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小气道功能检测对气道高反应性预测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岚  陶晓南  彭毅  付薇  向敏 《临床内科杂志》2008,25(11):753-756
目的初步评价肺功能测定中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对气道高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26例可疑气道高反应性患者行肺功能测定和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分析小气道功能病变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1)126例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为50.79%(64/126);阳性组FEV1/VC、FEF25%、FEF50%、FEF75%、MMEF75/25等基础肺功能基指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小气道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2.06%(53/126),异常组激发试验阳性率为73.58%(39/53),明显高于正常组(34.25%,25/73),P〈0.01。FEF75%、FEF50%和MMEF75/25与激发试验阳性率密切相关,≥80%预计值组的阳性率显著低于〈80%预计值组(P〈0.01)。(3)FEF 75%、FEF 50%、MMEF 75/25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07%、72.73%、69.86%;各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0.771和0.768,均大于0.7,诊断准确性达到中等。串联应用时阳性预测值有所提高,达73.58%。结论肺功能测定中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能很好地预测气道高反应性,对症状不典型气道高反应性患者的早期筛查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及北京房山区良乡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临床怀疑哮喘的患者110例,用肺通气功能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比较 BPT 阳性组与阴性组肺通气肺功能参数及小气道异常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评估 FEF25/FVC、FEF50/FVC、FEF75/FVC、MMEF/FVC 在 BPT 前后的变化量(△FEF25/FVC、△FEF50/FVC、△FEF75/FVC、△MMEF/FVC)对气道高反应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对阳性组 PD20-FEV1累积量与△FEF25/FVC、△FEF50/FVC、△FEF75/FVC、△MMEF/FV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PT 前后阳性组 FEV1、FEV1/FVC、FEF25、FEF50、FEF75、MMEF、FEF25/FVC、FEF50/FVC、FEF75/FVC、MMEF/FVC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PT 前后阳性组小气道异常率与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482,P =0.000;χ2=25.852,P =0.000)。△FEF25/FV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2[95%CI (0.703~0.881)](P =0.000),△FEF50/FVC的 AUC 为0.767[95%CI (0.677~0.858)](P =0.000),△MMEF/FVC 的 AUC 为0.667[95%CI (0.563~0.771)](P =0.004)。△FEF50/FVC、△MMEF/FVC 与 PD20-FEV1呈正相关(r=0.360,P=0.007;r=0.271,P=0.035)。结论存在气道高反应的患者大小气道功能均明显低于气道反应性正常的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患者BPT可能更易出现阳性结果,小气道功能在激发试验前后的变化可以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小气道功能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38例AECOPD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FEF 50%、FEF 75%、MMEF 75/25%行配对t检验.结果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AECOPD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小气道功能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组,FEV1、FEF 50%存在显著差异,但FEF 75%、MMEF 75/25%无差异.结论 支气管舒张试验可改善AECOPD患者小气道功能,但在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组小气道功能指标FEF 75%、MMEF 75/25%无改善.  相似文献   

4.
