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颞叶内侧癫痫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和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4.1(Kir4.1)的分布。方法对10例颞叶内侧癫痫(MTLE)和6例非颞叶内侧癫痫(non-MTLE)手术切除海马组织,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AQP4和Kir4.1的分布。结果 MTLE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大量增生伴明显肿胀,神经元显著固缩。non-MTLE海马组织中,AQP4和Kir4.1在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周围足突(pAST-ef)分布多于其他部位,呈现极性分布特点;而在MTLE海马组织中,AQP4和Kir4.1在pAST-ef分布减少,其他部位分布增加,极性分布改变。结论海马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上AQP4和Kir4.1极性分布变化可能与颞叶内侧癫痫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艾灸疗法对快速老化模型(SAMP8)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24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艾灸组,12只抗快速老化型(SAMR1)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艾灸组选用"百会"穴进行艾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7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处死前1周开始给予小鼠50mg/kg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腹腔注射,治疗结束后,取海马组织,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NSCs分化。结果:①各组小鼠海马均有新生神经元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表达。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有促进或诱导NSCs向成熟神经元及未成熟神经元分化的倾向(P0.05)。②模型组成熟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多,艾灸能使其表达下降(P0.05);模型组未成熟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减少,艾灸能促进其表达(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少突胶质细胞增多(P0.05);艾灸能减少其表达(P0.05)。结论:经过3个疗程的艾灸治疗,能抑制小鼠海马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促进其向未成熟星形胶质分化,同时其也有向神经元分化倾向。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研究孤独症模型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以及姜黄素早期干预对二者表达的影响。 方法:根据Schneider的方法,对孕12.5天Wistar大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钠600mg/kg建立子代孤独症模型,正常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正常组),分别对两组仔鼠进行模型鉴定。随机选取7日龄模型仔鼠20只,正常组仔鼠10只。模型组仔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姜黄素组10只。姜黄素组于7日龄连续3周腹腔注射姜黄素50mg/kg[姜黄素用含1ml/L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的PBS液配成10g/L的溶液],正常组、模型组于7日龄连续三周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含1ml/L DMSO的PBS液。利用尼氏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比较28日龄三组仔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结果:发育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明显降低;行为学方面:模型组社会交往和交流次数减少,重复性刻板行为增加,并且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尼氏染色:正常组神经元排列紧密规则,面积大小无明显差别,数量较多;模型组神经元排列稀疏且不规则,面积较小,数量减少;姜黄素组神经元排列较规则,数量有所增加;免疫荧光染色:姜黄素干预后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星形胶质细胞数量降低(P<0.05)。 结论:孤独症模型仔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异常;姜黄素早期干预后上调了神经元的表达,抑制了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背景:墨西哥钝口螈脊髓切断可以再生,再生过程伴随胶质细胞数目及分布的改变,研究墨西哥钝口螈脊髓全切后胶质细胞的变化,对进一步探讨其脊髓切断再生机制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墨西哥钝口螈脊髓全切后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选用成年墨西哥钝口螈,分为脊髓全切组和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全切后1,3和10d的损伤脊髓及周围区cdllb标记的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及髓鞘碱性蛋白标记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脊髓全切后短期内cdllb染色阴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细胞染色强度,1d组阳性细胞染色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3及10d组阳性细胞染色强度较对照组低。墨西哥钝口螈小胶质细胞染色阴性,可能存在不同于哺乳动物的标记蛋白;脊髓全切后3及10d在损伤脊髓及周围区的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细胞染色强度较对照组低,提示钝口螈脊髓急性损伤早期未见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增生,无胶质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在脑室埋管注射甘珀酸预处理后戊四氮导致癫痫发作时前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连接蛋白43的形态学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取24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甘珀酸组、戊四氮组、甘珀酸+戊四氮组,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连接蛋白43蛋白在前脑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甘珀酸+戊四氮组的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表现比戊四氮组显著加重,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也比戊四氮组明显升高,值得注意的是甘珀酸组的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连接蛋白43在戊四氮引起的癫痫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和杏仁核内增加,而甘珀酸预处理后的癫痫模型中连接蛋白43进一步增强。在连接蛋白43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标的切片上发现,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双标,在甘珀酸预处理后的癫痫模型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加的同时连接蛋白43也明显增加。结论:在整体动物甘珀酸预处理可以导致癫痫发作增强,这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其连接蛋白43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张志军  万琪  万群  江文  王洪典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66-67,i003
目的:研究大鼠在脑室埋管注射甘珀酸预处理后戊四氮导致癫痫发作时前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连接蛋白43的形态学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取24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甘珀酸组、戊四氮组、甘珀酸 戊四氮组,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连接蛋白43蛋白在前脑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甘珀酸 戊四氮组的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表现比戊四氮组显著加重,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也比戊四氮组明显升高,值得注意的是甘珀酸组的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连接蛋白43在戊四氮引起的癫痫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和杏仁核内增加,而甘珀酸预处理后的癫痫模型中连接蛋白43进一步增强。在连接蛋白43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双标的切片上发现,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双标,在甘珀酸预处理后的癫痫模型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加的同时连接蛋白43也明显增加。结论:在整体动物甘珀酸预处理可以导致癫痫发作增强,这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其连接蛋白43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癫痫是大脑不同区域内神经元出现异常兴奋引起的复杂神经行为紊乱现象.