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人末梢血γδT细胞杀伤SGC-7901作用的影响.方法: 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诱导γδT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24 h, MTT法检测唑来膦酸对这两种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和LDH法检测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 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后的γδT细胞和SGC-7901的凋亡率.结果: γδT细胞培养10 d时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 CD44达94.0%. 唑来膦酸各浓度对SGC-7901细胞株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γδT细胞, 当唑来膦酸的浓度在5-25 mmol/L时γδT细胞负抑制率呈剂量依赖关系, 且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也逐渐增强, 且于25 mmol/L时杀伤活性最强, 唑来膦酸诱导γ δT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24 h, γδT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SGC-7901(3.57% vs 56.70%, P<0.05).结论: 唑来膦酸在临床常规使用浓度下, 能够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 同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且能够增强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BGC-823 G2/M期的阻滞调节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及BGC-823G2/M期阻滞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测定大蒜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及72h的IC50.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IC50浓度的大蒜素对SGC-7901和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蒜素作用前后SGC-7901和BGC-823细胞CDC2和CyclinB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可以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的增殖,且随着大蒜素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高.大蒜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50%的药物浓度(IC50):72h为23mg/L;大蒜素抑制BGC-823细胞增殖50%的药物浓度(IC50):72h为35mg/L.大蒜素作用于两种细胞,其细胞周期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G0/G1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SGC-7901细胞24,48hvs对照:26.47±2.54%,28.88±2.75%vs24.30±2.74%,P<0.01;BGC-823细胞24,48hvs对照:22.78±1.45%,24.87±1.61%vs20.32±1.34%,P<0.01),S期细胞无明显变化.未经大蒜素处理的两种细胞,CDC2和CyclinB蛋白表达均为阳性,大蒜素处理后,CDC2和CyclinB蛋白表达下降.SGC-7901细胞经23mg/L大蒜素处理后,CDC2蛋白相对阳性表达率为87.2%;CyclinB蛋白相对阳性表达率为59.3%.BGC-823细胞CDC2蛋白在35mg/L大蒜素作用后,相对阳性表达率为84.4%;CyclinB蛋白相对阳性表达率为62.8%,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蒜素使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停滞于G2/M期,其机制是通过CDC2和CyclinB蛋白表达下降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蛋白酶体抑制剂MLN2238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胃癌细胞系BGC-823和SGC-7901,按照MLN2238终浓度0、25、50、75、100 nmol/L分为5组,处理24、48、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各孔吸光值并计算存活率以评价MLN2238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处理48 h后经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标或PI标记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相同作用时间(24、48或72 h)下,随着MLN2238浓度的增加,MLN2238处理后BGC-823、SGC-7901细胞的存活率降低(P0.05);相同MLN2238浓度(25、50、75或100 nmol/L)情况下,除100 nmol/L MLN2238作用24 h和48 h的BGC-823细胞存活率间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随MLN2238作用时间的延长,MLN2238对BGC-823、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也基本呈递增趋势(P0.05);MLN2238处理BGC-823、SGC-7901细胞48 h后,除75、100 nmol/L MLN2238作用BGC-823细胞各周期细胞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随MLN2238浓度的增加,BGC-823、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均升高,S、G2/M期细胞比例降低,且MLN2238的促凋亡效应和促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MLN2238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及G0/G1期阻滞,MLN2238的以上作用与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β-arrestin1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和人胃癌细胞株BGC-823、MKN-28、SGC-7901中β-arrestin1的表达水平.应用RNA干扰技术构建稳定干扰β-arrestin1和阴性对照组(pU6空载体)的BGC-823细胞株.进一步应用细胞计数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干扰β-arrestin1和阴性对照组的BGC-823细胞株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凋亡水平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β-arrestin1在GES表达量为0.001±0.001,MKN-28表达量为0.002±0.000,SGC-7901表达量为0.003±0.002,BGC-823中表达量为0.005±0.000.干扰β-arrestin1和阴性对照的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0.2%和100.0%.迁移能力受到抑制,穿过基质膜细胞数分别为126.25±3.24和213.50±6.27(t=0.000,P<0.01),凋亡率为(41.350±1.053)%和(11.497±0.589)%(t=0.015,P<0.05).