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ScvO2指导容量复苏,观察组采用重症超声联合ScvO2指导容量复苏。观察2组患者复苏前、复苏6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及液体复苏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6h复苏达标率、28d死亡率。结果:复苏6h时,观察组患者血LA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复苏前比较,复苏6h时对照组患者MAP、CVP水平显著升高,LA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MAP、CVP水平显著升高,HR、LA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6h复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超声联合ScvO2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可降低复苏6h血LAC水平及复苏液体量,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提高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并重度神经源性肺水肿(NP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重度NPE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平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采取间断俯卧位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1 h、12 h、24 h、3 d、5 d时氧合状况〔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 O2)、血氧饱和度(Sp O2)、氧合指数〕,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1 h、12 h、24 h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及颅内压;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时间和治疗方法在Pa O2、Sp O2、氧合指数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在Pa O2、Sp O2、氧合指数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Pa O2、Sp O2、氧合指数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12 h、24 h、3 d、5 d时Pa O2、Sp 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和治疗方法在MAP、HR、CVP及颅内压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在MAP、HR、CVP及颅内压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MAP、HR、CVP及颅内压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1 h、12 h、24 h时MAP、HR、CVP及颅内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605,P=0.108)。治疗组有4例患者出现颜面部皮肤受压红肿,转为仰卧位后症状逐渐消失。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气胸、明显肝肾功能损伤及血流动力学异常。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重度NPS患者的氧合状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且对血流动力学、颅内压及预后等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联合镇静躁动评分(RASS)对老年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时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120例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评估拔管时机,研究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床旁超声联合RASS指导拔管。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撤机成功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治疗前、24 h后及撤机2 h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变化。结果研究组气管插管移位、输液外渗、谵妄、依赖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撤机成功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撤机成功患者撤机2 h后CVP、MAP、HR和RR均有所升高(P0.05),且撤机2 h后研究组撤机成功患者CVP、MAP、HR和RR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联合RASS指导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时机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提高一次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CVP、MAP、HR和RR大幅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_2)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选取108例外科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Scv O_2为目标)和治疗组[以Scv O_2+P(cv-a)CO_2为目标]各54例,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液体复苏,观察2组患者28 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肺水肿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28 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6 h平均入液量分别为27.8%、(35.6±10.9)d、(51.8±8.4)d、(2539±615)m L;治疗组分别为18.5%、(25.3±8.8)d、(42.0±11.3)d、(3140±701)m L。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MAP、CVP、Scv O_2、乳酸清除率、C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SCr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MAP、CVP、Scv O_2、乳酸清除率、CI均较对照组高,而SCr较对照组低(均P0.05);对照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15.6±4.1)mg,多巴酚丁胺(110.4±40.9)mg;治疗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12.1±2.3)mg,多巴酚丁胺(90.3±38.2)mg;治疗组使用的药物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肺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4%vs 24.1%,P0.05)。结论:Scv O_2联合P(cv-a)CO_2用于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较单纯使用Scv O_2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量监测(NICOM)在老年脓毒症休克病人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脓毒症休克病人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及NICOM组(40例)。2组均按照脓毒症休克指南给予相应治疗,NICOM组同时行NICOM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指导补液量及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结果治疗开始后6 h,NICOM组病人心率(HR)、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治疗开始后24 h NICOM组病人中心静脉压(CVP)、Scv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明显高于常规组,HR、血乳酸(Lac)、脑钠肽(BN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较常规组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COM组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和入住ICU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液体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及心力衰竭)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休克病人在NICOM监测下可达到早期液体复苏组织灌注目标,同时避免盲目补液,减少相关并发症,尽早脱机,缩短了住ICU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及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辅助指导老年危重哮喘患者液体管理的临床年龄。方法选择老年重症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5例,分别在PICCO及CVP监测指导下予以容量复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呼吸机参数、血乳酸、脑钠肽(BNP),病死率变化情况。