而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目的研究戊四氮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延髓内脏带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成年健康SD大鼠14只,体质量180~220 g,清洁级,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用抗Fos蛋白、抗酪氨酸羟化酶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三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显示癫痫发作1 h后延髓内脏带内反应性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主要观察指标对延髓内脏带内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抗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的分布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延髓内脏带内的Fos阳性神经元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三重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反应性神经元(Fos阳性)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关系密切,发现3种不同标记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即抗酪氨酸羟化酶+/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三标记复合体、抗酪氨酸羟化酶+/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Fos-和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抗酪氨酸羟化酶-二标记复合体.结论延髓内脏带内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作时反应强烈,可能以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作为功能单位参与癫痫发病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双孔钾通道TREK-1在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及在缺氧时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离体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TREK-1蛋白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分布,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缺氧干预,实时PCR观察缺氧不同时间TREK-1的表达变化。结果:TREK-1通道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均有表达,缺氧时TREK-1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TREK-1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星形胶质细胞中TREK-1的表达在缺氧损伤中发生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癫痫是大脑不同区域内神经元出现异常兴奋引起的复杂神经行为紊乱现象。而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目的:研究戊四氮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延髓内脏带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成年健康SD大鼠14只,体质量180-220g,清洁级,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用抗Fos蛋白、抗酪氨酸羟化酶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三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显示癫痫发作1h后延髓内脏带内反应性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主要观察指标:对延髓内脏带内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抗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的分布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延髓内脏带内的Fos阳性神经元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三重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反应性神经元(Fos阳性)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关系密切,发现3种不同标记的“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即抗酪氨酸羟化酶 /Fos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三标记复合体、抗酪氨酸羟化酶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Fos-和Fos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抗酪氨酸羟化酶-二标记复合体。结论:延髓内脏带内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作时反应强烈,可能以神经元一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作为功能单位参与癫痫发病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癫痫大鼠模型脑海马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分布及其意义.方法:将39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只、生理盐水组(B组)和癫痫模型组(C组)各18只,A组不处置,C组大鼠以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急性癫痫模型,B组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匹罗卡品,A组大鼠处死,B、C组分别于造模后6、12、24 h及3、7、14 d时各处死3只,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bFGF的表达规律及其在海马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造模后A和B组海马区发现有bFGF蛋白的表达,但表达水平较C组低(P〈0.05);C组癫痫发作后6 h海马区bFGF表达开始增加,24 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4 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bFGF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CA2区部分神经元表达.结论:bFGF在急性癫痫大鼠模型脑海马中呈规律性表达,以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为主,CA2区部分神经元表达;bFGF可能对癫痫后的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能够积极参与脑内的神经活动,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双向的空间信息联系.目的:观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及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重塑两者之间的三维构象.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外科、一所军医大学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2001-10/2003-06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出生30 d的SD雄性大鼠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细胞内荧光黄染色、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相结合的技术.主要观察指标:主要观察神经元的放电类型及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分布.结果:根据放电形式的不同主要把海马锥体细胞分为两类:位相型和非位相型放电神经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单层光学图像和三维立体重建显示许多星形胶质细胞紧密围绕在细胞内荧光黄染色锥体细胞周围并形成紧密接触.两类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接触的部位存在区别.非位相型放电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周围都有许多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接触的部位,而位相型放电神经元则仅位于树突.结论:不同特性海马神经元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分布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能够积极参与脑内的神经活动,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双向的空间信息联系。目的:观察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及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重塑两之间的三维构象。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外科、一所军医大学的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2001-10/2003-06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和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出生30d的SD雄性大鼠由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细胞内荧光黄染色、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相结合的技术。主要观察指标:主要观察神经元的放电类型及其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分布。结果:根据放电形式的不同主要把海马锥体细胞分为两类:位相型和非位相型放电神经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单层光学图像和三维立体重建显示许多星形胶质细胞紧密围绕在细胞内荧光黄染色锥体细胞周围并形成紧密接触。两类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接触的部位存在区别。非位相型放电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周围都有许多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接触的部位,而位相型放电神经元则仅位于树突。结论:不同特性海马神经元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分布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不同再灌注时间段大鼠脑血管、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空间构筑。方法 2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模型组(n=16),模型组再平均分为再灌注1 d和2周两个亚组。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1 h后再灌注。各组活体灌注明胶墨汁。按时间取脑组织冰冻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核心抗原(Neu N)的表达。结果血管在皮质或神经核等处分布较多,多数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与血管及神经元接触。模型组缺血侧GFAP表达较假手术组持续增多,Neu N表达减少。再灌注1 d缺血侧血管数目明显减少,再灌注2周后增多,但仍低于假手术组及非缺血侧。结论观察到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构筑。  相似文献   

14.
