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和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致残率45%,观察组患者致残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好,能够有效减少后遗症,修复患者神经系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改良Barthel指数(BI)变化。方法 94例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随访3个月。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对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进行评价,测定FMA评分和BI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痉挛分级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痉挛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MA和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3个月观察组FMA和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老年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针灸治疗有助于减轻痉挛症状,同时对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也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康复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脑卒中伴有偏瘫下肢功能障碍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手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NF技术的使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均进行Fugl-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的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且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巴氯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侧Ashworth分级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伴肌痉挛患者患侧肌张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之上结合针刺治疗,8 w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各自不同开始训练时间对应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治疗后8 w,两组FMA上肢、下肢评分及B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MA上肢、下肢评分及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自不同发病到开始训练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更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可提高临床疗效,表现为开始训练时间越早,临床疗效越理想,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运动想象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给予体感模拟训练疗法。分析两组患者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Barthel指数、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评分、Brunnstrom评分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上下肢及运动FMA评分、上下肢及肩Brunnstrom评分、Barthel评分、BB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训练3个月后,两组上下肢与运动FMA评分、上下肢与肩Brunnstrom评分、Barthel评分、BB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躯干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社区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功能康复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社区康复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简化版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量表(SFMA)评定患者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评分法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SFMA评分、Barthel评分及治疗1个月后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社区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内科》2016,(2)
目的探讨针灸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将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2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灸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综合疗养康复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作业训练并进行VR技术结合综合疗养康复,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作业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患侧上肢肌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0周时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患侧上肢肌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10周时,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R技术结合综合疗养康复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130例均针对骨折状态采取内固定方式做骨折处理,结合患者自身康复干预意愿及实际状态分组。观察组65例在内固定治疗期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65例仅开展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均持续观察6个月,利用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应用Harris髋关节活动量表观察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6个月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髋关节活动及髋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转子间骨折恢复期内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期间开展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骨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缓解骨伤及手术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生活能力提升,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康复治疗。每例病人入组时、治疗第30天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测试运动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BI)测试ADL。结果康复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BI值和FMA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后康复组比对照组的BI值和FMA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ADL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白蓉  李哲  郭钢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194-319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康复组.两组均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同时给予鼠NGF 30 μ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疗程4 w.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和ADL测试.结果 治疗组和康复组治疗前后均数的变化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4 w后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优于康复组.结论 鼠NGF对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神经生理学疗法治疗对早期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砷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生理学疗法治疗,3个月后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评价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生理学疗法在早期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有明显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恢复期介入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1例恢复期介入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与42例急性期即介入康复治疗患者分析。比较康复治疗介入1月时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恢复期组与急性期组在入组时及入组30 d偏瘫侧肢体运动Fugl-Meyer及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恢复期介入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作用不逊于急性期介入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状况好转之后出院的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医护人员对实验组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并且每月定期上门对患者进行辅导,并做好统计工作;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家庭护养,不对患者实施干预指导。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的时候身体状况没有明显差别,6个月后,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脑病科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上实验组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对患者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价值高。此种护理方式应该得到医护人员的普遍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 h及治疗后6~8 w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6~8 w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高,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工娱治疗对早期脑卒中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认知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矫正治疗及工娱治疗6个月,追踪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6个月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娱治疗能够改善早期脑卒中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的抑郁及焦虑评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8.
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引起肢体瘫痪影响。方法对40例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训练与常规康复训练,同时接受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应用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训练前后两组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促进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常规运动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1剂/d,分3次于餐后1 h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 w。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浆因子,并在治疗前,治疗4 w,随访第8、12周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分(FMA)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χ~2=4.94,P=0.03);治疗4 w后,治疗组前列环素(PG)I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素(TX)A2/PGI2(T/P)、TXA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 w,随访8、16 w后,治疗组各相应时间点FMA、SSQOL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促进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微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联合通络扶正汤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缺血后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肢体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和内服通络扶正汤治疗,28 d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从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DNS)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方面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8 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DNS评分和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改善明显,疗效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通络扶正汤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明显,能较快改善患者的偏瘫状态,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