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10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取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ESCA)、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水平。结果经干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ESCA、GQOL-74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FEV1%预计值及FEV1/FV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KTH整合式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和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及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FVC)]。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 O2、Pa CO2、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 O2、Sp O2高于对照组,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 O2、Sp O2均高于治疗前,Pa CO2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综合病情评估的差别。方法选取2014-06-01至2015-02-28在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确诊的COPD患者83例为观察组。依据病情程度分为COPD稳定期组(稳定期组,33例)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急性加重期组,50例)。同期选取于本院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记录3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综合病情评估(分为A、B、C、D)。结果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FVC、FEV1、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FVC、FEV1低于稳定期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COPD综合病情评估重于稳定期组(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较差,综合病情评估较为严重,应重视对COPD患者进行综合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96例老年COPD患者,单盲分组,观察组48例,给予千金苇茎汤加减用药,对照组48例,仅西医常规用药,对比观察两组肺功能变化并评估疗效。结果治疗3 w,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通(PEF)肺功能指标及6 min步行距离(6MWD)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FEV1、PEF、FVC、FEV1/FVC、6MWD改善效果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PD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老年COPD可显著缓解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常州市德安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并MCI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呼吸肌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肺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利用Bio Master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肺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训练12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及训练后4周、8周、12周肺功能指标,训练前及训练后12周6分钟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 CA)评分。结果时间与方法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方法在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上主效应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训练后8周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及训练后12周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CAT评分、Mo 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12周研究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Mo 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COPD并MCI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认知功能及运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问卷调查评定量表(mMRC)评分、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FEV_1%、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 PAP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2例为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8例为稳定期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同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PCT、hs-CRP与FEV1/FVC、FEV1%、SGR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FEV1/FVC及FEV1%均低于稳定期COPD组,而SGRQ评分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和FEV1%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PCT、hs-CRP呈现高表达,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下降。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FEV1%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清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沧州和平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及血清IL-18、TNF-α、MMP-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8、TNF-α、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8、TNF-α、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患者血清IL-18、TNF-α、MMP-9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OPD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COPD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随访3、6个月时呼吸困难指数(m MRC)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T)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及FEV1/FVC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及FEV1/FV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 MRC和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时m MRC低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与对照组的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升运动耐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与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HNPPV)联合呼吸操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呼吸操+HNPPV组(治疗组)26例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30例.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6分钟行走距离(6MWD)、呼吸困难分级、辅助呼吸肌评分、年住院次数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COPD病程、体质量指数、PaCO2、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6MWD、呼吸困难分级、辅助呼吸肌评分、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2年后治疗组呼吸困难分级、辅助呼吸肌评分、6MWD、每年住院次数,优于对照组[(1.76±0.52)分vs(2.09±0.57)分、(2.44±0.62)分vs(2.96±0.58)分、(262.64±32.98)m vs(244.25±25.83)m、(2.06±0.85)次/年vs(2.62±0.92)次/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死亡1例(1/26),对照组死亡2例(2/3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结论 长期应用HNPPV联合呼吸操锻炼对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的康复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集束化肺康复对重度及极重度COPD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诊断为重度及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肺康复组65例,对照组65例.肺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集束化肺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2组间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的差异以及12个月内再住院次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肺康复组FVC、FVC% pred、FEV1、FEV1%pred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6MWD在治疗后较治疗前[(206.50±34.01)m vs(183.73±31.65)m,P<0.05]及对照组[(206.50±34.01)m vs (183.80±20.58)m,P<0.05]明显改善;SGRQ评分在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0.83±5.78)分Vs(64.87士5.03)分,P<0.05],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57.53±6.04)分vs (63.55±6.84)分,P<0.05];肺康复组12个月内再住院次数较对照组减少[(0.97±0.72)次/年vs (1.56±0.89)次/年,P<0.05].