结论 β-arrestin1在胃癌细胞中高水平表达,并且随着胃癌细胞恶性度增高而表达量增加,在BGC-823细胞中干扰β-arrestin1后能抑制细胞的生长、迁移、侵袭,并提高凋亡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miR-135b-5p通过靶向KLF4基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RT-PCR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及胃癌细胞株SGC-7901、MKN-45、BGC-823、AGS中miR-135b-5p表达水平,将miR-135b-5p inhibitor转染至胃癌SGC-7901细胞中,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135b-5p和KLF4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对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KLF4是否为miR-135b-5p的靶基因。结果 胃癌细胞SGC-7901、MKN-45、BGC-823、AGS中miR-135b-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且胃癌SGC-7901细胞中miR-135b-5p表达水平最高。在SGC-7901细胞中转染miR-135b-5p inhibitor 48 h后,miR-135b-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KLF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下调miR-135b-5p后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升高,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KLF4是miR-135b-5p靶基因。结论 miR-135b-5p能够通过靶向KLF4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沉默PFKFB3基因对阿帕替尼处理的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及SGC-7901、BGC823和MKN45胃癌细胞PFKFB3蛋白表达。将PFKFB3特异性siRNA(si-PFKFB3)转染SGC-7901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效果。MTT法检测转染siPFKFB3或不同浓度(10、20、30、40μmol/L)阿帕替尼处理SGC-7901细胞48h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si-PFKFB3或/和40μmol/L阿帕替尼处理SGC-7901细胞48h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GES1细胞相比,PFKFB3在SGC-7901、BGC823和MKN45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si-PFKFB3转染SGC-7901细胞后,PFKFB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转染si-PFKFB3及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均可抑制SGC-7901细胞活力,阿帕替尼对细胞活力抑制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转染si-PFKFB3及阿帕替尼均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下调Bcl-2、PI3K和p-AKT表达,上调Bax表达,二者合用对SGC-7901细胞凋亡诱导更明显(P0.05)。[结论]沉默PFKFB3基因表达可明显增强阿帕替尼对胃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齐墩果酸(OA)对顺铂耐药胃癌 SGC-7901(SGC-7901/CDDP)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诱导建立人胃癌顺铂耐药细胞株 SGC-7901 /CDDP,MTT 比色法检测OA对 SGC-7901/CDDP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 DNA 的降解;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酶的激活.结果 MTT实验证明OA对SGC-7901/CDDP 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100 μmol/L OA作用72 h对SGC-7901/CDDP细胞的抑制率达62%,并表现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证明100 μmol/L的OA处理SGC-7901/CDDP细胞48 h后基因组DNA被降解,可见较典型的DNA梯形带;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表明,100 μmol/L的OA处理SGC-7901/CDDP细胞48 h后,细胞内凋亡相关的蛋白酶caspase-3被激活.结论 OA在体外能够诱导SGC-7901/CDDP细胞凋亡,诱导凋亡的途径可能是线粒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荣贵  李蕾  徐丽  张全英 《胃肠病学》2011,16(8):490-492
背景:JAK2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AG490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目的:探讨AG490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周期、凋亡和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G490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STAT3 mRNA表达。结果:胃癌细胞株SGC-7901经AG490作用48 h后,100μmol/L组的S期、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1μmol/L组和10μmol/L组仅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AG490作用48h后,各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AG490作用24 h和48 h后,各浓度组的STAT3 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G490可影响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但不影响STAT3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和BGG-823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和BGC-823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荧光显微镜了解凋亡的发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显示槲皮素抑制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呈浓度和时问依赖性,槲皮素处理48h后的Ic50为14.12μm(SGC-7901)和28.13μm(BGC-823)。形态学检测显示出细胞凋亡的特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经10~20μm/L的槲皮素处理,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BGC-823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结论 槲皮素能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凋亡,是有效的抗癌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包括ABCB1、MMP2、CDH1、CD44)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徙实验评价两株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进而探讨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实验发现胃癌细胞株BGC-823的ABCB1、CDH1、CD44基因表达较SGC-7901高,而MMP2基因的表达在SGC-7901中较高。