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又称外伤性硬膜下水瘤(Traumatic SubduralHydroma),是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是常见的继发性损害,发生率为颅脑损伤的1.16%,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0%左右。其脑受压出现较颅内血肿缓慢,近年来我们采用单孔引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我们对17例诊断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并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帽状腱膜下引流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探讨外伤后硬膜下积液的形成和治疗方法。方法开颅手术10例,钻孔加外引流60例,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5例,幼儿前囟穿刺抽吸治疗6例,保守治疗19例。结果经住院治疗缓解率为100%,积液完全治愈率为35%。结论应根据不同的硬膜下积液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30例硬膜下腔棗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6~71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坠落伤5例,打击伤6例,车祸伤19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结果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经微创穿刺治愈,47例一次性治愈,1例拔除穿刺针后出现张力性气颅,因发现及时,从原穿刺孔置入穿刺针引流后治愈。无复发,未出现颅内感染等并发症。血肿清除所需时间为2~4天。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效果满意,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院自1995年至今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8例,均经CT确诊,采用前囱穿刺置管外引流和钻颅置管外引流等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13例;年龄6个月至76岁;病程2小时至1年2个月。受伤原因:车祸15例,摔伤19例,坠落(包括坠床)16例,打击伤8例。其中属急性型者19例,亚急性型29例,慢性型10例。2.积液部位及积液量:积液部位:双额部为22例,一侧额区为8例,额颞区为7例,一侧额颞顶区为15例,一侧枕部为6例。积液量为10~150ml。其中20ml以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在积液最厚处作头皮切口,长3cm,颅骨钻孔,切开硬膜,硬膜下积液处内置2~3cm分流管,将腹腔分流管远端裂隙部分剪去,通过皮下隧道置人腹腔。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7天复查头颅CT,积液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随访6个月,再次复查头颅CT,硬膜下积液消失者27例,硬膜下积液明显缩小者5例。结论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安全可靠,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52例,积液量:〈30ml 21例,30~59ml 6例,60~100ml 17例,〉100ml 8例。保守治疗40例,手术治疗12例,其中单侧硬膜下腔-腹腔分流3例,单侧钻孔引流7例,双侧钻孔引流2例。结果保守治疗40例中29例积液消失,7例积液减少,2例积液无明显变化,2例伤后2~3月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治愈;手术治疗12例中10例一次治愈,2例术后复发,改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后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不同时期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期间CT动态复查十分重要,腰穿和高压氧治疗有一定作用,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头部外伤后硬膜下积液(TSE)逐步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报道越来越多,并逐渐已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本院白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TSE患者60例,发现10例演变为CS-DH。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硬膜下积液3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 38例硬膜下积液患儿均采用持续外引流方法治疗。结果38例患儿中效果显著者 35例,占92.1%。结论 采用持续外引流法治疗婴幼儿硬膜下积液,安全,速效,创伤小,费用低,易于普及,并且避免了多次穿刺放液造成颅内感染的可能,但必须注意每次放置引流管时间最长不能超过7d。  相似文献   

12.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2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愈率97.1%(204/210),复发率7.1%(15/210),并发症发生率14.3%(30/210),病死率0.95%(2/210). 结论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对其出现的并发症及时、正确处理,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关系。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165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病人。结果自发性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发生率10.9%。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率低。对转化成CSDH后症状明显加重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对症状不明显者,特别是CSDH呈低密度或等密度、体积较小,继续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又称外伤性硬膜下水瘤,是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发病率约为颅脑损伤的1.16%。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治疗脑外伤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后引起脑脊液积聚在硬膜下腔,称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据文献报道,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占颅脑损伤的3.7%~10.0%。笔者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了83例资料完整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体会。方法方法对3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分别采取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非手术治疗20例,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95.00%;1例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7例患者均钻孔置管外引流并随访6个月,5例复发,其中4例联合腰大池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或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等手术治疗,1例行开颅硬膜下积液囊壁(包膜)切除术后治愈。结论充分评估病情、严格掌握非手术或手术治疗指证、选择恰当治疗方式,可提高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常采用钻孔引流,治愈率为79%,复发率为8%犤1犦。本组自1998~2000年,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予微创穿刺引流治疗CSDH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5例,女2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2.1岁。本组大多数有明确外伤史,病程1~3月,其中15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临床症状:头痛13例、智力迟钝2例、一侧肢体无力3例。神经放射学检查:头颅CT扫描,单侧颅骨内板下半月形等密度影15例,中线均有移位,双侧颅骨内板下半月形等密度…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钻孔或锥颅引流术。但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学及微侵袭技术的发展,创伤小的微侵袭技术被逐渐应用到颅脑损伤的各类血肿治疗中。本院在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后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总结61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均由CT或MRI确诊,根据积液量和病程,采取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前囟侧角穿刺16例,颅骨钻孔硬膜下腔置管外引流38例,7例开颅清除硬膜下积液,切除积液囊壁。术后痊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死亡2例。结论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儿可根据不同的积液量和病程,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原发脑病损伤不重,治疗及时、合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Liu Y  Zhu S  Jiang Y  Li G  Li X  Su W  Wu C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360-36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几率、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 本组16.7%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2-100d;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积液量少、保守治疗的慢性型病例中,致病方式常为减速性损伤及合并的颅脑损伤很轻微是外伤性硬莫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