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乙脑疫苗接种的异常反应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中心接种乙脑疫苗的40例儿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40例乙脑疫苗接种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乙脑疫苗接种的异常反应情况。结果 40例乙脑疫苗接种儿童中,有3例儿童发生异常反应,其中1例儿童出现轻度发热,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1例儿童出现全身瘙痒、面色苍白、出冷汗、胸闷、腹痛、眼睑浮肿等症状,且头面部存在大小不等的红色片状风团块,压之退色,经临床诊断为因接种乙脑疫苗引起的荨麻疹;1例儿童出现局部红肿。3例儿童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全部缓解消退。结论为降低儿童接种乙脑疫苗发生异常反应的机率,国家卫生部门以及医院等机构应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进一步降低我市乙脑发病水平,贵州省卫生厅根据各地乙脑发病和死亡情况,2011年确定在遵义市等地区开展乙脑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一时间 统一在2011年4月15日~20日开展乙脑疫苗接种前的培训、摸底、宣传和接种工作,等工作于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绥德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儿童计划免疫五种疫苗和乙脑、流脑疫苗接种情况。提高乙脑、流脑疫苗的接种率,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方法对绥德县城乡符合条件的442名适龄儿童进行计划免疫五种疫苗和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按免疫程序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9.2%、96.3%、96.6%、95.7%、97%、85.1%、85.2%。结论加强乙脑、流脑的宣传力度,使民众,尤其是农民都能认识到乙脑、流脑病毒的严重危害性,提高乙脑、流脑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乙脑流行区.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发病或流行,2003年广东省爆发流行性乙脑。预防和控制乙脑发病的主要手段是接种乙脑疫苗。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地鼠肾细胞乙脑灭活疫苗,程序规定,灭活疫苗免疫接种2针。80年代末地鼠肾细胞乙脑减毒疫苗研制成功,初免接种1针,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使用者认同。为比较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安全性,笔者观察了接种疫苗后不同时间的人体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又称日本脑炎,经过蚊虫叮咬传播,是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乙脑的传播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接种乙脑疫苗。众所周知,任何疫苗接种后都会产生轻重不一的接种反应,乙脑疫苗也不例外,甚至还会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有的儿童在接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就可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丹东地区乙脑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鑫  刘辉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158-159
目的:研究2007年丹东地区乙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治的18例乙脑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者均来自农村地区,9例从未进行过预防接种,9例预防接种不正规,是否接种乙脑疫苗情况不详.结论:乙脑在本市区重新流行应引起重视,且其发病高峰后移,建议青少年做乙脑疫苗复种,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村乙脑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程序预防Ⅱ级狂犬病暴露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190例Ⅱ级狂犬病暴露者所接受的不同免疫程序分为两组:"2-1-1"程序免疫组采用"2-1-1"程序接种疫苗(n=93),常规程序免疫组采用常规5针法免疫程序接种疫苗(n=97)。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狂犬病毒IgG抗体,观察疫苗接种72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疫苗接种14 d抗体阳转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疫苗接种45 d抗体阳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2-1-1"程序免疫组抗体产生迅速、阳转率也高。两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1"程序免疫组接种周期缩短7 d,人均医药费用节省20%。结论 "2-1-1"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Ⅱ级狂犬病暴露中和抗体产生迅速、安全性好、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本市一乡镇卫生院一起接种乙脑、麻风疫苗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方法根据江苏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规范和预防接种规范要求,本中心派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同时接种该批次麻风疫苗22人,接种该批次乙脑疫苗36人,未发生不良反应。通过提供的资料,考虑为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本次疫苗接种直接因果关系依据不充分。结论要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告知家长注射疫苗的重要性。如出现接种不良反应情况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完善登记工作,及时请教有关医学专家和上级业务部门,获得最佳治疗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一般反应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12年3月—2013年3月84例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观察受种者的反应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84例患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不同性别、年龄阶段的人群,接种疫苗后的一般反应情况不同,儿童与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所有接种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针对患者反应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反应程度,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胎龄儿童出生24月龄内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和及时性,分析与疫苗接种延迟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出生儿童24月龄以内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比较早期早产儿(<34周)、晚期早产儿(34~36+6周)和足月儿(≥37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19月龄和24月龄疫苗接种覆盖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早期早产儿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第1、3针,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第3、4针,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简称“甲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均落后于足月儿(χ2=617.598、21.381、118.555、113.345、26.853、7.853、18.659、7.285,P<0.05)。晚期早产儿乙肝疫苗第1针和第3针、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第3针和第4针、乙脑疫苗和甲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均低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632、7.375、5.743、7.234、7.008、9.215、1.137,P<0.05)。早产儿在19月龄和24月龄疫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4—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甘肃省2004—2011年乙脑网络直报疫情信息。结果 2006年是甘肃省近10年发病率最高的一年。2008年甘肃省将乙脑疫苗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8—2009年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针对重点人群开展了乙脑疫苗的群体性接种,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2007—2011年发病率持续下降。