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84例(288个结石)输尿管结石患者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显像协助观察输尿管走行;在可疑结石强回声后方寻找"彩色快闪伪像"以确定结石的存在;通过观察输尿管末端喷尿多普勒信号变化判断其有无梗阻.结果 288个结石位于输尿管第一狭窄及第三狭窄处共计150个,二维B超与彩超均检出148个,检出率相同;介于第一狭窄与第三狭窄之间的结石病灶共计138个,B超检出率为46%(69/138),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后检出率提高到77%(106/13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声未发现结石的34例患者,有22例显示输尿管末端喷尿次数减少,信号减弱,综合其超声及临床表现,提出疑似结石诊断,后经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著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盆段结石与灌肠排石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彩色多普勒经直肠或阴道检查输尿管盆段结石 ,并用温盐水灌肠。结果  73例患者 ,经直肠检查 6 4例 ,经阴道检查 9例 ,其中输尿管盆段结石 6 7例 ,输尿管盆段肿瘤 6例。 6 7例输尿管盆段结石均行灌肠排石疗法 ,9例灌肠后结石当日排出 ,47例输尿管盆段结石疼痛立即缓解 ,周内结石排出 ,11例排石失败行手术取石。结论 :经直肠或阴道检查输尿管盆段结石 ,方法简单 ,定位准确 ,是诊断输尿管盆段病变的可靠途径。灌肠疗法对输尿管盆段结石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盆段结石与灌肠排石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彩色多普勒经直肠或阴道检查输尿管盆段结石,并用温盐水灌肠。结果 73例患,经直肠检查64例,经阴道检查9例,其中输尿管盆段结石67例,输尿管盆段肿瘤6例。67例输尿管盆段结石均行灌肠排石疗法,9例灌肠后结石当日排出,47例输尿管盆段结石疼痛立即缓解,周内结石排出,11例排石失败行手术取石。结论:经直肠或阴道检查输尿管盆段结石,方法简单,定位准确,是诊断输尿管盆段病变的可靠途径。灌肠疗法对输尿管盆段结石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析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中CT曲面重建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影响。方法选取输尿管结石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常规CT检查及CT曲面重建检查,术后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常规CT、 CT曲面重建诊断应用效果。结果常规CT检查阳性诊断率为86.57%, CT曲面重建阳性诊断率为97.01%。CT曲面重建输尿管结石检出效果明显优于常规CT,P0.05;对不同发病位置输尿管结石检出率CT曲面重建高于常规CT,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中应用CT曲面重建技术,可实现对不同输尿管段、输尿管位置处结石发病患者病情的有效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影像依据,提升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尿路梗阻的患者,进行MRU检查,结合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及手术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尿管肾盂连接部狭窄7例,肾和输尿管重复畸形5例,肾盏憩室1例,梗阻型巨输尿管1例,输尿管手术后输尿管扭曲成角或狭窄3例,MRU均诊断明确;输尿管结石6例,MRU可明确梗阻部位,其中4例显示出无信号的结石影;输尿管癌1例,肾盂癌1例,MRU未能做出诊断。结论:MR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定位诊断价值,尿路形态显示满意;对梗阻原因的定性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彩超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确诊的2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彩超检查资料,其中男158例,女82例,平均年龄42岁.结果 222例患者彩超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2.5%.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92例,漏诊4例;中段结石47例,漏诊6例;下段结石65例,漏诊8例.同侧输尿管内,二段以上均有结石8例,双侧输尿管均有结石6例,J管旁结石5例(均位于上段);结石大小4mm~25mm,平均大小8mm.结论 彩超可清晰显示输尿管结石,具有经济、有效、方便等优点,为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更加明确可靠的依据,但对于特殊类型的输尿管结石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局麻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10月B超引导下局麻行PCNL 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复杂性肾结石16例、单纯肾盂结石5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在B超定位下选择中盏或结石所在肾盏处作肾穿刺点,用1%盐酸利多卡因10~40 ml自穿刺点向肾脏方向穿刺浸润麻醉,深达肾包膜。然后在B超引导行PCNL。结果 86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均顺利完成手术。穿刺成功率100%(86/86),术中未发现肝、脾、胸膜、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单纯肾盂结石患者结石取尽率96.2%(50/52);结石残留2例,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排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结石取尽率100%(18/18)。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结石取尽率81.3%(13/16);术后结石残留3例,行二期PCNL取石2例,予ESWL排出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平均8.5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结石残余和复发,无继发性上尿路感染。结论 B超引导下局麻行PCNL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东丽  韩登荣 《医学信息》2003,16(5):273-273
本文对我院2002.01月—2002.10月以来行B超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输尿管结石26例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6例患者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8—54岁,平均36岁。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腹部疼痛,2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耻骨联合上及会服部放射性疼痛。肉眼血尿8例,镜下血尿18例。14例摄X线腹部平片,3例行肾盂静脉造影;均经临床治疗排石证实。 使用仪器为TOSHIBA SSA—34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先背部或侧腰部常规扫查肾脏,了解有无集合系统分离及结石回声。在肾门处沿着扩张的输尿管走行追踪检查,输尿管中段因肠道气体干扰不易显示,需探头加压推开肠管进行追踪,但输尿管扩张不明显者,不易追踪。输尿管下段及输尿管膀胱段结石的扫查,需中度充盈膀胱,可先查膀胱后查输尿管,一般结石易嵌顿于三个生理性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病症,发病时病人疼痛难忍,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至关重要.输尿管中段结石,X线检查由于受肠道中气体干扰或因为部分结石X线不显影,诊断极为困难,而超声检查则不受上诉因素的影响,具有方法简便、无痛苦、无创伤、无副作用、重复性好等优点,已成为输尿管结石首选的检查方法,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1].我们应用超声波结合输尿管中段走行的特点,诊断输尿管中段结石7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输尿管下段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经输尿管镜或膀胱镜检查、病理检查证实为输尿管下段息肉(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2.6岁;病程1个月~4年。左侧9例,右侧3例,合并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结石2例,肾结石1例,息肉自输尿管口部分脱入膀胱4例,随输尿管喷尿节律性脱入膀胱2例)的患者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超声对输尿管下段息肉的诊断符合率为58.3%(7/12)。误诊为输尿管癌3例,膀胱肿瘤2例,误诊率为41.7%(5/12)。其中合并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结石2例,肾结石1例。病理诊断为炎性增生性息肉9例,纤维性息肉3例。