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子宫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巨大子宫肌瘤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全部行CT平扫、增强后行子宫动脉CTA。结果均为腹部巨大包块,肿块最大径为12.4cm-25.3cm,平均为16.5cm,平扫均为不均匀密度肿块,增强后呈斑片状、旋涡状不均匀强化,7例B超检查不能判断其来源,5例经CT增强及MPR重建均不能完全明确其来源,而子宫动脉CTA见所有肿瘤供血动脉均为明显增粗扭曲的子宫动脉,呈包绕征。结论巨大子宫肌瘤有较特征性CT表现,多排螺旋CT子宫动脉CTA时巨大子宫肌瘤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巨大子宫肌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认识。方法对26例(均行MPR重建;增强扫描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肿瘤最大径线约9-35cm之间;位于子宫浆膜下(n=8)、子宫阔韧带(n=5)、子宫肌壁间(n=11)和子宫颈肌部(n=2);平扫7例为均质性,与子宫等密度,17例为非均质性,2例为囊实混合性;CT增强扫描11例不均匀明显强化,其内均可见多发细小血管影,1例不均匀轻度强化。合并卵巢肿瘤或囊肿6例,其中1例误诊为浆膜下子宫肌瘤;7例表现不典型;11例病理证实肿瘤内玻璃样变性,6例粘液样变性,2例囊性变性。结论 巨大子宫肌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点,掌握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但对于部分不典型表现的子宫肌瘤的诊断,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3.
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45例中26例有子宫弥漫性增大,子宫外形不规则、呈分叶状19例,平扫子宫肌瘤密度较均匀者29例,不均匀者16例。增强扫描肌瘤呈低密度36例,等密度4例,混杂密度3例,高密度2例。结论子宫肌瘤的CT检查对临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平扫MPR、增强MPR及VR技术在胆道结石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0例经临床手术、ERCP或MRCP确诊的病例予以多层螺旋CT扫描,将平扫及门脉期图像经三维处理,进行MPR和VR重建。结果:高密度结石在所有方法中均能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为100%。平扫MPR、增强MPR、增强VR对稍高密度结石诊断率分别为73%、64%、64%,对等密度结石为不能明确诊断33%、22%。综合几种检查方法对稍高密度结石诊断率为91%,等密度结石诊断率为33%。结论:多层螺旋CT在高密度及稍高密度结石的诊断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等密度结石的诊断,多层螺旋CT是良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潘光友  舒大翔  穆芳 《吉林医学》2011,(24):5115-5115
目的:探讨CT检测子宫肌瘤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9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进行详细研究。结果:95例患者中子宫弥漫增大66例,为69.5%,子宫外形不规则、呈分叶状29例。CT平扫子宫肌瘤密度均匀患者61例,为64.2%,不均匀者34例。CT增强扫描子宫肌瘤表现,低密度者76例,等密度者8例,高密度4例,混合密度7例。结论:CT检查对临床诊断子宫肌瘤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 MRI 多期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多排螺旋CT及MRI 对 FNH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采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FNH患者12例均行MSCT及MRI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采用工作站后处理,主要采取轴位观察,并行MPR、MIP等后处理方法对影像进行分析.结果:12例中9个病灶平扫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2个为等密度,1个稍高密度.增强动脉期10个病灶均有明显强化,且除中心疤痕外病灶强化均匀一致,2例强化不明显,其中5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12个病灶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5例伴有中心疤痕者,3例无强化,2例有略有延迟强化;MRI检查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 高信号.增强后与CT相似,中央疤痕 T1WI 呈低信号,T2WI 及增强后呈高信号,具有明显特异性.7例无中央巴痕者增强后呈高信号.结论:结合多排螺旋 CT及MRI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CT检查应用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临床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图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分析CT诊断的结果。结果经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疾病类型确定为子宫弥漫增大的患者有42例,确定为子宫外形不规则且呈现叶子形状的有18例。经CT平扫结果显示,有39例诊断为子宫肌瘤密度均匀,有21例诊断为子宫肌瘤密度不均匀;经CT增强结果显示,有44例诊断为子宫肌瘤低密度,有8例诊断为子宫肌瘤等密度,3例诊断为子宫肌瘤高密度,5例子宫肌瘤混杂密度。结论将CT扫描应用于子宫肌瘤诊断上,诊断率较高,并且直观观察到子宫宫腔、子宫肌瘤密度、子宫大小轮廓等变化情况,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对临床治疗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认识肺隔离症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中的基本征象,探讨多平面重建(MPR)配合多层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10例,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灶区最大密度投影(MIP)和MPR。