张霖  聂秀红  任魁  高赏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186-1187
目的探讨气道高反应患者肺功能特点。方法 220例慢性咳嗽或胸闷患者按支气管激发试验(BPT)结果分阳性组118例,阴性组102例,比较肺功能指标在吸入生理盐水前后的差异。结果阳性组FEV1、FEV1/FVC、FEF 25%、FEF50%、FEF 75%、MMEF较阴性组明显降低(P〈0.01),吸入生理盐水后阳性组FVC、FEV1、FEF50%及MMEF较阴性组有明显下降(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小气道病变及吸入生理盐水后的△FEV1是BPT阳性结果的危险因素。结论气道高反应患者具有大小气道功能异常特点。小气道病变及吸入生理盐水后FEV1下降率高的患者更易有BPT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气道阻塞与非吸烟女性早期肺腺癌的关系以及环境暴露与小气道阻塞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非吸烟女性肺腺癌患者85人和对照组85人;用肺功能指标评价小气道情况。结果肺癌组FEF50%、FEF75%、MMEF75/25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被动吸烟的肺癌患者小气道阻塞调整危险度上升到3.55(95%CI为1.33~9.02),厨房油烟暴露使小气道阻塞的调整危险度由1.90(95%CI为0.84~4.03)上升到3.61(95%CI为1.78~9.13)。结论小气道阻塞与非吸烟女性早期肺腺癌相关;被动吸烟和厨房油烟暴露可能是小气道阻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气道功能指标在哮喘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光  韩志海  赖丽芬  刘方 《山东医药》2010,50(44):105-106
目的通过测定缓解期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中呼气中期流速等肺功指标,探讨其在哮喘诊断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缓解期哮喘患者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FEF25%-75%)、50%及75%肺活量位的用力呼气流速(V50、V25)等指标的阳性率。结果与FEV1相比,FEF25%-75%、V50、V25阳性率变化明显。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治疗效果判断中,FEF25%-75%、V50、V25等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可能较FEV1等指标更敏感,更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探讨COPD和哮喘大、小气道扩张的特点.方法 动态观测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COPD和哮喘患者吸入福莫特罗前后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 COPD患者吸入福莫特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的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在15 min内升高,120 min后开始下降,1秒率(FEV1/FVC)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呈波浪样变化,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与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75/25)的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在30 min内升高后即开始下降;FEV1,FVC,FEF50随时间点变化的拟合二次曲线模型方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哮喘患者FEV1,FVC,FEV1/FVC,FEF50,FEF75和FEF75/25的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在15~30 min内升高明显,120 min后开始下降;FEV1,FEV1/FVC,FEF75/25随时间点变化的拟合二次曲线模型方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OPD与哮喘患者大、小气道舒张具有不同的特点,支气管舒张反应曲线可以用来鉴别两者.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是指由于气道阻塞造成的通气障碍。表现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显著下降,而FVC可在正常范围或轻度下降,其他肺功能指标如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50%肺活量(FEF50%)等肺通气指标也常常显著下降。其中在阻塞性通气功能下降的早期常常表现为小气道病变,肺功能表现为MMEF、FEF50%及FEF75%显著下降。上气道梗阻性疾病的肺功能有特征性的改变。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细支气管炎、纤毛运动障碍等,肺功能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治愈后肺部病变CT表现的演变规律,评价CT在肺结核临床转归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60例获得细菌学治愈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时的CT征象变化;使用呼气末CT扫描,观察小气道阻塞与空气潴留征象,并探讨空气潴留体积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和6个月随访3个阶段,肺结核活动性CT征象的检出率分别为95.0%、31.7%和3.3%.在停药随访期内仍有39例(65.0%)肺内残留病变进一步缩小和吸收.小气道病变在治疗结束后仍持续存在,气体潴留体积与肺功能指标MMEF、FEF25%、FEF50%相关(P<0.05).结论 肺结核病变的CT影像转归滞后于细菌学转归;单凭CT征象对疗程结束时肺结核活动性进行判定存在限度;CT对肺结核细菌学治愈后的继发小气道改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监测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变化情况,了解其在儿童哮喘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德国Jaeger 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对43例5~12岁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经治疗后进入缓解期的哮喘儿童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包括大气道指标( FVC、FEVl、FEV1/FVC、PEF)及小气道指标( FEF25、FEF50、FEF75、MMEF75/25),同时收集哮喘患儿病史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哮喘缓解期患儿的FVC、FEV1、PEF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小气道功能指标FEF25、FEF50、FEF75、MMEF75/25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中均明显降低,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哮喘治疗缓解期组中FEF25、FEF50、FEF75、MMEF75/25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指标( FVC%pred、FEV1%pred、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MMEF75/25%pred )随哮喘严重程度增加各指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肺通气功能受损,治疗缓解后小气道肺功能指标仍低于正常。