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面来风     
美国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透露的一份内部文件说:香烟是“尼古丁释放系统”,从化学角度看,尼古丁“类似”可卡因等毒品。医学专家早就指出,吸烟有害健康,戒烟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吸烟者已形成对尼古丁的依赖,即吸烟可以成瘾。美国有  相似文献   

2.
正当烟民下定戒烟决心时,却发现戒烟方法真是五花八门:有自己凭意志力“干戒”的、有使用广告推出戒烟辅助品的,还有人使用药物进行戒烟。这么多方法中,哪一种才是科学、有效帮助戒烟成功的“法宝”?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研究员肖丹介绍,烟草里的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吸烟成瘾后,每30~40分钟就得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水平;戒烟时,大脑中尼古丁达不到“需要”水平,就会产生心情抑郁、烦  相似文献   

3.
《健康》2015,(5)
<正>您已经认识到了吸烟的危害,开始准备戒烟了;您开始担心,这次戒烟是不是也会像上次一样,又复吸了呢?的确,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物质,想要成功戒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目前在很多国家,戒烟成功的人已经超过了吸烟的人。  相似文献   

4.
嗜烟是一种生理、心理、社会的现象。控烟论者奔走呼号、慷慨激昂,要人戒烟,总难奏效。听之任之也不是办法,为何不在温和的制约之下,逐步地减少烟雾的危害?戒烟确实有点难度,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会使人产生依赖性,依赖和成瘾不同,强制戒除时不致有过大的生理障碍。所以控烟人士总是强调:只要有毅力不怕戒不掉。的确,肺科病房里的病人个个都有了毅力,戒了烟。但是除此以外的人,除大有毅力者外,多数戒不成功。  相似文献   

