确性。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8至2010年668例死亡病例《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根本死亡原因的填报。结果根本死因填报正确率为8.38%,错误率为91.62%。其中各种衰竭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症状或体征。其中各种衰竭出现率最高其次为症状或体征。结论根本死亡原因应是导致死亡的原发疾病,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应遵循疾病的发展变化从以前到现在依次填写。根本死亡原因的填报,直接影响死因信息的质量。应加强宣传培训,对填报质量进行检查,以达到正确选择根本死亡原因,提高死亡证明书的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江西省1990年~199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动态分析。7年间我省孕产妇死因构成无明显变化。直接产科原因占78%;间接产科原因占22%。直接产科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54%)、妊高征(14%)、羊水栓塞(5%)、产褥感染(4%)。间接产科死因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脏病(7%)和肝病(4%)。分析结果显示,我省的孕产妇死因构成和顺位与全国的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极为相近。  相似文献   

13.
李晓东 《中国病案》2007,8(8):30-32
目的提高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正确率,希望促进各临床医生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地做好生命统计工作。方法本文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对各类死因的选择加以说明,对特殊情况作出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填写的方法与技巧,强调了死亡诊断证明书的意义与重要性。结果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医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且本文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剖析。结论生命统计人员需对各临床医生作出指导,只有熟练掌握死因选择的方法,才能保证生命统计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生命统计工作才真正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009年某院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臻 《中国病案》2011,12(4):56-56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病死率以及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及死亡原因,为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662例死亡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病死率为0.83%。男性明显多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分列前三位。结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普及群众的预防保健知识、大力开展健康体检及安全教育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宁夏居民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分布特点,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宁夏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宁夏粗死亡率339.55/10万(标化死亡率332.89/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938.436,P<0.05);35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以较高增幅平稳增长;死因以慢性病为主,占主要死因80.06%,随年龄增加慢性病占全死因比例增加;死因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91.08%。结论慢性病是宁夏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35岁以下人群为慢性病防治重点,同时应高度关注男性群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住院疾病及死因谱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黄晓红  钱绍中 《华夏医学》2000,13(6):714-716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医疗、保健工作重点,方法:对14769例住院新生儿疾病谱,死因普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男性例数高出女性2.4倍,住院疾病谱9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比较一致性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早产儿、LBWI、出生≤3d者为死亡新生儿中的半数以上,住院病死率由25.5%下降至10.8%(P〈0.01),90年代中期与各个分期死因谱比较一致性高,HIE、硬肿症、肺炎、腹泻、败血症和溶血症病死率下降,结论:要加强早产低体重儿的监护管理水平,改善女婴、女童的医疗保健服务条件,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产伤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分析北京天坛社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为恶性肿瘤的社区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人口前 5位死因中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全死因的 2 1 .0 5 % ,居第 2位 ;其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总构成比的 5 1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胃癌居首位 ,肝癌次之。提示 :应重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防治 ,重视肿瘤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近年来中医对抑郁症的五脏病机论述及临床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对抑郁症的五脏病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围产新生儿69例死亡病因分析,提出围产儿死亡的病因以窒息、早产为主;其中早产儿以窒息、肺出血、颅内出血为主;过期儿以吸入性肺炎、窒息为主;足月儿以窒息和感染性疾病为主;提出必要的防治措施。通过围产期新生儿死亡与产科有关高危因素的分析,提出产科监护的重要性。本组资料来自农村的占85.5%,强调加强农村卫生普及和宣教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秋冬季病死例数占84.0%,表明生后加强保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