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景艳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40-40,58
目的通过观察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检测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当锻炼的40例NAFLD患者(对照组)和在饮食控制和适当锻炼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治疗的40例NAFLD患者(实验组)的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FINS、HOMA—IR、AIJ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2.
邓家英  彭浩 《西部医学》2012,24(7):1375-137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和双环醇联合治疗,疗程均为2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9%(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AST、TG、TC和LDL-C为(46.46士11.26)U/L,(50.55士14.62)U/L,(1.92士0.32)mmol/L,(4.37±0.38)mmol/L和(2.27±0.41)mmoI/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HDL-C为(1.68士0.30)mmol/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格列酮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情况,且治疗中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魏江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0):1201-1202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罗格列酮组21例、还原型谷胱甘肽组23例及两药联合组34例。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HOMA-IR改善情况。结果两药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罗格列酮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总有效率;两药联合组治疗后AST、ALT、TG、TC比单一罗格列酮组治疗后AST、ALT、TG、TC下降更明显;两药联合组治疗后FPG、FINS、HOMA-IR、TNF-α比单一原型谷胱甘肽组治疗后FPG、FINS、HOMA-IR、TNF-α改善更明显。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使用罗格列酮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降低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HOMA-IR,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予高脂饮食,罗格列酮组同时予罗格列酮.12 w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氨基转移酶,做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肝脏脂肪的测定.结果:①对照组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湿重/体重× 100%)均升高(P<0.01);罗格列酮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无差别,肝湿重、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②血糖对照组较正常组增加(P<0.05),而罗格列酮组与正常组无区别;对照组存在脂代谢紊乱(P<0.01),罗格列酮组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P<0.01).③对照组有程度不同的肝细胞脂肪变性(P<0.01),脂变程度以中、重度为主,罗格列酮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以轻度为主,不存在重度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肝脏脂肪含量增高,但罗格列酮组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紊乱和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预防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预防组高脂喂养12周制备NASH模型,罗格列酮预防组同时每天予4mg/kg罗格列酮灌胃。第12周末处死动物,并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检测糖代谢、脂代谢、肝功能和脂质过氧化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升高,血清和肝匀浆脂代谢紊乱,ALT、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预防组糖脂代谢、ALT、AST等指标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血清和肝匀浆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ompetence,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较正常组变化明显,而罗格列酮预防组可显著改善上述脂质过氧化指标(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全面、有效地减轻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邱奉林  万国琳 《当代医学》2013,(31):138-13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o年5月-2012年4月接受临床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控制血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罗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检测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功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肝功指标,对提高临床疗效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入选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益肝灵片1次2粒,1日3次。治疗组加用罗格列酮1次4mg,1日1次,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像学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53.3%,对照组4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ALT、AST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TC、TG、HOMA.IR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血脂,从而减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作用,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32例T2DM合并NAFL患者,在口服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基础治疗上加用马来酸罗格列酮,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含量(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等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肝脏彩色多普勒B超影像学改变。结果:加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HOMA-IR明显降低,ISI升高(P<0.01)。TC、TG、LDL-C、GPT、GOT显著下降(P<0.05),HDL-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B超影像学显示脂肪肝明显减轻。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能改善T2DM合并NAFL患者的血糖和血脂谱,减少胰岛素抵抗,逆转肝脂肪变性和NAFL所致的肝脏酶谱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罗格列酮治疗组、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合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各自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血脂、肝酶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症状、体征、肝脏B超表现。结果药物治疗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体质量下降明显(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罗格列酮对NAFLD的治疗有效,联合二甲双胍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0.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NAFLD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41例)。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mg/d口服,连续6个月,低脂饮食;对照组予低脂饮食。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肝纤维谱,包括透明质酸酶(HA)、血清Ⅲ前胶原(P-Ⅲ-P)和Ⅳ型胶原(ⅣC)。结果:对照组HA、P-Ⅲ-P、Ⅳ型胶原治疗前后分别为[(152.5±9.3)mg/mlvs(168.8±12.1)mg/ml]、[(250.6±39.3)mg/mlvs(241.3±32.5)mg/ml]、[(199.8±28.0)mg/mlvs(204.5±24.1)mg/ml],而治疗组HA、P-Ⅲ-P、ⅣC;台疗前后分别为[(148.8±8.0)mg/mlvs(113.8±6.0)mg/ml]、[(199.9±10.1)mg/mlvs(129.8±6.7)mg/ml]、[(180.5±12.5)mg/mlvs(121.5±9.2)mg/m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HA、P-Ⅲ-P、ⅣC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无变化(均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以改善NAFLD患者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吕红 《河北医学》2005,11(5):439-440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甘利欣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护肝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肝功能:ALT、AST及血脂(TG、TC)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肝功能改善、血脂水平降低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甘利欣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明显改善肝功能和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的60例NASH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硫普罗宁片口服,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连用3个月,两组基本治疗相同。