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990年10月5日至13日,我国首次完成了含有高等动物的卫星飞行试验。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独立进行空间动物飞行试验的第三个国家。试验的主要内容有:(1)小白鼠飞行试验研究航天特殊环境,特别是失重对于动物的影响;(2)果蝇飞行试验研究航天特殊因素对于果蝇遗传和繁殖的影响;(3)蚕卵飞行试验研究航天特殊因素对于蚕卵胚胎发育的影响。此外,还利用已经创造的航天生物生  相似文献   

2.
果蝇的空间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我国1990年10月发射的返回式卫星生物舱中,成功地观察了微重力环境里果蝇交配、产卵、孵育和羽化的生殖生长过程。8天的近地轨道飞行结果表明:果蝇能在空间正常地繁育后代;微重力没有显著缩短果蝇的寿命。但发现其子代羽化产出数有近三天的停歇期,可认为是微重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致死综合征近来在芬兰已有报导,系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畸形综合征。水致死这个名称是因为它的主要表现为羊水过多、脑积水和致死性。典型X 线表现为胫骨发育不全伴各个骨线异常,诸如第一(?)骨返祖性内翻、(?)趾内翻或双侧(?)趾内翻、脑积水并极度小下颌和一种特征性的枕骨中线缺损。其他常见征象包括多指(趾)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及呼吸器官异常。骨异常为恒存所见。11例芬兰水致死综合征胎儿。X 线表现:脑积水是恒存的,虽程度不同但大多数病例是严重的。4例分娩当中穿颅产后有颅骨重叠。脑积水总是合  相似文献   

4.
在外辐射带运行的卫星受到空间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如何保障这些卫星长期健康运行是工程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空间外辐射带电子动态分布规律以及空间电子辐射对原材料和元器件可能造成的辐射风险,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空间电子防护技术与防护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卫星电子辐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射前,利用空间辐射环境模型和效应进行风险预估,指导卫星和有效载荷的抗辐射工程设计;在轨飞行中,实时监测空间辐射环境和有效载荷辐射效应数据,为地面飞行控制决策系统提供依据,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保障在轨卫星的安全;飞行任务后,通过对任务期间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完善模型与工程设计参数,形成一个封闭、有效运行的系统。  相似文献   

5.
前庭性错觉在飞行员飞行过程中的发生频率极高,发生前庭性错觉会对飞行人员认知能力造成严重危害,并进一步威胁飞行安全,故研究前庭性错觉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中,关于前庭性错觉对认知能力直接影响的研究较少,笔者介绍了与之密切相关的两类研究——空间定向障碍及前庭功能分别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影响主要存在于视觉空间、记忆、注意与执行4个领域,笔者据此分析了前庭性错觉发生时可能影响的认知能力,并重点分析了影响较大的大尺度空间、视觉工作记忆、注意、执行能力及对应的评估技术,以期为后续研究方向及评估技术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空间飞行及辐射对微藻光合系统的影响.方法 利用卫星搭载空间飞行、钴60的γ射线照射及地面对照黑暗培养微藻葛仙米,测定其存活率、光合活性、光合系统色素及观察藻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空间飞行和射线处理后的微藻其存活率、光合活性发生显著降低,捕光色素明显降解、光合片层结构出现异常,同时空间飞行后微藻细胞外诱导出较厚的胶被.结论 空间飞行及辐射均对微藻的光合系统产生损伤,但微藻可以通过结构上的改变对其进行适应.  相似文献   

7.
卫星搭载玉米雄性不育突变系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卫星塔载玉米种子选育雄性不育突变体,定向培育成新不育系供生产应用。方法 利用卫星搭载飞行15d的川丹9号玉米种子返地种植后,选育出不育突变体,并通过直接杂交获得了不育系,结果 不育材料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状表现稳定,呈现出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核不育的遗传特点。结论 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出现与卫星搭载有关,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近地卫星舱内粒子计数率随空间位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测量近地轨道空间舱内辐射环境,在卫星内搭载了两台带有定时数据存储功能的盖革-弥勒计数管式辐射测量仪,获得了卫星飞行期间舱内带电粒子计数率动态变化的完整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飞行员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名无并发症的高血压飞行员及年龄相近的13名健康飞行员(对照组),进行闪光融合频率、多项反应时、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注意力集中能力、警戒性等认知功能的测试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闪光融合频率、注意力集中能力、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和P〈0.01),多项反应时中红、黃、绿所反应的时间明显慢于对照组(P〈0.01),警戒性作业总错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患高血压病飞行员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对飞行操作能力有一定影响,在飞行人员医学鉴定时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利用我国“90105”科学返回卫星,对10个属、13个种24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微生物材料进行了空间飞行条件下生长与代谢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d的飞行,多数菌株能够存活;一些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增加;芽孢杆菌提前产生出芽孢,伴孢晶体数量增加;经分析多种生化性状,除一株肇庆曲霉菌α-淀粉酶、果胶酶的活性有显著提高外,多数菌株无明显变化;猴头、灵芝等大型真菌仍能产生出正常的食药兼用子实体。  相似文献   

