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智能、记忆和情感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与智能、记忆和情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版、记忆量表中国版、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对60例ACI患及相匹配的40例正常对照组以及50例症状性脑梗死(sympto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SCI)组进行检查研究。结果:ACI组大部分分测验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但与SCI组无显差异;38例智力低于正常,其中14例出现智能障碍;47例记忆力低于正常,其中记忆障碍25例;不同梗死区域及数量有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ACI组抑郁发生率及SDS标准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AS标准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有抑郁症状29例;抑郁组各智商及记忆商显低于正常组(P<0.01),非抑郁组语言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ACI患存在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多发性梗死、双侧梗死和抑郁情绪更易产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并探讨其与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方法将50例单相抑郁障碍患者设为单相组,50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设为双相组,4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3组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韦氏成人记忆测验量表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进行P300检测分析。结果单相组与双相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双相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单相组(P<0.01)。单相组和双相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双相组显著低于单相组( 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单相组和双相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 P<0.01),波幅显著降低( P<0.01),双相组潜伏期更长。单相组和双相组P300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与认知功能各项评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或0.01)。结论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患者均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且认知功能与P300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价其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45例抑郁症患者设为研究组,于入组当日及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韦氏成人记忆量表中国版和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试;随机抽取本院职工、学生及志愿者30名设为对照组,于入组时进行两个量表的评定.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韦氏成人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治疗前韦氏成人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及记忆商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发作期存在明显记忆、智能障碍,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缓解其功能得到部分改善,但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特征。方法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7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社交和活动能力保持较好,男患儿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及学习能力、焦虑、抑郁、交往不良、强迫、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违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女患儿总分、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性问题、攻击等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男患儿的智商总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分以及知识、分类、词汇、数字广度、木块图案等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女患儿智商评分与女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有较多的行为和智商问题,家长应该根据他们的行为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帮助患儿改善不良行为和社交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土家族青年生活事件量表评估与中国青年常模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土家族聚居县594名土家族青年为调查对象,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对入组者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中国青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土家族青年生活事件量表各生活事件因子均分值按大小排列与中国青年常模组均呈高度正相关(rs=0.74、P<0.01);但名誉受损、恢复政治名誉、家庭成员纠纷、严重差错事故、遗失重要物品、入学或就业、子女就业、子女学习困难、子女结婚因子均分较高,排列靠前,经检验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离婚、复婚、结婚、失恋、开除、领养寄子等因子分较低、排列靠后,经检验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生活事件均分的性别比较分析显示女性高分事件明显多于男性(P均〈0.05),其中夫妻感情破裂、失恋、离婚、丧偶、复婚、夫妻严重争执、家属亡故、名誉受损、突出荣誉成就、受惊和上级冲突因子分经u检验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而男性仅领养寄子、退休因子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或0.01)。结论湘西土家族青年生活事件量表评分与中国青年常模整体具有高度正相关,单个生活事件存在民族差异性,女性高分事件明显多于男性,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温盛霖  程敏锋  王宏 《新医学》2012,43(9):645-647
目的:探讨少年期精神分裂症与青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智商的异同。方法:对首发的41例少年精神分裂症(少年组)和98例青年精神分裂症(青年组)患者进行调查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一般状况调查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或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结果:①少年组病程1—60(20)个月,家族史阳性18例(44%);青年组病程1~96(34)个月,家族史阳性18例(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APS、SA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在70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少年患者和青年患者病程均呈慢性,精神症状和智商水平相似,但少年患者病程相对较短,家族史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版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和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社交‐情绪联合应用对儿童早期发展检测的价值。方法将356名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120名)采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进行认知能力评估,B组(121名)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社交‐情绪进行社会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C组(115名)联合上述两种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社会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检测。比较3组儿童发育异常检出状况。结果 A组儿童发育异常检出率为67.5%, B组为62.8%,C组为93.0%,3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C组显著高于A组、B组(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新版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和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社交‐情绪检测儿童早期发展状况更准确、更全面、更科学,可全面发现儿童早期发育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儿童早期发展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行为及个性特征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00名留守儿童设为研究组,100名非留守儿童设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的 P、N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男生、女生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与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或0.01)。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情绪、行为及性格缺陷问题,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对197名男性服刑人员(研究组)和193名当地男性居民(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除敌对、恐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应对方式问卷解决问题及求助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与应对方式问卷解决问题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抑郁、焦虑因子分与自责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与求助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因子分与退避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结论服刑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水平与其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12w。