结论超声是输尿管下段息肉的首选筛查方法,对合并阴性结石、逆行造影困难、碘过敏者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由于超声的诊断率不高,一般认为输尿管是超声探查的盲区.近年来随着B超仪器和探测方法的改进,诊断率已大大提高.本院自1997年5月至今,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30例,诊断率达90%,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 本组共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6~63岁,病程在12小时内的17例,12小时以上的13例,症状较重的14例,较轻的16例,1.2 方法 采用东芝220A型超声显像仪,凸阵探头,频率3.75MH_2.症状较轻的患者于检查前1小时饮水(或茶水)600~1000ml,待有明显尿意时检查,症状较重的患者先作检查,如未检出结石,饮水后再检.先采取俯卧位检查双侧肾脏,观察有无肾盂积液,肾结石及其它病变.灵活掌握体位,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B超及X线双定位体外冲击碎石(ESWL)治疗泌尿系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本院于2009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HB-ESWL-V型B超及X线双定位体外碎石机对242例泌尿系结石(肾结石121例、输尿管结石105例、膀胱结石 16例)进行治疗,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SWL治疗肾结石成功115例(95.0%),输尿管结石成功102例(97.1%),膀胱结石成功15例(93.7%).无效10例(4.13%).结论 绝大多数泌尿系结石均可采用B超及X线双定位ESWL治疗并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术前X线照片和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术前将病人模拟手术体位,作X线下结石照片定位与B超下肾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及深度定位的方法,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对158例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果:158例结石患者中153例手术获成功,5例失败;无1例中转开放性手术。120例肾结石,结石总取净率88.3%,肾盂梗阻解除率100%。4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总取净率100%。无术中输血病例。结论:在熟练掌握肾脏解剖的基础上,使用术前X线照片和B超定位方法,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安全可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B超、MRCP、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9月胆总管结石患者214例,以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出结石为诊断标准,对B超、MRCP、ERCP3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为99%,显著高于MRCP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8,P〈0.01);MRCP的敏感性亦明显高于B超(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P〈0.01)。B超、MRCP、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特异性分别为92.8%、92.9%、100%,3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性为93.3%,显著高于B超(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37),但与ERCP(9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95)。结论 B超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率,可作为最基本的检查手段,MRCP和ERCP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MRCP可部分替代诊断性ERCP,ERCP具备诊断及治疗双重效果,地位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均行B超检查,联合尿液镜检,其中5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9例密切随访观察,31例保守治疗,2例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造瘘术,7例行逆行置入双J管引流术,1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结果50例孕妇足月分娩,1例输尿管下端结石并发肾绞痛而流产,胎儿夭折,孕妇平安。21例结石自然排出,结石自然排出率42%,其中9例于分娩前排出,12例于分娩后排出。结论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保证孕妇顺利分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陈超坤  秦卫和  曹俐 《医学信息》2010,23(14):2406-2407
目的评价超声、腹部16排CT和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三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确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手术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157例,并比较B超,16排CT和1.5T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证实的结石患者157例,B超、16排CT和1.5T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42.8%、75.3%和89.7%。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总管〈0.8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65例,B超、16排CT和1.5TMRCP检查对胆总管无扩张的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33%、45%和67%;B超与C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RC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MRCP明显优于CT和B超检查,尤其肝外胆管无扩张的患者,B超和CT检查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正常输尿管超声检查时常不能显示,并且中段输尿管受肠气干扰检查时也困难,影响输尿管中段结石的诊断。因此我们从96年开始探讨输尿管中段结石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超声、腹部16排CT和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三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确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手术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157例,并比较B超,16排CT和1.5T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证实的结石患者157例,B超、16排CT和1.5T MRCP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 显示率分别为42.8%、75.3%和89.7%.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总管<0.8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65例,B超、16排CT和1.5T MRCP检查对胆总管无扩张的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33%、45%和67%;B超与C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RC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MRCP明显优于CT和B超检查,尤其肝外胆管无扩张的患者,B超和CT检查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7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31岁。结果17例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行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随访时间6个月~5年,右肾积水缓解,输尿管通畅,肾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结论IVP及逆行输尿管造影是主要诊断方法.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4~2008年怀疑胆道梗阻59例临床资料。36例行CT检查。10例B超检查,全部行MRCP及B超检查。结果胆总管结石20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总管癌12例,胰头癌5例,壶腹部癌8例,因胆管炎症所致胆总管下段狭窄者3例。结论MRCP作为无创性技术,结合MRI对胆道梗阻疾病的术前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