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3结果与费用3.1效果。有许多报道反映了儿童保健系统计算机化带来的正面结果,计算机辅助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高效率。在手工儿童保健系统中,许多管理、书写和专业时间花在进行儿童登记和计划免疫预约检索等工作上,这些工作通常是复杂、冗长和重复的手工劳动。计算机可使工作人员的宝贵时间和专业技能节省下来用于其它卫生保健工作,如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等。3.2计划免疫结果。计算机辅助系统被认为改善了计划免疫覆盖率。根据英国西萨塞克斯的报道,在实施计算机辅助管理以前,该郡的免疫接种指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接近。在…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辅助多角度穿刺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应用于介入性超声的计算机辅助多角度穿刺系统。方法:设计计算机辅助多角度穿刺系统.利用高精度磁定位器实时跟踪超声探头和穿刺针,进行三维超声图像重建,穿刺中实时显示超声图像平面、穿刺针与三维超声的空间位置关系.在计算机辅助下,通过一个5自由度的被动机器人引导装置辅助穿刺。使用系统分别对固定于水槽中和标准声学体模中的直径为10mm的球形穿刺目标进行穿刺操作.评估系统的穿刺准确度。结果:建立的系统可以完成超声引导的多角度穿刺操作.所有实验均命中穿刺目标.误差在5mm以内。结论:超声引导多角度穿刺系统可以摆脱穿刺引导架的角度限制.实现介入操作中灵活准确的穿刺。  相似文献   

3.
利用先进的光学三维定位器和基于解剖表面术前术中信息配准的新方法,研究和开发了精确可靠的用于鼻窦区手术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新鲜尸体样本上所作的验证性试验表明该系统适用于计算机辅助耳鼻喉科手术。  相似文献   

4.
赵云飞 《职业与健康》2010,26(5):571-573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CAD)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研究者的热门话题。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人工思维模型+知识系统,运用模糊数学、概率统计在计算机上建立数学模型,对疾病的信息进行处理,以便尽快作出诊断,提出处理方案,所以一般称为”医学诊断专家系统”(图1)。  相似文献   

5.
用计算机评分与人工评分法,分析影响计算机辅助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认为标准化的题库和考务系统、高效能的考务流程和有力的考务保障是影响计算机辅助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也是高效推进计算机辅助考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慢性病诊疗规范的研究,结合临床医师诊疗经验,实施计算机与临床知识的人机交互,构建较为精确的慢性病诊断计算机辅助系统。方法通过数学建模与计算机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设计。结果研究方法表明,基于慢性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CDCADS)能够对慢性病的诊断提出具有循证医学的辅助决策信息。结论通过建立CCDCADS,能够较好地实现慢性病诊疗模式由经验式诊疗向循证化和信息化的转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HIFU肿瘤热疗机的计算机辅助治疗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IFU肿瘤热疗机是运用HIFU技术进行恶性肿瘤治疗的新型医疗仪器。在简介了HIFU肿瘤热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综合数字图像处理、数据通讯、CAD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治疗系统及运用计算机辅助治疗系统进行HIFU肿瘤热疗的简要过程。  相似文献   

