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布利特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方法利用酶解的方法分离出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体重2.0~2.5kg)心外膜、心内膜和中层心室肌细胞。将各层细胞按处理试剂分为正常对照组、依布利特A(10-7mol/L)组、依布利特B(10-6mol/L)组。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记录各层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电流(INa)活性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间的中层心肌细胞INa电流I-V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依布利特组的心内膜下细胞INa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布利特A、B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依布利特两组心外膜下细胞INa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布利特A、B组间无差异(P>0.05)。依布利特两组与对照组中层心室肌细胞ⅠNa稳态失活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布利特A、B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间心内膜下细胞ⅠNa稳态失活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依布利特两组间的心外膜下细胞ⅠNa稳态失活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布利特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乙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钙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乙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IGLL)和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电流(INa)的影响,并探讨两者在乙醇致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蛋白酶消化的成年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及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不同浓度乙醇对ICal.和INa的作用。结果:(1)乙醇抑制ICaL峰值,24mmol/L和240mmol/L乙醇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80、240mmol/L乙醇使ICaL的电流-电压(I-V)曲线上移,在各测试电压下,电流均减小,但不影响曲线形状,用乙醇后最大激活电压仍在0mV左右。(3)24mmol/L乙醇基本不影响I、峰值,80、240mm01]L乙醇抑制I。峰值,与24mmol/L乙醇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4mmol/L乙醇对INa的I-V曲线无明显影响。80、240mmol/L乙醇使INa的I-V曲线上移,在各测试电压下,电流均减小,曲线形状无明显改变,用药后最大激活电压仍在-30mV左右。结论:致毒浓度(24mmol/L)的乙醇对ICal.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导致心肌产生负性肌力作用,动作电位时程缩短,诱发心律失常。但致毒浓度(24mmol/L)的乙醇不影响INa,而致死浓度(80mmol/L)对INa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观察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每组18例):联用组(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依达拉奉组、巴曲酶组,分别于治疗后15d、60d和120d观察治疗效果、纤维蛋白原水平、国际化标准比值等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4%,明显高于依达拉奉组(66.7%)和巴曲酶组(66.7%)(均P〈0.05);联用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国际化标准比值与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巴曲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与巴曲酶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一种药物,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组)和对照I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对照Ⅱ组,各68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组),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手术时间对照I组〈观察组〈对照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对照Ⅱ组〈对照I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4.41%).对照I组14例(20.59%),对照Ⅱ组10例(14.7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3个月后复查,各主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切割彻底且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方法对9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并HRS患者及各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ACE基因上的DNA片断,根据I/D来判断其多态性,同时各例均采血测ALT、AST、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并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不同基因型间这些指标的差异。结果HRS患者中,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各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其他肝病组外,各组Ⅰ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D等位基因频率(均P〈0.01),各对照组中,三种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组中,Ⅱ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ID及DD型(P〈0.05)。Ⅱ基因型的SCr等显著高于ID型及DD型(均P〈0.05),GFR显著低于ID型及DD型(P〈0.05)。结论ACE基因Ⅱ型可能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易并发HRS的遗传学因素。  相似文献   

6.
