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情绪的大脑皮层加工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为探讨皮层对场景情境与面孔表情诱发情绪的不同加工机制,采用常见的图片视觉刺激诱发方式,组织了16名青年学生(7男9女,平均年龄27±3)参与情绪诱发实验;记录了被试观看场景情境和面孔表情两类图片(各分积极、消极和中性3种)、进行情绪体验与判别时的脑电信号;对比了不同情绪图片刺激下枕叶事件相关电位(ERP)早中期成分的幅值以及各个脑区的激活情况,并应用幅值均方根(RMS)做了全脑ERP幅值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面孔图片刺激下的N1(170 ms)幅值大于场景图片(P=0.031),P2(250 ms)幅值小于场景图片(P=0.010),分别体现了面孔加工的特异性和复杂场景的再加工机制;在场景图片刺激下,具有优先加工特点的消极情绪能够比积极和中性情绪诱发出更明显的N1成分(P=0.019),而积极(P=0.008)和消极(P=0.008)情绪均能在P2时刻获得比中性情绪更多的再加工;此外,全脑ERP幅值对比显示图片刺激的激活区主要为枕叶,而负责情绪调控的额叶在N1和P2时刻被明显激活。上述ERP早中期成分的幅值差异充分说明场景情境图片与面孔表情图片诱发情绪时大脑皮层的加工机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维吾尔族(简称维)和汉族(简称汉)人口比例不同地区,维汉大学生的异族友谊经验与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关系。方法:按照人口统计学标准选取维汉比例为1∶9地区汉族大学生33人(与维吾尔族低接触组),维汉比例为9∶1地区维吾尔族大学生32人(与汉族低接触组),以及维汉比例4∶6地区维吾尔大学生32人(与汉族高接触组)和汉族大学生34人(与维吾尔族高接触组),利用E-prime程序编程让被试执行"学习-再认"范式以考察识别本族和异族面孔(汉面孔/维面孔)的能力,采用自我报告的异族友谊卷入时间和自我表露程度考察异族友谊水平。结果:与汉族高、低接触组对本族面孔的再认正确率、鉴别力均高于对异族面孔的判断,而虚报率低于对异族面孔的判断(均P0.01);与维吾尔族高、低接触组对本族和异族面孔的再认正确率、鉴别力和虚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异族朋友相处的时间和族际友谊亲密度对跨民族效应幅度负向关联(β=-0.87、-0.56,均P0.01)。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在再认维汉面孔时采用不同的编码策略,族际友谊水平是预测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了族际内隐态度对维哈大学生面孔识别本族偏好的影响。方法:以144名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学习-再认"范式测试面孔加工的本族偏好,依据情感错误归因程序测量他们对彼此的内隐态度。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维吾尔族大学生对维哈面孔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哈萨克族大学生对哈面孔的再认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维面孔的判断(F=8.93,P0.01);维哈大学生均对本民族积极判断比例显著高于对异族的判断[(F=54.92,6.93;P0.01);启动效应幅度对本族偏好幅度回归系数显著(F=4.28,P=0.05)。结论:与哈萨克族被试不同,维吾尔族被试并未表现出本族偏好,群体规模可能是影响面孔加工本族偏好的重要变量;群际内隐态度能稳定预测面孔加工的本族偏好。  相似文献   

4.
