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上新生儿抽血常是一棘手的技术操作,多采用股静脉穿刺取血,但因股静脉位置较深,又不易固定,盲目穿刺不易成功。本文介绍一种新方法——窦汇穿刺。其穿刺成功率高,取血量大。穿刺方法及体会如下:穿刺方法:窦汇是由左右横窦、上矢状窦及直窦共同汇合而成,其对应的体表投影就是后囱。穿刺前先剃去后由周围毛发,侧卧,固定头部,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手指,针尖自后囱对准鼻尖方向垂直刺入,进针约l-Zcm,回抽有血即表示穿刺成力,取血完毕,用无菌沙布压迫局部,并用胶布固定。体会:一针见血成功率可达叨%以上;取血量多…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桡动脉置管的操作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华 《海南医学》2003,14(8):72-72
我科应用桡动脉置管代替反复采血穿刺,特别是危重新生儿需动态观察血气分析、胆红素变化,取得一丝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1年8月至2003年2月,进行新生儿桡动脉置管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13例为反复发绀,呼吸衰竭及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动态血气分析及胆线素变化。3例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患儿,平均每例经动脉置管抽血2.8次,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例1,患儿男,生后1天,孕35+3周,脐带绕颈3周,面色青紫,呼吸表浅,入院诊断:(1)早产儿.(2)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4.
桡动脉穿刺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发展 ,血液透析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急性中毒治疗抢救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通道是接受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 ,动静脉穿刺是紧急血液透析建立暂时血管通道[1]简单而安全的方法。下面是我科三年来采用桡动脉及前臂浅静脉直接穿刺建立暂时血管通道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我科对未建立内瘘急需透析的病人 ,多采用动静脉直穿建立暂时血管通道。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我科进行桡动脉穿刺 15 3例 ,共穿刺了 13 5 8人次。女性 71例 ,男性 82例 ;慢性肾衰尿毒症 113例 ,安眠药中毒 8例 ,内瘘阻塞 8例 ,鱼胆中毒引起急性肾衰 2例 ,外…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部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吉林医学》2007,28(2):281-281
我院新生儿病房成立以来,收治了近万名患儿,为了准确诊断治疗新生儿疾病,必须进行临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而这些检查都离不开采血,因此我们必须掌握采血技术.我院通过新生儿中心采血方法的改进,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本组365例患者中,男246例,女119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6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疾成熟前需做紧急血透患者191例;原有的动静接闭塞1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63例。2操作方法1)穿刺;选用16号内疫穿刺针,使用前将1%肝素生理盐水排出穿刺针内的气泡、患者取平卧位,前臂伸展,在腕关节下垫一小枕,掌心朝上,手掌稍下屈,使流动脉暴露充分。不用绑扎止血带,常规消毒后,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分别固定挠动脉穿刺部位的上、下两端,最大限度的减少挠动脉的活动。右手持穿刺针,在腕线上方约2cm、格骨小头内侧,以约25”角对准动脉…  相似文献   

7.
潘清萍 《柳州医学》2005,18(1):51-52
桡动脉置管是一项护理新技术,在救治危重病儿和换血疗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对需采动脉血以动态观察血气指标的重危患儿作用更为明显。反复动脉穿刺取血标本,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易损伤多条动脉。而桡动脉置管可随时快速取血标本化验,亦可进行外围动静脉换血。该项技术操作简便,既减轻了患儿痛苦,又减少了感染和护士的工作量。我科应用挠动脉置管代替反复动脉穿刺,动态观察血气,取得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69-1770
临床上一般把>2.5cm的结石、鹿角状结石、多发结石、异位肾结石等列为复杂性结石[1],应用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的优点,可显著降低手术的风险性,提高结石的取尽率。2009年6月-2011年10月我院应用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股静脉不显露,股动脉搏动弱,股静脉穿刺位置难确定,给临床上股静脉穿刺采血带来一定困难。笔者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十余年。通过不断地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简便、实用的股静脉穿刺方法,近两年时间里我们对200名周围静脉取血困难的新生儿采用此法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8%以上,二次穿刺成功率达100%,现将穿刺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腕部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提高新生儿桡动脉的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需抽血做血三胆检测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新生儿采用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一种为传统的股静脉穿刺法,另一种即为推荐的桡动脉腕部体表定位法)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腕部定位法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经统计学检验P<0.01,降低了并发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正在新生儿病房中,为了及时了解新生儿的呼吸功能、酸碱平衡、电解质及血氧饱和度等,使患儿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采集动脉血标本进行检验是非常必要及普遍的,因此桡动脉穿刺采血更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护理技术工作。桡动脉为肱动脉的终支之一,在桡骨颈高度分出。于起点不远处发出桡侧返动脉,经外上髁前面上行,参与肘关节动脉网的组成。本干先行于肱桡肌深面,后经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在该处位置浅表,可以摸到脉搏,桡动脉的下段在桡骨茎突尖端处斜过拇长  相似文献   

13.
吴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63-1164
为了准确诊断治疗新生儿疾病,必须进行临床必要的化验检查,这些检查都离不开采血,因此我们必须掌握采血技术。两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总结,使穿刺成功率更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英 《医学综述》2009,15(5):788-789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血标本的采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需采集血标本的新生儿,65例采用桡动脉,35例采用静脉,比较一次满足所需血量的成功率。桡动脉采血组中比较4.5号针头与7号针头的首次采血成功率及左右手首次采血成功率。结果采用桡动脉的一次满足所需血量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采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8,P<0.01)。桡动脉组中选用4.5号头皮针35例,选用7号头皮针30例,首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3,P>0.05);左右手首次采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6,P>0.05)。结论选用桡动脉采集血标本,且用4.5号头皮针,是最佳选择,方法简单,一次成功率高,对患儿损伤小,值得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方霞 《嘉兴医学》2003,19(4):243-244
目的:总结桡动脉直接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体会。方法:严格消毒后采用16号内瘘穿刺针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结果:41例患总穿刺280例次,穿刺成功率90%。结论:对急性重症病例需行血液透析时,临时性直接桡动脉穿刺快捷、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7.
18.
王燕 《求医问药》2011,(9):205-206
目的:探讨新生儿在临床中采血选择的部位。方法:在新生儿腕部横纹线的中间线(为一条人为所想像的平行于两横纹线的直线,其与上下两横纹间距离相等)与大鱼际肌腱向腕部延长线的交叉点处穿刺。结果:新生儿采血通过选择"桡动脉采血",不但减少了患儿住院期间因抽血和输液引起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且穿刺的成功率高,损伤度轻。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患儿体位易固定,操作简便,易清洁,污染少,回血快,血流速度快,采的血不但可以做血常规和生化检查,还可以做血气分析,而且操作时间短,为抢救和治疗争取了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筛查,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为了提高我县出生人口素质,降低新生儿智残,我院自2007年3月全面开展了对出生后72h.充分哺乳8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苯丙酮尿症(PKU)和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环节.血液透析时,一般选择动静脉内瘘、直接动静脉穿刺或深静脉插管[1].动静脉内瘘在临床上普遍采用,但动静脉内瘘需行静脉内瘘术后至少2周才能够使用,不适合急诊透析,而紧急血液透析的关键是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