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韦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奥氮平治疗12w末,入组患者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微;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韦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错误应答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非持续性错误也有显著下降(P〈0.05);韦氏记忆量表中的再生、理解、记忆商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同时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独立学院)2 457名新生和母体学院4 529名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独立学院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低于母体学院(P<0.01).独立学院新生症状自评量表除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P<0.01),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1),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母体学院新生(P<0 01);男生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P<0 05或0.01),来自城市的新生总分及除躯体化、敌对、偏执因子以外的其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来自农村的新生(P<0 05或0.01);不同学科新生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 05),焦虑、偏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 05),事后检验表明,文科与理工科学生抑郁、恐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 05),艺术与文科、理工科学生焦虑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男女生心理问题不同,农村学生较城市学生心理问题突出,不同学科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接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农村初中生情绪行为问题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 958名初中生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学生版)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农村初中生长处与困难问卷总困难分及多动因子、情绪因子、品行因子分均低于常模,同伴因子分高于常模.男生长处与困难问卷多动因子、品行因子、同伴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亲社会因子、情绪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P<0.01).初三学生总困难分及亲社会因子、多动因子、情绪因子分显著高于初一、初二(P<0.01);初一学生同伴因子分显著高于初二、初三(P<0.01).不同健康状况初中生长处与困难问卷总困难分及多动因子、情绪因子、同伴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不同学习成绩初中生长处与困难问卷总困难分及亲社会因子、多动因子、情绪因子、品行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农村初中生存在多种情绪行为问题,同伴关系问题更为显著,影响因素众多,心理干预应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中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更好地预防高中生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对880名高中生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评定自我概念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对上述测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入组学生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评分,男生自我认同、道德自我因子分显著低于女生(P<0.01),生理自我因子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分男女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来自城镇学生的自我批评因子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学生(P<0.01),其他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除精神病性因子无显著相关外,与总分及其他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高中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培养高中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引导学生积极评价自我,积极接纳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调节能力,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农村与城市儿童的个性行为特征。方法将97名农村学龄儿童设为农村组,97名城市学龄儿童设为城市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一儿童版和Achenbach’s 行为量表一儿童版进行评定分析。结果两组学龄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各维度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与全国常模相一致(P均〉0.05);农村组男学童Achenbach’s行为量表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及外向型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城市组,女学童退缩、社交问题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城市组(P〈0.05或0.01),其他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农村与城市儿童个性无显著差异,而农村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可能与其所受教养和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亲属童年创伤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创伤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4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亲属组)及48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3组3个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患者组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显著高于亲属组( P<0.05或0.01),亲属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患者组童年创伤问卷总分显著高于亲属组和对照组(P<0.01),亲属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与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总分及童年创伤问卷总分呈两两显著相关性(P<0.01)。回归分析发现,功能失调态度可以直接预测述情障碍,在童年创伤和述情障碍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及述情障碍水平均高于一级亲属及健康者,而一级亲属的功能失调性态度及述情障碍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功能失调性态度是影响述情障碍的主要因素,童年创伤通过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完全中介效应对述情障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扬  陈为安  毕涌  张旭 《中国康复》2014,29(3):167-169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预后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基础训练、言语训练、针灸等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采用多因素分析法来筛选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 HAMD评分、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NIHS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 HAMD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 FM A及 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感染、晚就诊、未实施早期康复训练、NIHSS评分低均为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P<0.05,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后,可改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脑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预防措施,防治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石杉碱甲治疗,治疗组单用利培酮治疗,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采用韦氏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定认知记忆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抽取同期正常体检者30名设为对照组,于入组时进行P300及认知记忆功能测定.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治疗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韦氏记忆量表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成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末研究组脑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提高,韦氏记忆量表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除背数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脑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波幅及韦氏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验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总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石杉碱甲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记忆功能,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