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鹤  夏苏建 《中国病案》2013,(10):57-58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推行单病种付费标准提供政策性参考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医疗保险数据库中2007-2011年294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医疗费用数据为研究内容,采用了非参数检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的年龄、性别、医保类型、就诊医疗机构均对医疗费用产生影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患者药费占费用总支出的75.29%,住院患者药费占总费用的44.99%;多元线性回归中,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变量X5(就诊医院级别)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68和0.238,说明药费和就诊医院级别是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 完善医保付费制度和卫生资源配置,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可以减轻患者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开封市住院肺结核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医疗保障现状,为制定肺结核疾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市级肺结核疾病定点医疗单位的财务软件系统、医保定点医院收费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即时结报系统,统计分析2011-2013年上半年的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各项医疗费用和现阶段医疗保障现状.结果:2011-2013年上半年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逐年缩短,平均化验检查费、平均治疗费、平均总费用在逐年增加(P<0.05),平均药费和床位费等无明显改变.不同医保类别的肺结核患者,实际补偿比例低于目前医保规定的报销比例,尤其是新农合肺结核住院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结论:医疗保险政策对减轻肺结核患者经济负担起到一定作用,但医保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医生诊疗规范,建立和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有效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对新农合肺结核患者的补偿比例,以减轻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医保与自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发现当前状况下费用存在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费用控制的措施,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费用监督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徐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9年出院的全部医保、自费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医保与自费患者的费用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天数、是否进行大型检查等因素影响住院费用,医保患者的人均医用材料费、检查费、平均住院天数等显著高于自费患者,医保患者人均医疗费显著高于自费患者人均医疗费(Z=10.45,P〈0.001)。结论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未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进行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治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为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成本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浦东新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年直接医疗费用、年直接非医疗费用、年间接医疗费用,计算2型糖尿病的疾病经济负担,并对经济负担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浦东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11098.35元,年人均直接非医疗费用为500.46元,年人均间接医疗费用为357.68元,年人均住院次数为0.5次.合并并发症患者的年人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及年人均门诊次数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值均<0.01),合并2种及3种并发症患者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合并1种并发症者(P=0.001).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呈负相关(回归系数为-0.131,P=0.043),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626,P=0.015);各健康评价结果 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1.54,P=0.000 1),患者对健康的自我评价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857,P=0.004),与血糖控制情况及收入水平不相关(P值均>0.05).结论 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个人及社会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糖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以及对自己健康水平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黄晓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64-65,7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羟基脲(HU)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效果及超声成像的改变。方法60例CML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s2O3治疗组(A组)30例和As2O3联合HU治疗组(B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疗效、外周血常规、肝脾声像学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红细胞、血小板低于治疗前(t=2.234,t=2.234,t=2.582,t=2.378,P均〈0.05);A组缓解率(50.0%)、总有效率(86.6%)明显高于B组(36.6%)、(70.0%)(χ^2=3.98,χ^2=3.99,P〈0.05);2组治疗后肝、脾较治疗前缩小(t=2.785,t=-2.845,t=2.578,t=2.599,P均〈0.05);肝实质回声增强,呈密集细点状回声;脾呈中、重度肿大,脾实质、被膜回声增强,而且不光滑,可见混合性回声和低回声。结论As2O3联合HU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不同时期超声影像的变化,有助于CML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广州市推行基本医疗保险患者普通门诊就医,按规定参保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费的统筹部分全部由医院垫付,每月医院将这部分费用向医保结算中心申报,经审查后再向医院支付。最大程度满足参保人就医需要,医疗保险统筹待遇不断提高,部分参保人员单位实行了单位内部补充医疗保险待遇,更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出现了有关问题。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拒付,使医保拒付成为医院医疗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医保的拒付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诊治、护理病人的服务意识和医疗行为、关系到医保患者享受医保制度为他们带来的就医权利,也关系到医院的经济利益和医疗管理秩序等诸多问题,医院及时分析医院环节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拒付医疗费用,同时保护基金支付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徐长妍  张冬艳  刘理迪  马鸿雁 《中国病案》2011,12(1):59+50-59,50
目的评价小切口反麦氏点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的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路径组)与实施常规医疗护理模式的患者(对照组)各40例,对其人均费用、住院日、药费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路径组患者的人均费用、住院日、术前住院日、药费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切口反麦氏点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以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是一种可行的医疗护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年度直接经济费用以及费用构成比例,为制定COPD相关的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00例COPD患者1年内因该疾病就诊的次数和所需的各项费用等资料.比较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间年度就诊次数、所需各项费用以及费用构成比例等的差异,并对COPD患者的经济负担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患者的年度总费用为2 919(1 902~6 762)元,其中药费、检查费和诊疗费分别为2 245(1 497~5 210)、431(180~801)、178(98~258)元.不同严重程度组间因该疾病就诊的总费用(X2=3.701,P=0.029)和药费(X2=9.423,P=0.00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费用构成比中,药费(70.8%)占最大比例,其次为检查费(14.1%)、氧疗费(5.4%)和诊疗费(3.7%).患者就医总费用(r=-0.938)、药费(r=-0.319)、机械通气费(r=-0.277)、住院床位费(r=-0.261)、住院护理费(r=-0.255)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次数(r=-0.261)、ICU住院费用(r=-0.262)均与COPD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COPD患者的病情越重,其年度就医花费、药费、机械通气费、住院床位费、住院护理费以及ICU住院次数和费用就越大.COPD相关的诊疗收费可能欠合理.  相似文献   

9.
