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男,2.5岁,13kg。患儿双侧腹股沟斜疝,拟在氯胺酮复合麻醉下行疝高位结扎术。人室后氯胺酮0.1、氟哌啶醇5mg、东莨菪碱0.3mg肌注完成手术。手术1h后于晚8:50送回病房。1.5h后患儿哭闹。次日上午约9时,父母嘻戏患儿时,患儿出现呆滞,双眼球上翻、向前凝视,口唇张开,颈后仰。追问病史,其患儿无类似症状出现。经神经内、外科医生会诊,诊断为氟哌啶醇致锥体外系反应,给予安定5mg肌注后入睡。后未出现上述症状,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6岁。因患多发性抽动症口服氟哌啶醇 ,每日计量 4 mg,约 10 d后 ,患儿诉视力模糊 ,未引起家长重视 ,半个月后发现患儿行动不便 ,遂于 1999- 0 7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 :双眼视力 0 .2 ,双眼外观正常。眼底 :双视盘色较红 ,边缘清 ,视网膜静脉较充盈 ,其余未见异常。 VEP示 :双眼 P1 0 0 波时间明显延迟 ,波幅减低。视野检查患儿欠合作 ,仅见周边视野缩小 2 0°~35°,平面视野未查及比较性暗点。诊断为双眼球后视神经炎。嘱其停服氟哌啶醇 ,球后注射妥拉苏林 10 mg,氟美松 2 .5 mg,隔日 1次 ,口服地巴唑、芦丁、肌苷…  相似文献   

3.
治疗量氟哌啶醇致锥体外系反应18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氟哌啶醇在小儿神经科中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但临床应用中往往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即使按常规治疗量应用,这种反应也易发生。本文对近3年来,我院用氟哌啶醇治疗的患儿进行追踪观察,发现有18例服用氟哌啶醇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锥体外系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氟哌啶醇致较长时间嗜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摘要 患儿,男,8岁,体重26kg,因右肱骨髁上骨折入院行内固定术。术前各项检查,ECG,肝功、肾功、胸片、出凝血时间等均正常。术前30min给予安定4mg,阿托品0.4mg肌注。入室BP 110/65mmHg,HR 110次/min,SaO2 99%。行腋路臂丛阻滞,手术区域阻滞完善,上止血带后,手术顺利开始。约15min后,患儿诉肿胀难忍,不愿配合手术。考虑是止血带原因,遂静注氟哌啶醇1.5rag,哌替啶30mg,患儿迅速入睡。1h后手术结束,唤醒送回病房。约6h后,请麻醉科会诊,见患儿嗜睡,呼之能醒,但不愿回答,也不愿进食。SaO2 95%,其他检测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嘱吸氧,去枕,保持呼吸道通畅,静脉支持,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持续监测。次日仍嗜睡,呼之能答,进少量饮食后又睡,各项检测正常,脱氧后SaO2 99%,继续监测。第3日晨,患儿醒来,一切如常,无任何遗忘,半个月后出院。  相似文献   

5.
氟哌啶醇为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的典型代表,在精神科临床应用较广泛。其效价较高,剂量较小,主要具有阻断D2受体的作用,抗胆硷能和抗肾上腺素能作用不明显,不良反应主要是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其与中枢抗胆硷能药如东莨菪硷合用引起的意识障碍较为常见,用药后很快出现深度意识障碍,对刺激无反应,肌张力减低,甚至出现双侧病理反射和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6.
7.
男,23岁。因言语、行为紊乱、兴奋、夜眠差2d转入我科。半年前曾发生脑外伤,无精神病史及其他病史,无特殊用药史。病前性格内向、胆小。本次住神经外科拟行颅骨修补术,入院后即出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害怕手术,要求不治回家(未允),夜眠差,次日精神恍惚、时哭时笑,言语、行为紊乱,进而又出现话多、语速快、言语夸大。无发热、头痛、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人院查体:T36.3℃,P82次/min,R19次/min,BP105/70mmHg(1mmHg=0.133kPa);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  相似文献   

8.
氟哌啶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治疗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氟哌啶醇用量,学龄前从0.25mg/d开始,学龄期从0.5mg/d开始,睡前1次/d顿服,加量1次/7d,加0.25—0.5mg/次,加至能控制症状的最小有效剂量,持续服此剂量3-6个月。结果本组患儿均在3—7d左右抽动开始减轻,一般在1—4nmg/d左右显效。结论本组用氟哌啶醇治疗,疗效显著,而且毒副作用极少。  相似文献   

