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PCR技术检测痰液中结核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8例肺结核人的痰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B-DNA,并同时行痰直接涂片糖结核菌,其中72例痰标本做了结核菌培养,结果提示:PCR阳性率为52.66%(99/188),直接涂片阳性率为23.4%(44/188),培养阳性率为12.5%(9/72)。表明PCR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敏感性强,与临床符合率高。我们的试验结果证实,PCR可作为肺结核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尤其适用于菌阴肺结核  相似文献   

2.
陆强  姜启千 《新医学》1998,29(7):351-352
目的:探讨PCR检测痰标本中结核菌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收集1993年4月至1996年6月我科用PCR检测284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一中结核菌的资料与涂片及结核菌培养比较,结果:肺结核病组PCR检测结核菌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63.8%比24.3%)及培养法(68.9%比33.8%)。结论:PCR检测痰标本中结核菌培养法灵敏性,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3.
徐德先  邓国炯 《疾病监测》1999,14(11):419-421
肺结核诊断一般根据临床表现、χ线检查、痰涂片镜检及结核菌培养等传统方法。但为了快速敏感、特异及早期诊断,我们自1996年2月至1998年5月用PCR技术检测168例肺结核患者,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68例痰标本来源于我院传染科住院病人,留取晨痰,根据临床表现、χ检查及细菌学检验(涂片、PCR)、血抗结核抗体诊断为肺结核。(PCR诊断试剂由华远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其中男91例,女77例,年龄16~79岁,平均35-4岁。晨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并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性的结核…  相似文献   

4.
结核杆菌(TB)PCR荧光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定量TB-PCR荧光探针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双盲法对115例结核病和59例非结核病人的痰标本进行厚涂片抗酸染色检查、结核菌培养、荧光探针TB-PCR检查对比。结果:三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2.2%,59.1%,71.3%,荧光探针TB-PCR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培养法和涂片法(P〈0.01和P〈0.05)。特异性分别为93.2%、91.5%、94.9%,差异无显著性。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痰标本采集过程中实行护理干预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将两病区36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根据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对痰检的认识,在留痰方法、时间、量和次数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痰涂片阳性率。结果:干预组的涂片阳性率(41.7%,75/180)高于对照组(21.7%,39/18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率检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法检测71例疑诊肺结核患者支所管肺洗液结核菌,阳性率为73.2%,高于支气管肺洗液涂片的56.3%(P〈0.05),显著高于刷检涂片的18.3%(P〈0.01),为快速,简便,灵敏诊断肺结核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结核-聚合酶链反应(TB-PCR)在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以胸膜活检病理结果为标准,总结了118例胸腔积液TB-PCR的检测结果,并与结核菌涂片,培养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TB-PCR,涂片,培养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3%,0和5%,前者高于后两者(P〈0.001),但TB-PCR的假阴性率较高(67%),结论:用TB-PCR法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有限,最好做胸膜活检  相似文献   

8.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8KD-419bp系统检测1098例病人的标本,并同时进行涂片找结核菌、结核菌培养等检查。结果表明,结核病PCR检测的阳性率为54.7%(428/782),菌阳率为27.1%(190/782),说明PCR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简易的热起动法,同时限定了敏感度,设立一系列的质控,并对影响PCR检测结核菌的各种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綦玉兰  卓礼梅 《新医学》1995,26(8):405-40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3例结核性胸液,并与涂片镜检及培养方法对比。PCR检测胸液结核菌阳性率达69.8%,明显高于涂片镜检7.5%及培养5.7%,P〈0.005。表明PCR是快速检测胸液结核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痰涂片与结核抗体检验在诊断肺结核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总结我公司2017年7月-2018年12月间已明确诊断进行肺结核相关检查的168例标本,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各84例,A组患者取清晨痰或夜间痰,进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B组患者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结核菌抗体检测,比较两组标本检验相关性。结果B组标本诊断符合率(88.09%)显著高于A组(76.19%),且B组特异度、敏感度均明显高于A组,对比P<0.05。结论相对于痰涂片抗酸杆菌检验,血清结核菌抗体检验在肺结核诊断中阳性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排痰后痰涂片找抗酸杆菌(AFB)及痰结核菌培养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360例经过常规留痰涂片找AFB阴性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1(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3d组),观察组2(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7d组),各120例.分别行AFB及结核菌培养,比较其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1、观察组2 AFB阳性率分别为0、11.67%、21.67%,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67%(8/120)、15.00%(18/120)、25.83%(31/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无痰或痰液稀少、痰液黏稠的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可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促进痰液排出,改善痰标本质量,可显著提高痰结核菌检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结核菌CPR检测,探讨PCR检测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肺结核病63例非结核性肺疾病89例通过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进行结核菌PCR检测,对其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63例肺结核PC阳性者41例,阳性率65.1%;89例非结核性肺疾病PCR阳性者6例,阳性率6.7%。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菌PCR检测,特异性强,确诊率高于常规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接涂片与快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检测痰内抗酸杆菌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拟诊为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快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检查痰内抗酸杆菌;对照组采用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检查痰内抗酸杆菌。结果: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快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阳性率高,尤其随诊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3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核病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和评价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高发现结核患者的不同诊断方法。方法对180例结核门诊就诊患者采用痰涂片、痰培养、血清结核抗体(TB-Ab)3种方法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体查人群对照。结果180例结核门诊就诊患者痰涂片阳性率为38.34%(69/180),痰培养阳性率为40.00%(72/180),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42.23%(76/180)。对照组50例痰涂片、痰培养均阴性,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为4.00%(2/50)。结论3种检测方法差异不大(P〉0.05),为提高结核患者确诊率,建议对可疑肺结核患者采用3种方法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对126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PCR检出率为60.3%,高于痰培养的49.2%和痰涂片的38.1%。但涂阳病人中有22.9%PCR阴性,82例非结核疾患有28.1%PCR阳性。结论:提示PCR阳性结果并非活动性结核病所特有  相似文献   