肺通气功能的小气道功能指标在儿童哮喘的病情评估及治疗监测指导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OPD患者深吸气量等肺功能指标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62例,其中男55例,女7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6±8)岁.均进行肺容量、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检查,并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SGRQ的分值与总分、SGRQ评分与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2例COPD稳定期患者的SGRQ总分为(43±17)分,其中呼吸症状分值为(54±23)分,活动受限分值为(54±19)分,疾病影响分值为(33±20)分;肺功能检查结果中FEV_1占预计值%为(43±13)%,FEV_1/FVC为(52±11)%,残气量占预计值%为(194±50)%,残气量/肺总量为(166±31)%,深吸气量占预计值%为(74±21)%.深吸气量占预计值%、残气量占预计值%、残气量/肺总量、FEV,占预计值%、FEV./FVC、呼气峰流量、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_(50%))、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_(25%))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与SGRQ总分均呈负相关,其中通气功能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336~-0.479,小气道功能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368~-0.411,而深吸气量占预计值%和SGRQ的3个能区分值和总分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418~-0.521,均P<0.05.SGRQ的3个能区分值中呼吸症状和肺功能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肺功能检查中肺容量测定、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均与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相关,深吸气量占预计值%和FEV_1占预计值%应联合作为临床评价COPD患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指标在儿童哮喘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1年2月儿科门诊或住院收治的60例儿童哮喘患者,采用德国进口肺功能仪测定哮喘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测试参数。结果大气道功能均为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敏感,小气道功能为呼出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呼出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呼出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75)敏感,缓解期多数患儿小气道功能仍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 肺功能对哮喘患儿的病情判定、治疗与疗效观察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5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伴黏膜萎缩或糜烂并经~(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证实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治疗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g、bi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复方嗜酸乳杆菌(1g、tid);2组疗程均为10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所有患者~(14)C-UBT以评估Hp根除疗效。[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实际完成方案者分别为75例、78例,试验组、对照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77.8%、61.9%,按方案(PP)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84.0%、66.7%,试验组ITT和P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70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GF-β和IL-6水平,并比较两组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以及用力呼气50%肺活量(FEF50%)。结果吸烟组患者血清TGF-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FVC、FEV1、MMEF以及FEF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烟的肺癌患者血清TGF-β水平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且患者的肺功能明显降低,但其对患者血清IL-6水平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可疑哮喘患者164例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依据激发试验结果分为AHR阴性组(n=34)、轻度组(n=53)、中度组(n=43)及重度组(n=34),收集临床资料,检测FVC%pred、FEV_1%pred、FEV_1/FVC、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水平,分析患者基础小气道功能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小气道功能指标在预测气道反应性中的价值。结果 (1)基础FVC%pred、FEV_1%pred、FEV_1/FVC、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从AHR阴性组、轻度组、中度组到重度组,数值依次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AHR阴性组、轻度组、中度组到重度组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以基础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作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873、0.833、0.879,均大于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哮喘患者基础小气道功能指标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且对气道反应程度较低或无反应状态的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吸烟对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癌组织TGF-β、IL-10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