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春明 《海南医学》2009,20(1):38-39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hs—ca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常规措施并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但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血液循的高凝、高粘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治疗组)与丹参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d,疗程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及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9%)(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使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并与单纯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71.88%)明显优于对照组(50.00%),NDS减分幅度与丹参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显效率,改善神经功能,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促炎症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促炎症细胞因子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 48例DVT患者根据病程分为A组(急性进展期)、B组(血栓机化稳定期)、C组(慢性恢复期)、D组(再复发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均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IL-1、IL-6和JL-8的浓度。结果 DVT各组的血清TNF—α、IL-1、IL-6和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B组和C组血清TNF-水平均低于A组(P〈0.05,P〈0.01);D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高于A组(P〈0.01,P〈0.05)。结论 促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从而影响了DVT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银杏达其注射液治疗.疗程15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观察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分别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蛄论银杏达莫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江承平  吴碧华  刘福  马宗斌  杨小晖 《四川医学》2007,28(12):1346-1347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必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必存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6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16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NF—α、IL-1、IL-16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使用必存治疗后,血浆TNF—α、IL-1、IL-16水平均明显下降,下降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必存能显著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发病3d内的10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纽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用药14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检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临床症状。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注射液对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的恢复作用(P〈0.01),且前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5)。在血液流变学方面,银杏达莫组可显著地降低血液粘稠度,作用明显优于维脑路通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银杏达莫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剑兰 《海南医学》2010,21(1):60-6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3),对照组在抗栓、调脂、控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高压氧治疗,20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4.55%,对照组有效率为21.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加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疗程均为15天。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均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15天及30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另0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与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优于单周银杏达莫治疗。  相似文献   

12.
蒋建华  宋昌军  王颖 《西部医学》2013,(10):1536-153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使用组(治疗组)与丹参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脉点滴依达拉奉30mg2次/日与银杏达莫20ml 1次/日;对照组给予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250ml/日,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3%(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2士4.4)显著减低,与对照组(6.6士3.8)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丹参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用纳络酮和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的治疗组32例与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28例,分别静脉输注14d,评价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5.63%与对照组治愈率10.7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4.36%,对照组总有效率60.71%,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纳络酮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淑岷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95-95,10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加重期40例,缓解期40例)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并作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结论:IL-6、IL-8、TNF—α共同参与气道炎症反应,其水平的检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明显促进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是目前治疗ACI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COPD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3种血清细胞因子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TNF-α、IL-8、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在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与20例缓解期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TNF—α、IL-8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而IL-10水平则明显低于缓解期(P〈0.05)。结论:TNF—α、IL-8、IL-10参与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并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高血压病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区组设计,高血压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黄芪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健康人45例。放免法测定各组巾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的含量。黄芪组常规降压加黄芪注射液后14d再测定上述指标,常规治疗组经常规降压14d后测定上述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较健康人比较血清hs—CRP,血浆TNF—α、IL-1β和IL-6均升高(P〈0.01)。黄芪注射液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β和IL-6降低(P〈0.01或〈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在较短治疗周期内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18.
李伟强 《中外医疗》2012,31(13):106+108-106,108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扎格雷钠加上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9.41%,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治疗组改善率为84.8%,对照组改善率为59.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起效快、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我们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洪鸽  王晓佳  訾继风 《当代医学》2009,15(36):145-14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组)和5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MM组血清IL-16、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临床分期增加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患者血清中IL-6与hsCRP呈正相关(γ=0.546,P〈0.01),与TNF—α亦呈正相关(1=0.711,P〈0.01),TNF—α与hsCRP呈正相关(γ=0.568,P〈0.01);与治疗前相比,MM治疗有效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t=9.770,3.448,18.390),而治疗无效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可用于MM患者的病情判断和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