11.
在“阿特兰蒂斯号”8月2日~11日的航天飞行期间,5名航天员连续工作9天,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他们首先利用2级火箭成功地把1颗新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推向赤道上空3.6万公里的轨道。该通讯卫星装有2块太阳能电池板和2个镀金天线,天线直径4.8m。新卫星启用后,将形成1个空间数据传输站,使NASA地面控制人员可随时与飞行的航天员通话,还可与伽马射线探测仪、哈勃太空望远镜等科学试验卫星保持联系。航天员共进行6项研究人在失重环境下反应的实验,其目的是寻找克服空间运动病的方法,探索人类在空  相似文献   

12.
1995年和1996年,民航发生飞行员心脏性猝死2例,笔通过回顾其病史与既往史,提出:①飞行人员冠心病的一级预防首先应着手对其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②加强对飞行人员隐性冠心病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早期筛选与监控是防止心脏性猝死的重要环节;③对冠心病的“高危个体”的筛选与控制;④心电图与次极量运动试验心电图作为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应予以重视;⑤严格遵守航卫条例,搞好航空医学健康鉴定是保证飞行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飞行人员人格特征和比较不同飞行年限飞行人员人格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空军某部飞行人员67例进行测评。结果:飞行人员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和敢为性4个因素分值显著高于全国成年男性常模;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5个因素分值显著低于全国成年男性常模。飞行年限≥10年的飞行人员独立性和创造能力2个因素分值显著高于飞行年限〈10年的飞行人员。结论:飞行人员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飞行学员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胃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比较飞行学员与地勤人员在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的前庭植物神经反应。方法在平静状态和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描记32名飞行学院经过检验飞行后的飞行学员和32名地勤人员的胃电图(EGG),同时记录诱发性运动病的症状。结果飞行学员和地勤人员相比,平静状态的EGG频率和振幅及加速度刺激时EGG频率均无明显差异。但Coriolis加速度刺激时飞行学员的EGG振幅及诱发性运动病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地勤人员。结论经过选飞和检验飞行训练的飞行学员其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的稳定性高于地勤人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夜间飞行时常见的影响视觉因素和部队相关教育训练情况,了解飞行人员对夜间视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形式对300名参加过夜航训练的飞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81%的飞行人员在夜间飞行中遇到过因夜间视觉特点及其局限性而导致的各种影响视觉的因素,在不同的飞行时段和不同地域上空飞行时出现频率不同。  相似文献   

16.
空间飞行诱导绿菜花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目的 研究空间飞行处理对绿菜花的细胞学效应和引起植物突变的原因及作用机理。方法 种子经科学返回式卫星搭载飞行8d回收后种植,研究其种子长成植株的生长情况及其生长势,并用朱澄1982年的方法对其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染色压片观察。花粉样品用乳酸苯酚染色测定花粉育性。结果 绿菜花抽茎开花提前,叶片的蜡质减少,并观察到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终变期的染色体数目不均等分离:如减少n=6,7或增加n=1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空间微重力和宇宙辐射对家蚕蚕卵的生物学效应,在俄罗斯生物卫星舱内进行了 卵生物叠实验,研究银河宇宙线重粒子作用于滞育期蚕卵的生物效应。卫星在轨飞行12d,测量的累积辐射剂量为1.88mGy。蚕卵样本分为轨道飞行重粒子击中组、轨道飞行重粒子未击中组、地面实验组与地面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利用RAPD分子标记检测空间飞行诱导的蕃茄DNA突变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快速、有效地分析经空间飞行的蕃茄基因组DNA,采用了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分析的分子标记方法,检测了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蕃茄种子搭载返地卫星,空间飞行355h,回收后地面种植,选择三个同工酶有差异的空间处理植株进行RAPD检测。结果表明:在50个供试引物中,有18个扩增出了DNA带,共有156条,其大小在200 ̄2000bp之间。  相似文献   

19.
Meckel 综合征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致死性畸形,系Meckel 氏于1822年首次报导的,迄今已有81例报告,本文通过6例病例的X 线所见的叙述,来阐明Meckle 综合征的范围。此病遗传类型的变异型已被承认,但它最主要的异常是肾脏的囊性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人体空间定向前庭感知模型,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模型的仿真效果和对前庭性飞行错觉的预测效能。方法基于人体多感觉系统空间定向建模理论,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包含耳石器、半规管传递函数及其整合机制的空间定向前庭感知模型。通过给模型输入前庭功能检查或引发飞行错觉的线加速度、角速度等运动信息,对偏垂直轴旋转、前庭科里奥利效应、墓地螺旋错觉和躯体重力错觉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模型输出的线加速度、角速度、姿态角和重力矢量等结果与相关研究或理论分析计算结果一致,能较准确地模拟人体空间定向前庭感知功能和预测前庭性飞行错觉。结论建立的人体空间定向前庭感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于飞行空间定向及飞行错觉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