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方法.方法:将神经外科患者按导尿管管理路径进行导尿管护理(实验组),观察其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并与前期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神经外科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为3.49‰,明显低于对照组7.28‰.结论:按导尿管管理路径进行神经外科导尿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减少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工"字形引流管标识应用于肿瘤外科管道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于医院肿瘤外科住院治疗且留置管道的9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道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工"字形引流管标识进行护理管理。记录两组管道护理事故及护理纠纷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管道护理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外科管道护理管理中应用"工"字形引流管标识可增强护士风险意识,降低管道护理事故的发生,避免护患纠纷,促进护患关系融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管道标识在神经外科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1—12月没有进行管道安全护理干预的管道安全问题,并与2010年1-1271实施管道安全护理干预后的安全问题进行比较,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09年1月。2010年1271神经外科工作的护士,干预前后对管道的名称、护理措施、潜在的并发症了解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在管道安全护理干预后对管道的名称、护理措施、潜在的并发症认知情况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用管道标识对神经外科患者管道进行安全护理干预,在提高护士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管道护理的风险识别和降低管道护理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在护士长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手术治疗的230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手术治疗的23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针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改进后护理,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的患者投诉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出现的问题完善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了我院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探讨在胃肠外科管道安全护理中加强前馈控制管理的措施与意义,以更好的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3例患者,设为实施前,给予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7年7~12月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实施后,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模式,具体包括成立胃肠外科管道护理前馈小组,建立严格的管道护理风险评估表,加强护士对管道专科知识及应激能力,根据管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控制要点,比较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模式前后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对管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管道风险认知和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水平和安全意识,降低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探讨护理防范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资料,对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坠床跌倒防范对策。结果:2013~2014年发生患者坠床跌倒6例,风险原因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病房环境因素及后勤保障等因素。针对性防范对策包括规范化健康宣教、完善病房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素质、后勤保障及对跌倒后的应对、强化高危人员管理。结论:规范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的风险管理,降低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可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引流管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至2017年间的100例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引流管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引流管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明显减少脑动脉瘤夹闭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并制定防范措施,为护理管理提供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0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统计,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发生风险事件共18例,患者因素导致的3例,占16.7%;护理人员因素导致的15例,占83.3%。结论:神经外科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非计划性拔管、窒息、坠床、皮肤损伤、院内感染、病情变化及护理素养不足等,要加强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导尿管留置患者漏尿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42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插尿管时、第1~4次更换尿管时漏尿的发生情况。结果:插尿管时、第1次更换尿管时两组漏尿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4次更换尿管时,研究组的漏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神经内科导尿管留置患者漏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方法对41例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风险评估和分析,并探索制定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结果本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6例,发生率14.63%,其中与跌倒相关的风险最多,达30.43%;其次是管道风险、护理书写风险、知情告知风险和其他意外事件风险。结论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大,具有不稳定性,需注意防范和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外科中非计划拔管的临床预防措施,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2014年7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300例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管道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例数。结果: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比例为6%;实验组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比例为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置管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降低普外科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提高患者安全。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普外科留置各种管路(鼻胃管、导尿管、静脉留置管及体腔引流管)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拔管,实验组使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拔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效果、风险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0.56%(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9%(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护理方法进行调整。方法:选择2016年医院收治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实施改良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相应总结,根据总结对护理方法进行相应调整,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得风险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常见的不良事件及有效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医院神经外科的6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月医院神经外科的6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管道滑脱与跌倒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烫伤、给药错误、压疮、跌倒及管道滑脱等是比较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对此,需加大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力度,以有效减少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护理管理对策,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31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该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310例患儿作为实验组,针对影响儿科病房环境质量的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护理管理对策,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病房空气质量的满意度、患儿活动室的满意度及室内装饰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形象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态度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影响儿科病房环境质量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缓解患儿焦虑不安的情绪,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中潜在的护理风险,探讨如何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中治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的重症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措施。针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的操作风险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分析重症监护室中潜在的护理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注重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并注重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和护理人员的操作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应措施.方法:为了规避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保证内科护理质量,本研究于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本院内科护理中,并与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未实施风险管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8、5.02、4.01,P均〈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因素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建立风险的预防体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儿科患者坠床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2011年1~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35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办法;2012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350例患儿为实验组,采用防坠床管理办法,比较两组患儿的坠床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坠床发生率为0.29%,对照组坠床发生率为1.14%,实验组的坠床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从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的角度分析儿科病房坠床的因素,加强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防范管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患儿坠床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引流管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引流管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意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出现管道阻塞、受压折叠、扭曲、移位以及滑脱或分离等意外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能够将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管意外发生率有效的降低,促使引流管护理安全性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