16.
李春林  孙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7):2164-2164,2166
目的用涂片、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可疑肺结核患者和非结核患者痰标本用涂片、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9例痰标本中,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为7.1%(12/169),PCR检测阳性率为32.54%(55/169);痰涂片、PCR法检测42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阳性率分别为11.9%(5/42)、57.1%(24/42);检测82例临床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阳性率分别为8.54%(7/82)、37.8%(31/82)。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29,P<0.01),检测45例非结核患者痰标本,涂片及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结核病检测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索痰结核菌新的检查方法,改变目前肺结核诊断措施相对滞后的局面而进行此研究。方法:对痰结核菌阳性患者324例进行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查,并与痰涂片、痰培养比较。结果:痰噬菌体阳性说明标本中存有活的结核菌,该检查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是60.2%,特异性是100%;在涂阳、涂阴患者、涂阳培阴、涂阴培阴患者的噬菌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痰噬菌体、痰涂片、痰培养阳性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临床差异性(P<0.005)。结论:痰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查用于诊断肺结核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诊断方法,同时有可能成为判断肺结核活动性与否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直接涂片显微镜检和培养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法抗酸染色显微镜检和BACTEC-TB960快速培养系统对1340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6.6%,直接涂片镜检的阳性率为24.6%,两种检测法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l%,高于培养法阳性率(P〈0.05)。痰标本的留取时间对培养法检出率有很大影响,晨痰检出率高于即时痰(P〈0.05)。[结论]提高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法联合进行检测,同时应重视痰标本留取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患者结核菌L型感染及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和结核菌(MTB)L型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1例痰阴性肺结核患者痰、血标本分别进行分枝杆菌及其L型培养,并采用染色、免疫组化和FQ-PCR技术进行检测和鉴定,部分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痰MTB及其L型检测的阳性率为72.4%,血液阳性率为28.3%,而痰血检测总的阳性率为75.4%。痰直接FQ-PCR33.3%,培养后FQ-PCR40.4%,总阳性率45.5%。血直接FQ-PCR0/35,培养后FQ-PCR 22.5%。痰血FQ-PCR阳性率比较,χ^2=5.30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痰阳性率明显高于血。痰和血FQ-PCR阳性率低于相应的涂片和培养结果。结论分枝杆菌L型的分离和FQ-PCR的应用可提高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效率。FQ-PCR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结核病,但可用于痰及血中分枝杆菌L型的辅助诊断,尤其对不易从感染部位取得标本的患者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法测定血清结核分枝杆菌IgG(TB-IgG),同时与痰涂片查找抗酸杆菌以及影像学检查比较,以探讨TB-IgG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斑点免疫渗滤试验法检测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兴市人民医院结核病住院患者106例和非结核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39例的血清TB-IgG,同时做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影像学检查对结核诊断有显著影响;而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及TB-IgG影响不显著。且初治与复治结核患者TB-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次诊断结核病时,痰涂片镜检及影像学检查仍是主要的实验室方法。TB-IgG检测应联合其他检查手段才能较准确地诊断结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