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机构,检定了印度7家制造厂商生产的35份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效价稳定性。抗毒素的单位测定采用Lt/10毒素中和试验的方法,以 IU/ml 表示。毒素为破伤风 Harvard 菌株所产生,标准抗毒素为丹麦国立血清研究所供给的标准品。35份样品在4~8℃贮存3~6.5年,定期测定其效价。  相似文献   

2.
作者选择已在2、4、6月龄接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无细胞菌苗(ADTP)或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全细胞菌苗(WDTP)初次免疫的儿童,于15~20月龄时给予ADTP加强注射,并在注射后6、24、48小时,第3~14天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在加强注射前和加强注射后1个月抽血测定抗体水平,用ELISA法测抗-百日咳毒素(PT)、抗-丝状血凝素(FHA)及破伤风抗毒素,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测抗-PT效价,用Vero细胞测白喉抗毒素效价。  相似文献   

3.
生产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需要一种筛选方法以测定原血浆中高抗毒素水平, 所得的结果应与小鼠毒素中和试验(TN)的结果一致。作者随机抽取经精制破伤风类毒素超免疫的志愿者的50份血浆样品,用反向火箭电泳(RRE)测定。把1%琼脂糖在pH8.6的Tris-tricine缓冲液中加温溶化后,冷到50℃,加入柱精制的破伤风类毒素,使浓度为0.95Lf/ml,取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破伤风毒素对毒素中和(TN)试验敏感性的影响及用2-巯基乙醇(2-ME)处理血清后对TN滴度的影响.试验采用的破伤风毒素为精制冻干和普通液体毒素,破伤风抗毒素为国家参考制品,每ml含10IU,小鼠用LACA品系,体重17~20g;精制破伤风毒素试验量用L+/10、L+/100、L+/1000和L+5000;普通毒素用L+/10、L+/100和L+/200.  相似文献   

5.
作者将测定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滴度的毒素结合抑制(ToBI)试验加以改进,可同时测定破伤风和白喉两种抗毒素.ToBI试验的操作方法是把200μl待测人血清和标准对照血清在封闭好的平底或圆底聚苯乙烯微量板孔中做倍比稀释后,每孔加入0.1Lf/ml破伤风和白喉毒素.取100μl血清-毒素混合液移到分别用破伤风和白喉抗毒素包被并封闭的聚氯乙稀微量板相应孔中,经培育和洗涤,每孔加入辣根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目前用于测定白喉菌苗效力的方法受到这种或那种限制。作者发展了一种评价人血清中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的方法,称为毒素结合抑制试验(TOBI),此法基于毒素同抗毒素结合的抑制作用。方法是,将血清2倍系列稀释液40μl同80μl白喉毒素(0.01Lf/ml,磷酸缓冲液(PBS),pH7.2)于微量滴定板孔中混合,摇匀,37℃孵育过夜。次日取100μl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含量的体外测定方法目前已有很多,但是,小鼠体内毒素中和试验法似为较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低抗毒素滴度的测定。毒素中和试验通常以小鼠的死亡为滴定终点,但也可以用破伤风早期症状麻痹作为判定的终点。本文作者用统计学方法对毒素中和试验的这两个不同的终点所测得的同批血清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具有不同接种史的727人中采集血清样品,用ELISA测定破伤风抗毒素含量及在小鼠中测定破伤风毒素中和活性,并将两法所获结果进行比较。按照接种史将727分为3组:第1组共200人,接种史不确定;第2组310人,有1~30年前接受全程免疫的证明;第3组217人,4周前已进行再接种。按Ipsen方法进行体内中和试验,在微量滴定定板上进行ELISA,用碳酸盐缓冲液稀释破  相似文献   

9.
作者测定了8种白喉类毒素和9种破伤风类毒素。絮状反应和单向辐射状免疫扩散试验(SRID)所用的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为超免疫马血清,火箭免疫电泳试验则用家兔血清。每种类毒素均作4个稀释度,抗毒素则适量加入1%琼脂糖凝胶中。将试验类毒素与参考类毒素配对,随机加入凝胶板中。结果表明,火箭免疫电泳试验与絮状反应试验相比,所测白喉类毒素絮状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公布了1984年9月10~15日在意大利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破伤风会议的会议录.在该次会议上讨论了WHO和欧洲药典推荐的破伤风菌苗效力试验的费用、精确度和可重复性.会议认为必需通过减少动物数目或应用定量反应方法来简化破伤风菌苗的效力试验.采用小鼠的费用低于豚鼠.但需克服小鼠品系变异问题,可采用普通品系加以克服.会议还讨论了测定体内破伤风抗毒素的困难.虽然体内测定  相似文献   

11.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敏菊 《医药导报》2001,20(5):314-314
患者 ,女 ,42岁 ,2 0 0 0年 7月 12日因皮外伤来我院外科就诊 ,给予破伤风抗毒素 15 0 0U ,先做过敏试验 ,用氯化钠注射液将破伤风抗毒素稀释 10倍 (0 .1mL破伤风抗毒素加 0 .9mL氯化钠注射液 ) ,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 0 .0 5mL ,3 0min后患者前臂掌侧皮丘边稍有红印 ,后按脱敏注射法 ,用氯化钠注射液将破伤风抗毒素稀释 10倍 ,分 4次作皮下注射 ,每次注射后观察 3 0min ,无不良反应 ,患者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第 12天发现有过敏症状 ,腰部出现皮疹、丘疹、红肿 ,症状对称 ,确认为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反应。即用 5 %葡萄糖注射 5 0 0…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动物的应用,作者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毒素中和试验(TN)测定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8批吸附DT和13批吸附DTP中白喉类毒素的效力,并比较了IHA与TN的检测结果。每批制品免疫10只豚鼠,免疫剂量为人用剂量的1/50,接种两针,间隔4周,第2针后3周采血,共免疫210只豚鼠。然后用IHA和TN测定免疫血清中白喉抗毒素滴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血清几何平均滴度(GMT)有良好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用ELISA夹心法检测破伤风抗体时,不同浓度的破伤风类毒素包被微滴板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作者于免疫前、免疫期间及免疫后分别采集22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的健康成人血标本,并同时用生物测定(Ipsen毒素中和试验法,滴度为L /10,000)和ELISA(含10IU/ml抗毒素的混合人血清作为参考血清)进行检测。进行ELISA时,作者取每ml 20、10、5、2.5、1.25、0.63、0.32、0.16、0.08、0.04、  相似文献   