结果 72 h内治疗组呼吸机参数(PIP,PEEP)、BNP及血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O通过对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指标的监测,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血容量状态,对指导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替代CVP临床监测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VLWI+ITBVI组30例,以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 CCO)技术测定EVLWI和ITBVI,联合CVP指导液体治疗;对照组26例,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EGDT)的达标后,治疗1、3 d的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最高血清乳酸、呼吸参数(呼气末正压水平、呼吸频率、顺应性、氧合指数)、24 h液体正平衡、血肌酐、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EVLWI+ITBVI组3 d时SOFA评分、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乳酸、呼吸参数、24 h液体正平衡均较1 d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EVLWI+ITBVI组3 d时血肌酐无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EVLWI+ITBVI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单纯CVP指导的液体管理相比,ITBVI+EVLWI可以更精确评估感染性休克合并ARDS患者的容量状态,更合理地指导液体治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致ARDS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机械通气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动脉血压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Pa O2/Fi O2)。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R、HR以及收缩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的RR、HR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 O2、Pa CO2及Pa O2/Fi 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 O2、Pa CO2及Pa O2/Fi O2均显著升高,观察组的Pa O2和Pa O2/Fi 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Pa C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能有效减少SAP所致ARDS患者的通气时间,改善缺氧症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 CCO)监测技术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5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25例采用Pi CC0监测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联合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实验组30例采用Pi CC0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变异率指导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h、24h液体复苏效果、液体总入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1.与传统组比较,实验组在24 h的氧合指数、Sc VO2、血乳酸均有统计学差异(t=-2.507、3.625、-1.768 P0.05)。2.实验组6h液体总量与传统组无明显差异(t=6.039 P0.05),但24h液体总量低于传统组(t=4.785 P0.05)。3.实验组较传统组机械通气时间少,住院时间短,死亡率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行Pi 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指导液体复苏,能准确判断血容量状态,降低液体总入量,避免输液过多,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指导液体复苏在老年脓毒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观察组实施每搏量变异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情况,治疗后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及肺水指数和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30 d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慢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每搏量变异指导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能更好地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降低外周循环阻力,提高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应用在ICU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ICU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抗菌素使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 O2、Pa CO2、Sa O2(P<0.05)。观察组治疗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应用在ICU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中可以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抗菌素使用时间,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PiCCO监测技术联合NT-proBNP检测在老年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脓毒症伴心肌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共6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PiCCO监测技术联合NT-proBNP检测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的容量管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容量管理,比较分析两组复苏6 h后相关参数[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尿量、血乳酸水平]、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6、24、48 h的液体正平衡量、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和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的用量,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的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复苏6 h后相关参数(CVP、MAP、ScvO_2、尿量、血乳酸水平)观察组复苏后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 h观察组NT-proBNP与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24 h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6 h及24 h液体平衡量中无明显差异(P>0.05),而48 h液体正平衡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30 d住院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iCCO监测技术联合NT-proBNP检测在老年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患者液体复苏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正确指导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对改善心肌损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 CCO)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i CCO组(33例)和CVP组(中心静脉压监测,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液体复苏治疗,比较治疗结局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72h后PICCO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管活性药物评分、MAP、CI值均优于CVP组(P0.05)。PICCO组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低于CVP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Pi CCO监测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提高第一次液体复苏成功率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过程中,观察每搏输出量变异指数(SVV)为复苏指标时相应的功能性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组织灌注的改善及预后. 方法 选取3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在液体复苏同时予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监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标准液体复苏组(对照组).