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BI评分和FM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改善的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逍遥丸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文拉法辛及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口服逍遥丸及文拉法辛,其余常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SSS)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15),HAMD评分和S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逍遥丸联合文拉法辛可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能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邵爱民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148-149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PSD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的64例PSD患者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氟西汀)和对照组(阿米替林)各3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84.375%)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进一步改善PSD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谢晓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0-91,98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PSD患者均分为两组各59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康复护理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配合早期康复护理,1个月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结束后对比神经功能、生存质量和抑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三个疗程末组间比较,P〈0.01;康复护理组的总有效率96.6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97%(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康复信心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美容  马秋平  朱秀丽 《广西医学》2009,31(10):1553-155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老年公寓住院的PSD患者53倒为干预组,选取2003午8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老年公寓住院的PSD患者47例为时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干预,观察8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减少(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升高(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PSD患者早期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抑郁状态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与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的关系。方法选择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PSD)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抑郁干预组及抑郁未干预组,并与同期卒中急性期不伴有抑郁患者72例(单纯卒中组)作对照。全部患者均按卒中常规治疗,抑郁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或抗抑郁剂合并心理治疗;各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MBI)评分。结果卒中急性期PSD患者(抑郁干预组及抑郁未干预组)与单纯卒中组相比,神经功能恢复较差(P〈0.05,P〈0.01);抑郁未干预组CSS及MBI的改善明显低于抑郁干预组(P〈0.01)。结论卒中急性期PSD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可作为卒中预后的评估方法之一。早期抑郁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7例,按就诊先后分成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为治疗组49例,醒脑静治疗为对照组48例,疗程14d。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显著进步、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前HAMD、CS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C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从而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住院24小时内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4小时内及一月,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观察二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CSS、ADL、HAMD评分及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在护理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护理一月后,与护理前比较,C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AMD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早期康复护理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CSS、ADL、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一月后两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3.89%、35.0%,两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降低卒中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李彩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48-149
目的了解早期神经康复加药物对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Barthel指数(BI)为指标评定疗效。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康复组于PSD1周内予神经康复并予西酞普兰口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一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HAMD得分均明显下降,BI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康复组HAMD得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BI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早期神经康复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对伴抑郁症状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效果。方法:将52例伴抑郁症状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文拉法辛组)和对照组(安慰剂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w及8w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得分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结果。结果:治疗4w及8w后文拉法辛组HAMD评分及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00中N2,P3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P3渡幅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文拉法辛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文拉法辛治疗)和对照组(多塞平治疗),每组50例,观察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在第2、4周末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各时段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末,QOL-100评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起效稍快,临床使用安全,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了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把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6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应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单用万拉法新治疗,用HAMD、HAMA、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研究组HAMD减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显效率(84.1%)、有效率(95.5%)。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效果好、起效快、无严重副作用,是抑郁症可行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生物反馈仪治疗)及对照组(单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评定疗效,并采用Asberg氏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SCL一90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HAMA评分匀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2、4周后,SCL一90、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期SE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生物反馈仪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可快速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了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把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6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应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单用万拉法新治疗,用HAMD、HAMA、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研究组HAMD减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显效率(84.1%)、有效率(95.5%).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效果好、起效快、无严重副作用,是抑郁症可行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书法训练配合博乐欣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研究组在博乐欣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书法训练,对照组仅博乐欣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采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在治疗4周末HAMA[(17.68±7.49)分]SAS[(38.83±5.65)分]CGI[(3.06±0.72)分]评分;8周末HAMA[(10.86±6.98)分]SAS[(26.27±6.83)分]CGI[(2.51±0.63)分]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书法训练配合博乐欣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单用药物的治疗,且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16.
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6周末,两组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治疗6周末,博乐欣组与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2%,87.5%(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且轻微。结论: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66例广泛性焦虑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33例)和阿普唑仑组(33例),疗程6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两组HAMA总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文拉法辛组SAS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6周后两组SAS及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不良反应文拉法辛组较阿普唑仑组少而轻。结论: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抑郁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6周,观察组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疗效佳,起效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王彬彬  赵志欣  杨俊美 《吉林医学》2014,(25):5572-5573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联合组采用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6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末两组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好,药物剂量低。  相似文献   

20.
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 (P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组 (文拉法辛组 ) 40例 ,予以文拉法辛胶囊 75mg ,Po ,bid ;阿米替林联合氯丙嗪组 (阿米替林组 ) 40例 ,予以阿米替林 75mg ,Po ,bid。两组均联合氯丙嗪 75mg ,Po ,bid。 6周为一个疗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疾病严重程度 (CGI SI)评定疗效 ,用副反应量表 (TESS)观察副作用。结果 对抑郁症状的治疗 ,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 78% ,阿米替林组为 75 % ;对精神病性症状 ,两组显效率分别为 80 %、83 % ,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P >0 .0 5 ,而在HAMD“焦虑 /躯体化”因子分下降方面 ,文拉法辛组更为显著 ,文拉法辛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 (2 5 % ) ,便秘 (2 0 % ) ,视力模糊 (15 % ) ,恶心呕吐 (10 % ) ,兴奋或激越 (8% )等。结论 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治疗PD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较少 ,具有更高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