田青 《校园心理》2016,(5):331-332
<正>面孔识别中的本族效应指人们对本民族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优于对其他不熟悉的外族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本研究介绍了目前关于本族效应的几种理论解释,指出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本族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及其未来的研究趋势。1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简介本族效应,也称作异族效应、跨种族效应等,是面孔识别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人们对本民族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优于对其他不熟悉民族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在日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对状态共情与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状态共情在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与助人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视频诱发情绪,采用情绪自评问卷、共情反应量表、同伴评定量表和助人行为题目对9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通过视频诱发情绪有效,观看正性电影的个体其积极情绪反应显著高于观看负性电影的个体(F=24.17,P0.001),其负性情绪反应显著低于观看负性电影的个体(F=93.36,P0.001);(2)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得分与状态共情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助人时间呈边缘显著负相关(P0.08),与助人金钱相关不显著;(3)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正向预测状态共情(β=10.80,P0.001),负向预测助人时间(β=-0.64,P0.05)。状态共情在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与助人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论:个体消极情绪水平越高,越容易引起共情;个体积极情绪水平越高,越愿意花费时间帮助他人。状态共情在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与助人行为之间不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情绪智力大学生在面对情绪刺激时的情绪激发特点。方法:根据情绪智力评估问卷(EIAQ)得分选取高、低情绪智力大学生各17名,采用Brain Products公司64导脑电系统记录被试对高负性(HN)、低负性(LN)、中性(Ne)、低正性(LP)、高正性(HP)5种情绪效价强度图片刺激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ERP),事后被试对情绪图片进行认知评定。结果:高情绪智力组对5种情绪效价强度图片归类时的反应时均快于低情绪智力组(Ps0.01)。在情绪图片出现的310ms后,高情绪智力组对所有情绪效价强度图片的波幅更往正波方向偏移(P3和N3);材料的正性程度越高,诱发的ERP波幅越正性(P2、N2、P3、N3)。结论: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体现在与情绪刺激有关的事件相关电位上,高情绪智力大学生比低情绪智力大学生投入的资源更多。对情绪激发的生理差异可能是情绪调节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状态抑郁症患者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方法:选取来诊的抑郁症患者,根据抑郁量表得分将其分为抑郁发作组和抑郁缓解组,进行点探测实验,比较两组对不同情绪面孔图片的反应。结果:对两组被试的反应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图片类型和被试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5.04,P=0.035),抑郁发作组对负性情绪面孔图片的反应时大于对正性情绪面孔图片的反应时;线索类型和被试类型的交互作用呈边缘显著(F=3.17,P=0.089);分别对两组被试对不同情绪面孔的反应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抑郁发作组被试在负性一致和负性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均大于中性-中性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37;t=2.52,P=0.030);抑郁缓解组被试在各种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处于抑郁发作状态的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图片存在注意偏向,其注意偏向表现为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和注意脱离困难;处于抑郁缓解期的抑郁症患者没有表现出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8.
进化心理学认为消极情境可能危及生存,常引发回避动机,对人体机能与心理素质皆有重要影响。厌恶与悲伤情境均能够诱发出负性情绪,但对两者诱发负性情绪过程中的注意力捕获和情绪认知差异尚缺乏了解。本研究选用典型悲伤、厌恶情境图片,设计了两组负性情绪诱发实验,并采集了15位青年学生(7男8女,年龄27岁±3岁)观看情境图片时的32导头皮脑电数据,提取了各导联事件相关电位(ERP)信号。通过对厌恶和悲伤情境图片所诱发ERP信号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两种图片下ERP信号有统计学差异的时段;并根据两ERP信号在差异时段内均方根差值绘制脑地形图,得到差异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悲伤与厌恶情境图片所诱发ERP差异主要体现在前中期T1(120~450ms)和晚期T2(800~1 000ms)两个时段;悲伤图片在T1时段主要激活了枕叶,反映了注意力的获取,而厌恶图片在T1时段不仅激活了枕叶,也高度激活了前额叶,反映出明显的情绪感知;厌恶与悲伤图片在T2时段都激活了前额叶,但厌恶图片所诱发ERP不仅在前额叶,也在顶叶表现出更强的情绪感知力。