5.
戒烟并不容易.烟瘾也称烟草依赖,是被列入国际疾病目录中的一种慢性疾病. 尼古丁会刺激多巴胺分泌,产生快感.戒烟后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下降,多巴胺分泌急剧减少,没有快感,继发出现焦虑抑郁、头痛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烦躁失眠等症状,戒烟的人很痛苦,从而会选择复吸,仅仅靠毅力戒烟的成功率只有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戒烟意愿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愿意戒烟的原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住院的ACS患者进行戒烟意愿评估,并对320例无戒烟意愿的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其不愿意戒烟的原因,调查患者对尼古丁依赖及奖赏机制认知情况,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吸烟和戒烟的信念冲突。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7.99±10.37)岁,94.38%为男性。不认可吸烟危害及戒烟获益、吸烟环境或生活习惯、压力或享受型以及重度尼古丁依赖及戒断症状、曾戒烟失败等为ACS患者拒绝戒烟的重要原因。68.75%患者认可尼古丁依赖为慢性疾病。30.63%患者初步了解尼古丁依赖机制。4.69%患者明确了解尼古丁奖赏机制。51.88%的患者存在吸烟行为及应该戒烟的信念冲突。结论对吸烟危害及尼古丁依赖本质认识不足,戒烟动机不足是ACS患者不愿意戒烟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的无戒烟意愿冠心病患者存在吸烟行为的信念冲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州市农村吸烟者的戒烟意愿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州市农村地区799名吸烟者进行戒烟意愿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使用ITC中国调查第五轮问卷。结果 799名研究对象中,161名(20.15%)尼古丁重度依赖。近期有戒烟意愿者345名(43.18%),前三位原因分别为考虑本人健康(87.83%)、为孩子树立榜样(77.10%)、亲人反对(76.81%)。研究对象对烟草引起相关疾病的总知晓率为55.28%,知晓率高低影响吸烟者的戒烟意愿(χ~2=75.04,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考虑吸烟对本人健康的影响(OR=2.65)、吸烟已经损害健康(OR=2.11)的研究对象戒烟意愿较高,尼古丁严重依赖研究者的戒烟意愿低(OR=0.76)。结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是农村吸烟者愿意戒烟的主要原因,而尼古丁依赖是其不利因素,可通过扩大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宣传,提供规范的戒烟诊疗以促进戒烟。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北京朝阳医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主任王辰教授主持了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戒烟新产品——尼派(尼古丁透皮贴剂)上市会。据悉,尼派(尼古丁透皮贴剂)在国外已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是一种基于尼古丁替代疗法的尼古丁透皮贴剂片,有助于戒除烟瘾,减轻吸烟者的成瘾行为。它通过皮肤直接吸收尼古丁,使用8—10小时后血浆浓度达到稳态血液浓度,移去尼古丁透皮贴剂后,血浆尼古丁浓度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北京12320热线戒烟干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2016年在北京市卫生计生热线(12320)(以下简称北京12320热线)戒烟者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年北京12320热线接受戒烟干预者共295人,94名戒烟干预中途放弃者中,戒烟当日放弃占70%以上;尼古丁重度依赖者放弃占50%以上;单纯电话干预放弃率(35.48%)高于综合戒烟(30.20%);不同年龄段51~60岁放弃率较高(37.74%);不同文化程度中高中及职高群体放弃率最高(34.72%);职业分类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放弃率最高(47.83%)。结论戒烟干预中,对于戒烟当日的开始,需要特别注重引导技能;对尼古丁重度依赖者,应从个体特征、生活环境等切入,展开戒烟方法、技巧、内容等探讨研究,以期达到最好的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吸烟者来说,认知损害常常是他们戒烟失败的一个原因。目前,由美国国家戒毒研究院的Heishman领导的小组正在研究戒除尼古丁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Heishman及其同事要求20名长期吸烟者做两项实验:一是寻找字母的试验,用以测定基本的注意力;另一是逻辑性的试验,检测复杂的识别功能。试验分别在吸烟前和吸两支烟后进行,一次发生于志愿者按常规方式吸烟时,另一次在戒烟18 h后进行。   该小组假设戒烟将影响到两个试验中的行为,而研究者只发现了戒烟对寻找字母试验的损害而对逻辑性试验并没有损害,戒断后再吸烟可使受损伤的应答改善到基本状态,并能促进逻辑性试验的行为。   Heishman等发现这种伤害在戒烟早期更易发生。为帮助吸烟者戒烟,需采取各种方式减轻这种伤害,如用尼古丁贴片或尼古丁胶。Heishman警告说并没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尼古丁可提高和改善正常人的记忆和认知,这种提高只发生于在某种情况下受到伤害的人,比如在戒烟期间或记忆紊乱期间。 (于新蕊 滑莉莎摘 纪会民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冠心病患者戒烟意向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冠心病患者戒烟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和呼吸内科诊治的264名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参考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而成,主要包括戒烟意向、戒烟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尼古丁依赖等几个项目内容;利用通径分析进行戒烟意向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分析。结果戒烟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戒烟意向起正向作用,尼古丁依赖对戒烟意向起负向作用。对戒烟意向作用大小依次为,知觉行为控制(0.343)、尼古丁依赖(-0.319)、戒烟态度(0.199)和主观规范(0.139)。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戒烟工作,不应仅以宣传吸烟危害为主,而应从行为控制、尼古丁依赖、戒烟态度和主观规范方面入手,采取合理适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外来吸烟人群尼古丁依赖状况,为制定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8月—2021年3月对上海市“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吸烟人员共196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尼古丁依赖检验量表(FTND)对其尼古丁依赖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65.3%的调查对象每天吸烟不超过10支;81.1%的调查对象考虑过戒烟;61.2%的调查对象至少戒烟1次,戒烟的阻力主要来源于周围人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戒烟的动力、戒烟的阻力、抑郁症筛查量表评分和焦虑症筛查量表评分是调查对象尼古丁高度依赖的影响因素。结论:调查对象对吸烟与健康状况的知晓程度较高,但改变行为的意愿很低。在未来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应当针对影响尼古丁依赖的因素,实施个性化的控烟策略。  相似文献   

