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验证操作手册指导下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未服药强迫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强迫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17例,在自行编制强迫障碍CBT操作手册指导下进行12周个别治疗.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基线和12周治疗结束时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研究期间不服用任何精神药物.结果:17例强迫障碍患者中有14例完成了12次治疗(脱落率为17.6%).12周治疗结束时,Y-BOCS总分由(22.4±5.9)下降至(9.7±6.0)分,HAMD分由(9.2±4.2)下降至(4.6±3.7),HAMA分由(14.1±4.7)下降至(5.9±4.6),均P<0.01.按照意向性治疗的统计方法,CBT对强迫障碍的有效率为70.6% (12/17),缓解率为52.9% (9/17).结论:手册指导下的单一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强迫障碍患者的强迫症状、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患者对该疗法的接受度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评价认知行为治疗(CBT)对强迫障碍(OCD)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分别接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简称药物治疗组)或SSRIs联合CBT组(简称联合治疗组)的80例门诊OCD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随访研究。按照治疗方案随机分为SSRIs组(40例)和SSRIs联合CBT组(40例),被试在24周之前终止药物治疗则定义为脱落;基线时Y-BOCS的评分大于24分,则定义为高分组,反之则是低分组。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脱落率为15%(6/40),药物治疗组的脱落率为40%(1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5);基线时Y-BOCS低分组的脱落率为36.4%(16/44),Y-BOCS高分组脱落率为16.7%(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P0.05);24周末完成组和脱落组Y-BOCS第4周末减分率分别为(14.62%±27.96%)和(4.42%±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治疗脱落的发生和治疗的方案相关,药物治疗时联合运用CBT可降低脱落率(OR=0.279,95%CI(0.092,0.848)),有助于提高OCD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论:相对于单纯药物治疗,药物联合CBT治疗能够显著提高OCD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从随后的治疗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减少症状反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利培酮合并舍曲林组和单用舍曲林组,各40例,观察8周.采用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Y-BOCS、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强迫障碍(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TR)或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28例GAD、25例OCD及39例健康对照。全部研究对象完成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患者的焦虑或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在全脑范围内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别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之间灰质体积的差异,并探讨GAD和OCD患者全脑灰质体积与HAMA和Y-BOCS总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GAD左侧前扣带回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0.016,小体积校正),OCD患者双侧眶额皮层等脑区灰质体积下降(P0.001,未校正);GAD患者较OCD患者在双侧眶额皮层等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0.001,未校正)。GAD患者的HAMA总分与右侧颞叶的灰质体积增加相关,而OCD患者的HAMA总分则与眶额皮层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变化相关(P0.001,未校正)。讨论:GAD和OCD患者并未共享相同的灰质体积异常脑区,两种疾病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大脑结构特征,并且其焦虑症状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在住院强迫性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强迫性障碍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信封法进行编码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结合内观疗法)和对照组(帕罗西汀),其中研究组35例,对照组35例。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内观治疗,疗程共8周。于入组前、治疗第4、8周末,分别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宽容性量表(Tolerance Scale,To)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有效样本33例,对照组有效样本34例。治疗前,两组间各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两组间Y-BOCS和HAMA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P0.05);8周末,两组间Y-BOCS,HAMA和TO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2,-2.429;P0.05;t=3.380,P0.01)。结论:内观疗法能有效改善强迫性障碍患者的强迫、焦虑症状,改变非理性认知,提升对他人的信任度和宽容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人际心理治疗组(IPT)和认知行为治疗组(CBT)各45例,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如HAMAt=9.97,11.41;P均0.01);治疗后CBT组的睡眠障碍因子分差值低于IPT组(t=2.34,P0.05),两组间其余因子分差值无显著性差异(如HAMAt=-0.51,P0.05)。结论: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均有疗效,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要优于人际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青少年强迫症(OCD)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青少年OCD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舍曲林,观察组给予rTMS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rTMS伪刺激。