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08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趋势,分析引起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指导临床正确面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做细菌培养及鉴定,并以纸片法(K-B法)测定一年来15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6种抗菌药的耐药率.结果 共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150株,其中源于呼吸道的105株,占68 %,居首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2.2 %,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3.7%.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尤其是ICU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极易变异而形成多重耐药;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和β-内酰胺酶抗菌抑制剂作为第一线抗菌药物;病情严重尤其是全耐药时,可联合用药,提高疗效.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菌株的出现,提示临床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标.ICU病房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阻隔各种可能的传播媒介,避免鲍曼不动杆菌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情况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指导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耐药菌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至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细菌药敏试验采用VITEK仪器法。结果:我院2014至2017年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2 246株,各年度分别检出数量为:413株(2014年)、565株(2015年)、644株(2016年)和624株(2017年)。标本类型主要为痰,占88%,其次为胆汁及腹腔引流液,占5.7%,除此之外,血液、伤口分泌物、胸水及脑脊液等也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各科室分布广泛,其中,综合ICU检出比最高,占20%,其次为呼吸内科,占9.3%,其余临床科室也均有分布。我院ICU病房内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表现较高的耐药性,其中,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为23.16%,且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阿米卡星,其耐药率为27.62%。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变化较大,2014~2016年呈逐年上升,但2017年较2016年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0%以上,近几年来变化不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可造成多部位的感染,且临床科室分布广泛,并对临床多种常用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医院ICU病区与普通病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差异,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有效方案和依据。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8月ICU病区和普通病区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ICU病区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区的分离株,两者对氨苄西林、头孢替坦、氨曲南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检测的抗生素差异则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减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摘要] 〖HTH〗目的〖HTSS〗〖KG*2〗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聚集性病例与医院环境污染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ICU患者MDR-AB医院感染提供环境流行病学依据。 〖HTH〗方法〖HTSS〗〖KG*2〗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短时间内我院ICU出现的3例M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周围环境以及医务人员标本进行干预前后大面积环境卫生学采样监测,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分析。采取分区分色管理方法实施强化环境清洁消毒等综合干预措施,追踪干预效果。 〖HTH〗结果〖HTSS〗〖KG*2〗对干预前80份环境标本进行微生物监测,其中护理站电脑键盘、医护人员手、床单、手消压盖、抢救车剪刀、回风口、患者胸部皮肤、隔离衣袖口、床挡板扶手等14份标本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其耐药谱与痰培养耐药菌株相一致。干预后连续2个月环境采样146份标本,均未检出MDR-AB。连续实施干预措施6个月后,标本合格率由77.50%上升至96.57%,医院感染率由干预前2.15%(214/9 965)下降至1.56%(185/11 8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KG*2〗MDR-AB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周围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分区分色强化环境清洁消毒等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ABA)耐药情况和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ABA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ICU病房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情况与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BA对常用药都很耐药,仅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为42.4%和46.3%,泛耐药株检出率达7.8%。结论 ABA在ICU病房的感染较为严重,而且耐药性很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和监控措施,预防ABA的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造成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 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
况,为临床的防治以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 1762 例病人病
例资料,选择病人的痰、中断尿、分泌物、中心静脉导管等部位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对培养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
菌的分布和细菌耐药的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1762 例病人中检出感染菌892 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29 株; 自
2014~ 2016 鲍曼不动杆菌在ICU 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1.68%上升至16.31%; 129 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
分布在下呼吸道,约81.40%; 药敏结果是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并且耐药率也是逐年上升,对丁胺卡那霉素耐药
率最低。结论: ICU 病房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加强监测和积极干预,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及交叉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7.
赵素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382-3383
目的:探讨我院综合 ICU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综合 ICU并发院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药敏试验分析其对2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大多为多重耐药菌,耐药率较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 B、左氧氟沙星,三者耐药率均为0.0%,米诺环素耐药率为7.7%,其他抗生素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 ICU 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可形成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以大剂量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或)联用米诺环素作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8.
唐之俭 《吉林医学》2011,(24):4990-4991
目的:统计分析青浦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非重复的临床标本分离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进行鉴定以及药敏检测,用WHONET 5.3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录入分析统计。结果:青浦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的检出率在各类革兰阴性菌检测中始终名列前茅,其药敏结果有较大的起伏变化,但是总体不容乐观,耐药率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亟待引起临床、院感、实验室以及各方面高度重视。结论:加强控制传染源,隔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宣传教育,加强病房消毒管理,严格控制临床抗生素用药指证,就可使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明显下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鉴定系统,用WHONE7软件统计药敏结果。结果:近5年分离株数和分离率及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院内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我院2010年-2012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监测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3年来我院患者的各类感染标本,经微生物室培养后,用美国DADE-MicroScan Neg Combo Type 31细菌菌种鉴定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补充药敏试验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进行检测。所有数据通过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排除重复菌株。结果2010年-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18%,6.92%,7.19%,其中泛耐药(XDR)鲍曼不动杆菌在所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2.41%,26.47%,13.01%。结论自2012年我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控制药品比例以及加强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以来,虽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结果 3年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高,其对头孢比肟耐药率由2008年的23.3%增加到2010年的57.5%;对头孢噻肟耐药率由2008年的35.7%增加到2010年74.7%;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也显著升高;对头孢派同/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氢酶稀类耐药率增幅没有前几种高,但增幅也很大。结论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鲍曼不动杆菌149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少难题,因而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日益为人们所重视[1].作者对本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从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149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了来源分布调查及耐药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宁睿  王春艳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4):401-402,40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及抗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内科ICU( MICU)581例患者中疑似院内感染者的下呼吸道、泌尿道、中心静脉导管等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部位、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81例患者共检出菌株386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63株;自2009 -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在MICU检出率逐年上升,由11.21%升至16.04%;63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占82.54%;药敏结果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且耐药率逐年上升,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结论:ICU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加,耐药情况较严重,应加强监测及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等措施,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14.
