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 (HF)患者血清脑钠素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88例HF(NYHAⅡ -Ⅳ级 )患者、2 0例心功能代偿期对照组 (NYHAⅠ级 )和 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脑钠素水平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HF组总体血清脑钠素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处代偿期 (NYHAⅠ级 )组 (t=2 1 33,p <0 0 5 )和对照组 (t=2 335 ,p<0 0 5 ) ,NYHAⅡ级心功能时血BNP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Ⅱ、Ⅲ、Ⅳ级组间血清BNP依次递增 (F =2 5 95 ,p<0 0 5 )。急性左心衰组血清BNP显著高于慢性心衰组 (t =2 2 6 8,p <0 0 5 ) ,而且缓解时血清BNP即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测定血清脑钠素水平有助于HF患者发病机理、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CA125浓度变化情况,探讨血清CA125在HF患者疾病监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61例临床确诊为H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并按照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为Ⅰ级~Ⅳ级,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A125和血浆BNP的浓度,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排除特征的普通病人作为对照。结果:在HF组中,Ⅳ级、Ⅲ级的血清CA125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CA125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与血浆BNP浓度呈正相关(P〈0.05),含有胸腔或是心包积液患者血清CA125和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不含积液的患者(P〈0.05)。结论:HF患者血清CA125浓度与NYHA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判断HF严重程度、预测疾病进展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糖类抗原125)与BNP(B型脑利钠肽)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18例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且诊断为心力衰竭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YHA Ⅱ(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 Ⅲ、NYHA ⅣV、心血管疾病无合并心力衰竭组四组血清CA125、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CA125与BNP水平升高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不同病因(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组血清CA125、BNP水平两两比较扩张型心肌病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组(P<0.05),而BNP水平在不同病因组中无统计学差异.左心室扩大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左心室组(P<0.01);而LVE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左心室组(P<0.01).NYHA分级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房颤组血清CA125水平均高于无上述体征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A125与BNP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CA125与LVEF(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结合血清CA125、BNP、LVEF等指标可判断HF严重程度,并为NYHA分级提供实验室辅助依据.血清CA125、BNP、LVEF等指标作为临床实验室指标,综合病因、症状、体征和其他非创伤性指标可有效监控HF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64例65岁以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常规使用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d),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与血浆脑钠肽(BNP)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与BNP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CO与血浆BN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衰竭(CHF)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B型钠尿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CHF患者126例(CHF组),选取正常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CA125、BNP、Hcy、FGF23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并探讨血清指标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的血清CA125、BNP、Hcy、FGF23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 <0. 05);Ⅰ级、Ⅱ级CHF组的血清CA125、BNP、Hcy、FGF23水平显著的低于Ⅲ级和ⅣCHF组患者(P<0.05);CHF组患者血清CA125、BNP、Hcy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CA125、BNP、Hcy与LVEDd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BNP、Hcy、FGF23与LVMI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HF组的血清CA125、BNP、Hcy、FGF23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的升高并且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328例慢性心衰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水平的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慢性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血浆BNP含量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1、0.55和0.59,P均〈0.01)。结论BNP是反映慢性心衰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三烯B4(LTB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82例CHF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Ⅳ级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人选者分为左心室正常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5mm)和左心室增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5mm),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LTB4含量,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CHF组患者血清LT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Ⅲ、Ⅳ级的血清含量均高于Ⅱ级(P〈0.01),左室增大组较左室正常组LTB4血清含量显著升高(P〈0.01),LTB4的血清含量与CHF患者的严重程度及心脏左室增大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LTB4是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可以作为CHF相关的非创伤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在不同级别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及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76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84例,49 ~ 81岁,平均年龄(65.1±16.2)岁.按照NYHA标准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组21例、Ⅱ级组52例、Ⅲ级组59例、Ⅳ级组44例.空腹采集患者非EDTA抗凝的血浆标本,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患者血浆标本的BNP浓度.结果 Ⅰ级-Ⅳ级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依次呈显著增加(P<0.05).各心功能级别心力衰竭(HF,heart failure)组通过治疗后血浆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浆BNP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可以反映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其水平的高低与HF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浆BNP水平可以预示患者的疗效,血浆BNP下降是治疗有效和病情好转的标志.血浆BNP可作为HF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脂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98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脑钠素(BNP)和血脂分析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98例CHF患者(其中Ⅱ级心功能38例,Ⅲ级心功能30例,Ⅳ心功能30例)血浆中的BNP水平。48例CHF(其中Ⅲ级心功能24例,Ⅳ级心功能24例)测定了抗CHF药物综合治疗后的血浆BNP水平并与治疗前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生化法测定了98例CHF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98例CHF患者血浆BNP水平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并随CHF心功能的恶化,血浆BNP水平呈上升趋势,而LVEF呈下降趋势;抗CHF药物综合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脂分析表明,98例CHF患者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C、TG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而L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0.01),CHF患者Ⅱ~Ⅳ级心功能之间血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HF中血浆BNP水平和血脂分析不仅是CHF急诊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而且血浆BNP水平的动态观察是CHF疗效考核的良好佐证。  相似文献   

10.
