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论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规律及实践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方剂气味配伍的内涵、规律、具体运用3个方面探讨了叶天士方剂气味配伍的规律及实践价值。认为在研究方剂配伍理论或规律时,应当高度重视气味配伍理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载治疗中风的52首方,90味药进行分析,指出肝阳化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并认为治肝熄风、滋阴养血、通络熄风、顾护脾胃、培土制木是叶天士治疗中风的三大法则.其用药规律和治疗法则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环节。研究方剂的关键问题是配伍,揭示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其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叶天士用药配伍特色考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树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3):160-160,165,166
<正> 叶天士(1667~1746年),名桂,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江苏苏州人。叶天士幼年从师受经书,暮归后父亲又教医学。14岁时其父卒,乃随父亲门人朱某在渡僧桥附近学医,攻痘疹科,继转大方脉。其医术是华夏医学史无前例上的一座丰碑,自张仲景以来,对中医有影响的人物。为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汲取各家学说,提倡卫气营血作为辨证纲领,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诊治内科杂病,能师古而不泥古,并能采纳民间经验良方。现就其处方用药特点进行研究,以提高理论和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5.
6.
7.
李敏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7):32-32
活血化瘀中药,味以辛苦为主,多入血分.辛能散、能行、能逐、能通、能补、能升;苦能泻而入血分,临床根据瘀血形成的病因、兼挟等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气味配伍,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方剂气味配伍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中医临床辨证用方的准确性和治愈率,需掌握和深入研究方剂配伍的规律,其重点在于以气味配伍理论来指导临床如何运用药对,并达到配方与病证相对应。因此要加强方剂气味配伍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与“时方”相区别,清代陈修园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剂,统称为“经方”,以此表示他尊崇仲景,贬低“时方”的主张,这种厚古薄今的治学态度,不宜提倡,但为了叙述方便,本文暂也称“经方”。“经方”药味相对较少,加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言辞简练,理义精深,以及后世数百家智仁各见的注解,使“经方”的应用难以掌握,尤其初涉临床者,偶试不验,信心若失,大有“经方”难用之叹。究其缘由,可能与辨 相似文献
16.
论叶天士诊治中风的岁气节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天士 (1 6 6 7~ 1 746 ) ,名桂 ,号香岩 ,晚号上津老人。叶氏谦虚好学 ,勤于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代大家 ,为中医温病学的奠基人 ,杂病肝风、胃阴、络病、奇病的倡导者 ,对中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著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等。叶氏善诊杂证 ,每多良效 ,他尊古而不泥古 ,在继承前人的理论经验基础上 ,又多有发挥。徐灵胎评说 :“此翁学有渊源 ,心思灵变 ,与前人所论分毫不背”。对于中风一证 ,他倡导“阳化风动”的“内风”说 ,又继承了中医学中“天人相应”的观点 ,诊治中风多与岁气节… 相似文献
17.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认识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的核心理论,药食气味及其功能归属,对维持调整人的生命状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方剂的组成始于气味配伍,气味配伍是中医方剂调整机体阴阳、脏腑气化失常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哮证总属邪实正虚之证。对古代哮证组分用药配伍规律作了梳理。指出:药物主要集中在解表、清热、泻下、理气、化瘀止咳平喘、补虚等。方剂首推张仲景的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 相似文献
19.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4):16-19
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八条中论述了温热病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第九条则承上条且又对其加以补充,重点论述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强调了不同体质外感湿热邪气的治疗注意点,并对温热病与湿热病两类不同性质的温病之治疗原则分别进行了高度概括,最后还指出了温病与杂病治疗的不同.他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邪?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真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