程凌  霍志成  杨帆 《中国医药科学》2013,(21):44-45,100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综合征患者心室失同步化和收缩功能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因慢室率心房颤动(房颤)而安置VV]型起搏器的患者152例中,产生PMS患者19例(PMS组),其他133例未产生PMS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患者(无PMS组),另选取20例房颤未安置起搏器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用组织多普勒影像技术测定左、右心室侧壁和室间隔的收缩峰值速度(Vs)、加速度(As)和达峰时(Ts)。结果PMS组与无PMS组左、右心室侧壁的Vs、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S组与无PMS组之间h、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Vs、As比较室问隔收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S组与无PMS组左、右心室侧壁与室间隔T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PMS组与无PMS比较,左室侧壁与室间隔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室侧壁与室间隔Ts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失同步化是PMS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和左室失同步化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坤  李广平  李健  程立君  杨万松  陈延勋 《天津医药》2015,43(11):1296-1299
目的 研究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单独及联合使用对模拟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 的影响。方法 将 75 只雄性 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CON)组、 模拟缺血再灌注(CIR)组、 依折麦布(EIR) 组、 辛伐他汀 (SIR)组和依折麦布+辛伐他汀 (ESIR) 组, 分别予生理盐水或其溶解的药物灌胃 2 周后分离右室心肌细胞,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 Ito。结果 (1) Ito电流密度 (+60 mV): CIR 组较 CON 组下降, EIR 组与 CIR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IR 组、 ESIR 组与 CIR 组比较均升高, SIR 组与 ESIR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to稳态失活曲线最大半数失活电压(V1/2): CIR 组较 CON 组显著增大, EIR 组与 CIR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IR 组和 ESIR 组较 CIR 组均显著减小(P<0.05), SIR 组和 ESIR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率因子(K)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失活后恢复曲线失活时间常数(τ)值: CIR 组较CON 组显著增加, EIR 组与 CIR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IR 组、 ESIR 组较 CIR 组明显减低 (P<0.05), 而SIR 组与 ESIR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 依折麦布+辛伐他汀预处理可以逆转模拟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 Ito的影响, 且效果相似, 而依折麦布未表现出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术前CD3+、CD4+和C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7d与术前第1天CD3+、CD4+及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术前,CD8+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1天2组NK细胞活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NK细胞活性均下降(P〈0.05)。术后第3天开始NK细胞活性逐渐恢复,但与术后第1天比较无差异(P〉0.05)。2组术后第5、7天NK细胞活性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患者围术期使用乌司他丁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检测血小板参数在妊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妊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76例临床资料。结果与正常妊娠对照组相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CITP)组,PLT计数减少(P〈0.01),MPV及PDW升高(P〈0.05);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组,PLT计数减少(P〈0.01),MPV、PDW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组,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升高(P〈0.05)。妊娠期肝功能损害组,PLT计数及MPV减少(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MPV、PDW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坤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44-46,4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及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4、7、28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天肌酐/身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7、14、28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l、7天TSF和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4、28天r11sF和A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时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28天体重、体重减少及体重减少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46例次,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3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26,P〈0.01)。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磷酸肌酸(exogenous phosphocreatine, PCr)对豚鼠缺血心室肌细胞钠通道(INa)电流的影响,探讨其预防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机制。方法:心室肌细胞经酶解从豚鼠左心室获得,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INa电流,通过灌注模拟缺血液并充以95%N2 5%CO2的混合气体建立缺血模型,将PCr加入模拟缺血液中分别配成5, 10, 20,30 mmol/L浓度。将细胞分成6组,分别予模拟缺血液,含有5, 10, 20,30mmol/L浓度PCr的模拟缺血液,台氏液灌流,后者充以95%O2 5%CO2的混合气体。10min后记录各组的峰电流及电流密度。结果:与台氏液组相比,单纯模拟缺血液组INa峰电流密度降低80.1?2.5%(p〈0.05),含有5, 10, 20, 30mmol/L浓度PCr的模拟缺血液组INa峰电流密度分别降低56.2?4.6%(p〈0.05);30.3?5.3%(p〈0.05);39.0?5.5%(p〈0.05);42.6?4.8%(p〈0.05)。10与5, 20, 30mmol/L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r能增加缺血时受抑制的INa峰电流及电流密度,这可能是其预防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机制。PCr在低浓度 (0~10mmol/L)对INa峰电流及电流密度的影响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luxa-core树脂(LC)、卡瑞斯玛前后牙通用树脂(CS)与三种纤维桩的微拉伸黏结强度。方法:玻璃纤维桩、石英纤维桩、碳纤维桩各10支,每种纤维桩随机分为两组,各5支,分别与luxa-core树脂、卡瑞斯玛前后牙通用树脂黏结成桩核样本,预备后的样本切割成1mm×1mm的条形试件进行微拉伸实验。结果:LC与CS两组组内,碳纤维桩分别与玻璃纤维桩及石英纤维桩拉伸强度值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玻璃纤维桩与石英纤维桩组拉伸强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在LC与CS两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碳纤维桩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组中luxa-core树脂与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微拉伸试件黏结强度无差异,优于其他组试件。  相似文献   

13.