CHF患者血浆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对341例CHF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动仪测定CHF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血浆BNP含量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LVESD、LVEDD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2、+0.54和+0.60,P均〈0.01)。结论:BNP是评价CHF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GDF15水平,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检测血浆BN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慢性心力衰竭组进行分级.比较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对照组血清GDF15浓度的变化,分析GDF15与BNP的相关性,了解GDF15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GDF15水平(2840.85±846.18 ng/l)和对照组(807.33±355.56 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YHA心功能分级不同亚组GDF15水平具有明显差别(P<0.01).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GDF15与血浆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98,P<0.05),GDF15水平随BN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与NYHA心功能分级正相关(r=0.840,P=0.000),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升高.结论:血清GDF15可能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客观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预测患者的活动耐量.血清GDF15浓度与血浆BNP、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为综合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测定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40例非心肌炎患者BNP浓度及射血分数(EF),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分析血浆BNP与心肌炎的相关性以及BNP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VMC组血浆BNP、EF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VMC组BNP显著升高患者死亡率高.结论 VMC患者中血浆BNP水平升高,BNP显著升高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EH患者血清利钠多肽及血栓素B_2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ANP、BNP、CNP及TXB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EH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分为2组;不同EH分期Ⅰ、Ⅱ、Ⅲ期分为3组,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四项血清标志物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EH患者组ANP、BNP、CNP及TXB2四项血清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非常显著(P均〈0.01)。Ⅰ期组EH患者血清ANP、CNP及TXB2三项血清标志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而血清BNP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期组患者ANP水平显著高于Ⅰ期组和对照组(P〈0.05),而BNP、CNP和TXB2三项血清标志物则非常显著高于Ⅰ期组和对照组(P均〈0.01)。Ⅲ期组结果显示,ANP、BNP、CNP和TXB2四项血清标志物均非常显著地高于Ⅱ期组、Ⅰ期组及对照组(P均〈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ANP、BNP和CNP三项指标与自身的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0.298,P〈0.01;r=0.409,P〈0.01;r=0.412,P〈0.01)。结论:本文四项血清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测定数据的变化与EH的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尿酸(uric acid,UA)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合理应用技巧.方法 分别测定CHF患者血浆中BNP、cTn-Ⅰ水平和血清中UA、PA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抗心衰治疗7天后4项指标的变化;观察UA、PA的变化与BNP、cTn-Ⅰ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BNP、cTn-Ⅰ、UA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所升高(t值分别为91.660、28.738、16.325,P均<0.001),PA较对照组有所下降(t=11.371,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抗心衰治疗后,BNP、cTn-Ⅰ、UA较治疗前均有下降(t值分别为12.512、5.104、3.907,P均<0.001),而PA有所上升(t=4.270,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UA变化与BNP变化呈正相关关系(r=0.617,P<0.001),随BNP的升高而升高;PA变化与BNP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0.421,P<0.001),随BNP的升高而降低;PA变化与cTn-Ⅰ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0.301,P<0.001),随着cTn-Ⅰ的升高而降低;UA则与cTn-Ⅰ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BNP、cTn-Ⅰ、UA、PA在CHF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UA、PA在对CHF患者进行疗效判断时可作为较好的观察指标,对BNP能够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中脑利钠肽(BNP)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提示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展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使用美国博适公司生产的Triage Meter Plus型免疫荧光定量心衰快速检测仪,检测全血BNP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受试者血浆AT-Ⅱ、ALD含量。结果:CHF组BNP、AT-Ⅱ、AL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BNP与AT-Ⅱ、ALD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血中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同步监测BNP、AT-Ⅱ、ALD有助于早期发现CHF,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血清NT-proBNP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MA)测定119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晚期速度峰值(A)比值,比较不同NYHA、LVEF、LVMI分级下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ROC)。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kNT-proBNP水平为3.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42(P〈0.001),不同NYHA、LVEF和LVMI分组下的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T—proBNP诊断高血压患者心衰的AUC^ROC为0.863。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NT-proBNP浓度与NYHA分级、LVMI、体重指数(BMI)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581,P〈0.001,r=0.437,P〈0.001及r=0.352,P〈0.001),与LVEF分级、E/A比值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361,P〈0.001和r=-0.62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强的预测因子(HR=3.392,P〈0.01),并与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用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床旁快速测定B型钠尿肽(BNP)对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荧光免疫法测定64例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诉的住院患者血浆BNP水平。结果:①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803±457)pg/ml与(72±34)pg/ml,P〈0.01];②BNP≥100pg/ml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敏感性为92.7%,特异性为91.4%,阳性预测值为90.8%,阴性预测值为93.1%;③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1)。结论:快速测定BNP有助于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