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996-2006年,我们用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总剂量1g/k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单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总剂量2g/kg)所取疗效相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冯永旗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49-1050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使用大荆量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HD-IVIG)和口服泼尼松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68例ITP患儿分为HD-IVIG组和泼尼松组,观察治疗后皮下出血、紫癜消失的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HD-IVIG组患儿皮下出血、紫癜消失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泼尼松组(P〈0.05,P〈0.01);治疗第1周血小板上升数目明显高于泼尼松组(P〈0.01)。结论:HD-IVIG可迅速提高ITP患儿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数极低、有出血倾向者,可予该方法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的疗效,方法观察静脉输注入血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仅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仅输注地塞米松后血小板计数变化和维持时间,结果:三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组用药后一周血小板上升速度及血小板升至正常后持续时间却有差异,结论人血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ITP能迅速有效地控制的重要器官如颅内等免于出血,不需重复用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不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36例ITP住院患儿随机分成IVIG治疗组,静脉IVIG320-500mg/kg.d连续应用3-5天,强的松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2.5mg/kg.d,治疗四周,结果:IVIG治疗ITP有明显疗效,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强的松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升高血小板数的时间比强的松明显缩短(P<0.01)。结论:IVIG治疗ITP疗效显著,具有快速升高血小板数,改善出血症状,保护重要脏器免于出血的独特作用,不良反应少,是小儿重症及特殊ITP患儿治疗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王全胜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01-1002
目的:通过妊娠期不同时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使用小剂量泼尼松、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α-干扰素治疗,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出血症状改变,胎儿和孕妇有明显副作用,方法:19例妊娠期ITP患者药物治疗后,观察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高峰时间及出血症状改善,有无胎儿及孕妇副作用,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病例血小板计数上升及上升高峰时间短,出血症状缓解明显,胎儿及孕妇安全,结论:妊娠早期ITP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妊娠中晚期患者小剂量泼尼松、α-干扰素及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良好,对胎儿及孕妇安全。  相似文献   

6.
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12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淑芬  达万明 《新医学》1997,28(5):254-255
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12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血液病研究所(730050)徐淑芬达万明钟建庭白海刘源关于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在临床上仍是一个难题。我们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静注丙球)的方法治疗12例...  相似文献   

7.
肖祥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693-8693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护理,提出具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收治的21例急性ITP患儿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21例ITP患儿经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后治疗?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通过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有利于ITP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丙球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急性特异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临床采用丙种球蛋白(IV1G)对其进行治疗,虽血小板提升快,但中远期疗效欠稳定,为了提高ITP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未成熟的血小板为单核一巨噬系统被吞噬细胞破坏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其中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血小板数极低,常合并多部位出血,甚至因内脏出血而危及生命。目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治疗效果理想,但因为价格昂贵,部分患者较难接受。本院自2002年以来开始采用半量丙种球蛋白治疗ITP,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急性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31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1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基础上予以静脉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内每日复查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在予HDIVIG后24h、48h、72h,血小板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更为显著,血小板在48h内达安全范围。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急性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短期内迅速提高血小板计数,降低重要脏器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36例ITP住院患儿随机分成IVIG治疗组,静滴IVIG320~500mg/kg·d连续应用3~5天;强的松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2.5mg/kg·d,治疗四周.结果IVIG治疗ITP有明显疗效,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强的松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升高血小板数的时间比强的松明显缩短(P<0.01).结论:IVIG治疗ITP疗效显著,具有快速升高血小板数、改善出血症状、保护重要脏器免于出血的独特作用,不良反应少,是小儿重症及特殊ITP患儿治疗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方法 59例儿童ITP患者分为两组应用激素联合两种剂量丙种球蛋白(400mg/kg·d×5d,1g/kg·d×1d)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临床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相仿,血小板计数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达正常值及达峰值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用法均能取得良好效果,1g/kg·d×1d用法组起效更快,更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我们采用地塞米松,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旨在进一步探讨ITP自身免疫的病理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们1997-01~2003-12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较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珊 《临床荟萃》1997,12(23):1097-1097
我院1993年元月~1997年元月,对住院病例用静脉滴注入血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儿,符合第二届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所制定的ITP诊断标准。治疗组(人血丙种球蛋白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为3个月~12岁,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为6个月~12岁。两组病例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经X~2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剂量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已被公认,但单用IVIC治疗,血小板升高后在短时间内下降。自1998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IVIG和地塞米松并用治疗11例ITP,已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 6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非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 (N HD IVIG)组 15例 ,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剂量为 0 .2 g/(kg·d)× 5d ;对照组 :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 (HD IVIG)组 11例 ,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剂量为 0 .4g/(kg·d)× 5d。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80 %和 82 % ,且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峰值及达峰值所需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N HD IVIG治疗重症ITP不仅疗效可靠 ,而且明显降低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398-1399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1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地米塞松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54/58)高于对照组79.31%(46/58)(P<0.05);观察组出血控制、住院、血小板升高及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缓解出血症状,促进血小板恢复,缩短患儿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或)脾切除治疗,无效的病例为难治性ITP。研究者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干扰素-α、单克隆抗体、环孢素A、骁悉、免疫吸附、血浆置换等免疫治疗及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难治性IT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52例ITP住院患者随机分成IVIG治疗组,IVIG 320-500 mg/(kg.d)连续应用3-5 d;强的松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2.5 mg/(kg.d),治疗4周。结果:IVIG治疗ITP有明显的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升高血小板数的时间比强的松明显缩短(P〈0.01)。结论:IVIG治疗ITP具有快速升高血小板数、改善出血症状、保护重要脏器免于出血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