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立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1):1804-1805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对肩周炎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半导体激光治疗,观察组接受半导体激光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肌力、疼痛、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结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肩周炎疼痛程度,提升肩关节功能,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
汪春  郭知学  陈志刚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1074-1076
目的观察普通电针配合八段锦练习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电针治疗的同时进行八段锦锻炼(运动频率为每周5d,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练习2遍),疗程5周。治疗前后进行疼痛程度评定(VAS法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程度评定(Melle评分)。3个月后远期疗效评定,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和Mell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和Melle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3个月后的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双侧P>0.05)。结论八段锦作为一种温和的体育锻炼方法,对肩周炎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诊断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并予以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均为期4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后8周随访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Mell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结果:治疗2周,2组VAS、Melle及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2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VAS、Melle及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有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8周随访,2组VAS、Melle及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但较治疗4周相比较,2组患者虽各项指标评分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VAS疼痛评分与PSQI睡眠质量改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VAS疼痛改善程度与患者睡眠质量指数PSQI提高呈正相关(r=0.732,P=0.031)。结论: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可有效减轻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提高睡眠质量,其临床疗效优于单一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另疼痛改善与睡眠质量指数提高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拨穴通络推拿手法联合玻璃酸钠肩关节腔内注射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肩周炎患者10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肩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拨穴通络推拿手法+玻璃酸钠肩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F-36、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拨穴通络推拿手法联合玻璃酸钠肩关节腔内注射应用于肩周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苍龟探穴针刺疗法联合拨穴通络推拿手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评分(VAS)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肩周炎患者92例,抽签法分2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与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取苍龟探穴针刺疗法联合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均持续治疗15d。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15d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MS)、与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治疗15d后观察组有效率89.13%(41/46)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C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评分降低,CMS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予以苍龟探穴针刺疗法联合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VAS评分,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阴陵泉穴+拨穴通络推拿手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缓解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阴陵泉穴+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阴陵泉穴+拨穴通络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平衡针结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颈椎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疼痛评分、症状、体征、工作生活能力、手的功能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RI、VAS、PPI等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的功能评分治疗后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症状、体征、工作生活能力评分及总评分治疗后均明显升高,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平衡针结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肩痛及上肢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间8月期间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按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肩周炎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与关节松动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的改变情况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的差异,对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肩功能,减小患者疼痛感,是优于单纯关节松动术的治疗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基础上加用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关节活动度和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肩周炎治疗疗效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683-1685
目的探究肩三针苍龟探穴针法+萘丁美酮胶囊口服对肩周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肩周炎患者183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91例,试验组92例,参照组采取萘丁美酮胶囊治疗,试验组于参照组基础上采取肩三针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及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eer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Neer评分明显增高,且试验组较参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较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7.83%较参照组85.71%高(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肩三针苍龟探穴针法+萘丁美酮胶囊口服治疗,能显著减轻其疼痛,提高其肩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对患者VAS、Melle及PSQI评分的影响。方法:现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1200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600例)采取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6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治疗,将最终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数据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V A S)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Mell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曲安奈德注射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齐刺缠提针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及临床效果,明确该针法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3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31例和治疗组(B组)32例,A组给予常规针刺结合肢体功能锻炼。B组在常规肢体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行齐刺缠提针法操作。10 d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采用McGill疼痛量表进行疼痛评价;并对两组肩关节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改善明显(P0.05)。与A组治疗后相比,B组治疗后PRI和PPI评分明显降低(P0.05)。肩关节前屈上举、外展上举、水平外展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以显效及好转为主,B组患者以好转及痊愈为主。结论较之常规治疗,齐刺缠提针法操作可减轻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障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超短波及手法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手法推拿治疗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共选取90例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蜡疗、超短波及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手法推拿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其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疗联合超短波及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具有协同功效,能缓解患肩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筋针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先行筋针疗法治疗,然后两组同时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分值差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针疗法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进一步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改善患者的肩关节的活动度和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及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82例肩周炎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以肩三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肩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中功能、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肩部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部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三针联合温针灸在治疗肩周炎中治疗效果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筋针运动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僵硬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僵硬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 包括局部热敷、经皮神经电刺激及牵伸训练等,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关节松动术治疗, 观察组在关节松动术治疗前辅以筋针运动疗法, 每周治疗5 d, 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肩关节被动活动度(ROM), 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 采用肩痛和残疾指数(SPADI)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SPA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ROM[前屈(134.92±19.7)°、外展(132.56±29.35)°、外旋(55.20±18.95)°]、疼痛VAS评分[(1.60±0.58)分]及SPADI评分[(疼痛评分为(20.96±9.81)%, 功能障碍评分为(20.43±13.69)%, 总分为(20.64±11.08)%]亦显著优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平衡针法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50例。参考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平衡针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疗程结束后2周、4周及8周,观察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SF-36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平衡针法治疗急性肩周炎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8.
李杰 《中国康复》2017,32(3):210-211
目的:观察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改善状况。方法:将30例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Ⅰ期的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2组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间歇性气压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患肢肿胀度及肩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结果:治疗21d后,2组患者肩关节疼痛的VAS评分及患肢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2组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763-2765
目的根据不同期肩周炎的临床特征,采用改良的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 PADl)量表分期,制定不同期肩周炎患者的治疗策略,观察按治疗策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住院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试验组40例(按不同期肩周炎治疗策略治疗)、空白对照组40例(自愈组)、常规对照组40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疼痛症状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参照肩关节活动Melle评分,并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半年、1年后疼痛评分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1年试验组疼痛症状的改善明显比空白对照组、常规对照组好(P0.05)。试验组、常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半年、1年后功能活动评分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治疗后1年功能活动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半年、1年试验组功能活动评分明显比空白对照组、常规对照组高(P0.05)。3组1年后临床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常规对照组为75%,空白对照组为57.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肩周炎可以自愈,但时间长、功能恢复慢。采用不同期肩周炎的不同治疗策略,能尽快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恢复运动功能,是治疗肩周炎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肩周疼痛,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