赵学英  张晗 《中国病案》2013,(11):31-32
目的比较近五年实施临床路径前后北京医院子宫肌瘤住院医疗情况及其费用变化,分析对医疗处置与费用构成比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2年五年间我院子宫肌瘤符合临床路径入选的1356份病案,比较其住院诊治情况与费用信息,按实施临床路径前后进行资料对比分析,观察年度住院情况的变化,用SPSS16.0软件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近五年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逐年平均住院日、人均护理费都有显著下降(P〈0.01),人均总住院费、人均药费、检查治疗费都保持基本平稳(P〉0.05);实施临床路径后子宫肌瘤总住院费用略有降低,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其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o.05),药费与检查治疗费用基本平稳(P〉0.05)。进入路径626例,变异出路径93例,变异率为14.9%。结论临床路径可有效遏制了药费与检查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降低平均住院日,有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是确实有效的医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罗丹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2):201-201,211
目的:通过对近5年死亡病案费用结构剖析,了解医院救治危重病例的内涵质量。方法:抽取2003-2008年的2 123例死亡病案资料,对死因分类及费用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死亡病例医疗费用2004年比2003年下降23.1%,2005及2006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34.9%及27.2%;(2)2003-2008年死亡病例人均医疗费10 273.13元,药费平均5 343.8元,占医疗费的47.3%;人均检查费886.52元,占6.7%;人均治疗费3 722.98元,占36.3%。结论:药费的不合理增长逐步得到控制,治疗费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从社区门诊转到我院心内科的高血压患者和我院心内科转诊到社区门诊的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自愿到我院心内科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首次就诊时间、再次就诊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再次就诊率为73例次,研究组再次就诊率为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P0.05)。研究组的总费用、检查费用以及诊疗费用与药费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总费用和检查费用以及诊疗费用与药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525,19.4521,16.0342,20.3134,P0.01)。研究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对医疗费用满意度、对诊疗技术满意度以及对转诊疗效满意度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对医疗费用满意度、对诊疗技术满意度以及对转诊疗效满意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011~11.4722,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0%(97/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0%(93/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χ2=0.35,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双向转诊临床路径是可行的,能有效的缩短首次就诊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1年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计划性剖宫产三个单病种临床路径前、后总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资料。采用SPSSll.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后各单病种的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实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后,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计划性剖宫产总费用、药品费用,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I嗣尾炎检查费用略有下降,无显著差异(P〉O.05);计划性剖官产检查费用略有上升,与实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能降低病种总费用、药品费用等费用及降低医疗成本,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少卫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李万华  李磊  张亮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37-1638
目的通过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患者与自费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及其构成因子的研究,找到影响医保患者住院医疗费用高于自费患者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医疗费用控制与管理措施、合理有效地控制医保患者医疗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度出院医保患者与自费患者医疗费用为基本资料,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两者的医疗费用以及构成因子(包括药品费用、检查费用、治疗费用等)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医保患者比自费患者人均医疗费用高出20%以上,其中药品费用的增长是医保患者费用增长的主要方面。结论严格控制药品费用是控制医保患者医疗费用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海门区于2018年1月实施家庭医生按绩效支付(P4P)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激励家庭医生提高服务质量。目的 评价P4P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医疗服务利用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2019年3-6月,对南通市通州区和海门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村卫生室管理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名单中每隔10例抽取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实施P4P管理模式的海门区为激励组(n=496),以常规管理的通州区为对照组(n=589),问卷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费用、空腹血糖、服药依从性。采用负二项回归、Logistic回归和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分析门诊就诊次数、住院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程度、家庭年均收入、同时患慢性病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励组的空腹血糖、过去1年门诊就诊次数、住院服务利用、医疗总费用低于常规组,激励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人口学特征和空腹血糖后,与常规组相比,激励组患者的门诊就诊次数降低了34.6%(IRR=0.654,P<0.05),药品费用增加了54.96%(eb-1=0.549 6,P<0.05),医疗总费用降低了34.43%(eb-1=-0.344 3,P<0.05)。