8.
假体植入隆乳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套假体植入隆乳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以提高隆乳术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投射条纹测试法进行乳房三维形态数据的采集.并在AutoCAD环境下对乳房曲面三维重建及隆乳手术CAD系统进行开发。结果:开发出了一套假体植入隆乳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结论:该系统具有非接触、快速、精确、直观等特点,对假体植入隆乳术具有理想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与省里乃至全国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心接轨,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预警查询计算机辅助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疗器械上市后的再评价制度的建立。方法:设计软件,建立数据库.与报告中心联网利用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计算机辅助系统,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自发呈报、预警监测和报告.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作详细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自发呈报、收集、整理和管理.能快速准确提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和咨询。结论:该辅助系统为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医疗器械管理、生产、应用的现代化监管手段.为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颅颌面整形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系统,讨论了该系统所涉及的概念、研究现状、设计该系统的意义和系统的构成,阐述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使颅颌面畸形治疗质量更趋完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医院薪酬体系改革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制度是现有条件下公立医院革新机制、激发活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医院实践,介绍了医院薪酬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薪酬体系设计与实施原则、薪酬模式选择等,提出了包括基本薪酬体系和补充薪酬体系共同构成的新型薪酬体系架构,其中基本薪酬体系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风险工资、公共福利、其他收入(如奖励等)组成:补充薪酬体系由年薪制、项目奖励制、协议工资制、独立核算制等。强调薪酬体系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完善的薪酬体系的有效激励作用才能巩固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超声热疗仪软件的设计.系统将嵌入式SOC片上系统、存储系统、PWM系统、AD转换、JTAG调试接口、UART接口模块、通用I/O系统、人机界面接口(LCD、键盘)等模块集中在一块板卡上,通过改进的PID算法,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控制信号,有效地完成温度的采集,处理等,保持温度的恒定,并实现仪器的小型化和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控制作用.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卫生资源配置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不能仅着眼于该体系自身,必须处理好其与医院系统间的关系,认识到医院系统已有强大的自我配置优势,避免出现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加大投入,但其在整个医务服务体系资源的比重却不断下降的局面。建议以基层医疗卫生服体系为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切入点,处理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院系统间的关系,重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比重,提高卫生资源增量的利用率和优化卫生资源存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调整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构成了我国比较完整的卫生体系。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是建国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应以有效性和经济性作为标准,评价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利弊。对我国现有的卫生服务体系进行调整与改革,构建一个更加有效、经济的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的调整与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区级医院信息系统由单纯以经济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为目标的临床信息系统的可行性。方法:在我院完成挂号、计价、收费、药房、药库、住院护士站及住院收费等系统后,逐步进行转向建立电子处方、LIS系统、PACS系统、体检系统、电子病历及医疗质量监控等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的尝试。结果:我院信息化建设全方位地促进了我院管理水平的提高。结论:实践证明:区级医院信息系统由以经济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为目标的临床信息系统是可行的,并能极大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区级医院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这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健全卫生除害处理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方法]通过山东卫生除害处理从业单位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的建立,探讨卫生除害处理的制度建设.[结果]建立健全了卫生除害处理技术工作制度,如工作制度、熏蒸工作登记和统计管理制度、药品库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消防管理制度以及岗位职责,如安全管理守则、熏蒸队负责人职责、熏蒸队员职责、测毒人员职责、消毒员职责、药品库保管员职责、安全员职责和消防员职责.[结论]只有建立健全卫生除害处理各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才能保证卫生除害处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提出医院信息系统发展方向是数字化医院,核心内容是基本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区域协同系统和患者服务系统,数据中心是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数据中心及其存储解决方案和信息系统安全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以应对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国际生物恐怖活动给我国带来的威胁。[方法]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4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的应急反应体系,结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出我国国境口岸应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框架。[结果]提出了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指挥协调系统、危机应对准备系统、预警与监测系统、应急响应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法律保障系统、危机处理效果评估系统、国内国际地区协调联络系统。[结论]国家应该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加强对国境口岸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以确保国家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创建流行病学监测系统的基本流程。方法先将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进行演绎推理,总结监测系统创建应包含的基本流程。再以50个现有流行病学监测系统为研究对象并以流行病学监测的性质为指导,进行归纳推理完善这一过程。结果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基本流程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逻辑模型建立、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系统完善。结论流行病学监测系统创建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创建高效的流行病学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新形势下卫生事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起  高枫 《卫生软科学》2003,17(2):12-13,15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将坚定不移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卫生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管制力度的薄弱。迫切需要卫生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卫生行政管理职能体制势在必行;卫生行政部门必将面临代表双重角色转变到只代表人民健康利益的角色调整;科技创新必将驱使卫生管理方式发生变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必将就成为我国卫生体制改革不可逆转的方向,现代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