彭宅权  纪宏改  王佳 《安徽医药》2014,(7):1303-130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DR的临床治疗与预测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十堰市郧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B组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C组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与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将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B、C三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及收缩压(SBP)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显示,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清C肽(SCP)水平三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CP进行组间分析表明,B组SCP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CP水平低于A组,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患者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与DR存在正相关性(P〈0.05),SCP与DR的发生有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的降低是DR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肽的水平,能有效预防及预测D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时采用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ICU中需要镇静的机械通气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咪达唑仑组(MSF组)、咪达唑仑组(M组)。两组均在给予负荷剂量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药物方式镇静。监测用药初期(0、15、30 min)两组患者呼吸及循环参数的变化,以后每2小时评估镇静深度,以MAAS镇静评分3分、ATICE人机顺应性评分≥3分为镇静目标,优先保证人机顺应性进行药物输注速度的调整;并于24 h停药后观察苏醒时间、相关并发症、用药量及镇静满意度和人机顺应性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15 min和30 min的心率、呼吸频率、气道峰压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P〈0.01或P〈0.001);MSF组收缩压较镇静前下降(P〈0.05),但两组舒张压镇静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M+F组的镇静满意程度、人机顺应满意程度明显高于M组(P〈0.01,P〈0.05)。M+F组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1);MSF组咪达唑仑的用药量少,相关并发症少。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提高人机顺应性,适当改善通气效果,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及艾叶油雾化吸入对哮喘豚鼠白三烯C4及Th1/Th2失衡的影响及平喘的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复制哮喘豚鼠模型,60只豚鼠随机分为As2O3雾化吸入组[B1:2.0 mg/(kg·d)、B2:4.0 mg/(kg·d)]、联合用药组[C1:2.0 mg/(kg·d)+ 0.05 ml、C2:4.0mg/(kg·d)+0.1 ml];同时设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组(A组)及正常对照组(D组).用药7天后,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三烯C4的变化及Th 1/Th2失衡的情况.结果 (1)LTC4:B1、B2、C1、C2与A、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1与C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B2与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Th1/Th2失衡:①IFN-γ:B1、B2、C1、C2与A、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L-4:B1与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与C1组、B2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FN-γ/IL-4:B1与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与C1组、B2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三烯C4的升高及Th1/Th2的失衡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发病机制,As2O3平喘的机制与降低LTC4及调节Th 1/Th2的失衡有关;艾叶油平喘的机制与降低LTC4有关,较小剂量的As2O3及艾叶油联合雾化吸入可安全有效地达到平喘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对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缬沙坦组患者在透析同时口服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透析治疗.治疗前,治疗后8周、16周时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查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水平,并作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16周,缬沙坦组CRP、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16周时更低于8周(P<0.05);对照组三个时段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治疗后8周、16周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透析同时辅以缬沙坦治疗,对于进一步改善微炎症状态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肾功能指标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共计13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均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第5天、第10天测定Cr和BUN值,对照分析用药前后肾功能指标Cr和BUN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值呈明显下降趋势,第10天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9例脑梗死伴肾功能不全者使用依达拉奉后第5天Cr值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BUN值呈上升趋势,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显效率(69.6%)高于对照组(41.4%)(P〈0.05)。治疗组有8例出现转氨酶轻微升高,16例BUN值升高;对照组有10例出现转氨酶轻微升高,8例BUN值升高,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本研究显示依达拉奉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肾功能指标Cr值,对BUN值无明显影响,但由于本文入选样本量少,观察时间短,其结论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8.
3种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最小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皆 《中国药房》2008,19(14):1049-1051
目的:评价3种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1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尼群地平、依那普利+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治疗12周,观察疗效,并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90.91%、92.00%,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品成本分别为5.21、293.16、430.08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组方案较经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硬膜外与静脉给予曲马多预防剖宫产术寒战的疗效。方法:将135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A组)、静脉曲马多组(B组)和硬膜外曲马多组(C组),每组各45例。患者均取左侧卧位行L3-4腰-硬联合穿刺,见脑脊液后蛛网膜下腔给予0.75%布比卡因10mg,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固定后平卧位。A组患者不用任何镇痛、镇静药,B组患者平卧后即刻静脉给予曲马多1mg/kg,C组患者平卧后即刻硬膜外给予曲马多1mg/kg。观察3组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新生儿的Apgar评分、患者寒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腰麻给药后,A、B、C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本组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纽患者寒战程度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寒战程度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曲马多与硬膜外注射曲马多可用于防治剖宫产术寒战,但硬膜外给予曲马多更安全有效,患者舒适度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加氯胺酮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遂川县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80例择期手术的儿童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氯胺酮麻醉组(对照组)和腰硬联合加氯胺酮组(观察组)各40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儿麻醉后的各生命指标均维持在正常状态。2组患儿麻醉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氯胺酮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7/40),对照组为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腰硬联合加氯胺酮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