进一步将患者按年龄分为<60、60~70、>70岁组后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激励组<60、>70岁糖尿病患者的门诊就诊次数分别降低了63.2%(IRR=0.368,P<0.05)和54.2%(IRR=0.458,P<0.05),>70岁的糖尿病患者住院服务利用率降低了48.0%(OR=0.520,P<0.05)。结论 P4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门诊服务的利用和>70岁老年人的住院服务利用,降低了年总医疗费。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海门区于2018年1月实施家庭医生按绩效支付(P4P)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激励家庭医生提高服务质量。目的 评价P4P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服药依从性、医疗服务利用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2019年3-6月,对南通市通州区和海门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村卫生室管理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名单中每隔10例抽取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实施P4P管理模式的海门区为激励组(n=496),以常规管理的通州区为对照组(n=589),问卷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费用、空腹血糖、服药依从性。采用负二项回归、Logistic回归和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分析门诊就诊次数、住院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教育程度、家庭年均收入、同时患慢性病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励组的空腹血糖、过去1年门诊就诊次数、住院服务利用、医疗总费用低于常规组,激励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人口学特征和空腹血糖后,与常规组相比,激励组患者的门诊就诊次数降低了34.6%(IRR=0.654,P<0.05),药品费用增加了54.96%(eb-1=0.549 6,P<0.05),医疗总费用降低了34.43%(eb-1=-0.344 3,P<0.05)。进一步将患者按年龄分为<60、60~70、>70岁组后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激励组<60、>70岁糖尿病患者的门诊就诊次数分别降低了63.2%(IRR=0.368,P<0.05)和54.2%(IRR=0.458,P<0.05),>70岁的糖尿病患者住院服务利用率降低了48.0%(OR=0.520,P<0.05)。结论 P4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门诊服务的利用和>70岁老年人的住院服务利用,降低了年总医疗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和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进行抗精神病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调节技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及6个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χ2=6.75,P〈0.05;χ2=6.70,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调节技能训练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王继恒  赵雄飞 《吉林医学》2010,31(32):5707-5708
目的:研究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5%)患者的预后,前瞻性评价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51例脑卒中或TIA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意向性分组,分为介入组和药物治疗组。前者20例择期给予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者31例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药物的治疗。随访2年,观察其功能预后(mRS)及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史、血压、血脂、NIHSS、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90d,1年,2年时,介入组mRs均低于药物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年和2年时脑卒中或TIA的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发病1年时,介入组血管事件5例(5/20),药物治疗组21例(2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P=0.01)。在发病2年时,介入组血管事件3例(3/20),药物治疗组19例(1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5,P=0.002)。结论:对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较单纯的药物治疗能获得较好的功能预后;介入治疗能减少脑卒中或TIA发病后2年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冠心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2年全球死亡原因之首,也是国人最常见的死因之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缺血性心脏病常见的类型之一,其治疗方式包括药物传统治疗和介入治疗,但上述两种方案对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尚不明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目的 探讨急性STEMI住院患者接受药物传统治疗与介入治疗两种方式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10-10至2016-12-3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的急性STEMI患者,通过病案室导出病历首页资料与具体电子病历记录,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疾病特征、治疗特征等资料。以药物传统治疗及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方式为主要预测指标,以当次住院的住院天数与住院总费用作为评价当次住院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并探讨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15例患者,其中药物传统治疗67例(21.3%)(药物传统治疗组),介入治疗248例(78.7%)(介入治疗组)。两组年龄、梗死部位、Killip分级、心肌梗死发作至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分布、入院途径、是否死亡、曾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或重症监护病房(ICU)比例、总费用、西药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β=4.03)、50~59岁(β=3.71)、介入治疗(β=3.63)是急性STEMI患者住院天数增加的影响因素(P<0.05),临床路径(β=-3.18)、死亡(β=-4.87)是患者住院天数减少的影响因素(P<0.05);50~59岁(β=12 483.39)、医保(β=7 769.88)、介入治疗(β=36 703.60)、曾入住CCU或ICU(β=13 539.14)是急性STEMI患者住院总费用增加的影响因素(P<0.05),死亡(β=-13 347.59)是患者住院总费用减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介入治疗较药物传统治疗利用了更多医疗资源。女性、50~59岁、介入治疗均导致住院天数增加,而临床路径的推行可缩短住院天数;50~59岁、医保、介入治疗是增加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