2004—2011年,乙脑发病从5月开始,8月为高峰期,9月明显下降。甘肃省共有9个市(州)有乙脑病例报告,主要分布于陇南、天水和平凉等东南部地区。乙脑报告发病率以0~14岁组最高,≥45岁人群呈现出发病小高峰特点。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手段,在夏秋季节应加强对儿童和中老年人乙脑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监测,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沈阳市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PPS)法,在全市随机抽取30个村(居委会)的420名2~3周岁的目标儿童。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调查这些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儿童建证率100%、建卡率100%;所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4.29%;麻疹类疫苗2剂次接种率为97.92%;百白破疫苗的基础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5,P0.01);乙脑疫苗的基础接种率显著高于加强免疫接种率(χ~2=8.708,P0.01);不合格接种居前四位的分别为乙脑、流脑、百白破和麻疹疫苗,所占剂次比例分别为29.49%、20.68%、17.63%和15.59%。结论 我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加强免疫相对较薄弱,合格接种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水痘疫苗接种情况,为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和减少儿童水痘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辖区1岁-7岁儿童进行水痘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对1岁-7岁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和未接种水痘疫苗儿童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及回访。结果共调查2 516人,接种水痘疫苗2 088人,接种率82.99%,各年龄段有不同程度差异,常住儿童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未接种水痘疫苗儿童428人,患水痘儿童31人(7.24%),症状较重,持续时间长,医疗花费较高。结论水痘疫苗整体接种率较高,对儿童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应继续做好7岁以下儿童的接种宣传,提高接种率,减少儿童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后儿童群体性免疫预防实施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及时总结"5.12"汶川大地震灾后甲肝、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经验,为自然灾害后开展群体性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江油市地震后甲肝、乙脑预防接种实施方案》开展群体性接种工作。对彰明镇等4个乡镇实施技术指导、现场督导和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4个乡镇甲肝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7.2%(3666/3773),乙脑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9.2%(1389/1400)。快速评估共调查180名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为98.1%(155/158),乙脑疫苗接种率为97.3%(73/75)。快速评估结果与报告接种率基本一致。结论本次地震灾后群体性接种活动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指标。灾后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需加强调配和培训医务人员,做好接种对象摸底工作,确保安全的接种场所,提供足够疫苗和冷链设备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疫苗同时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接受乙脑等8种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以自愿为原则对639名儿童分成6种组合形式实施两种疫苗同时接种(观察组),对1335名儿童取8种疫苗实施单苗接种(对照组),在接种后的24h内追踪观察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结果精品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简称精品型乙脑JEV)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简称A群流脑AMPV)、精品型乙脑疫苗与麻疹减毒活疫苗(简称麻疹疫苗MV)、乙脑疫苗与麻疹疫苗、吸附百白破三联疫苗(简称百白破DPT)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简称Hib)组合两种疫苗联合接种的发热反应率和,或反应程度显著高于同种疫苗单苗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流脑疫苗A+CMPV)与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流感疫苗IV)、A群流脑疫苗与流感疫苗两种组合没有发现增加不良反应的现象;所有组合的两种疫苗同时接种的局部红肿反应发生率与同种疫苗单独接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会增加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或反应程度,发生率或反应程度的增加与具体疫苗的组合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均 《肝博士》2005,(3):31-33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该市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出生的0~3岁儿童2000例,对其二类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这些儿童的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并分析其不同接种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在选择的2 000例儿童中,至少接种过1种二类疫苗的儿童占比47.10% (942/2000).其中,城市儿童1124例,接种二类疫苗的比例为57.38% (645/1124);农村儿童876例,接种二类疫苗的比例为33.90% (297/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收入家庭儿童936例,接种二类疫苗的比例为60.47%(566/936);中低收入家庭儿童1064例,接种二类疫苗的比例为35.34% (97/1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比率较低,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儿童二类疫苗接种比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全细胞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我们于2003年7月-2005年12月对我地区3月龄~2周岁的儿童分别接种全细胞百白破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并对其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经过分析,我们得知了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今后的疫苗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乙型脑炎新防治战略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脑疫苗既是防守型,也是进攻型武器。关键在于正确运用。单纯依据疫苗免疫持久期制定的程序进行接种,人群维持一般抗体水平或抗体即算消失也有保护力的认识称被动防守型预防-以1—2—4—7—10程序为代表:通过疫苗接种后,使人群维持高抗体水平,既能迅速控制人间乙脑流行,又能中和成蚊体内乙脑病毒,为逐步消灭乙脑起重大作用的观点叫主动进攻型预防-以6.6程序为代表。从实践预防效果看后者优予前者。前者在控制乙脑流行曾起一定作用,但效果不理想。湖南执行十余年效果就是证明。而且接种异常反应多。后者程序简单易记,不易错位,实用性强,提高保护率,确保6个月-6岁儿童安全度过乙脑危险期。除此外,还有常被人忽视的最大作用即接种人群高抗体水平既能抗大量病毒入侵,又能中和成蚊体内乙脑病毒,使乙脑病毒利用易感人群之血维持生存、繁殖、世代交替的必须条件被切断,收到灭1顶1万之功效。从1991—2000年湖南实施此战略,历经10年3800万人的运用验证,安全无异常反应。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前10年(旧程序)分别下降61.56%和89.05%。有55个县出现无乙脑病人了。看到了灭乙脑之曙光。因此应转变观念积极推广主动进攻型预防,乙脑可逐步消灭,加上科学方法灭蚊,更能加快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6年宁夏乙脑监测地区农村健康人群乙脑免疫水平。方法在宁夏2个监测点分别随机抽取6个乡,每乡分为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抽5名调查对象,于2006年5月和11月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应用间接法ELISA检测乙脑IgG抗体。结果监测点人群5月份抗体阳性率为16.43%,11月份抗体阳性率为20.71%。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有免疫史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为13.66%。结论宁夏监测点农村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较低,应警惕乙脑流行。要进一步抓好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