分别于用药前后观测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血脂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治疗组在肝功能和血脂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综合疗效对比中,硫普罗宁组总有效率90.0%,熊去氧胆酸组总有效率73.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硫普罗宁片能有效改善NASH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血脂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清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ASH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清脂汤煎剂,对照组服用甘利欣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B超影像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为68.6%,在ALT、AST下降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症状、血脂、B超影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及〈0.01)。结论:中药清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确切疗效,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改善脂质代谢,改善B超影像,降低血脂,明显强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针灸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组(60例)取丰隆穴电针治疗,留针10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8周。西药组(48例) 每天给予西药阿托伐他汀片10 mg,1次/d,口服;肝泰乐片0.2 g,3次/d,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70%, 西药组为83.30%,电针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且电针组的改善作用均较西药组好(P<0.05或P<0.01)。西药组部分患者出现恶心、消化不良症状,电针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电针丰隆穴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己酮可可碱治疗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实验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继续高脂饲养,治疗组予以PTX16mg/(kg·d)治疗4周。对照组大鼠普通饲料喂养。实验16周时处死3组大鼠,分别检测体质量、肝指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并进行HE、油红O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进行炎症活动度计分。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TX治疗后体质量及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血清AS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G、TC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显示治疗组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减轻,炎症活动度计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PTX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酶学及组织损伤,对实验性NASH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小剂量二甲双胍和那格列奈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前期伴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择42例糖尿病前期伴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小剂量二甲双胍、那格列奈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各指标的变化,并进行腹部B超、CT检查评价肝脂肪变的变化.结果 42例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84±13)kg vs (78±12)kg]、体质指数(BMI)[(29±4)kg/m2 vs (27±3)kg/m2]、空腹血糖(FPG)[(5.9±0.6)mmol/L vs (5.7±0.4)mmol/L]、餐后2 h血糖(2hPG)[(8.3±2.6)mmol/L vs (6.3±0.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5.9±0.6)% vs (5.2±0.6)%]、三酰甘油(TG)[(3.0±1.5)mmol/L vs (2.7±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1.5)mmol/L vs (3.7±1.2)mmol/L]、空腹胰岛素(FINS)[(28±13)mIU/ml vs (14±7)mIU/m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2±3.6)vs (3.6±1.7)]、脂联素[(7±3)mg/L vs (9±3)mg/L]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结果示治疗前后CT值[(0.73±0.13)vs (0.83±0.1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小剂量二甲双胍、那格列奈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有效改善肝脏脂肪沉积,对糖尿病前期伴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甘草酸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9个中英文数据库(时间均自建库至2013年12月),纳入甘草酸苷治疗NASH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其方法学质量及终点指标行定性与定量合成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合计362例NASH受试者,其方法学质量均属于高偏倚风险。所有RCT的试验组采用甘草酸苷或结合中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均未报告主要终点,而仅报告次要终点指标。对报告的次要终点指标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转氨酶复常率、症状好转率、肝脏影像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苷治疗NASH安全有效,但由于所纳入RCT方法学质量均较低,需要开展更为严格的RCT以提供充分证据支持临床应用甘草酸苷治疗NASH。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导痰汤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以导痰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进行干预,然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度,并查血清学指标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C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与空白模型组相比,各剂量治疗组大鼠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及TG、TCH、LDL-C也有显著降低(P<0.01~0.05),但HCL-C无明显变化(P>0.05)。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炎症活动度也显著改善(P<0.05),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结论导痰汤有明显防治NASH作用,作用机制与其能减轻脂类在肝脏的积聚,降低肝内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制备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肝组织胶原的合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进一步观察及探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所致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治疗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3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治疗组大鼠高脂饮食12周后每d同时予以己酮可可碱16mg/kg,及治疗4周。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饲养。实验16周处死3组大鼠。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肝组织Ⅰ、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Ⅰ、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大鼠肝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组织中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鼠肝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组织中TNF-α mRNA的表达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及TNF-α可能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己酮可可碱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TGF-β1和TNF-α降低脂肪性肝炎肝脏细胞外基质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对NASH引起的肝纤维化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树突状细胞(DCs)的研究一般集中于骨髓来源的DCs、脾脏DCs及外周血DCs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特性。肝脏是人体内的重要免疫器官,肝脏DCs(LDCs)有着不同于其他组织来源DCs的表型及功能。LDCs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LDCs更加深入的研究,不但会对肝脏疾病的发生机制进一步的阐明,而且可以为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