徐世成  罗世林  李勇 《西部医学》2011,23(4):684-68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6例并发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根据药敏试验分析其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几乎均为多重耐药,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66.7%)。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尤其是ICU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形成多重耐药;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复合群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作为第一线抗菌药物;重点是加强预防,防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5-2007年共三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性。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广泛存在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并有复杂的耐药机制,是免疫力低下和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因其对多种抗菌素耐药,成为ICU较为棘手的致病菌,通过三年来对我院ICU分离的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分析,旨在对临床应用抗生素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方法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NCCL2002年标准判读。鲍曼不动杆菌对B-内酰胺抗菌素耐药机制是产生AmpC酶、超广谱酶、碳青霉烯等多种B-内酰胺酶,可水解三、四代头孢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同时外膜微孔蛋白形成的通道变小,从而导致外膜通透性低,抗菌药物不易进入;对氨基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主要是产生多种氨基苷修饰酶及DNA旋转酶。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环丙沙星耐药性逐年增高,耐药率达45%-90%,对亚胺培南耐药为9%-1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常存在于潮湿环境中,医院内各种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污染是传播的主要来源;ICU中患者病情重,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多,导致呼吸道防预功能丧失,加上大量抗生素应用、是引起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多和高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试验显示三代头孢他啶及四代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也由2005年的50%左右上升至90%左右。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要药率由20%升至40%左右,这可能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过度使用有关,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程度上升较慢可能与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细菌有独特的杀菌作用有关,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略有下降;总之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5-2007年共三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性。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广泛存在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并有复杂的耐药机制,是免疫力低下和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因其对多种抗菌素耐药,成为ICU较为棘手的致病菌,通过三年来对我院ICU分离的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分析,旨在对临床应用抗生素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方法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NCCL2002年标准判读。鲍曼不动杆菌对B-内酰胺抗菌素耐药机制是产生AmpC酶、超广谱酶、碳青霉烯等多种B-内酰胺酶,可水解三、四代头孢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同时外膜微孔蛋白形成的通道变小,从而导致外膜通透性低,抗菌药物不易进入;对氨基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主要是产生多种氨基苷修饰酶及DNA旋转酶。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环丙沙星耐药性逐年增高,耐药率达45%-90%,对亚胺培南耐药为9%-1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常存在于潮湿环境中,医院内各种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污染是传播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该市某医院近3年来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分析其耐药谱变迁及泛耐药情况,金属酶产生情况,为临床了解及防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ICU2005~2007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仅,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采用头孢他啶和2-巯基丙酸的双纸片琼脂扩散表型协同试验筛选产金属酶菌株.结果 3年间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358株,其中2005年87株,2006年102株,2007年169株,其中通过呼吸道感染占82.12%.泛耐药菌株感染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3株(占3.45%),2006年8株(占7.84%),2007年有21株(占12.43%),且泛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相关.金属酶表型阳性株共检测出5株,阳性率为15.63%,其中2006年2株,2007年3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呼吸道感染方式为主,其泛耐药菌株感染率呈上升趋势,金属酶产生率低,不是主要耐药机制.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泛耐药菌株的几率越高.应加强ICU病房环境和人员消毒,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值和播散,重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王蓓  姚新宝  苏梅  热娜  杨环 《新疆医学》2013,43(6):27-30
目的:为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和传播。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监测,并对患者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分离336株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标本为主(283株占84.2%);2012年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87.8%)与2011年检出率(65.3%)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结论:2011年~2012年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上升,为避免院内传播流行,应加强耐药菌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05~2008年4个年度间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检出率及耐药性变迁规律,主要药物用量与酎药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控制Aba感染率及耐药性不断上升的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也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指导.方法:统计本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Aba检出率、耐药率、抗生素用量并分析三者间相互关系.结果:Aba菌株检出率2005、2006年度<3%,接下来的2个年度迅速上升到8.6%和15.7%;期闻Aba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2008年的敏感率已下降到30%以下:碳青霉烯类药物在2005、2006年度保持95%以上的敏感率.2007年开始,其敏感性急剧下降,2008年敏感率只有30%:对Aba最有效的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其敏感性也从2006年度的91.4%下降到了2008年度的47.2%.随碳青霉烯类药物用药频度的增加,Aba对该类药物的耐药率在2年中无明显变化,累积2年后Aba对其耐药率急剧升高.4年中,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用药频度与耐药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用药频度下降,但耐药率依然呈上升趋势.结论:Aba的临床检出率和耐药率上升呈一致性趋势:不同药物之间相互诱导耐药的机制在临床实践中应予足够的重视,制定临床抗生素用药策略如抗生素交替使用以达到降低细菌耐药目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药物之间的诱导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院2009-2010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Micn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临床分离的28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我院2010年比2009年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所增高,且已经出现泛耐药株.结论 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高耐药性,临床应规范用药,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