人羊膜组织细胞神经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神经于细胞特坪性标志蛋白,鉴定人羊膜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存在,从组织和细胞形态学角度探讨羊膜组织细胞的伸经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TH、AchT、NeuN、MAP2、CNPase、MBP和GFAP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方法,检测羊膜组织细胞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胶质细胞结果:羊膜组织细胞中存在TH、AehT、NeuN、MAP2、CNPase、MBP和GFAP等神经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羊膜组织细胞内可能存在多巴胺能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等这对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和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将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远志皂苷元对体外培养的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无血清DMEM/F12 体外培养技术从新生Wistar 大鼠大脑海马中培养NSCs,添加不同浓度(0、1、2、4 μg/ml)远志皂苷元。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NSCs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培养的NSCs能够表达Nestin,并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在同一接种密度条件下,远志皂苷元干预组的Nestin 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远志皂苷元能促进新生大鼠大脑海马NSCs的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正常Wistar大鼠发育过程中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的表达差异。方法:40只大鼠按年龄分为出生后1d(P1d)组、出生后11d(P11d)组,成年鼠3月(P3m)组,老年鼠13月(P13m)组,每组10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CDK1、CDK2和CDK4的表达含量。结果:各年龄组星形胶质细胞中CDK1的表达在P1d组低于P11d、P3m及P13m组(P<0.05);CDK2和CDK4各年龄组并无明显差异。而神经元中CDK1的表达在P11d组时最高,P1d组低于P11d组(P<0.05);CDK2随增龄上调,P1d组与P13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DK4各年龄组并无明显差异。P11d、P3m和P13m组的CDK1在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表达有差异(P<0.05);P1d和P11d组的CDK4在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表达有差异(P<0.05)。结论:CDK1、CDK2和CDK4在大鼠海马发育的各个时期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脂多糖诱导的海马内慢性炎症CA3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相关因子的影响,为雷公藤甲素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7/11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用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①雷公藤甲素组:海马内注射脂多糖10μL制备海马慢性炎症模型后,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20μg/kg,1次/d。②单纯脂多糖组:制备海马慢性炎症模型。③生理盐水组:海马注射10μL生理盐水。每组分别取术后7d,14d两个时间点(n=5),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海马CA3区注射部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环氧化酶2和核因子κB的表达变化。结果: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单纯脂多糖组可以引起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加,胞体变大,突起粗大;神经元环氧化酶2表达增加,阳性产物位于细胞浆;神经元核因子κB免疫阳性产物表达增加,阳性产物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内。②雷公藤甲素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环氧化酶2及核因子κB的表达,同时逆转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海马炎症反应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环氧化酶2、核因子κB的表达发挥其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观察超微结构变化,了解亚低温对其保护作用及影响。 方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将96只大鼠分为常温组、亚低温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2只。根据缺血时间不同,每组再分为缺血6 h、12 h、24 h、4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原位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及免疫组化双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死亡方式,投射电镜观察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综合以上结果了解亚低温干预的效果。 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表达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强,亚低温组较常温组GFAP表达明显减少,4 d时间点电镜下可见海马CA1区部分星形胶质细胞以胀亡形式死亡。 结论亚低温能明显减少GFAP的表达,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存在胀亡的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刺疗法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 方法将24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针刺组,12只抗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R1)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针刺组选百会穴进行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处死前1周开始给予小鼠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苷(BrdU),50 mg/kg体重,每日1次。动物处死后取海马组织,用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NSCs的增殖、分化。 结果各组小鼠海马区都存在BrdU/nestin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阳性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阳性细胞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海马区都存在NSCs分化的新生神经细胞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NSCs向成熟神经元及未成熟神经元的分化不明显(P&rt;0.05)。针刺能使SAMP8增多的成熟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下降,减少的未成熟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增多,但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少突胶质细胞明显增多(P<0.05);针刺能抑制少突胶质细胞的表达,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治疗能促进SAMP8海马NSCs增殖,抑制其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但对向神经元、未成熟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任脉腧穴对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损伤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归是否有特异性的正面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6在中山大学北校区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成。Wistar雄性大鼠42只,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电针组(n=18)和模型组(n=18)。①假手术组:麻醉后仅暴露右侧颈总动脉,不插入尼龙线,手术后不针刺。②电针组: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2h后再灌注。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施加电针任脉腧穴。③模型组:造模方法同电针组,造模成功后并不针刺。各组大鼠相应于造模后7,14,28d麻醉下处死取脑。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ympusFV500)下观察并计算各组大鼠损伤侧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荧光双标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结果:实验动物4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电针组与模型组造模后7d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荧光双标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并无差异(P>0.05),假手术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较少(P<0.01),3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双标细胞数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造模后14d,电针组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荧光双标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细胞数则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两组神经元数量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造模后28d,电针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数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荧光双标细胞数均明显较模型组多(P<0.01),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细胞数则明显较模型组少(P<0.01)。④假手术组可见散在分布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较小,突起细长;模型组与电针组缺血侧海马均可见大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强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变粗,变短。3组均可见卵圆形、多角形或扇形的神经元;模型组与电针组偶见极少数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双标细胞,而假手术组则未见。结论:电针任脉腧穴可调节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其过度增殖,促进其多潜能化,有利于脑缺血后的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