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徙实验显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迁徙能力比SGC-7901强。结论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与侵袭转移有一定的关系,CD44的高表达在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enistein-磁性纳米微粒(Genistein-magnetic-nanoparticles.GEN-M-NPs)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GEN-M-NPs,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粒的形态,高效液相法测定包封率.以胃癌细胞株SGC-7901为实验对象,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GEN-M-NPs和Genistein对其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片段化改变情况.结果:GEN-M-NPs呈球形,粒径约105 nm,分布均匀.包封率约为10.3%.GEN-M-NPs对SGC-7901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与单药Genistein作用组相比,GEN-M-NPs具有缓释性(86.04%vs 67.11%.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GEN-M-NPs作用72 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5.62%±2.04%(10 μmol/L)、13.46%±2.02%(20 μmol/L)、26.40%±3.84%(40μmol/L)、37.34%±4.68%(80 μmol/L)、49.43%±8.29%(100 μmol/L).阴性对照组的凋亡率为2.60%±1.34%.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40 μmol/L组作用24 h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成的梯状条带.结论:GEN-M-NPs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与Genistein相比,有缓释性.  相似文献   

12.
EGCG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其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宏菊  孙丹  肖玉平  辛彦 《山东医药》2011,51(22):25-27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10、20、40、80μmol/L的EGCG培养BGC-823细胞48 h,采用MTT法测定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IC50。用12、24、48μmol/L EGCG处理BGC-823细胞24 h,用Trizol法提取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VEGFmRNA;同时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VEGF蛋白。结果 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与EGCG浓度呈正相关(r=0.977、P〈0.05)。EGCG抑制BGC-823细胞增殖的IC50为(47.94±3.26)μmol/L。以12、24、48μmol/LEGCG处理BGC-823细胞24 h,BGC-823细胞中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3±0.05、0.25±0.02、0.16±0.01,BGC-823细胞中VEGF mRNA相对表达量与EGCG浓度呈负相关(r=-0.855、P〈0.05);上清液中VEGF水平为(677.32±41.08)、(545.16±28.17)、(256.06±11.02)ng/L,上清液中VEGF水平与EGCG浓度呈负相关(r=-0.991、P〈0.05)。结论 EGCG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且可以下调VEGF mRNA的表达,减少VEGF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Fas、FasL及Caspase-3在维甲酸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维甲酸诱导胃癌细胞BGC-803凋亡的作用及其与Fas、FasL、Caspase-3表达的关系.方法:以0.001、0.01、0.1、1、10、20 μmol/L的维甲酸作用BGC-803细胞72h后,MTT法检测维甲酸对B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维甲酸对胃癌BGC-80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Fas、FasL、Caspase-3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0.1、1、10、20μmol/L的维甲酸作用BGC-803细胞72 h后,较对照组(未加药)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32.61%、44.42%、48.14%、51.15%vs 0.657%,均P<0.01);20μmol/L维甲酸作用BGC-803细胞12、24和48 h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出现凋亡特征性的亚G1峰;细胞出现染色质凝集、核膜破裂等凋亡特征;作用48 h后,Fas、FasL、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结论:Fas、FasL、Caspase-3参与了维甲酸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曲古菌素A(TS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TSA干预人胃癌SGC-7901细胞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PCR检测细胞周期素D1和p2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TSA干预24 h后,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受抑制,TSA 0.1、0.5和2.0μmol/L组抑制率分别为3.52%±6.11%、13.29%±4.13%和14.24%±2.80%;同时TSA 0.5μmol/L组(71.26%±0.51%)和TSA 2.0μmol/L组(71.03%±0.12%)的G0/Gl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1.12%±1.17%);TSA 0.5μmol/L组(13.55%±0.44%)和TSA 2.0 μmol/L组(10.63%±0.63%)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4.60%±0.60%).出现G0/G1细胞周期阻滞.TSA干预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素D1 mRNA表达下调和p21 mRNA表达上调.