结论 重度及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院内实施集束化肺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舒利迭改善COPD合并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利迭对COPD合并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选择我院肺功能Ⅱ~Ⅲ组稳定期COPD合并尘肺病和COPD患者各28例,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FEV1、FVC、FEV1%和FEV1/FVC等指标,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FVC、FEV1%和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COPD合并尘肺病组的FEV1%低于COPD组(P<0.05);两组FEV1/FV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治疗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和COPD合并尘肺患者的肺功能,但合并尘肺病使舒利迭对COPD患者的疗效减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对COPD呼气流速受限的呼吸训练新方法的有效性,期望为COPD患者呼吸训练提供新的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就诊的40例重度与极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例,B组给予基础性药物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新方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6分钟步行距离(6MWD)、功能性呼吸困难评分(MRC)、最大呼气压力(MEP)、最大吸气压力(MIP)及肺通气功能,同步由患者完成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A组治疗后的MRC、SGRQ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6MWD、MEP、MIP及深吸气量(IC)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功能其他指标包括FEV1、FVC、FEV1/FVC、MVV较训练前无显著性变化(P值均>0.05).B组6MWD、MRC、SGRQ评分、MEP、MIP及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较8周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针对COPD呼气流速受限的呼吸训练能明显改善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增加运动耐力和呼吸肌功能,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适合于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训练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5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9例(肠内营养),对照组29例(自由饮食)。治疗前后检测各项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LVEF、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48.98±6.38)%vs(42.38±5.98)%,(42.73±5.34)%]、FVC[(2.98±0.38)Lvs(2.75±0.31)L,(2.76±0.34)L]、FEV1[(2.06±0.87)Lvs(1.78±0.72)L,(1.92±0.90)L]、FEV1/FVC[(78.36±12.32)vs(70.65±12.28),(71.23±12.55)]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贺向红  曹洁  陈宝元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9):1463-146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抑郁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老年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120例、单纯COPD11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COPD Assessment Test (CA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肺功能的动态改变特点和机制。方法 对30例COPD患者分别于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进行Borg气急指数评估、肺通气功能检测、肺容量检测、体积描记法总气道阻力(Rtot)测定和呼吸阻抗、呼吸阻力检测。结果 Borg气急指数稳定期较急性加重期显著下降(P〈0.001)。通气功能测定参数FVC、FVC/pre、FEVI、FEVI/pre和FEV1/FVC稳定期较急性加重期显著增加(P均〈0.05)。肺容量检测参数深吸气量(IC)稳定期较急性加重期显著增加(P〈0.001),胸腔内气体容积(ITGV)和残气量(RV)稳定期较急性加重期显著下降(P均〈0.05)。Rtot稳定期较急性加重期显著下降(P〈0.01)。IOS测定参数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央气道阻力(R20)和外周气道阻力(R5-R20)稳定期较急性加重期显著下降(P均〈0.05),5Hz时呼吸电抗(X5)稳定期较急性加重期显著增高(P〈0.001)。通气功能检测参数中FEV-改善率最高,肺容量检测IC改善率最高,呼吸阻抗和呼吸阻力检测R5—R20和X5改善率较高。IC、RV和ITGV稳定期较急性加重期的改善值与FVC的改善值显著相关(P均〈0.05),IC和RV稳定期的改善值与FEV-的改善值显著相关。Z5、R5、R5-R20、X5和Fres稳定期的改善值与通气功能参数FVC、FEV-和FEV-/FVC的改善值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肺功能显著下降,肺过度充气和外周气道阻力增加是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AZ)对有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HP+,n=32)和HP阴性组(HP-,n=106)。根据AZ及安慰剂(PL)使用情况又分为:HP+/AZ组、HP+/PL组、HP-/AZ组、HP-/PL组,各18例、14例、56例和50例。应用C-13呼气试验检测系统进行HP检测,判断HP阳性或阴性。所有患者入组时应用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测,主要指标有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按照GOLD分级将COPD患者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CRP水平,sTNFR75水平,3个月、6个月后CRP水平及sTNFR75水平测定应用ELISA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以无COPD急性加重人数/分组总人数作为无COPD急性加重患者比例,并记录1~12月份各组无COPD急性加重患者比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COPD急性加重患者比例曲线、Log-rank法进行无COPD急性加重患者比例曲线比较。结果:COPD患者HP阳性组(HP+/AZ、HP+/PL)与HP阴性组(HP-/AZ、HP-/PL)在性别、年龄、有吸烟史例数、有嗜酒史例数、过去1年住院史、FEV1、FEV1占预计值比例、FVC、FEV1/FVC、GOLD等级、基础CRP水平、基础sTNFR75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HP+/AZ组首次出现急性加重时间为(10.24±4.65)个月,HP+/PL组首次出现急性加重时间为(7.52±3.38)个月,HP-/AZ组首次出现急性加重时间为(8.05±4.68)个月,HP-/PL组首次出现急性加重时间为(5.52±5.18)个月。Log-rank显示,HP+/AZ组与HP+/PL组、HP-/AZ组、HP-/P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AZ组、HP+/PL组、HP-/AZ组、HP-/PL组COPD患者,3个月、6个月CRP水平与基础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AZ组COPD患者3个月、6个月sTNFR75水平与基础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PL组、HP-/AZ组、HP-/PL组COPD患者,3个月、6个月CRP及sTNFR75水平与HP+/AZ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Z对HP感染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具有预防作用,这或许与肿瘤坏死因子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米翔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183-1185
目的探讨稳定期COPD患者予噻托溴胺粉吸入剂治疗后运动耐量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观察三组治疗不同时期肺功能的变化和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情况,进行6 min步行试验观察运动耐力的变化。结果用药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明显好转,前后比较(P<0.05),用药6个月后治疗组FEV1、FVC、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运动耐力较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改善,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运动耐力(6MWT)增加,SGRQ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胺粉吸入剂对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肺功能有改善作用,并可以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宋欢欢  曹洁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7):1295-1297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诊断的20例COPD合并肺纤维化及随机抽取同期30例单纯COPD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肺功能、Medie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压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29例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高压力无创通气组(16例)及低压力无创通气组(13例)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PaO2、PaCO2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FEV1、FVC、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力通气组上述4指标及低压力通气组PaC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力无创通气能更好地改善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肺功能,提高PaO2,改善二氧化碳潴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