观察复苏前和6h后达标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排指数(C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乳酸清除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其后观察第3天APACHEⅡ变化、需要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例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 结果 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0,P=0.624).但是在存活患者中,与对照相比较,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缩短(t=2.166,P=0.041;t=2.104,P=0.046),第3天APACHE Ⅱ评分降低(t=2.20,P=0.038),需要进行CRRT的例数无统计学差异.在存活患者中,研究组的CVP、ITBVI、GEDVI、CI、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759,P=0.011;t=2.146,P=0.043;t=2.199,P=0.038;t=2.654,P=0.014;t=3.362,P=0.003),EVLWI和Apache 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机械通气状态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中,以SVV作为复苏目标的液体复苏方案,较以CVP为指导的EGDT方案达到更好的复苏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应用于严重脓毒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1年12月至2014年8月收治梅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的92例严重脓毒症存在血液净化治疗指征患者,随机分为CVVH组及CVVH+HP组,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补体3(C3)、内毒素;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组织器官灌注指标血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以及血小板、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结果 CVVH+HP组治疗72 h时CRP、C3及内毒素降至最低,且低于CVVH组;治疗12 h后CVVH+HP组Lac低于CVVH组(P0.05),Scv O2高于CVVH组(P0.05);MAP、CV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h CVVH+HP组Pa O2/Fi O2较CVVH组升高(P0.05),治疗12 h后,CVVH+HP组患者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较CVVH组更低(均P0.05),治疗48h SOFA评分亦较CVVH组降低(P0.05)。结论 CVVH联合HP能够有效清除炎症介质,提高严重脓毒症患者氧合状态,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改善器官功能,但对血小板有一定破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2)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 年 1 月~2015年 1 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108 例外科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ScvO2为目标)54例、治疗组(以Scv02+P(cv-a)CO2为目标)54例,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28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EGDT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清除率、心脏指数(CI)、血肌酚(SCr);对比两组的使用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比较两组肺水肿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的28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分别为27.8%、(35.6±10.9)d、(51.8±8.4)d;治疗组分别为18.5%、(25.3±8.8)d、(42.0±11.3)d。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EGDT指标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其MAP、CVP、ScvO2、乳酸清除率、CI均较前明显升高,而SCr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的MAP、CVP、ScvO2、乳酸清除率、CI的平均值均较对照组高,而SCr平均值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3)两组患者使用药物比较:对照组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15.6±4.1)mg,使用多巴酚丁胺(110.4±40.9)mg;治疗组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12.1±2.3)mg,使用多巴酚丁胺(90.3±38.2)mg;治疗组使用的药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肺水肿发生率比较:对照组的肺水肿发生率为24.1%,治疗组为20.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cv02联合P(cv-a)C02用于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可以更好的评价有效循环血流量及组织灌注状态,也是作为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比特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单肺通气(OLV)手术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伴COPD的贲门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在麻醉机吸气回路中同时给予可比特雾化吸入。观察患者在插管后5 min(T0)(未单肺通气)、单肺通气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和单肺通气消除后10 min(T4)的动脉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饱和度(Sp O2)和气道峰压(Pmax),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T0和T4时比较,T1T3时两组Pa O2、Sp O2均降低;Pa CO2、Pmax均升高(P<0.05)。与治疗组比较,T2T3时两组Pa O2、Sp O2均降低;Pa CO2、Pmax均升高(P<0.05)。与治疗组比较,T2T3时对照组Pa O2、Sp O2降低;Pa CO2、Pmax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p H值降低,Pmax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可比特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单肺通气手术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Pa O2和Sp O2,改善其呼吸功能,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也明显缩短,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6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治疗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治疗组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模式,逐渐减低压力参数,直至成功脱机.对照组继续有创通气治疗,逐渐减低SIMV频率及PSV水平直至脱机成功.观察2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和住ICU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VAP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例)采用SBT指导撤机,对照组(n=38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指导撤机,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SBT在及时脱机、减低VAP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SIMV撤机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脉搏连续心排血量(Pi CCO)指导早期应用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i CCO指导早期液体复苏的37例SAP患者作为Pi CCO组,选择同期应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的39例SA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48 h内液体出入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分析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年龄、性别、入院血糖、血乳酸、血肌酐、氧和指数、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Pi CCO组患者0~6 h补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0~72 h补液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Pi CCO组患者的血液净化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但2组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导管相关感染率和28 d病死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ROC曲线发现年龄(AUC 0.71,95%CI,0.63~0.76,P=0.03)和APACHEⅡ评分(AUC0.78,95%CI,0.67~0.91,P=0.02)为预测28 d病死率的重要因素。结论:Pi CCO可以精确指导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