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症状,Y-BOCS评定强迫症状;研究结束后评定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后HAMA、Y-BOC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t=-5.782,-2.593;-13.596,-3.726;P0.01);研究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Z=-2.46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对照组为23.68%(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rTMS可显著增强青少年OCD患者的抗强迫效应,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功能。方法:对4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OCD诊断标准的患者和48名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对照组被试进行爱荷华博弈任务(IGT)、色子任务(GDT)、连线任务(TMT)、Stroop色词任务(SCW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WCST)测试,同时对OCD患者进行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定。结果:OCD组IGT净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GDT净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MT、SCWT和WCST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CD组在IGT及GDT上的净得分与发病年龄、病程、Y-BOCS、HAM A、BDI得分不相关,OCD组中接受药物治疗与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的IGT和GDT净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CD患者在风险不明确情境下决策受损,而在风险明确情境下决策未受损,即OCD患者在风险明确及不明确情境下决策出现明显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的行为抑制系统在强迫信念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13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OCD患者,126例年龄、性别等匹配的正常对照。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测量强迫症状严重度;强迫信念问卷(OBQ-44)测量强迫信念;行为抑制/激活系统(BIS/BAS)量表测量行为抑制/激活水平。结果:OCD组OBQ-44总分高于对照组[(184±47) vs.(153±55),P 0. 01],而BIS/BAS量表的行为抑制系统(BIS)得分低于对照组[8(5,16) vs10(5,20),P 0. 01]。强迫症患者OBQ-44的责任感/威胁评估、完美主义/确定性得分及总分与Y-BOCS总分呈正相关(r=0. 23、0. 21、0. 22,均P 0. 01); BIS/BAS量表的BIS得分与Y-BOCS总分呈负相关(r=-0. 33,P 0. 01)。Bootstrap结果显示行为抑制系统在强迫症患者的强迫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0. 02(95%CI:0. 01~0. 03)。结论:OCD患者的行为抑制系统可能在强迫信念与强迫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作为增效剂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4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合并氯米帕明组和氯米帕明组,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评定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各评定1次,并进行对比分析,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第8周末,Y-BOCS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副反应评定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性差异(P<0.01);更以合用阿立哌唑组明显.结论 小剂量阿立哌唑可作为常规抗抑郁剂的增效剂治疗强迫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森田疗法对性强迫相关联想障碍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患者为2005年10月~2009年10月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的32例性强迫相关联想障碍患者。所有患者接受为期8个月的连续性治疗。疗前和治疗终点进行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自评焦虑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的评估。结果 29例完成了全部治疗,3例患者因不能坚持而中断治疗(男1例,女2例)。29例患者在治疗前后Y-BOCS,SAS和SD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3±8.4)vs.(12.1±5.6),(58.7±10.8)vs.(32.5±6.1),(45.3±9.6)vs.(38.6±7.4),P0.05]。其中8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7例无明显变化。结论森田疗法对神经质症的性强迫观念的辅助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催眠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14年1月-2016年4月门诊就诊强迫症20例患者,在自愿选择方案的情况下分成2组,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组(11例)及帕罗西汀联合催眠疗法组(9例),治疗4周。在治疗前、1周末、4周末予以强迫量表(Y-BOC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Y-BOCS及HAMA评分均有非常显著差异(t=4.92,7.10,8.31,8.80;P0.01)。治疗第1周及4周末HAMA:催眠组较丁螺环酮组改善显著(t=2.47,2.55,P0.05)。治疗4周末Y-BOCS:催眠组较丁螺环酮组改善显著(t=2.24,P0.05);药物不良反应:丁螺环酮组头昏7例,催眠组1例,(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催眠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强迫症的自尊和自我和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门诊强迫症患者的自尊和自我和谐状况进行研究.方法:对5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门诊强迫症患者进行一般资料,MAUDSLEY强迫问卷(MOCI),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Subjective well-being,SWB),自尊量表(Self-esteem),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SCCS)评定,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1)强迫症患者的不和谐性(51.40±9.02)、自尊水平(23.67±4.81)高于对照组(35.64±6.91,18.12±5.88)(t=10.008及5.728,P<0.01).(2)主观幸福感与自尊,不和谐性与自尊相关(r=0.580,0.387,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的自我和谐性差、自尊水平高可能是疾病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大学生焦虑行为的缓解改善作用。