以上研究结果将对加深负性情绪认识以及探索负性情绪诱发的深层认知神经学机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情绪对两可图认知加工的影响。方法:通过成功-失败操纵(SFM)诱发情绪,考察两可图观察任务的脑电活动变化。结果:①刺激产生的ERPs各成分(N140、N200、P300、N400)明显。②负性情绪组N140、N200潜伏期显著延迟,波幅显著减小。③负性和中性情绪组P300波幅显著大于正性情绪组。④负性情绪组N400潜伏期显著长于中性情绪组,负性和中性情绪组波幅均显著大于正性情绪组。结论:① N140和N200可能反映两可图物理刺激的感知;P300和N400则可能反映两可图的命名及含义转换。② N140和N200潜伏期显著延迟,波幅显著减小,说明负性情绪可能导致被试脑活动呈现抑制状态,活动水平降低。③ P300和N400波幅显著增大,可能是受高趋近动机影响,被试对任务投入更多心理资源,故负性情绪反而提高了激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个体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相互作用特点。方法:从重庆某两所高校120名学生中,用Beck抑郁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筛选出20名抑郁情绪个体和26名正常被试参与情绪干扰任务。结果:两组被试在注视悲伤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而在忽视悲伤面孔时,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69±0.19)vs.(0.81±0.15),P=0.030];两组被试在注视高兴面孔时的正确率边缘显著(P=0.062),而在忽视高兴面孔时的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情绪组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68±0.20)vs.(0.80±0.17),P=0.033]。呈现时间为500ms时的正确率高于呈现时间为250ms和375ms时的正确率[(0.75±0.03)vs.((0.68±0.03),(0.69±0.02);均P0.001],而呈现时间为250ms与375ms时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0)。结论:抑郁个体的情绪(不管正性还是负性)加工过程对认知控制过程会造成干扰,其认知控制功能可能受损;抑郁情绪个体的认知控制功能受损可能会引起正性情绪加工能力下降,而对负性情绪加工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区别面孔识别的意识加工和自动加工,探讨其发展机制。方法:39名儿童和大学生进行东西方面孔识别和面孔再认,应用加工分离程序(PDP)区分再认过程的意识加工和自动加工,记录其正确率和错误率,进行组间和组内效应检验。结果:(1)在分类正确率上,年龄主效应显著(F=5.744,P0.05);(2)在分类错误率上,本异族面孔差异主效应显著(F=59.117,P0.01);本异族面孔差异及年龄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7.167,P0.01);(3)在意识性及自动性提取比例上,年龄主效应达显著水平(F=6.06,P0.05),意识性/自动性提取与本异族面孔差异之间交互作用显著(F=7.459,P0.05),年龄、本异族面孔及意识性/自动性提取三者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F=4.647,P0.05);(4)儿童被试在加工异族面孔时意识性提取与自动提取呈正相关(r=0.568,P0.01)。结论:(1)支持面孔识别的特殊性发展理论;(2)知觉专家理论更适合解释儿童异族效应机制;(3)成人在对面孔深加工的前提下,双加工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其异族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对疼痛加工的影响,以及群体情绪和个体情绪对疼痛加工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通过视频来诱发被试的个体情绪和群体情绪(积极、中性和消极),让被试观看疼痛图片和中性图片,并完成疼痛判断任务和计数任务,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s)。结果:消极情绪下反应时显著短于中性情绪(F=8.07,η_p~2=0.298,P0.05)。消极情绪比中性情绪在顶区诱发了更大的P3(360~800ms)(F=4.8,η_p~2=0.2047,P0.05)。消极情绪下疼痛图片与中性图片在颞-枕区诱发的LPC(440~540ms)波幅差异显著大于中性情绪(F=5.11,η_p~2=0.212,P0.05)。但是个体情绪和群体情绪对疼痛加工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个体情绪和群体情绪对疼痛加工的影响程度相同。消极情绪促进疼痛加工。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情绪效价对自我姓名加工的影响。方法:采用block设计,使用情绪图片分别诱发正、负性情绪,被试完成被动Oddball范式,对小圆进行按键反应,而对大圆及自我、明星、陌生人姓名不反应,分析三类姓名的脑电差异。结果:负性情绪下的自我姓名比正性诱发了更大的N2,相比于朋友与陌生人,自我姓名在正、负性情绪下诱发了更大的P300,但仅在负性条件下诱发了更大N2。结论:情绪效价作用在自我姓名加工的中晚期时间段内产生影响,特别是在N2时间段内,负性刺激引起情绪负性偏向,而个体同时为了维护自我正面偏见,产生了正、负性情绪效价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特质焦虑个体诱发负性情绪时的抑制控制能力。方法:使用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高、低特质焦虑大学生各30名[STAI-T常模分数为(41.2±7.6)分,高于常模1个标准差为高特质焦虑,低于常模1个标准差为低特质焦虑]。让被试观看一组负性情绪面孔图片诱发负性情绪后,采用数字Stroop任务和数字转换任务,通过反应时、Stroop冲突效应量、转换损失等指标考察特质焦虑个体认知加工速度和抑制控制能力。结果:诱发负性情绪下,数字Stroop任务中高特质焦虑情绪组反应时长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779.3±51.6)ms vs.(703.7±49.8)ms,P<0.05],Stroop冲突效应量高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167.9±55.7)ms vs.(114±79.1)ms,P<0.001];转换任务中高特质焦虑情绪组反应时长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1 151.7±15.8)ms vs.