医院治疗的肺癌患者94例,根据患者吸烟情况分成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各4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IL-10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GF-β、IL-10水平及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气75%肺活量(FEF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FEF50%)〕,并分析癌组织TGF-β、IL-10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吸烟组患者血清TGF-β水平高于非吸烟组(P0.01);但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患者癌组织TGF-β、IL-10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TGF-β、IL-10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组患者FVC、FEV1、MMEF、FEF75%及FEF50%均低于非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的肺癌患者血清TGF-β水平明显升高,肺功能明显降低,但未发现吸烟对血清IL-10水平的影响;检测血清TGF-β水平有助于判断肺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于初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规范吸入ICS+ LABA治疗同时,给予一次性肌注维生素D3 (7.5 mg)干预,观察其对完全控制率及其肺通气功能,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随机表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3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肺功能.结果 2组治疗的1、2和3个月完全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87、0.77、0.004,P值均>0.05);2组治疗前后大、小气道功能指标(%预计值)的比值均有提高,观察组的FVC% pred、FEV1/FVC%、FEF75% pred、FEF25% pred、MMEF% pre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反映小气道的指标改善尤其明显;2组治疗后大小气道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比较:2组的FEW1%pred、FEV1/FVC%、FEF50% pred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FEF25%pred [28 (84.8%)]、FEF50%pred [26 (78.8%)]、FEF75%pred[31 (93.9%)]和MMEF%pred[29(87.7%)]比较对照组FEF25%pred [20 (55.6%)]、FEF50%pred [20 (55.6%)]、FEF75%pred [22 (61.1%)]和MMEF%pred [23 (63.9%)]的恢复正常率都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78、4.182、10.418、5.337,P值均<0.05).结论 一次性肌注维生素D3 (7.5 mg),可以更好地改善在规范化吸入治疗的儿童哮喘患儿进入缓解期后小气道功能指标,该剂量对于儿童哮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呼气流速受限 (EFL)的影响。方法  2 8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在吸入沙丁胺醇干粉剂前后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和呼气负压 (NEP)测试。结果 NEP测试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EFL。吸入沙丁胺醇后FEV1 ,FVC和FEF50 iso vol均有显著增高 ,流速受限 (FL)指数则明显下降〔(79.1± 1 2 .0 ) %与 (63 .2± 1 2 .9) % ,P <0 .0 1〕。 1 1例COPD患者的FEV1 ≥ 1 5 % (阳性组 ) ,其余1 7例FEV1 <1 5 % (阴性组 ) ,两组患者的FEF50 iso vol和FL指数则无明显差异 (FEF50 iso vol为 (43 .3± 2 0 .2 ) %与 (39.6± 2 1 .7) % ,FL指数为〔(2 1 .5± 8.4) %与 (1 9.6± 1 1 .7) % ,均P >0 .0 5〕。FL指数与ΔFEF50 % iso vol呈显著相关(r =0 .50 8,P <0 .0 1 ) ,而与FEV1 的相关性不明显 (r=0 .1 0 6 ,P >0 .0 5)。结论 COPD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其EFL可得到显著改善 ,FVC和FEV1 均显著增加 ,EFL的改善程度相当于FEF50 %的改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COPD早期诊断和随访中便携式肺功能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100例吸烟无症状者为吸烟无症状组、100例吸烟有症状者为吸烟有症状组、100例不吸烟有症状者为不吸烟有症状组,对比四组各项便携式肺功能检查指标间差异,并分析COPD严重程度与吸烟指数间的相关性,同时对比中度以上COPD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四组间FVC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_1%、FEV_1/FVC%、PEF%、FEF25%、FEF50%、FEF75%及MMEF%水平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有症状组FEV_1%、FEV_1/FVC%、PEF%、FEF25%、FEF50%、FEF75%及MMEF%水平低于吸烟无症状组、不吸烟有症状组及健康组(P0.05),吸烟无症状组FEV_1%、FEV_1/FVC%、PEF%、FEF25%、FEF50%、FEF75%及MMEF%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但与不吸烟有症状组相近(P0.05)。在COPD患者中,FEV_1%与吸烟指数呈显著的负向直线相关性(P0.05)。此外,中度以上COPD患者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FEV_1%、FEV_1/FVC%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社区具有高危因素的COPD患者,减少漏诊,并可作为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加减香连丸联合三联与铋剂四联对比,评价加减香连丸疗法替代果胶铋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门诊74例经~(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C-UBT)证实Hp感染并伴有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予加减香连丸+三联方案,B组予铋剂四联方案,予以Hp根除治疗。[结果]A组Hp根除率(91.9%)高于B组(8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率(83.97%)优于B组(6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方案对Hp根除率的治疗效果与B组方案相近。A组方案对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疗效优于B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