方法:选取40名大学生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BT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和HA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BT治疗9周后,CBT治疗组的SAS和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13.796,16.193;P0.01),对照组的SAS和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8.800,7.187;P0.01)。治疗后9周CBT组的SAS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6.327,-6.957;P0.01),两组两项评分在治疗后1周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三周CBT组的SAS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61,-2.965;P0.01),治疗6周后,CBT组的SAS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067,-5.147;P0.01)。CBT治疗组SAS和HAMA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013,4.927;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焦虑行为,降低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8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音乐干预联合丁螺环酮组(干预组)40例和单用丁螺环酮组(对照组)40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RSS)评定副反应,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3周末、6周末分别评定一次。结果:治疗6周末干预组在HAMA总分、躯体焦虑因子、精神焦虑因子评分上(9.63±3.78,0.52±0.39,0.85±0.28)显著低于对照组(12.65±3.76,0.69±2.89,1.12±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9,-2.20,-3.81;P0.05)。结论:音乐干预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能显著改善焦虑症状,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用丁螺环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高三学生过度考前焦虑的疗效。方法在唐山市某重点高中和某普通高中心理咨询室筛查一定数量有过度考前焦虑的高三学生,应用CBT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CBT治疗4周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1.79,6.21;P<0.05);治疗8周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继续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1.11,7.63;P<0.01)。结论 CBT治疗过度考前焦虑起效快,疗效肯定且随着治疗的深入而递增。  相似文献   

17.
结构式家庭疗法结合氯米帕明对儿童强迫症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结构式家庭疗法结合氯咪帕明对儿童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对29例单用氯咪帕明的治疗效果不佳的儿童强迫症患者,采用结构式家庭疗法结合氯咪帕明治疗,应用Yole-Brown强迫量表(Y-BOC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进行测评.以Y-BOCS减分率来评定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有效率为79.31%,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结论 结构式家庭疗法结合氯咪帕明对强迫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合并喹硫平组(简称合用组,N=43)和单用舍曲林组(简称单用组,N=43),疗程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单用组有1例脱落而未纳入统计分析。在8周末,合用组的显效率高于单用组(72.1%vs.47.6%,P0.05);两组治疗后Y-BOCS、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如,合用组Y-BOCS评分(11.74±4.50)vs.(25.00±5.19),P0.001];两组治疗后合用组Y-BOCS、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如,Y-BOCS评分合用组(11.74±4.50)vs.单用组(14.38±4.18),P0.001]。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第2、4、6及8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用组困倦和心率过速的发生率高于单用组(37.2%vs.4.8%;27.9%vs.4.8%,P0.001或0.05),但多在2周内消失。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焦虑、头痛、便秘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强迫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强迫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的强迫症状的临床差异。方法采用强迫症状评定量表(Y-B0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56例强迫症患者和49例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比较分析二者的临床差异及治疗结果。结果强迫症组的Y-BOCS、HAMD、HAMA等总分明显高于的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组(P<0.O1);治疗后两组各量表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强迫症组的症状改善优于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组(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的强迫体验、抑郁、焦虑等较明显,对治疗的反应也更好,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患者可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20.
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给予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氟伏沙明治疗,观察12周。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疗后研究组显效率为59.4%,对照组显效率为34.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两组疗后Y-BOCS评分以研究组下降更明显(t=3.028,P<0.01);两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9,P>0.05)。结论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可提高疗效,依从性好,安全性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