(1 029.9±21.3)ms,P<0.05],转换损失高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290.7±27.3)ms vs.(211.7±18.6)ms,P<0.05]。结论:负性情绪诱发下,高特质焦虑情绪个体抑制控制能力下降,体现为对无关信息的干扰抑制能力以及对心理定势反应的抑制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高宽恕特质个体的面孔注意偏向特点。方法:在特质性宽恕问卷得分前后27%的被试中选取高、低宽恕特质个体各28人完成阈上面孔刺激的点探测任务,另外选取高、低宽恕特质各30人完成阈下面孔刺激的点探测任务,考察4组被试对阈上与阈下正、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在正性情绪面孔刺激下,高宽恕特质组的注意偏向值大于低宽恕特质组[(22.7±58.1)vs.(12.3±43.9),P0.01];在阈下的正性情绪面孔刺激下,高宽恕特质组的注意偏向值大于低宽恕特质组[(19.3±46.3)vs.(6.0±66.2),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高宽恕特质个体可能有正性面孔注意偏向,且这一偏向在阈下正性刺激条件下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于自伤者来说,自伤行为是否比其他调节方式能更好地调节负性情绪和认知。方法:选取42名自伤大学生(男25人,女17人)参与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自伤方式(压痛)和其他方式(听音乐)对负性情绪/认知进行调节,比较两组被试的情绪调节所需要的时间和自我关注程度的变化量。结果:自伤调节组所需要的调节时间显著少于音乐调节组(P0.05),自伤调节组与音乐调节组对被试自我关注程度的调节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自伤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让自伤者从负性情绪/认知中逃离;但从调节的效果来看,自伤和其他的调节方式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效价的诱发道德情绪对人际信任感的即时影响。方法:以14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视频短片为材料,实验性诱发其正性、负性道德情绪,检测诱发结果对于被试倾向性与情境性人际信任的影响。结果:①正性和负性道德情绪存在诱发后效的显著差异;②诱发正性道德情绪能显著提高被试的情境性人际信任,而诱发负性道德情绪则显著降低了被试的倾向性人际信任;③高移情被试在诱发道德情绪条件下表现出显著更高的情境性人际信任。结论:诱发道德情绪能一定程度改善个体的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方法:从35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被试中,筛选出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重度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组)20名.选取在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方面与抑郁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20名.采用NimStim情绪面孔图片库中的负性情绪面孔和中性情绪面孔作为刺激材料,应用注意偏向研究中常用的线索-靶子任务进行研究,比较两组被试线索效应、注意施加、注意解除得分.结果:抑郁组对负性情绪面孔线索效应得分大于对中性情绪面孔线索效应得分(21.73 ms vs.3.91 ms,P<0.01);抑郁组注意施加得分大于对照组(17.25 ms vs.1.64 ms,P<0.001);对照组与抑郁组注意解除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50 ms vs.0.57 ms, 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加工存在注意偏向,对负性情绪信息缺乏保护性偏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高社交焦虑个体是否对正性面孔存在主观解释偏差,探索其对正性社交信息的解释方式,以帮助理解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刺激的认知加工模式。方法:研究为单因素设计,以被试社交焦虑水平为组间变量。采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从60名学生中筛选出得分最高的前27%和最低的后27%,分别为高、低社交焦虑组。以正性情绪面孔为材料,给出其在特定社交背景下可能的正性、中性和负性解释,每种解释为一个独立的评分维度。通过自陈报告的方法,要求高、低社交焦虑组被试就想到某一解释的可能性大小进行评分;随后再根据自身对每种解释的相信程度,对三者进行排序。结果:评分结果表明,相比于低社交焦虑个体,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容易想到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而更容易想到负性解释(P<0.001);排序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更不相信对正性面孔的正性解释(P<0.001)。结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存在解释偏差;他们不仅无法充分理解正性面孔的积极含义,还更倾向于直接对正性面孔做出负性解释,两者都可能导致社交焦虑症状的维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特质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机制。方法:采用线索-靶子范式检测不同SOA下焦虑组和对照组的表现。结果:实验一发现,焦虑组只有在负性情绪面孔做线索时表现出提示效应,对照组无论是中性面孔还是负性情绪面孔做线索都表现出提示效应;实验二发现,焦虑组在中性面孔做线索时表现出返回抑制效应,在负性情绪面孔做线索时表现出提示效应,对照组无论是中性面孔还是负性情绪面孔做线索都表现出返回抑制效应。结论:高焦虑个体在SOA较短时由于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易化,对负性情绪面孔线索产生提示效应,在SOA较长时由于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脱离困难,返回抑制能力受损,仍对负性情绪面孔线索产生提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