结论 TSA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素D1和p21的表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引起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最终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HPI-4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20、40和80μmol/L)的HPI-4处理BGC-823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查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GLI1、Cyclin D1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HPI-4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且呈时间-剂量关系(P0.05);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20、40和80μmol/L HPI-4处理过的BGC-823细胞的侵袭细胞数、GLI1、Cyclin D1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20、40和80μmol/L HPI-4处理BGC-823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HPI-4可抑制BGC-823增殖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GLI1、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药物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羟基喜树碱和氧化砷体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能力.探索最佳诱导时间和剂量.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E染色法、流式细胞仪和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TUNEL)观察羟基喜树碱和氧化砷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KN-28(高分化腺癌)。SGC-7901(中分化腺癌)。MKN-45(低分化腺癌)的作用 结果:药物作用48小时后,羟基喜树碱0.01mg/ml组胃癌细胞MKN-28、SGC-7901、MKN-45的凋亡率分别为30.26%、21.88%和12.35%,氧化砷10μmol/L组胃癌细胞MKN-28、SGC-7901、MKN-45的凋亡率分别为22.52%、13.83%和9.68%其中羟基喜树碱在细胞周期的S期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而氧化砷则主要作用于G2/M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侧群细胞的致瘤特性及其在胃癌细胞株和胃癌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分析SGC-7901、MKN28和BGC-823三种胃癌细胞株中的侧群细胞.取36只裸鼠,分为6组,将SOC-7901分离出的侧群细胞和非侧群细胞分别以每只500、5000、50 000的数量接种到裸鼠皮下,8周后观察成瘤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G2(ABCG2)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ABCG2蛋白的表达.结果 SGC-7901细胞株中侧群细胞比例为1.0%,BGC-823为1.3%,MKN28则为阴性.从SGC-7901中分离的侧群细胞最少可成瘤细胞数是500/只,非侧群细胞为50000/只.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的ABCG2 mRNA相对量高于MKN28(分别为0.162、0.096和0.005).ABCG2 mRNA和蛋白在胃癌和胃炎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胃癌细胞株侧群细胞的致瘤能力明显强于非侧群细胞.在胃癌组织和部分胃炎组织中检测到ABCG2的表达,在胃癌细胞株中侧群细胞比例高的细胞株ABCG2表达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苯乙酯(PEITC)体外实验中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应用MTT法、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PEITC人胃癌BGC-823细胞增值以及凋亡的影响;应用RT-PCR以及Western Bolt检测PEITC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EITC作用人胃癌细胞BGC-823给药24 h后,与空白组比较,能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浓度和时间成依赖关系,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能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cl-xl、Survivin等基因表达,激活Caspase-3、Caspase-9、PARP活性.[结论]PEITC能有效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家族蛋白酶活性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芒柄花素(FMN)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肿瘤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BGC-823、MGC-803、MKN28、SGC-790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中HIF-1α、VEGF的m RNA表达水平。将生长良好的MGC-803细胞分别设为对照组、30μmol/L FMN组、50μmol/L FMN组、80μmol/L FMN组、80μmol/L FMN+HIF-1α过表达质粒(pc-HIF-1α)组、80μmol/L FMN+阴性对照(pc-vector)组并进行相应处理。MGC-803细胞经上述药物处理及质粒转染后,采用MTT法计算MGC-803细胞增殖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GC-803细胞中HIF-1α、VEGF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MGC-803细胞凋亡率,成管实验检测VM形成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GC-803细胞中VEGF、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各种人胃癌细胞株中HIF-1α、VEGF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提取物在体外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的诱导凋亡和抗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桦褐孔菌提取物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的作用.结果 10~80 mg/L桦褐孔菌提取物作用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后,肿瘤细胞凋亡率与药物浓度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关系.80 mg/L桦褐孔菌提取物作用48 h后,bcl-2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而bax、caspase-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有诱导凋亡和抗增殖作用,其诱导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和上调bax的表达,启动caspase凋亡信号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