结果8例位于左肺后基底段,2例分别位于右肺叶后、内侧基段。MPR配合多层螺旋CT扫描对10例患者能清晰显示病灶影像特点,特别是异常体循环供血血管。结论MPR配合多层螺旋CT技术达到各项同性成像,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可以为肺隔离症的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许东海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91-389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肠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疑有小肠病变的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合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技术,观察小肠肿瘤性病变的CT征象。结果 12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腺癌3例,主要CT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或分叶状肿块,可伴近端肠梗阻;间质瘤4例,1例良性,3例恶性,表现为富血供的大肿块,1例空、回肠2个恶性间质瘤,伴肝转移;淋巴瘤3例,表现为肠壁增厚或肠腔内肿块;平滑肌肉瘤2例,表现为腔内、腔内外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对小肠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晓冬 《中外医疗》2007,26(19):54-54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膀胱癌的诊断的应用.使用西门子公司Somatom Sensation 16 CT机,对36例膀胱癌患者进行仰卧或兼俯卧位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使用Wizard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重建.结果 结合平扫、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提供了膀胱癌的诊断准确率.结论 三维重建成像可以从二维及三维立体成像上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MPR、MIP更直观的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和密度、范围、毗邻,可从不同的方位显示病灶的基底部及蒂的情况,能够清楚显示病变与膀胱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116例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急腹症患者行64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及观察,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结果 116例患者中,肠道病变42例,平扫诊断正确18例,增强扫描诊断正确22例;外伤16例,平扫诊断正确12例,增强扫描诊断正确16例;急性胰腺炎16例,平扫诊断正确12例,增强扫描诊断正确12例;泌尿系结石14例,平扫诊断正确14例,增强扫描诊断正确14例;血管病变12例,平扫诊断正确4例,增强扫描诊断正确12例;胆道结石10例,平扫诊断正确9例,增强扫描诊断正确9例。结论平扫与增强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和结石类病变诊断中差别不大,对于血管病变、肠道病变及外伤中的诊断,增强扫描正确率明显高于平扫,增强扫描在急腹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丁怀军  张国权 《海南医学》2013,24(2):213-215
目的探讨早期小肝癌(SHC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定期随访观察确诊的SHCC患者CT图像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多排螺旋CT(MS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CT灌注成像(CTA)进一步检查,其中3例行肝动脉造影CT(CTHA)检查,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造影CT(CTAP)检查;2例较小病灶行碘油CT扫描。结果 30例中共检出36个病灶,直径0.45~3.2cm,平均2.6cm,其中1.5cm以上24个病灶,有6例病灶周围分别见0.5~0.8cm的子灶;CT平扫:26例病灶呈低密度,密度较均匀,5例病灶呈等密度;8例较大病灶周围可见环形低密度影;2例合并有脂肪肝,平扫病灶呈高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29个病灶明显均匀、不均匀强化,呈高密度结节状,强化峰值高;门静脉期病灶呈均匀、不均匀低密度,平衡期呈低密度;7例病灶周边有环形强化;CT灌注成像:在CTHA中表现为多血供。在CTAP检查中,表现为灌注缺损;2例见有少许碘剂沉积影。结论早期肝细胞癌有一定的CT特征,尤其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合CTA及碘油CT,对早期SHCC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林豪 《吉林医学》2015,(9):1778-1779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13例,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CT表现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结果:13例腮腺包块均为单侧,12例单发,1例多发。大多数边缘清楚,其中4例可见浅分叶,10例密度较均匀,3例密度不均匀,其中2例有囊变区,1例可见钙化,13例增强扫描中8例呈较均匀轻度强化,5例呈环状或斑片状不均匀轻度强化。结论:根据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特点,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可以提高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准确性,最终诊断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常见病变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甲状腺病变病人43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癌10例,采用Lightspeed 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对比剂采用常规增强扫描非离子型对比剂。