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新生儿溶血病,也称胎儿红细胞增多症(HDFN),是指当母亲产生的IgG分子通过胎盘时,胎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前后发生的同种异体免疫疾病.其中一些抗体攻击胎儿循环中红细胞表面抗原,并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HDFN病情可从轻微发展到严重,并且可能发生因心力衰竭而导致的胎儿死亡.当疾病发展至中度或重度时,胎儿血液中会出现大量未成熟...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9,(21)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5例,全部患儿均接受实验室检测,包括ABO、Rh血型鉴定、放散液抗体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游离液体检测。患儿母体接受免疫球蛋白G抗A(B)抗体效价检测,比较各项指标。结果新生儿溶血病阳性率为58.82%(50/85),其中包括49例(57.65%)ABO-HDN患儿和1例(1.18%)Rh-HDN患儿,无其他血型系统抗体所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ABO-HDN患儿中包括20例(23.53%)A型患儿和29例(34.12%)B型患儿;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上,相较于低效价组,高效价组患儿的明显更高(P<0.05)。结论 ABO新生儿溶血病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类型,临床上需尽早诊断并开展治疗,从而使疾病预后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邱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84-85
目的对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出现溶血病的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为准确诊断新生儿溶血病(HDN)提供有效依据。方法114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通过采集新生儿血液,鉴定血型,并给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抗体释放试验,对其试验进行分析,对比指标。结果所有患儿血型均为Rh阳性,1例母亲血型为Rh阴性;其中,54例A型,42例B型,18例0型。经血型血清学检测证明,79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由于血性抗原不合导致,阳性率为69.3%,79例患儿中,78例患儿为ABO-HDN,1例患儿为Rh-HDN。结论新生儿溶血病血型不合主要表现为ABO血型,与其他试验相比,抗体释放试验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6.
Rh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严重黄疽的病因之一,其发病早、进展快、发生贫血、心衰、核黄疸的比例高,若不及时诊治、预后较差,我院自1983年1月~1995年1月共收治Rh血型不合溶血症1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6例,女5例,入院日龄:~12小时9例,~24小时2例。胎龄:除1例早产儿、1例过期产儿外,余均为足月儿。出生体重在2500~2980克之间,均无产伤窒息史。胎次:第1胎1例(母产前无受血史),第2~5胎10例。发病天数:出生后12小时以内6例,~24小时3例,~4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及外院送检的20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血液样本,母亲血型为O型或Rh阴性,对其血型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查,患儿进行直抗实验、游离实验,以及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母亲进行ABO以外抗体检测。结果 20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血液样本中,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117例是母婴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58.5%),其中ABO-HDN116例(99.2%)、Rh-HDN1例(0.8%)。结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中,以ABO-HDN多见,母亲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型为B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并比较2组患儿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较短(P<0.05).结论 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两者如能在孕期作出诊断,将可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抢救的成功率。我院自1963年开始对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诊治和抢救,并在1978年着手于产前诊断,现将2例罕见的新生儿溶血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郭东利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4,5(22):80-80
ABO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所引起的免疫性疾病。本文收集的32例病例中,孕妇中为A型者10例,占31.3%;B型者7例,占21.9%;O型者12例,占37.5%;AB型者3例,占9.4%。 相似文献
13.
<正>新生儿溶血病(HDN)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常见ABO血型不合,其次为Rh血型不合[1]。临床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其病症轻重一般取决于母体IgG-A(B)效价高低的程度、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程度、胎儿代偿性造血能力及免疫功能等诸多因素。笔者对2006年11月—2013年06月来所在医院妇产科门诊保健查体的孕妇480例,进 相似文献
14.
<正>新生儿溶血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其中以ABO血型系统最常见,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体相应的抗A(或B)的IgG抗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从而破坏胎儿红细胞并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应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可检测出婴儿体内是否有来自母体的与婴儿相对应的抗A(或B)的IgG抗体,可对ABO-HDN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发生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DN).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破坏,是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其中以ABO系统多见,但Rh系统引起的HDN较重.ABO系统溶血病是母子ABO血型不合引发的HDN,主要由于胎儿红细胞A/B抗原与来自母体的抗体反应的结果.O型人具有Ig抗-A(B)抗体的人数比A型或B型人的IgG抗体的人数多,所以ABO溶血病以母亲为“O”型,子女为A型或B型的发病率最高[1].HDN仅发生在胎儿和新生儿早期,为便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本院儿科送检的128例疑似HDN患儿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ABO溶血病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规律、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状况。方法:回顾对76例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黄疸出现时间平均为(1.15+1.06)d,其母亲均为O型血,患儿血型以A型者居多,B型次之;7例并发胆红素脑病。结论:必须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新生儿ABO溶血病,尤其是伴有高危因素者应采取综合措施早期干预,避免并发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17.
茵陈蒿汤合六味地黄汤预防ABO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合六味地黄汤预防ABO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方法 29例ABO母婴血型不合孕妇均服用茵陈蒿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每日1剂,服用1月后,如抗体效价下降,则改为隔日1剂,直至分娩.结果 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1 %.结论 茵陈蒿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可有效地预防ABO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ABO血型不合双亲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ABO血型不合夫妇的产前血型抗体水平,探讨诊断及预防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夫妇ABO血型不合者418例,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相关检测分析。结果调查取得数据可靠、准确,与临床追踪HDN的发生相符。结论夫妇间ABO血型不合者及时检测产前血型抗体水平,对预报HDN发生及胎儿受害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实施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与之前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临床路径对减少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患儿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的效果。方法⑴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该院收治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80例患儿为路径组,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80例患儿为对照组。通过评价医疗效率、医疗费用、治疗效果等指标,以观察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结果⑴实施临床路径后,路径组平均住院日、蓝光治疗时间缩短(P<0.05);⑵路径组药费、抗菌药品费、检查费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9,P<0.001,P<O.005),但两组治疗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住院总费用没有下降(P>0.05);⑶行换血术的路径组比对照组住院总费用比对照换血组平均降低484元(P<0.05),检查费、药品费和抗菌药品费比对照组低(P<0.001,P<0.05,P<0.001)。结论应用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后,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规范了抗菌药物使用,对检查费、药品费、抗菌药品费、住院总费用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