13.
《健康向导》2021,27(5)
正近年来由于广泛宣传,公众对烟草烟雾的危害已耳熟能详,是一种尼古丁依赖。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烟草依赖列为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随着公众认识的提高以及医学界对戒烟研究的不断进展,戒烟的成功率在逐步提高。但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已被定义为药物成瘾性疾病,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复吸的经历。对已达到烟草依赖程度的吸烟者采取戒烟药物治疗,可减缓戒断症状,提高戒烟率。  相似文献   

14.
正吸烟行为不是爱好和习惯,而是一种尼古丁依赖,已被定义为药物成瘾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国际疾病分类ICD-10,F17.2。太原市人民医院戒烟门诊胡春丽医生告诉大家,随着公众认识的提高以及医学界对戒烟研究的新进展,戒烟的成功率在逐步提高。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戒  相似文献   

15.
烟草容易使人成瘾,戒后不日复杂,主要原因是忍受不了戒断症状,尼古丁用于戒烟希望能缓和这类不适,提高式断率,吸烟增加冠心病和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此类病人戒烟时求助于尼古丁,而尼古丁可使心率加快,产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并使冠状动脉收缩,对冠心病有害,通过投药手段可减少危害程度,但安全性究竟如何?对其他心血管病的安全性还不能确定,一些学作了多方面研究,现将其作一归纳,重点放在安全可行性的讨论上。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戒烟之后一口都不要再吸有些人戒烟之后也许会想,"我可以只抽一支"。这是常见的同时也是特别危险的想法,因为烟草成瘾本质上是一个慢性脑病,以前尼古丁导致的吸烟的愉悦经历可以在大脑中存留很长时间,即使只吸一支烟也可使吸烟者回想起以前吸烟的愉悦感觉并随之想吸下一支烟,这往往就是复吸的开始。吸烟者需要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20例戒烟求助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其吸烟习惯等,为戒烟门诊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用自我填表的形式对220名来戒烟门诊寻求帮助的戒烟者进行基线调查。收集个人资料、有关吸烟习惯、尼古丁的依赖程度、戒烟的阶段、吸烟危害的认知和态度、戒烟成功的信心、困难程度等资料。以SPSS软件统计分析各参数的构成比。结果戒烟者的平均年龄为41岁,绝大多数(96%)为男性,(73%)多数是已婚,21~40岁占56%,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54%,在职人员占75%。吸烟开始的平均年龄为20岁,16~19岁占48%。74%为中重度尼古丁依赖者,79%曾试过戒烟,46%试过2~5次。35%处于戒烟行动阶段,51%处于考虑戒烟阶段。过去6个月内有向医生求诊的经历,71%表示未有接受过任何戒烟忠告。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并且普及医务人员规范的戒烟服务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戒烟服务水平。促进更多的戒烟求助者戒烟。  相似文献   

18.
外刊     
FDA对尼古丁替代疗法是否可以长期使用进行研究 尼古丁替代疗法帮助了很多吸烟者成功戒烟,但有很多戒烟者在经过12~14周的推荐治疗期后继续使用该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工厂职工吸烟行为和尼古丁依赖性,为控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横断面调查广州市668名不同工作类型工厂职J二的吸烟行为和尼古丁依赖性,后者采用国际问卷FTND进行评价;尼古丁依赖性与某些因素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曾吸烟率男性65.0%(348/535,其中经常吸55.5%,偶吸5.4%,戒烟4.1%),女性3.0%(4/133);男性一线工人、安全主任目前吸烟率分别为67.6%和64.5%.(2)男性经常吸和偶吸者轻度尼古丁依赖分别占66.7%和89.7%;经常吸烟者烟龄越长尼古丁依赖性越高,一线工人和安全主任尼古丁依赖性较高.结论 男性工人和安全主任的吸烟率较高,但轻度尼古丁依赖者占大部分,可作为首期戒烟干预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20.
程康 《健康博览》2008,(11):9-9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尼古丁依赖导致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通过诊治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