9.
10.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遇有1例氟哌啶醇引起抽动障碍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10例。年龄 2 6~ 6 9岁 ,平均年龄 5 0 .2岁。既往无锥体外系疾病。患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8例 ,偏头痛 7例 ,美尼尔氏病 1例。用药至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时间 :8周 1例 ,10~ 12周 3例 ,2 0~ 2 2周 12例。以上病例均做头颅 CT或 MRI检查 ,脑部未发现病灶 ,6例患者病前做过肝肾功能化验 ,结果不同程度异常。服药方法 :5~ 10 mg,每晚一次 ,口服。主要表现为 :1斜颈 2例 ,其中 1例伴有体重增加 ;2静坐不能 5例 ,其中3例伴有表情淡漠 ,面具脸 ,1例伴皮肤过敏 ;3静止性震颤 ,偏侧肢体肌张力增高 7例 ;4面部肌肉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入院的脑出血急性脑综合征患者25例为治疗组,给予氟哌醇5 mg肌内注射,视病情4~6 h后再注射1次;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入院的脑出血急性脑综合征患者23例为对照组,给予氯丙嗪25 mg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2 d。治疗后21 d对2组患者的卒中量表(NI HSS)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大为减少;治疗组有效率92.0%,对照组有效率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 HSS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啶醇是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张燕  周海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26-3026
1病历摘要 男,于2009—07—18T20:00以精神分裂症收住院,去年患者无故怀疑父亲不是亲生的。患者住院前几天在家吵闹要求父亲找患者已离婚0.5a的前妻,称她已生下孩子,让父亲找回孩子,情绪极不稳定,对父亲发脾气,有冲动倾向,护理不合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各39例,分别予以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8周。采用临床整体印象量表(CGI)、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和第8周末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并记录用药量。结果治疗8周后,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的最高平均治疗剂量分别为(1.4±0.34)mg和(7.3±0.52)mg,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2%和82.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8.2%和76.9%,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第2周为明显,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均具有较好疗效,但利培酮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诊断为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且服用药物治疗的65例患儿进行智力测定,探讨药物是否对患儿智力造成影响。方法:分别在服药前及服药10 d、服药后3个月应用中国韦氏智力量表(C-WISC)各进行智力测定,将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0 d及3个月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啶醇对抽动症患儿的智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谵妄的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华  邓伟  杨辉  刘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88-190
背景:谵妄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多见于老年病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控制谵妄的重要手段。 目的:观察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谵妄的疗效。 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对象:共选人175例谵妄患者,为2001—09/2003-09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老年病人。随机分成奥氮平治疗组(n=74)、氟哌啶醇治疗组(n=72)和一个对照组(n=29)。其中男性111例(63.4%),女性64例(36.6%)。谵妄出现时间30min~17d,平均(3.02&;#177;2.71)d。入组病人按谵妄病因分类:代谢性68例,中毒性47例,结构性25例,感染性35例。 方法:每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照组(n=29),只针对谵妄病因进行躯体治疗,在研究期间不使用任何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奥氮平组(n=74),除继续针对谵妄病因治疗外,给予奥氮平(美国礼来公司生产,商品名:再普乐5mg/片)口服或舌下含服(禁食患者)治疗,起始剂量1.25~2.5mg/d顿服,之后剂量在1.25~20mg/d调整;氟哌啶醇组(n=72),除继续针对谵妄病因治疗外,给予氟哌啶醇针剂2.5—10mg/d肌肉注射治疗。前瞻性观察治疗1周,分别在入组前、第1~7天进行观察评分,以临床严重度总体印象量表、临床总体印象改善度量表分别评价精神障碍严重程度及改善情况。将观察期内CGI—SI基线分减少≥1分时用药剂量及时间分别作为起效剂量、起效时间进行统计。 主要观察指标:精神障碍严重程度及改善情况 结果:①奥氮平组、氟哌啶醇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临床严重度总体印象量表分值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各组显效率分别为82.4%、87.5%、31.0%,两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奥氮平及氟哌啶醇均在较低剂量起效,奥氮平组起效最快,氟哌啶醇组次之,对照组起效最慢(P〈0.01)。 结论: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谵妄疗效相当,但奥氮平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生长激素基础水平与正常青年人的差异,及奎硫平和氟哌啶醇对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8/2004-10于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患者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18~35岁,病程3个月~4年,所有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自愿参加本实验。奎硫平组21例,药物剂量(10~20)mg/d;氟哌啶醇组22例,药物剂量(16~38)mg/d。同时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3例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长激素水平。结果43例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0名健康对照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氟哌啶醇组治疗前生长激素基础水平与治疗8周后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奎硫平、氟哌啶醇两组治疗8周后生长激素差异不显著,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将治疗后奎硫平组和氟哌啶醇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值与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变化差值做相关分析,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氟哌啶醇能使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奎硫平对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长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治疗安全性好。精神症状与血清生长激素的水平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CCMD-3诊断标准选择11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58例)及氟哌啶醇组(52例)分别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在治疗第8周末,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4.48%及68.42%(P〉0.05);两组的PANSS总分的减分率分别为69.6%及66.5%(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同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间比较除治疗末PANSS的阴性症状分阿立哌唑组较低,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外,其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其次,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为焦虑、头痛、失眠、胃肠道反应等,未发现有明显的体重增加、嗜睡、锥体外系反应。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及阴性症状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微,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对静注氟哌利多引发锥体外系反应2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