14.
使用安全有效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对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扩大的免疫规划是很重要的。已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贮存于-20℃以下,可长期保存其效力,否则病毒滴度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本文对不同国家1982年12月~1983年9月生产的8个三价OPV样本在不同温度贮存不同时间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先滴定疫苗的病毒含量,然后将3个样本于4~8℃保存1年;另5个样本保存于-20、4~8、22和36℃。用标准方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表明,用1M氯化镁作稳定剂的OPV,保存于-20℃经10次冻融其病毒滴度无改变。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小鼠和家兔中对作为人菌苗抗原破伤风类毒素(TT)和白喉类毒素(DT)佐剂的、由二氧乙烯鲸蜡醚、胆固醇和油酸组成的非磷脂脂质体进行了评估.分别将TT和DT混合或包被在脂质体、脂质体-单磷酸脂质A(MPL)/鲨烯和脂质体-鲨烯中制成不同的脂质体抗原制剂,以磷酸铝吸附的抗原、结合弗氏佐剂的抗原及可溶性抗原为对照.分别用上述抗原免疫小鼠(2剂TT)和家兔(3剂DT).于首剂TT免疫后4、6、10和15周及每剂DT免疫后2周采血.用ELISA法测定抗-TT IgG、IgG亚类和IgM抗体及抗-DT IgG抗体.用毒素中和试验测定小鼠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水平,用Vero细胞测定兔血清白喉抗毒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最近制备的静脉注射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i)注射后血中抗体的测定。作者选择9名健康男性,平均年龄29.9岁,体重67.7kg,分为3组,每组3人。Ⅰ组将250IU TIG-i溶于100ml生理盐水作静脉滴注,并于当天和28天后皮下注射0.5ml破伤风类毒素。Ⅱ组静注250IU TIG-i。Ⅲ组肌注250IU肌肉注射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M)。应用毒素中和法测定血中破伤风抗毒素浓度。结果表明,TIG-i静注1小时后,Ⅰ和Ⅱ组血中抗毒素高达0.095IU/ml,1天后为0.088IU/ml,Ⅲ组经TIG-M肌注后1天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一种用固相ELISA测定麻疹病毒IgG抗体的方法,并与血凝抑制(HI)及补体结合(CF)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作者采集了63份健康成人、11份儿童(包括7个未接种麻疹疫苗及4个无麻疹病史的儿童)和36份麻疹患者血清标本。抗原是粗制品,制备方法如下:将Edmonston株病毒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3~5天后,用无钙、镁离子的PBS洗二次,并稀释成1∶20,置-70℃反复冻融,再经超声处理60秒,4℃离心5分钟(1,400g)后的上清液,再用PBS稀释到蛋白浓度为0.3mg/ml。未感染病毒的细胞悬液经同法处理作为对照。用U型孔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进行ELISA测定,其步骤如下:每孔加0.025ml(75μg)麻疹抗原或对照抗原,室温过夜,干燥(并可贮于-70℃备用)。用含0.05%吐温20的PBS  相似文献   

18.
按照美国的最低要求,吸附白喉类毒素的效力试验是在豚鼠体内进行毒素中和(TN)试验滴定免疫豚鼠血清中的白喉抗毒素,该试验豚鼠用量大且麻烦。为此,本文作者使用体外Vero细胞法滴定免疫豚鼠血清的白喉抗毒素,并与体内TN法进行了比较。 在Vero细胞法中所用的一个毒素剂量称为Lcd/1,即与1IU/ml的标准白喉抗毒素等体积混合后在4天时引起约50%的Vero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71岁 ,血型为 B型 ,需输血 ,交叉配血时出现凝集现象。送我血液中心输血研究室鉴定血型为 B型。患者冷凝集素在 4℃时测定效价为 2 5 6 ,18℃时测定效价为6 4,2 5℃时测定效价为 8,30℃时测定效价为 0。在室温 18℃时做交叉配血试验时发现主、次管均发现凝集。将患者红细胞用 8~ 10倍体积的 37℃生理盐水洗涤3次 ,再做交叉配血试验 (37℃环境下 ) ,主、次管均不出现凝集。为了输血安全 ,把待输全血放入 37℃温箱 2 0 min后取出 ,患者病房温度也适当提高。讨论 :大部分正常人血清中存在冷凝集素 ,一般效价 <32 ,如果冷凝集效价≥…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不同剂量的吸附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吸附DTP和纯化白喉类毒素免疫42组小鼠,然后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毒素中和试验(TN)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白喉抗毒素含量。实验证明,TN和IHA测定的白喉抗毒素滴度的相关系数(r)是0.91,回归方程是:y=0.7935x+0.0647。TN滴度和IHA滴度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IHA的灵敏度比TN高,可测出白喉抗毒素的最低水平为0.00039IU/ml。IHA在不同时间测定同一血清的滴度几乎相等,证实了这一试验的可重复性。结果表明,IHA可代替TN用于测定白喉抗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