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估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拔管后序贯无创的疗效和无创通气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入住我院ICU的95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幼儿(年龄≤1岁,体重≤10 kg),665例患儿顺利脱机拔管,未行无创通气和二次气管插管治疗,286例患儿使用无创通气(NIV)治疗.将286例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患几分为2组,一组为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直接无创通气治疗称为序贯无创组(155例),另一组为拔管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表现后给予无创通气治疗称为非序贯无创组(131例).观察非序贯组无创通气治疗前,治疗后1h、2h、3h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气分析(PH、PO2、PCO2)值的变化,比较序贯无创通气组和非序贯无创通气组的并发症、无创通气使用时间、再次使用气管插管的比率、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结果 序贯无创组中有12例患儿出现严重呼吸衰竭不能改善,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其中3例患儿因严重的心功能衰竭死亡,另9例患儿痊愈出院.非序贯组中有20例患儿出现严重呼吸衰竭不能改善,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其中4例患儿出现严重心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儿出现MODS死亡,余14例痊愈出院.序贯无创组的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无创通气使用时间和死亡率与非序贯组相当,但序贯组的二次插管率、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较非序贯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创通气可以治疗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序贯无创通气在低龄、低体重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能降低二次插管率,缩短ICU停留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2.
无创检查方法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主要死因之一.心内电生理检查是评估和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相对科学的检测方法,能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乃至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但该方法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不适合作为常规预测方法使用.因此研究者们又在积极的探讨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检查,目前用于恶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性电生理指标主要有: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T波电交替、心率震荡等.现分别对这几种指标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孙勇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4):360-361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还予以BiPAP呼吸机治疗,疗程7-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动脉血气(Pa02、PaC02)、心输出量(CO)、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肺功能指标(FEVI和FVC)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率分别为86%和75%(P〈O.01);实验组动脉血PaO2、PaCO2、SPAP和FVE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CO和FEV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无创通气能降低肺心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肺动脉压,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对左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危险因素不能有效地评估女性冠状动脉疾病风险,性别因素影响了缺血性心脏病(IHD)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在女性IHD中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少见,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是主要机制,评估内皮功能可能提高女性IHD诊断的准确性.女性IHD缺血症状显著而频发,常不典型,死亡率较高.相同的治疗策略可以使女性IHD获益,但其死亡率仍高于男性,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女性IHD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脏病 (IHD)发病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IH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IHD组血尿酸为 (46 2 38± 17 34) μmol/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370 2 4± 16 4 8) μmol/L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血尿酸增高与IHD发病密切相关 ,血尿酸增高可作为IH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琳  周艳珍 《山东医药》2006,46(13):39-40
将3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经面罩行无创机械通气(NIPPV),对照组经面罩行高浓度吸氧。结果治疗组通气2h后临床表现、动脉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经面罩行NI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起效快,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500例休息时12导联ECG检查正常的NIDDM病人进行平板运动ECG、平板运动~(99M)Tc-MIBI ECT心肌显像、24小时动态ECG、血脂、血糖、血清胰岛素、24小时尿蛋白、肾个球滤过率、体重指数及眼底检查,结果发现500例NIDDM病人ECT心肌显像检查有明显心肌缺血者56例(A组),其中16例造影证实冠状动咏狭窄>75%(阳性)者15例,特异性93.8%;轻度心肌缺血者49例(B组),其中12例冠咏造影阳性者6例,特异性50%;无心肌缺血者395例(C组),其中5例冠脉造影阳性者为0。且A组的平均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蛋白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B组及C组均明显升高(P<0.05);GFR则明显降低(P<0.05)。平板运动~(99M)Tc-MIBI ECT心肌显像缺血性心脏病的阳性率(A组 B组为105/500,21%)明显高于平板运动ECG(30/500,6%)及24小时动态ECG(4/500,0.8%),(P均<0.05)。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无创检查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 ,拟诊冠心病时需作一系列检查 ,首先考虑无创检查 ,在众多的检查方法中 ,如何正确选择 ,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的四种方法认为最有意义 ,对临床工作较有帮助。一、心电图 (ECG)运动试验心电图运动试验为最普遍、简便、廉价 ,相对安全的方法 ,大约每检查 2 5 0 0例可能有 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 ,故负责检查的医生应技术熟练和备有抢救的设备。对受检查的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应很好了解 ,地高辛、β 阻滞剂、血管扩张药、降压药等均可影响检查结果。所用药物在检查前至少停用4~ 5个半衰期 (通常为 2d) ,停药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综合诊断方法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可疑肺癌患者的门诊病历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分析综合应用各种无创检查(胸部x线、CT、血清肿瘤标记物、痰脱落细胞学)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单从典型临床症状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11.8%、特异度为25.9%、正确率为15%、误诊率(假阳性率)为74.1%、漏诊率(假阴性率)88.2%。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46.2%、特异度为40.7%、正确率为45.0%、误诊率为59.3%、漏诊率53.8%。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痰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0.7%、特异度为77.8%、正确率为80%、误诊率22.2%、漏诊率19.3%。结论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痰脱落细胞学的无创综合诊断方法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门诊医生应加强筛查意识,增加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1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非梗阻性。由于该病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常显示胸导联上巨大倒置T波,因此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医生通过合理应用相关辅助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从而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与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冠脉供血不能满足心肌对能量的需要时就发生心肌缺血。一旦缺血存在,心肌组织不仅缺氧和代谢障碍,同时毒性代谢产物蓄积,引起缺血性损伤,如继续发展则导致心肌死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胞坏死是这种心肌死亡的唯一方式。近年来,普遍承认细胞死亡有两种机理,即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14.
英国科学家报告,生物化学上的阿司匹林抗性因缺血性心脏病人的检查时间、检查方法而不同。不同时间的变动是指“一次试验不足以诊断阿司匹林抗性,不足以指引治疗”。  相似文献   

15.
黄燕 《实用老年医学》2006,20(6):428-429
生化标记物在心脏病学领域作为综合的无创指标已应用了近50年。在过去的10年中,临床上又评价了一些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心脏生化标记物来监测急性心肌损伤。但在诊断急性心肌缺血方面价值最突出的应属心肌肌钙蛋白I(e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本研究通过分析cTnI在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全血中的含量,从而对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认识,早期动脉硬化的检测与干预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对于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患者。定期检测动脉弹性是必要的。然而,血管造影、血管内超声、验血等有创检查不利于此类高危人群的随访。  相似文献   

17.
肥大细胞与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中存在肥大细胞。在心肌缺血状态下,心脏肥大细胞密度增多并处于功能活跃状态。肥大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炎症介质、蛋白酶等内容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病理过程。现就当前对肥大细胞与缺血性心脏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认识到大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和疾病密切相关。对抑郁与缺血性心脏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外研究的热点,本文试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治疗四个方面对相关的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抑郁与缺血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认识到大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和疾病密切相关。对抑郁与缺血性心脏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外研究的热点,本文试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治疗四个方面对相关的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心脏病(IHD)已成为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存在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非阻塞性冠心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的患病率更高,其机制可能与性激素对自主神经、内皮/血管张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等的调节有关。目前尚缺乏针对女性CMD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证据和诊治指南。本文就女性IHD的特点,以及CM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和治疗的性别差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