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CT平扫多表现为弥漫增大,整体形态轮廓明显增大,密度呈不均匀性,部分囊变、钙化。甲状腺腺瘤多为单发,CT平扫呈类圆形13例,10例边界较清,有包膜,其内可见低密度改变;增强扫描可见包膜明显强化,病灶显示更加清晰,囊变区不强化,实体性腺瘤内部呈中度强化。甲状腺癌均为单发,CT扫描为实性包块,密度不均、偏低,伴有钙化者占50%,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占30%;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均匀,无强化环。结论多排螺旋CT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可以反映甲状腺病变的形态、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但对甲状腺病变良恶性鉴别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及MPR、MIP、VR技术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例颈动脉体瘤16排螺旋CT影像特点及临床资料,总结16排螺旋CT对CBT的特征性.结果 5例均显示病变位于颈动脉间隙内,平扫病变均匀等密度,边界较清楚,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且静脉期高于动脉期.MPR、MIP及VR重建技术显示病变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并包绕颈内、外动脉,见丰富的肿瘤血管,颈内、外动脉夹角明显增大,病变累及至颈总动脉1例.结论 16排螺旋CT及MPR、MIP及VR重建技术诊断CBT具特征性,能替代DSA检查.我们认为该方法应为CBT最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0例胃间质瘤中16例为恶性,4例为良性.病灶多呈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5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5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坏死15例.结论:螺旋CT是目前胃间质瘤检查的最佳选择,可以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5例囊性肾癌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以提高64层螺旋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1-2015年15例囊性肾癌,经术后病理证实,回顾分析64层螺旋CT表现,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本组15例中,单房囊性肾癌8例,多房囊性肾癌7例,瘤体液性低密度影6例,9例瘤体混杂密度。13个病灶囊壁局部增厚,其中不均匀增厚11例,壁结节2例。瘤内分隔7例,间隔菲薄2个,不均匀增厚5例,并间隔结节2例。囊壁及分隔钙化2例。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囊壁、壁结节及囊内分隔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强化不明显。实质期及延迟期壁结节及囊内分隔强化程度减低,低于肾实质。2例呈渐进性强化。结论:虽然囊性肾癌少见,但其64排螺旋CT有特征性改变,依据CT平扫及增强绝大多数囊性肾癌都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在甲状腺常见病变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昆钢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2例甲状腺病变的螺旋CT影像学特点.结果 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呈类圆形均匀或不均匀稍低密度31例,等密度3例,高低密度混杂2例;增强扫描后病变轻度环形强化16例,不强化20例.8例甲状腺腺瘤CT平扫呈类圆形均匀或不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8例实性部分中等强化或不均匀明显强化,其中2例见强化壁结节,2例包膜部分明显强化;2例腺瘤囊变伴出血呈等密度无明显强化.甲状腺癌14例,其中7例呈类圆形不均匀稍低混杂密度,3例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实性肿块,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无包膜强化或强化环不完整;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滤泡性腺瘤或局部腺瘤样增生与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乳头状癌表现类似,CT平扫均表现多中心类圆形不均匀低、稍低混杂密度,增强后病变区局部不均匀轻—中度强化或伴有强化结节.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可反映甲状腺病变的形态、大小、密度、数目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颈部淋巴结的情况,对甲状腺病变良恶性鉴别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裕超 《广西医学》2012,34(2):205-206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均进行多层螺旋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31例FNH均进行多层螺旋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等临床资料.结果 共检出33个病灶,单发病灶30例,多个病灶3例;多呈类圆形、椭圆形,少数呈分叶状;CT平扫病灶多呈稍低或等密度,中心部分瘢痕结构呈更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的均匀强化,CT确诊28例,诊断符合率93.4%.结论 多层螺旋CT平扫后多期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巨大卵巢囊腺瘤CT表现及多平面重建(简称MPR)在其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直径超过25 cm的巨大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及MPR特征.结果 螺旋CT扫描MPR重建能较清楚的显示囊肿的大体轮廓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结论 螺旋CT扫描MPR重建在巨大卵巢囊腺瘤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